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高考 數學 語文 大學 高中生學習 高中生學習 2017-08-29

從全國來看,除上海、浙江這兩個高考改革試點於2014年最先啟動外,其餘省份的高考改革啟動時間集中於2017年至2019年。

其中,北京、廣西、海南、江西、山東、天津等6省份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改革後,學生的課表變了、上課形式變了、上課內容也變了。高考改革釋放出來的信號,也讓考生、家長和教師們感覺到,目光不僅要放在書本里,還要看到書本之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什麼樣的學生更加適應新的考試形式,更容易脫穎而出呢?新的考試形式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高考改革之後,有沒有哪門學科需要格外重視呢?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思維活躍、善於知識融通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實際上,學科之間的邊界在某些學段就是模糊的。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很難分出是純美術課還是純數學課,或者是純語文課;高中又有各個學科綜合的學習。而現代科學技術正朝著既不斷分化又不斷綜合的方向發展,新知識的生長點往往出現在學科的邊緣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處。所以,具備各學科、各板塊知識融通能力的孩子,更符合時代潮流。

高考中絕大多數試題的解答方法、思維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通過方法的選擇、解題時間的長短,就能夠區分出考生能力的差異。因此,能夠廣泛涉獵、博學多識、學貫古今、觸類旁通,未來善於穿越學科邊界、進行融通並且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是最有前途的。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今後,學生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對於迎戰新高考,搞好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甚至對於今後參加工作都是有好處的。適應高考,孩子一生的成長,以及素質教育,這三張“皮”應該是合在一起的。

廣泛閱讀、完整讀過原著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試題,閱讀能力成為多門學科考查的重點。結合閱讀來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僅體現在語文卷中,在理綜、文綜、數學等多個學科也都有不同程度地加強。尤其是語文卷的閱讀試題,涉及古今中外各種作品。考生完整地讀過和沒有讀過原著,最後的成績絕對是不一樣的。

信息時代和高校的人才選拔,要求學生具有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高考試題閱讀量的加大,很好地貫徹了這個要求,並向整個基礎教育學段的教師和學生、家長髮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今後高考側重於考查學生在12年基礎教育階段的閱讀積累和知識融通、應用能力,靠死記硬背和只熟悉課本中節選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績的!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要想讓學生多讀書,家長就要從自身做起,同時,要教給孩子速讀、泛讀、精讀等多種閱讀技巧,學會深度閱讀,不斷豐富並積累知識和能力。

動手能力強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多地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方案規定,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等科目按等級賦分,不再強調分數差異。每科都除了學業水平考試,高考參考的綜合素質評價,,每個方面都包含開放性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對實踐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意味著今後學生必須將學習搬到社會大課堂中,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養。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學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重視學習與社會和生活的聯繫,提高所學知識的應用性,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老師和家長也應該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家庭中的各類資源,拓寬孩子主動學習的空間環境,創造出更多親身體驗的機會,為豐富學習方式提供支持。讓孩子在體驗和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研討解決方案,真正做到“做中學”。

親近傳統文化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高考語文科目在語文基礎運用、現代文閱讀、古詩文等方面都進行了修訂,有較大變化,將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考查。

不只是語文,書法、匾額、對聯、兵法、連環畫、京劇、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學名著……這些內容在高考其他科目中都會出現。如思想政治等科目可能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傳承中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學生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思考、體悟的能力。歷史可以考查對中華文明長期歷史進程中的事實觀點、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斷等。地理可以考查對鄉土意識、環境保護等理念的掌握。

傳統文化教育提高了孩子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傳統文化教育能引導孩子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孩子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通過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接受德育和思想層面教育,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關注傳統文化,學校也要創設機會讓學生走進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不是簡簡單單地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要加強對古代文化基礎知識尤其是古詩文的積累,融匯歷史知識,對中國傳統思想的發展脈絡有基本的瞭解;要遵循繼承、弘揚、創新的發展路徑,注重傳統文化在現實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孩子可以在課餘學習書法、國畫、京劇、武術、剪紙、曲藝、木雕、篆刻等課程,培育審美情趣,體悟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擅長邏輯思維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開放性試題將是未來高考的一大特色。專家表示,考試中安排開放性試題,供學生選擇不同的解決策略,為學生提供彈性的發展空間,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在這種考查中,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更有優勢。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考題呈現一定的開放性,最終答案需要學生自己表達觀點和想法。未來學生就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及陳述表達能力,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做邏輯思維訓練來提高。傳統的機械記憶、單調計算、模仿應用,既會加重學生負擔,又於提高能力無益,所以必須摒棄。

善於傳遞正能量的學生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近年來各地高考各科試題都加入了“德”的元素,如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命題素材,體現革命烈士寧死不屈、甘願為崇高理想獻身的高尚品質的片段等,既旗幟鮮明,又與“智育”的考查相得益彰。

今後的高考試題,勢必會從新聞、科普文、學術論文、文學作品等材料中,選取更多生動鮮活的事例,意在引導考生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起來;高考文科綜合卷尤其是政治學科的非選擇題,將更加突出價值立意,堅持立德樹人,通過試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老師在教學和複習備考中,可以通過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取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試題材料,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並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同時一定要增強“時事語文”意識,及時閱讀新聞報刊,保持對社會現實的敏感度。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北京/天津/山東/江西/廣西/海南高一生已進入新高考模式!

從各地公佈的方案來看,總體改革方向大體一致,絕大多數省份明確要改革高考科目設置、考生錄取機制,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而多地也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出臺了有針對性的具體實施辦法。

考什麼,怎麼考——

文理不分科,多地實行“3+3”模式,外語一年兩考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高考科目“3+3”也成眾多省份未來高考的新模式。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採取的是“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項科目。

在分值設置上,絕大多數省份明確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學生自選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總分合計750分。不過,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確3門選考科目每門70分,高考成績總分滿分660分,此外,江蘇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終確定,但明確比現行的480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個科目原始分轉換後的標準分呈現考生成績,這是目前僅有采用標準分這一計分方法的省份。

與高考科目變化相對應的一項措施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少省份也公佈了改革時間表。比如,北京將從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方向。在已公佈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

深化外語考試改革上,上海明確要建設外語標準化考試題庫和標準化考場,外語考試要為今後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標準化考試積累經驗。

如何評價——

“兩依據一參考”,既看分,又看人

新一輪改革方向的亮點之一,是打破“唯分數論”,實施“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從各地公佈的方案來看,實施“既看分,又看人”的綜合評價錄取,是未來高校招錄的大勢所趨。

綜合評價錄取旨在探索高校招生錄取和高中學習相關聯的辦法,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在這種模式下,各地方案明確,高校可根據辦學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中,分專業(類)自主提出選考科目範圍,但最多不超過3門,提前向社會告知。在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參考時,堅持“誰用誰評”原則,招生學校應提前公佈具體使用辦法。

在綜合素質評價使用方面,不少省份明確,要探索按照統一高考成績、高校測試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各佔一定比例計算綜合成績,由高校按照綜合成績擇優錄取。寧夏則規定,在高考成績相同的情況下,會以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標準,擇優錄取。

事實上,在2014年上海和浙江被同時列為高考改革試點地區時,浙江省已通過“三位一體”的錄取方式,嘗試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到高考錄取中。2014年,浙江大學首次實施“三位一體”招生新方式,通過筆試、面試兩個環節選拔考生,並按照“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佔10%,高校綜合素質測試成績佔30%,高考總分佔60%”的方式形成考生的最終成績,擇優錄取。到2015年,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繼續深化,參加試點的高校36所,有15所為新增高校,招生計劃3500多人,比上一年增加75%。

作為全國新高考改革的兩大試點省市之一,上海今年在實施多元評價錄取方面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在復旦和上海交大去年開展綜合評價錄取試點基礎上,將試點推廣到9校,釋放的信號非常強烈。

江蘇省11所省屬高校今年繼續探索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和浙江“三位一體”方式類似,江蘇將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果、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的特色要求等五個維度的內容,對高考成績達到本二批次省控線的入選考生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怎麼錄——

逐步合併本科錄取批次,探索“專業+學校”志願填報

改革考生錄取機制,逐步合併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弱化社會和考生簡單用錄取批次劃分和評價不同類型高校的傾向,探索“專業(類)+學校”的志願填報方式,引導從學生興趣和特長出發,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學校,不再單純跟著學校“檔次”走,成為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點。

多地表示,錄取批次合併有利於消除社會對三本錄取的高校畢業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展,有利於今後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併外,一些省市還提出了合併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比如上海、山東。海南明確,從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江西還將探索學生多次選擇、被多所高校錄取的可行性,增加學生和高校的雙向選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志願填報方式上,浙江、山東、西藏把原來的“學校+專業”方式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採用“學校+專業”的方式,學生首先被學校錄取,最終可能進入的不是自己選中的專業,而採用“專業+學校”的方式後,某個專業對應的可能不是一所學校而是多所高校。

這也就意味著,在“專業(類)+學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類),擁有了選擇權。

雖然31個省市自治區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發布,但離全面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不少省份明確表示,在保持總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將按照“先專項改革、探索試點,再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的原則分步推進改革,在參照學習上海、浙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各省方案可能會根據實際經驗情況,進行調整完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