依能智慧校園平臺|中等職業教育“升學與就業”孰輕孰重?

高考 職業教育 大學 教育 依能管理科學研究院 依能管理科學研究院 2017-10-13

【摘要】目前,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撐起的中國全民教育的半邊天,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也具有非常特殊的教育地位,但對於部分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者和學校,還不能對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準確定位,本文就特此針對中等職業教育“升學與就業” 孰輕孰重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教育;升學;就業

背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鼓勵畢業生在職繼續學習,完善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渠道,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逐步形成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一、 中等職業教育所處的位置

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具有非常特殊的教育地位。首先,它既是中等(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大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它既具有與普通高中教育相同的教育對象和不同的培養目標,同時又具有與高等職業教育不同的教育對象和相近的培養目標。第三,它既要面對教育對象大多是初中階段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同時又要面對社會各階層對中職教育的不瞭解、偏見甚至是詆譭。第四,它承擔了以中等技能型人才選拔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無法承擔的最重要的教育責任和社會責任。因此,如此特殊的教育和教育對象,在教育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之多、壓力之大、要求之高顯而易見。

二、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

就中等職業教育自身而言,近年來儘管國家、省、市三級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投入了大量人、財、物力,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從硬件建設到軟件建設有了明顯的變化,但是由於“普高熱、中職冷”等人們觀念、現實和制度的原因所導致的生源匱乏、專業重疊、質量較差、體系割裂、模式單一、管理多頭、各自為正、師資不配套、學歷層次低、實訓跟不上等問題嚴重製約著中職教育的發展、中職生的培養質量和中職生的就業前景以及中職學校的招生。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則是中職教育遍地開花、不見碩果的普遍辦學效果,最終引發的社會影響就是規模不小、花錢不少、質量不高,造成了中職學校畢業生很難適應即刻面臨的就業崗位,產生的消極後果則是用人單位不願意選擇中職學校畢業生或選擇之後的再培訓,進而形成了招生、辦學和就業的惡性循環。面對以上困境與壓力,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打通中高職一體化,包括“三校生高考”“單招”“推免”等加快中高職銜接、提升學生學歷層次的積極政策,一定程度上開拓了中職生的深造渠道,拉動了中職學校的招生,提升了中職學校的辦學吸引力,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和困惑。

三、中等職業教育遭遇的困惑

對於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來說,該如何把握學生學習技能和升學的尺度?眾所周知,職業教育即就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目標明確界定了其培養目標為“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毫無疑問,學習技能是為了給學生奠定就業本領,升學則是為了培養更高層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技能型人才是職業學校的辦學目標,如果背離了這一點,那麼它就偏離了職業教育自身的辦學方向,這樣一來它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唯一區別就是使文化基礎不同的學生通過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這兩個不同的辦學渠道,實現向高一層次學校的人才輸送與選拔而已,而不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前,一些學校把職業教育辦成了高考補習班,將唯一目標確定為參加高考,這是有悖職業教育辦辦學方向和目的的。

四、解決“升學與就業”矛盾的對策

毋庸置疑,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有了更高更新的要球。這種要求包括職業技能、綜合素質 職業技能培養,因此“技能與升學”的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宜疏不宜堵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升職業學校辦學層次和學生的學歷層次已經成為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解決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培養與升學的關係顯得十分重要。

筆者認為,一是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不能偏離,偏離則失去其職業教育屬性;二是增加職業學校“3+2”“2+2+1”“五年一貫制”等提升學生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使更多的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後學歷層次符合就業市場的要求;三是探索科學合理的職業學校學生升學遴選辦法,可以採取入學兩年後進行考試考核測評遴選的辦法,一方面可以保證高一級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和未來的辦學質量;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低一級職業學校的學風轉變和質量提升。

(2) 改革課程設置

在教學管理中,技能課程和基礎文化課程的安排該如何權衡?

前不久,我對甘肅省酒泉市七個縣區的中等職業學校實習生所做的調查顯示,高中起點的學生和中職起點的學生在崗位上表現出顯著的不同,高中起點的學生在自律意識、學習能力、領悟水平、提升空間大、綜合素質等多方面表現出明顯優勢。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知識基礎不同所導致的學生綜合綜合素質也不一樣。

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進行必要的調整。一是中等職業學校一年級重點設置基礎文化課程,不設置任何專業(理論和技能)課程。文化基礎知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力、專業理論課程的理解與接收能力、職業技能的掌握能力影響非常之大。二是從二年級開始重點設置部分文化基礎課和專業理論課程,少量設置專業技能課程,以求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和相互融合。三是從三年級開始不設置文化基礎課程,集中設置專業技能課程和實習課程。這種課程設置思路一是有利於學生思維發展規律以及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過度銜接;二是有利於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集中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避免專業理論課和技能課的教學安排過於分散的問題;三是有利於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方面的改革與突破。避免在教師教學方面出現重知識,輕技能;重傳承,輕發展的問題,在學生學習方面出現機械記憶、淺層理解、簡單應用的問題。

總之“升學榜上有名,就業腳下有路”,這就是中職學校的優勢所在。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撐起了中國全民教育的半邊天,所以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對中等職業教育“升學與就業”孰輕孰重的問題,應該有一個更明確的關係並且達成共識,這就是升學與就業都應“兩手抓”。在這個共識下,讓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走入高校繼續深造,對於那些不能或不願繼續深造的學生,也能讓其在步入社會之前有一技之長,真正實現“以服務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的職教目標。

依能智慧校園平臺|中等職業教育“升學與就業”孰輕孰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