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最近在路上,不時遇見身著中國古代服飾的青年男女,遠遠觀望,頗如一幅行走的詩意畫卷。

家人朋友見之也蠢蠢欲動,但又對古代服飾的瞭解知之甚少。

那不妨一起走進華夏衣裳的歷史長河中間,體會一場千年的夢幻吧。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在古籍《易·繫辭》裡提到: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但在仰韶文化階段,這是不大可能的,我們的先皇更可能的情形是腰間裹著絲麻葛織,佩戴著獸齒、羽毛,一身紋身地在黃河流域為一個民族征戰。

真正的“衣裳”,應該形成在夏商時期。

東漢末年《釋名·釋衣服》裡講道:

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下曰裳(chang)。裳,障也,所以自障避也。

上衣下裳,是最早的衣服形式,也是後來華夏衣裳的基本形制。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戰國時期的《乾鑿度》提道:

古者……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猶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

一條類似圍裙的“蔽膝”在商朝的貴族階級開啟,並延續至周朝形成區分尊卑的宮廷服飾,比如皇帝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西周建立“禮樂制度”來鞏固統治,塑造社會等級。

“貴賤有等,衣服有別”

德禮治天下的周王朝,冕服制度便得到了充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十二章紋”以及冕服的材質、顏色,標識文武百官的地位。

玉佩也是等級的標識之一,由於人們在衣服兩側掛著叮叮噹噹的玉,便更要求人們行走穩重,避免玉石亂撞,禮儀盡失。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帝王冕服的主體為玄衣䌲裳,上衣下裳便對應上天下地,天地玄黃。

繪繡在冕服上的十二章紋則寓意明確又深遠:

最上方為日月星辰,下方為山川,以示萬人敬仰。兩側豎列依次有宗彝和帶有虎與蜼的圖象,標明忠孝與智勇雙全。華蟲與粉米分佈表示文治教化與豐衣足食。海藻與火焰對應冰清玉潔與雄心向上。黻(fú)是一種類似卍的花紋,代表皇帝能辨明天地。如同斧頭的黼(fū)則暗示權力與決策。

最下方的中間還有一條龍,龍是華夏圖騰,其意自明。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春秋左氏傳》裡有一段話非常蕩氣迴腸:

中國有禮儀之大,曰夏;有采章之美,謂之華。

華夏,更是以冕服的華美絢麗而得名。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詩經》裡有一段很美的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商周時期出現的袍,和我們在酒店常見的白色睡袍有一些相似,上衣下裳連為一體,往身上一裹,再在腰間拴一根織帶,便穿好了。

斜裾袍便逐漸演變為男女都喜愛的深衣。

為什麼呢,因為“被體深邃”。簡單說,裹得嚴實。

要知道,當時還沒有完整的褲子出現,鈕釦還沒有誕生,人們把深衣加長的衣襟繞身體幾周後,用織帶系在腰間。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為了方便騎馬打仗,趙武靈王曾提倡“胡服騎射”,雖然一時間強大了趙國,不過胡服直到魏晉南北朝才開始被華夏民族接受。

而且也主要是接受胡服裡的“褲子”。告別了開襠褲,深衣對人們也就沒有那麼需要了。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最為混亂的一段歲月,但同時由於儒教失去主導地位,佛教和玄學盛行,人們思想空前自由奔放,追求超脫瀟灑。

由於處在亂世,朝廷無暇顧及人民穿啥,加之民族大融合空前頻繁,百姓間各式奇裝異服爭相綻放,大家的衣服都變得寬衣大袖,大冠高履,男子開始扎頭巾,婦女們也研發出各種造型的髮型。

世家大族無不敷粉飾朱,他們穿的高齒屐傳到日本就成了木屐鞋。

這時期的女子著裝完全是在仙女的路上一去不返。

女性們著寬衣大袖,下穿長裙,腰繫帛帶。衣服帶有帔肩,衣服下襬有“髾(shao)”,成倒三角層疊,兩側還有“襳(xian)”這樣長長的飄帶,整套衣服都是巾巾吊吊飄飄蕩蕩的,這樣就達到了如夢似幻的仙女氣質。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在唐朝以前,黃,雖然是帝王統治之色,在民間也可以運用。但在唐貞觀開始,黃袍就只能帝王加身了,不過這並不影響唐朝女人們的飄颻仙袂。

唐代女子的衣著風格喜歡上短襦,下長裙。

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羅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綠水,參差羞殺白芙蓉。

由於上襦很短,長裙基本都提到胸口上,同時袒領又被貴族階層青睞,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裡女性穿著可窺見一斑。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唐朝女性的妝容也顯示了一個時代特有的雍容華貴,敷粉,掃娥眉,眉宇間貼花鈿,詩詞“對鏡貼花黃”也是描述這一裝扮,除此外,唐朝女性還喜歡在雙頰兩側掃上宛若刀口的斜紅,酒窩上還要杵一個點。

所謂笑靨如花,確實臉上已經佈置得如花朵般鮮豔。

盛世之下,想怎麼美還管得著嗎。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到了宋朝後,男性還是主要穿袍服,尤其是圓領大襟的袍衫很流行。

由於宋朝還興起了程朱理學這樣的新儒家學派,女性服飾強調“不可異眾”,人們普遍穿著比較素靜起來。

這時期的女性開始興穿對襟褙子,褙子兩側有開叉,可以不繫起來,任其自然,頗有韻味。宋朝女性也發明了百褶裙,和褙子兩相適宜。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南宋有人創始“藥斑布”,《蘇州紡織物名錄》記載“以布夾灰藥而染青……去灰藥,則青白相間”。今天的藍印花布就是從此而來。

但宋朝孔教儒學的森嚴,導致女人們被迫纏足。同時宋朝的官服則更為複雜,可以說集歷代複雜為一體,周身上下都是等級標誌。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在遼金元統治時期,中原民族的服飾變化也沒有太多改變,對於女性襦裙依然是比較普遍的著裝。

在明朝,服裝又開始向唐代的衣冠制度靠攏,於是官服也很變得繁瑣,擁有近八種不同的款式,皇帝自己也看得眼花繚亂,乾脆規定大襟補服,百官衣服的前胸後背中間猶如一個補丁般繡上表示著等級的圖案,一品官能縫仙鶴,九品則只能縫鵪鶉。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明朝官服興起了我們非常熟悉的烏紗帽,平民男子依舊穿寬大袍衫,喜歡戴方巾、東坡巾等。

但到了清朝,滿族入關,對漢民族的著裝有著比較苛刻的要求,比如對男子“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類,要知道中國古代士大夫都是峨冠博帶、風度翩翩,根據《孝經》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成年男女都挽髮髻,而清政府只准男子在後腦勺留一縷“金錢鼠尾”,這實在傷害了漢民族的感情。

直到清晚期,男子才只是剃光前額的頭髮,後面梳成一個辮子。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寬袍大袖開始退出歷史舞臺,馬褂開始罩在男人身上,圖案以金魚,花卉,錦雞等較多。馬褂比起人們以前的袍服顯得有些清冷,但對於生活可能更為方便。

在清朝,兩個民族的服飾也在互相影響與改良,發展出諸多彼此都看得順眼的款式。但顯然,漢民族女性曾經仙氣飄飄的女裝正在不斷收斂。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滿族最初推行的旗袍非常寬大,整個衣服成直桶狀。但漢族女子身材婀娜多姿,並漸漸改進為修身端莊的旗袍。

由於旗袍可隆重可雅緻,雖然在新中國成立經歷過一段沒落,但在1984年,旗袍還是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為什麼街上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華夏”竟然跟衣服有關?

因篇幅有限,很多服裝還有細節也沒法都講到,只能說,華夏服飾都非常美麗。

其實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服裝,或穿回漢唐那層層的富貴優雅,或重回魏晉風骨裡的飄渺灑脫,或以一身旗袍優雅轉身,而真正古時候的人們,可能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如果有時間,也給自己安排一場穿著古裝的出行吧,不論是哪個朝代,也不管是否全部精準還原,但至少當旁人感嘆你這身華彩裝束,驚奇問你是哪個民族時,你可以笑著告訴對方:華夏民族!

關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錯過!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圖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錄

各平臺賬號,搜索“地球旅客”

⬇ 更多好文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