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試卷點評繼續推送,全部學科齊了,請看名師們怎麼說……

高考 地理 文章 英語 福建教育微言 2017-06-11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2017年我省普通高考於6月7日-8日順利舉行。

全省共有考生18.82萬人,設87個考區、199個考點、6566個考場,約有2.2萬名優秀教師參加監考工作。

全省考試過程平穩順利,沒有出現因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影響考試正常進行的情況;各地考場秩序井然,考風考紀為歷年最好,沒有發現失洩密和有組織的團伙舞弊現象,僅在2個設區市發現6例違紀作弊行為,違紀舞弊率為歷年最低。

高考試卷點評繼續推送,全部學科齊了,請看名師們怎麼說……

昨天,我們推送了語文和數學科目的點評。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其他學科的專家點評。

英語

2017年高考英語科試題特點分析

2017年普通高考英語試卷(全國Ⅰ卷)依據《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進行命題。試卷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緊扣考試大綱,以考查學生英語學科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保持了較高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

1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凸顯高考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語言是知識與文化的載體,也是思維方式的體現。今年高考英語試卷中,所用語篇材料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充分體現了高考命題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文本題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會現象和文化活動,體裁涵蓋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

語篇的選取突出考慮了提供正能量的信息。在試卷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閱讀理解分別選取了太平洋科技中心、野生動物保護、國際爵士樂日、太陽能蒸餾器、戶外野營等話題的文章來設置相關題目,引導考生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關注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體悟和諧發展之道。同時,通過科學知識的閱讀,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文章的D篇介紹瞭如何自制便攜式太陽能蒸餾器在野外獲取飲用水;科普文章的選用有利於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科技創新在人類生活和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於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

寫作部分第二節設置了考生教外國朋友學習漢語的情境,要求考生寫封郵件告知外國朋友下次上課計劃,內容包括學習唐詩和了解唐朝的歷史。情境設置真實,任務要求符合學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能夠引導學生在使用外語瞭解世界的同時,注重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明成果,運用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2

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英語學科素養考查要求

今年高考英語試卷內容選材豐富,考查要求深入淺出,試卷公平性和科學性並舉。試題命制基於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及核心價值的考查目標,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試題設計精心,科學規範。

英語試題堅持能力立意的價值取向,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培養。在全面考查考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礎上,突出了基礎性、綜合性考查,加強了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

試卷既考查理解英語口語和書面英語的能力,也考查運用相關詞彙和語法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聽力部分兩節通過十段錄音材料和二十個問題考查考生理解英語口語的能力;閱讀理解部分“四選一”和“七選五”兩種選擇題題型相結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體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結構的能力;完形填空、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相輔相成,全面考查考生準確運用英語詞彙、語法知識的能力;寫作任務情境設置緊貼生活實際,側重考查考生使用書面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各種題型搭配科學合理,基本覆蓋了考生應該掌握的必備語言知識和各語言技能包含的具體語言能力。

高考英語對語言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和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都是在語篇層次進行,今年試卷採用了8個閱讀語篇,閱讀理解部分5個,語言知識運用部分2個,寫作部分1個,體現出對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視。

3

試卷內容設計科學結構合理,試題區分度進一步提高

分析今年高考英語命題的語篇和材料選擇、題目類型搭配以及考查要點設置可以發現,試卷著力將試卷難度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試卷所選語篇和材料難度水平呈階梯式分佈,題目類型多樣且難易搭配合理,考查要點覆蓋面廣,各難度層級試題數量比例合適,能夠很好的區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總體而言,今年英語試題與去年相比難度略大。聽力語速比去年稍快,個別題目考生理解有障礙影響做答。閱讀理解的詞彙要求較高,其中閱讀理解D篇為科普類的文章,由於考生的文化背景知識缺乏,理解與做答有一定的困難。閱讀七選五的選項與文本在邏輯聯繫方面沒有像議論文和說明文那樣清晰,因而,考生較容易失分。完形填空比去年略容易些,文本內容更加簡單,考生容易把握住文章的脈絡與中心思想。

語法填空題和短文改錯題的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選材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繫。語法填空題的語境是關於鹽與脂肪攝取的誤區,要求學生根據文本語境正確掌握被動語態、比較級、非限定性定語從句、不定式、動名詞、固定短語以及構詞法等語法項目。短文改錯要求修改同學作文中的十處語言錯誤。文本描述了作者暑假學習駕駛的經歷。文章中的錯誤設計涉及連詞、形容詞、介詞、數詞、冠詞、副詞等誤用,以及時態、祈使句等錯誤使用,考查了考生基礎語言知識在語篇中的綜合運用能力。

書面表達題延續了書信的寫作,要求給英國朋友Leslie寫郵件,告知下次漢語課的時間地點、學習內容和準備要求。考生對設題的話題較為熟悉,有利於考查不同層次考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設題文字簡練,寫作要求明確。

點評嘉賓

姚瑞蘭: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 高級教師

王煥蒲: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高級教師

地理

以德為先,核心價值與核心素養相滲透

——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總體評價和教學啟示

2017年普通高考文綜地理試卷(全國Ⅰ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延續了以往特點,但難度較去年有所提高。試卷中自然地理的比重大於人文地理。試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綜合考查為主線,通過優選考試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維品質,實現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試題主要有以下特點:

1

突出價值觀引領,增強考試的育人功能

沿著“一帶一路”選取典型案例,彰顯我國合作共贏、共享,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理念,力求用新思維、新途徑去看待到非洲投資問題,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冷靜理性看待現實世界,使地理試題試卷不僅成為選拔的有效手段,也成為育人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如36題從劍麻纖維的產需矛盾,基洛薩興建農場的有利條件、農產品加工給當地帶來的利益以實現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理念。

地理試題始終貫穿人地關係的主線,在科學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傳遞和弘揚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之美,引導考生樹立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養成關心和愛護地理環境的行為習慣。如43題。

試題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考生分析其中蘊含的地理原理,使優秀傳統文化具體化,培養學生用地理思維看問題的敏感性。如43題以“我國許多傳統古村落開發成旅遊觀光地” 為載體,考查背後蘊含的地理特徵、地理過程、地理可持續發展途徑等。

2

強調對主幹知識的考查,增強基礎性

地理試題注重對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幹知識的理解及其應用能力的考查。試卷考查的主幹知識有:自然帶、工業區位、流域的水循環、農業生長條件、區際聯繫、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中的生態建設等。如6~8題呈現了經過模式化的閉合流域地表水與地下水未發生變化的背景,將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與蒸發兩者的關係上,重點考查學生對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糾正簡單使用蒸發量來評價區域乾旱程度的誤區。37題,以山地苔原帶陰陽坡植被多樣性差異為切入點,考查植被多樣性差異的原因。

3

注重真實問題的解決,體現思維能力的考查

高考地理試題依據高校人才選拔需求,強化關鍵能力的考查,拓寬試題素材範圍,構建實際問題情境,不斷創新能力考查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選拔功能。

1.注重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綜合性。高考地理試題的設計注重用整體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如37題給出“苔原帶內部分異規律在某山峰南北坡體現不同”這一特殊地理現象,引導考生通過採用地理學中的要素關係分析方法(綜合研究)和區域對比方法,最終實現了對這一現象形成機制的判定。展示了地理研究過程中的科學思考過程,要求考生能應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規律分析具體的地理問題。由表及裡地引導考生運用所學知識逐步地探究人與自然環境間是如何“互動”的,深化了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2.創新設問的思路和形式,鼓勵創新思維。設問是實現考查功能的關鍵一環。地理試題注重對試題設問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創新設計,在延續往年風格相對穩定的基礎上,36、37題試題設問思路和形式有較大的創新,表現在:第一,設問的限定條件較多,如36題(1)(2)的限制條件分別是“根據劍麻生長的條件和用途”、(2)“據圖指出與其他地區相比”;37(2)(3)(4)的限制條件分別是“判斷在未遭受干擾時”“分析與陰坡相比”“說明從2300米到2600米”;第二,每個小題有多個設問,答題思路要及時轉向。如37(1)確定該苔原帶遭受干擾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擾強度的垂直分佈特徵。

4

突顯核心素養的考查,體現“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理念

地理試題歷來注重培養學生整合地理知識、探求並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科特色得到更加鮮明的體現,對學生素養的培育也起到積極導向作用。

1.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立意。區域認知是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之一,突出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與聯繫,36題(2),據圖指出與其他地區對比,選擇基洛薩興建劍麻農場的有利條件。重點考查考生將基洛薩與地圖上的不同區域進行比較,從眾多要素中找出主要從交通、港口、與首都位置的關係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進一步引導中學地理教學對於區域認知這一核心素養的落實。

地理學要揭示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複雜關係,因此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全國I卷36題從劍麻纖維的產需矛盾,基洛薩興建農場的有利條件、農產品加工的原因及給當地帶來的利益等多個角度設問,從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等多要素進行分析,考查綜合思維能力。

2.體現“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高考地理試題一直關注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問題,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礎上,自然地延伸出問題,啟發考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思想方法進行思考。如1~3題“我國東部地區某城市街道機動車道與兩側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的景觀對比照片”,情境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貼近考生生活實際,有利於調動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思考和作答。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引導中學地理教學要教會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分析生活現象,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地理學的視角和觀點看待、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素養。

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對中學教學的三點啟示:

1.立足基本概念和原理,抓主幹。基本概念與原理是思維能力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基礎,立足基本概念和原理不僅是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生活質量的保障。主幹知識是考查的重點,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建構學生完善的知識體系是教學的重點。

2.注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是構成地理核心素養的四大要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地理試題均是取材於真實的地理案例,而這些真實問題的解決,需要基於某區域的背景,通過多角度、多要素的分析,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才能解決。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設置新穎的問題情境,落實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能力是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試題必然要創新問題情境,設計新的問題,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日常教學中要遵循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要對教材中進行二次開發,設置新情境和開放性的新問題,靈活運用基本概念、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點評嘉賓

葉回玉: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高級教師

吳 剛:福州第一中學 高級教師

化學

凸顯學科特色 科學選拔人才

——2017年福建省高考化學試題特點分析

1

堅持立徳樹人,傳承優秀科技文化

1.呈現中國成就,傳遞愛國情懷。通過試題素材、考核知識點以及情景設置等角度,著力引導考生關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歷史文獻和頂級科研論文的合適資料,以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我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編制試題,體現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引導青年學生熱愛化學,為國奉獻。例如,第8題以我國古代由砷礦提取三氧化二砷技術為背景,考查物質的基本分離操作方法。

2.滲透研究過程,激發科學精神。第9題以3個分子式均為C6H6的化合物展開設問,這三種物質結構是19世紀中後期三位化學家提出的苯的三種結構。包括由庫勒提出的凱庫勒式,由杜瓦提出具有雙環結構的杜瓦苯,拉敦保格提出來的三稜柱結構。由於凱庫勒結構比較符合苯的化學性質,一直沿用至今。該道試題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尊重物質化學性質的事實和證據,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養成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2

健全考查體系,科學選拔優秀人才

1.落實大綱修訂思路,考查必備知識內容。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的設計貫徹考試大綱修訂的指導思想,通過科學設計試卷結構,落實考查目標和考查要求。首先是落實考查化學學科的必備知識和方法。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既有自己的科學體系,又有與之適應的學習方法。中學化學中的基本理論體現在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理論兩個層面,以兩大理論為指導,學習常見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反應和應用。必備知識內容,包括熟悉最為基本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反應以及相互轉化規律,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知識的精髓,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方法和實驗設計思想。試卷在考查必備知識的同時,還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能力,例如第13題以電解質溶液中的各種化學平衡為題材,呈現平衡數據關係圖,加大考查學生運用平衡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能力。

2.呈現真實化學問題,考查應用實踐能力。化學是一門中心科學,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聯繫緊密,是這些科學的基礎;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等等。今年高考化學試題命制正是從化學科學這一特點出發,牢牢把握化學應用性在學習化學中的有力槓桿作用,廣泛聯繫實際創設化學應用情景,引領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例如,試題所運用實際情景主要有新材料製備、廢物綜合利用、環境保護技術、有機新物質合成、無機化工生產以及新技術性能源等,要求學生將化學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方法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象,解決工業生產的問題。

3.創新試題情境素材,探索創新意識考查。在化學學科領域,創新思維的能力形式包括合成新物質、闡釋反應機理或新的結構理論、發現新的合成方法以及應用新的分析測試技術等。今年的高考化學對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在推理實驗現象、設計合成路線、闡釋結構與性質的規律等三個方面。例如,第36題“設計用環戊烷和2-丁炔為原料製備 的合成路線”,要求考生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析目標有機物,將其分解為題目提供的簡單有機物,結合已學知識和題目給出的反應信息,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線。

3

展現學科價值,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是一門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學科,並且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相融合產生了諸多的交叉學科;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化工生產和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等等。化學知識和理論是實施化工生產、環境保護和新材料、新物質合成製備的技術儲備和理論支撐。試卷設計了化學與生活的試題,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正確地認識化學的價值和功能,例如,第7題的常見生活用品、第11題的金屬電化學防腐、第27題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第35題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第36題有機光電材料中間體等等。

4

加強難度調控,積極引導教學

從卷面上看,今年化學試卷的部分試題情景較新,例如,第8題《本草衍義》中對“精製砒霜過程”的敘述、第13題中的圖表、第26題中的實驗裝置原理、第35題中紫色對應的輻射波長等等;部分試題設問方式較靈活,例如,第27題中過氧鍵數目的分析、第28題利用物質的量分數進行計算等等。故考生在讀取題給有效信息分析、解決問題時有一定難度,預計今年化學試卷的整體難度較去年略有增大。

今年試題中呈現的一些命題手法對中學教學有一定的啟示,須引起足夠重視。例如,將與數學計算有關內容的考查重點放在化學原理以及化學概念上;對於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重點放在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關係上;對於晶體的相關計算放在晶胞的組成、化學式的推斷以及數量的轉換關係上,等等。

點評嘉賓

陳 熙:福州第一中學 高級教師

陳啟新: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特級教師

歷史

2017年福建省高考歷史試卷評析

2017年普通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全國Ⅰ卷)堅持“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助力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戰略要求。以服務選拔為導向,以提高試題質量為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試題學科特點突出,通過考查內容的精心選擇與考查形式的創新,落實了《考試大綱》的原則,注重主幹基礎知識考查,又強調學科素養和關鍵思維能力的培養。試題呈現以下五個特點:

1

弘揚核心價值觀,突出思想性

在幾千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通過選取典型素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如第30題,講述了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擴大民主基礎的努力,體現了民主、平等的核心價值觀。再如第47題,通過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掛劍於墓”的行為,強調了儒者重“信”的理念,重申了誠信的積極意義。飽含了傳統文化中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弘揚優秀和先進的文化,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些典型試題,有助於學生科學總結歷史經驗,進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關注時政熱點,彰顯時代性

今年曆史卷依舊將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作為背景材料引入試題,突出反映歷史與現實的聯繫,考查考生正確運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歷史理解和評價。如第42題、46題結合近期國家的大政方針,在試題中蘊含對“一帶一路”“全球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時政熱點的理解;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時代背景下,第45題改變近年來均考中國古代改革的慣例,考查了20世紀80年代的工資改革;針對近年來全球民族主義抬頭的現象,第41題考查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崛起和歐洲民族主義對亞洲的影響;針對近年日本政府通過修憲否定戰後東亞國際秩序的企圖,第46題考查了開羅會議中美共同構建戰後東亞秩序的構想等,彰顯以史鑑今的學科特點。

3

側重主幹知識,體現基礎性

近年曆史高考在考查內容上,重點突出,強調學科主幹知識,主題鮮明。強調對重要事物和概念的準確理解,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繫。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保持這個慣例,依據高校人才選拔需求和國家課程標準,通過科學設計試題內容與形式,著重考查學生對通用性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試題設計切實把學科主幹知識作為能力考查的主要載體,考生作答都必須結合所學,如第24題以分封制為依託,第30題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均以主幹知識為考查內容。基礎性還體現在突出考查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外各階段政治、經濟以及主流思想的時代特徵及其相互聯繫,如第42題考查14-17世紀中外歷史階段特徵和相互聯繫。

4

強調核心素養,凸顯創新性

今年高考歷史命題在保證試卷難度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力求有所創新突破,不斷推進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試題整體設計進一步明確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具備紮實的素養和寬闊的視野,能夠在知識積累、素質養成和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試題設計更加註重知識之間的聯繫和體系,如第41題提供了法國大革命和近代中國對於民族主義的闡述,要求考生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運用知識深入思考,綜合考查了概括、說明、比較、評價等學科方法。增強試題情境的挖掘度和設問的開放性,又如第42題列舉了14-17世紀中西方若干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等領域的重要史實,要求考生提取信息並形成論題,進行論述。該題要求的關鍵能力,包括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四個層級;考查的學科素養,囊括了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考查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5

注重思維過程方法,強化導向性

歷史試卷充分體現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的重視,如第26題要求考生對歷史事實和歷史敘述這兩種不同史學概念的理解和辨別程度,題幹以表格形式提供了官修史書中關於唐代初期唐軍與薛舉涇州之戰的四種不同敘述,要求學生確認能夠被認定為歷史事實的部分。又如第33題、41題、42題運用了“計量史學”“比較史學”“概念化史學”等方法分析和說明歷史問題。

今年文綜試卷題量和結構有明顯變化,非選擇題部分由於政治學科增加了第40題,使得歷史學科大題的排序變更為41題和42題,且由於要求學生完卷的總題量增加,歷史學科答題時間不足,對於以上變化考生普遍感到意外和不適。

縱觀全卷,試題符合今年考綱中提出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尤其突出了對“核心素養”的考查。試題穩中有變,進一步創新題型設計,難度略大於去年,有較好的區分度,較好體現了歷史學科的人文價值和思想教育功能,有利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有利於引導基礎教育教學。

點評嘉賓

方穎:福州教育研究院 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馬萍:福州第三中學 特級教師

生物

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

——2017年理綜全國Ⅰ卷生物試題特點

2017年普通高考理綜生物試卷(全國Ⅰ卷)遵循《考試說明》的要求,注重考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凸顯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功能,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選拔性、原創性、規範性等方面的特點。

1

關注生態學的觀點,體現立德樹人

近年來,生態環境問題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森林遭到嚴重砍伐、野生動物大量滅絕、盲目捕撈使漁業資源受到破壞、大量使用農藥使農作物及人體健康受到損害” 等問題,被環境專家定義為嚴重威脅自然生態環境的十大問題。針對“盲目捕撈使漁業資源受到破壞”這一類問題,第5題以草原上散養的某種呈S型增長家畜種群的增長率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為素材,讓考生判斷“若要持續儘可能多地收穫該種家畜,開始捕獲家畜的合適時機是什麼”。這一試題向考生傳達的生態學觀點是,無論是草原上家畜的捕獲,還是漁業資源的捕撈,要持續地獲得最大捕獲量,根據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都應使種群的數量保持在K/2的水平,這是因為在這個水平上種群增長率最大。試卷中生態學方面的試題也向考生和社會傳達了在對待地球資源的問題上,人類不能只求索取,無原則地索取最終受到損失的還是人類自身,為了全人類的自身利益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要具有保護全球環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

側重考查主幹知識,凸顯生命觀念

2017年試題的設計在圍繞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生物技術與實踐和現代生物科技等展開的同時,對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關鍵能力、核心價值也進行了考查。要求考生在較好地理解生物學概念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並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

試題不但從一般層面考查考生對生物學基本知識的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也嘗試考查考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這種設計理念不但有利於區分和選拔考生,也是今年生物高考的一個亮點。例如,試題突出考查了生物學知識與人體健康的關係,第4題考查考生對過敏反應、血糖調節及神經調節的理解;第31題以某種疾病導致血漿蛋白含量顯著降低和正常人大量飲水等情境,考查考生對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及作用的理解。又如試題側重考查了遺傳變異的核心主幹知識,考查考生運用遺傳變異、減數分裂的原理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例如,第6題要求考生對遺傳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又如32題要求考生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對某種羊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進行推理分析,得出子一代表現型及比例、判斷基因型的種類,並要求完善基因位置判斷的遺傳實驗方案。

3

考查考生對生命過程進行理性思考的能力

生物科學的核心素養是考生未來走向社會進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生命現象和規律的探究能力,以及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則是高考生物學科所定義的關鍵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層次的要求。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揮離不開考生對生物學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面對紛繁複雜的生命過程是否能夠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衡量考生生物學科素養水平的一個指標。如第30(1)題其答案的設計即有所創新,關於“密閉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這一問題,考生需要分析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於呼吸作用釋放CO2的量,使密閉小室中CO2濃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隨之降低,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第30(2)題對於“密閉在無O2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有氧呼吸增加的原因”這一問題,考生需要考慮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釋放的O2使密閉小室中O2增加,而O2與有機物分解產生的還原氫發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個環節,所以當O2增多時,有氧呼吸會增加。

4

體現學科特色、重視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實驗與探究能力方面,《考試說明》要求考生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等環節。今年的實驗試題對考生提出了較高的能力要求,如第29題要求考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設計實驗,確定某種新病毒的類型是DNA病毒還是RNA病毒,試題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和結論,這要求考生具備較高的實驗探究能力和表達能力,考生可以借鑑科學史相關經典實驗的思想方法進行遷移應用,完成實驗設計。此外第2題要求考生依據考綱要求的實驗原理進行遷移,判斷細胞結構與成分的檢測或鑑定等實驗方法的可行性。第3題要求考生對植物激素與葉綠素含量關係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這對中學的實驗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教學建議:

1.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明確生物學科的知識內容和能力要求,深刻理解概念間的內在聯繫,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為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重視實驗教學,認真完成考試說明要求的實驗,理解實驗的原理方法並能遷移運用,避免單純的講實驗、背實驗;充分挖掘科學史經典實驗內容,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實驗思想方法;通過適當的訓練,使學生具備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等環節。

3.習題訓練要適當、科學,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與表達能力。深入研究考試說明的題型示例和歷年高考試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習題進行訓練,並通過講評、反饋等方式,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點評嘉賓

林建春: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中學高級教師

劉東傑:福州第三中學 中學高級教師

物理

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關注學科素養考查

——2017年高考物理(全國Ⅰ卷)試題特點分析

2017年普通高考物理(全國I卷)試題堅持立德樹人,突出高考的育人功能和選拔功能,引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落實物理考試大綱修訂的考核要求。試卷在突出基礎性、注重綜合性、加強應用性、體現創新性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試題難度與2016年高考物理(全國I卷)相當。

1

堅持立德樹人,突出物理學科的育人功能

試題在考查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突出物理學科的育人功能,發揮高考的積極導向作用。在試題情境的設計中,注意結合當代中國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我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如第17題是以我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氘核聚變反應和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的理解和運用。試題契合能源問題解決的重大時代命題,展示出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堅實步伐,增強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考生勇攀科技高峰。

2

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加強應用能力的考查

試題注重將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與科研進展、生產實踐、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通過設置新穎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物理問題,關注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躬身實踐的能力。比如,第18題以掃描隧道顯微鏡(STM)中隔離振動噪聲的有效措施為素材,考查學生對電磁感應規律的理解。

3

關注探究性和開放性,考查考生的創新意識

實驗試題通過設計新穎的實驗情境,以問題為導向,要求學生將物理實驗知識、方法和技能與新的情境相結合完成實驗,在較高的層次上考查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比如,第22題利用“滴水計時器”研究物體的運動,考查考生對實驗方法的遷移能力。第23題研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第(3)問的解決需要考生利用實驗曲線和理論方程的聯立求解,體現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思想。

4

增強基礎性和綜合性,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試題加強對基本概念和規律、基本方法的考查,增強考試內容的基礎性,引導學生夯實學科基礎。比如,第15題乒乓球發球機為情境,考查平拋運動規律的理解,第34(2)題要求學生利用對稱性確定反射點等。同時,試題立足物理學科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增強考試內容的綜合性,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學科的概念、規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第25題以帶電油滴處在真空中的勻強電場中,通過改變勻強電場的大小和方向的油滴運動為情境,對考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

5

控制新增內容的難度,較好落實考試大綱修訂內容

2017年高考物理考試大綱完善考核目標和考查內容,將動量、近代物理等知識列為必考內容。今年高考物理試題的設計密切聯繫大綱修訂的初衷,通過科學設計試卷藍圖,多角度考查修訂內容,引導學生認識自然和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完善認知結構,為學生進入高校的學習打好基礎。

考慮到動量、近代物理的內容首次納入到必考範疇,學生複習備考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年的高考物理試題中,適度控制新增內容的綜合度和難度,確保考試大綱修訂平穩落地。試卷中新修訂內容的考查採用選擇題的形式,重點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降低物理過程和數學運算的複雜性。比如,第14題以模型火箭點火升空為情境,著重考查考生對動量守恆定律的理解。

點評嘉賓

陳 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高級教師

林 傑:福州第三中學 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

政治

堅持立德樹人,關注學科素養

——2017年福建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全國Ⅰ卷)述評

2017年普通高考文綜思想政治試題(全國Ⅰ卷),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具有鮮明的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的學科特色。試題反映高考內容改革精神,通過適當的試題立意、素材選擇、情景建構和問題設置,突出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查,發揮了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試題科學合理,公平規範,難度適當,符合教育測量要求,較好地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

1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價值導向和育人功能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中學德育課程的特有使命。高考命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把立德樹人教育方針落到實處,體現高考基本立場。

1.緊密結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國家意志。今年高考試題結合重大時事,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設計,涉及到依法治國、綠色發展、精準扶貧、供給側改革、戶籍制度、創新創業、一國兩制等方面政策,引導學生關心社會、重視時事,正確理解中央精神和重大決策,體現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和學科的思想性和時代性。

2.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今年高考試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背景材料,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如第40題以2017年中央電視臺熱播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為素材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把文化具象化,讓學生在閱讀和回答試題過程中感受體驗文化,引導他們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認識其時代價值,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一致性,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

3.展現發展理念,展示發展成就,增強中國道路自信。試題注重反映中國發展理念,重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融入,如第13題體現的共建共享理念,第15、38題體現的協調發展理念,第21題體現的創新發展理念,第20、22題體現的綠色發展理念,第18、20題反映的開放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試題還強化發展成就的展現,如第18題和19題的外交成就和科技成就呈現,引導學生增強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認同和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2

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學科素養考查要求

試題仍然堅持能力立意的價值取向,注重發掘時代主題,精選題材,構建問題情境,優化問題設計,強化了學科基本能力和思維方法的考查,較好地實現了考查目標,積極促進了學生學科素養的培育。

1.堅持能力立意,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運用,要求從不同角度審視社會現象、問題,認識事物特點、成因或本質,論證闡釋觀點,辨別是非正誤,探究解決問題。一是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如第12題、14題和第20-23題中強調對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知識、GDP知識、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知識的理解,第39題突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的知識。二是重視對事物的成因、影響的分析,如選擇題中的多數題目都是從前溯依據、原因和後推影響、作用,第39題要求說明全國人大法律解釋的意義、40題第(1)問要求說明《中國詩詞大會》成功的原因,考查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是突出闡釋、論證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實際問題情境下,分析和發現問題,闡釋事物,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第38題要求從材料中發現問題並提出應對辦法,第39題要求闡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法律解釋的理由,第40(3)題要求就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出建議。

2.注重思維品質,強調思維方法的考查。試題運用文字、圖形等多種形式,要求學生以獨立思考為前提,以學科知識為起點,充分挖掘材料信息,融合學科思想方法,對事物進行判斷推理,分別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方法和辯證思維方法等的考查,引導學生關注思維過程,提升思維品質。如第12題,以曲線圖的形式,要求從價格變化去推導互補商品的需求量關係,考查學生從條件去推導結果的思維能力。又如第38題,以近年來我國消費品市場總量過剩結構不佳的現狀為背景,要求考生通過閱讀素材,概括提煉出我國消費品供給存在的突出問題,並運用矛盾分析法思考我國生產企業的應對策略。

3

試題形式在總體穩定基礎上,力求有所創新

今年的試題與往年相比,在考核目標、考試內容、題型結構、難易程度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試題仍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為目標,圍繞學科四個必修模塊內容進行設計;各模塊選擇題題量不變,《經濟生活》4題、《政治生活》3題、《文化生活》1題和《生活與哲學》4題;主觀題總題量不變,各模塊1題,開放題1題;試題的總體難度比較穩定,考生基本能夠適應。

但在具體試題的設計上有所變化,克服題型的模式化。一是主觀題構題形式上有所調整,原第38題拆分為2大題,即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各1題,但總體閱讀量變化不大。此一調整對多數考生影響不大,但可能有個別考生在答題時因思維定勢,可能造成答案錯位。二是選擇題題乾的選材上,更加突出了素材的綜合性,如第18、19題,材料融合了多個時事內容,要求從它們的共性出發進行判斷。

總體而言,今年的試題比較平衡,具有突出價值引領、結合時事政治、重視學科素養、堅持穩中求新的命題特點。命題的這些基本特徵啟示高三教學複習要堅持學科立德樹人的大方向,在深入分析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加強基本知識的深入解讀和適當拓展,強化課本知識與時事政治的聯繫,優化課堂教學與課外訓練,著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點評嘉賓

劉文川: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 特級教師

謝可奇:福州第一中學 高級教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