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的苦與樂

我自己學習彈鋼琴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故事。我四歲的時候,父母就開始讓我上鋼琴課。我父親是在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雖然他深深地喜愛古典音樂,但卻沒有機會了解一種樂器。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常常溜到劇院後門,因為在那兒他能夠聽到裡面正在演奏的音樂。他時常因自己不會彈奏一種樂器而感到遺憾,因為他覺得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所以,在我和妹妹出生後,我們就不得不選擇學習一種樂器。

我至今還記得每週上課時提心吊膽的樣子。我被逼無奈,每週要進行長時間的技巧訓練和手指練習,那真是既無意義又煩悶的事情。於是我嘗試各種方法逃避練習。我依然記得媽媽繞著龐大的鋼琴追我,試圖讓我坐下來練習的情景。還有許多次我藏在學校的樹叢裡,不願回家練習。當我回家見到鋼琴老師時,她總是搖頭,知道我沒有練習我該做的家庭作業,就用一枝鉛筆打我的雙手,再要求我抄寫好多頁曲譜作為懲罰。

到加拿大求學後,我仍然不被准許放棄鋼琴,為了得到最高級的結業證書,我還要繼續鋼琴練習課和音樂理論學習。當時我的計劃是,一旦拿到結業證書,就立刻放棄鋼琴,再也不碰鋼琴了,讓自己擺脫這種毫無必要而且完全無意義的痛苦。

在我學到第十級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瘋狂地喜歡上了流行音樂,每週總是虔誠地收聽流行歌曲排行榜前四十名的歌曲。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的那位鋼琴老師因為忙於她的個人事務,就把幾個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學生分派給她那個還在中學的兒子指導。

我至今仍記著第一堂課的情形,他要我告訴他我最喜歡的流行歌曲,接著就在鋼琴上逐一彈奏這些旋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如果我願意,他就給我一個機會練習這些歌曲而不是那些古典的鋼琴奏鳴曲。這時,我發現那些多年練習的技巧對我迅速學會我最愛的歌曲非常有用。由於我已經有高度的技巧,我的同學花數小時試圖學會的東西,我可以在幾分鐘內就進行試奏並學會。這激發了我積極主動地練習音階。同時,參與校園合唱隊和音樂劇,給我打開了一個關於百老匯歌劇和爵士歌曲的全新世界,我學會了在自己的鋼琴上演奏這些旋律。

今天,我對父母當初強迫我學鋼琴充滿深深的感激之情。現在,我的孩子們若想聽喜歡的流行歌曲,只要他們告訴我,我就會到網上去找曲譜,然後用鋼琴演奏給他們聽。實際上,尋找歌曲供我們的家庭樂隊練習已成了我們在一起時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

激情從哪裡來?

現在,聽得非常多的一句話就是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因此,社會上流行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可是,很多時候,就是這些“興趣班”把孩子累得失去了所有的“興趣”。那怎樣才能把點燃孩子的興趣,進而使他保持這種激情呢?要是你讀過很多大師的故事,你就會發現,他們在成長期間都有充滿激情的教師、導師或家長來幫助他們點燃對某個領域的興趣。也就是說,激情不是教導來的,而是被感染的。激情是一種良好的“細菌”,沒有接觸到的人就沒有辦法被感染。就像William Butler Yeates 所說,教育不是要裝滿一個水桶,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正如我學鋼琴的經歷。我可能會像現在很多孩子那樣,學了樂器,拿到最高級別認證,就打算一輩子不再碰這個一看就讓我討厭的東西。但是,我在高中期間遇到了一個老師,他幫助我把鋼琴應用到我本來就感興趣的流行歌曲上。從此,我對鋼琴的認識發生了改變,我的激情也被點燃起來。要是沒有遇到這個老師,我可能到今天都不願意碰我的鋼琴。

如今,我大兒子與二兒子對音樂的激情正在被點燃起來。老大非常後悔我沒有在他小時候逼他練琴,因為他現在非常需要這個技巧。他熱愛寫歌,目前在為學校的畢業典禮寫一首交響樂曲。因為他從來沒有被我逼著學樂理,所以他在研究古典交響樂大師時,看到了他們的成就,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他下定決心,畢業以後要花整個暑假的時間認真地學習鋼琴。我相信,有了這樣的激情,他會比我逼他學得更快、更好。

老二喜歡上了學校交響樂隊的第一小提琴者(就是全校小提琴最牛的一個女孩子),開始在我們雙方父母的監督下跟她交朋友。我們兩家給他們非常清晰的界限,也鼓勵他們去服務社會和培養共同的興趣。認識她以前,老二是一個純粹的搖滾樂架子鼓手,甚至開始對重金屬音樂有有一點興趣(不是因為喜歡歌本身,而是因為重金屬音樂的架子鼓最難打)。認識了女友以後,他開始嘗試轉型打爵士架子鼓,還開始學大提琴,為是跟女友配奏。這個暑假,他跟著女友去波斯頓的一流爵士音樂學院學習爵士架子鼓,回來像變了一個人。現在,我們屋子裡隨時都放著爵士音樂與古典音樂。在短短的兩個月裡,因為天天跟女友一起練習學校交響樂隊的歌曲,他已經能夠拉比較困難的曲子了,也參加了三個古典樂隊。每天下課後,他一定會練1~2小時的架子鼓和1個小時的大提琴,根本不需要我們提醒。上週我發現在,在不知不覺中,老二已經成為了一個高水平的“音樂家”了。他的激情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女友身上感染來的。

老大和老二愛上音樂還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家庭。因為我們有一個林家樂隊,音樂是我們全家的共同愛好,他們很自然地就被薰陶在音樂的環境裡面,不知不覺地就喜歡聽與演奏各種音樂了。第二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他們學校的音樂主任是一個熱愛音樂的老師。他教的學生都被他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因此,他們學校的風氣就是到處都有人想要組織新的樂隊,在不同場合裡演奏,而學校最受歡迎的人都是樂隊的人員。這也是這個老師對學校的貢獻,也讓這個學校成為了一個公認的優秀的音樂學校。

所以,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不是“應不應該報興趣班”,而是“充滿激情的老師在哪裡”。如果在學校或班級有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可以點燃孩子對某個科目的興趣,那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孩子能夠接觸到這個老師,讓他“被感染”。這個世界有知識、有文憑的老師很多,但是有激情、願意為他所在的領域付出代價,並在課外時間輔導與感染學生的老師不多。要是我們找不到這樣的老師,那我們家長就需要成為這樣的導師,用我們的激情來感染我們的孩子。學校與家庭就是如此互補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激情不是我們的專業,我們就只能把孩子帶到一個階段,之後就需要幫忙他們尋找大師了。我們的林家樂隊的確點燃了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但是我們對樂器瞭解的深度沒有像學校的老師那麼深,那麼專業。當老二的架子鼓學到一個階段,學校的老師也沒有辦法了。因此,他就需要去別的地方尋找架子鼓大師,才能夠繼續進步,不斷地突破。

當激情的火被點燃以後,我們的孩子就不需要我們去監督他們學習了。反而,他們會轉回來感染我們了。現在,我也在拼命地複習很久以前學習的古典音樂,因為我不想被落在後面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