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洩瀉證一般多能很快痊癒,但亦有經年累月遷延不愈,而成為慢性疾病的。這一類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病家既感痛苦,醫師亦難著手。

一般情況下,《參苓白朮散》和《附子理中湯》,會成為調理洩瀉的首選方。那麼兩者之間,誰到底才是調理洩瀉的第一方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我們通過下面兩則案例來說明吧!

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一:

李某,女,34歲,江西人。2013年8月13日初診。患者長期洩瀉,在某醫院做腸鏡檢查診斷為“慢性結腸炎”。現症見精神欠佳,消瘦,長期間斷洩瀉2年餘,大便日3~4次,納差,易腹脹,食後尤甚,生氣後加重,腰痠乏力,小便清,舌苔薄白略滑,質淡,脈沉細緩。

辨證:脾虛溼勝。

治法:健脾益腎,滲溼止瀉。

《參苓白朮散加減》。

處方:黨蔘15g,蒼朮10g,茯苓10g,薏苡仁20g,懷山藥20g,白扁豆10g,蓮鬚15g,砂仁6g(後下),炒雞內金10g,山楂10g,天山雪蓮3g,仙靈脾15g。水煎服,每日1劑。

2013年8月29日二診:患者洩瀉症狀好轉,每日1~2次,已逐漸成形,腹不脹,胃口好轉,自訴仍有腰痠乏力、畏寒,小便清,舌苔薄白,質淡,脈細滑。仍以健脾益腎,滲溼止瀉之法。守上方,減山楂、白扁豆,加仙茅15g、補骨脂10g。水煎服,每日1劑。

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2013年10月1日三診:症狀基本消失,患者訴未見明顯不適,為鞏固療效,繼續守上方。14劑,2日1劑,水煎服。後隨訪半年,未見反覆。

首先,該患者腹脹,納差,洩瀉,腰痠乏力,消瘦,舌質淡,脾腎虛弱之象也;舌苔薄白略滑,溼勝也,故該患者辨證屬脾虛溼勝

其次,戴元禮《證治要訣》:“瀉水腹不痛者,溼也。飲食入胃,輒瀉之,完谷不化者,氣虛也。”因而臨床上調理洩瀉,往往從氣虛、溼勝入手,以健脾益腎、滲溼止瀉為法,隨症加減,治療多種洩瀉,效果明顯。調理上以健脾益腎,滲溼止瀉之劑。

最後,方選《參苓白朮散》。以健脾滲溼;炒雞內金、山楂以健胃消食;天山雪蓮、仙茅、仙靈脾以補腎;脾腎雙補,溼去洩瀉止。

二:

周某,男,51歲,江西南昌人,幹部。2013年5月11日初診。腹痛、裡急後重反覆發作1年餘。患者1年前因飲食不節後出現腹痛、裡急後重且下利便血,在省某醫院就診,經結腸鏡檢查後診斷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後患者雖經中西醫多方治療,病情仍反覆發作。

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刻下脘悶納差,左上腹壓痛,裡急後重,面黃肢冷,兩脅脹痛,夜寐差,大便稀不成形,日行2~3次,小便可,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西醫診斷: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斷:腹瀉。

辨證:脾腎虛寒,肝鬱氣滯。

治法:溫補脾腎,疏肝理氣。

《附子理中湯加減》。

處方:黨蔘15g,陳皮10g,蒼朮10g,白朮10g,蘇葉10g,鬱金10g,香附10g,白芍10g,柴胡6g,藿香10g,乾薑6g,補骨脂15g,甘草6g,川芎10g,制附片6g(先煎)。每日1劑,水煎服。

2013年5月25日二診:服藥後患者裡急後重、腹瀉症狀較前減輕,大便日行1~2次,脘脅脹痛大減,納食轉佳,夜已能寐,小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繼續溫補脾腎、疏肝理氣治療。守上方去藿香,加佩蘭10g、砂仁6g。每日1劑,水煎服。

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2013年6月20日三診:患者諸症悉減,納可,無腹痛腹瀉,大便成形,精神可,夜寐安,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治療上繼續服上方半月鞏固療效。水煎服,每日1劑。囑患者平素注意飲食,服完中藥後,繼續予以香砂六君子丸合附子理中丸,以善其後。

首先,本案患者正是因平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脾虛生溼,溼重則洩瀉;久瀉傷腎,出現畏寒肢冷;加之患者平素情志不暢,肝鬱氣滯,故而兩脅脹痛。“胃不和則臥不安”,睡眠自然也差。

其次,調理上予以《附子理中湯》補虛回陽,溫中散寒;合補骨脂溫腎助陽,納氣止瀉;柴胡、香附、白芍、鬱金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配伍蒼白朮、砂仁燥溼健脾;藿香與蘇葉芳香化溼,溫中理氣;後又用佩蘭發表祛溼,和中化濁。

最後,待病情平穩後,予《香砂六君子丸》合《附子理中丸》鞏固療效。

當《參苓白朮散》,相遇《附子理中湯》,誰才是調理洩瀉第一方?

從上述兩則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得出來,對於調理洩瀉,《參苓白朮散》和《附子理中湯》並無強弱之分,僅僅是適應的證型不一樣而已。《參苓白朮散》適用於脾虛溼盛引起的洩瀉,而《附子理中湯》更適合脾腎虛寒、肝鬱氣滯引起的洩瀉。

但是在這裡,筆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當遇到洩瀉時,不要輕易模仿使用《參苓白朮散》和《附子理中湯》,畢竟每一個患者的症狀都存在差異,需要具體症狀,具體辯證分析。另外,每一種症狀,在不同的人手裡,調理的方法都會大不相同,筆者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的,也不見得是最好的,大家有什麼其他的好方法,可以一起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