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春天天氣乍暖還寒,溫差變大,寶寶穿衣成了一大難題,穿太少會容易受涼,捂太多也會因為大汗淋漓一受風便著涼。

所謂“春捂秋凍”,意思是春天不要急於脫掉厚衣服,要適當地穿多點;秋天也不要剛變冷就穿得太多。

但“捂”並不是簡單地穿厚衣服哦,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春捂”呢?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1、判斷寶寶冷熱,不是手腳說了算

有的人總以為寶寶手腳涼涼的就是寶寶冷了,立馬加衣服,其實這種判斷冷熱的方法是錯誤的。

手和腳離心臟較遠,本身溫度就會比身體的其他部位低一些,而且腳直接接觸低溫的地面,所以腳涼也不代表寶寶冷。

正確的判斷冷熱的方法應該是摸寶寶的後脖頸,脖頸溫熱就說明寶寶穿的衣服是夠的,如果後背衣服都已經溼了,顯然孩子需要及時減衣啦。

正確測量寶寶體溫的部位如下圖▼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2、春捂的3個關鍵點

● 晝夜溫差大於8℃就是要“捂”的信號

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需要“捂”,給寶寶多穿一件衣服,以免受寒。

● 氣溫回升,減衣不能太快

隨著氣溫的回升,不能減衣太快,最好再多捂7天左右,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 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做好“捂”的準備

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媽媽要適當給孩子增添衣物,不要等冷空氣來到再添衣就太晚了。恰到好處的“捂”,可將感冒、消化不良等拒之門外。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3、平時要做到“三暖二涼”

一是背暖。媽媽在給寶寶增減衣服之前,先摸摸寶寶的背部,乾燥無汗表示衣物正好,溼溼熱熱的就適當給寶寶減衣服,有點涼就要給寶寶加衣服。

二是肚暖。寶寶運動時容易露出小肚肚,建議給寶寶穿個連體衣,以免受涼。

三是腳暖。室內玩耍時不要光腳在地上跑,給寶寶穿上小棉襪,寶寶的小腳暖和了,才能保證一身溫暖。

一涼是頭部涼。頭部捂的過熱,容易引起頭暈頭昏、煩躁不安。

二涼是心胸涼。孩子的上衣不能穿得過分臃腫,晚上睡覺蓋被子也儘量不要蓋著胸口。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4、洋蔥穿衣法,穿脫更方便

洋蔥穿衣法原則:多幾層、薄一點、易穿脫。洋蔥穿衣法的基本搭配是這樣的:內層——透氣、吸汗的純棉衣物

2歲以下的寶寶可以選擇連體衣,方便活動,還能保護膝蓋肚子,2歲以上已經不穿紙尿褲的寶寶可以選擇分體的秋衣秋褲。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中層——保暖效果好的衣物

根據體溫的不同可以選擇棉、毛等各種質地和厚度的衣物,比如針織衫、毛衣等等。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外層——防風防水的外套、長褲

視氣溫而定,可以是風衣、棉衣、羽絨服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不想寶寶生病,這3大穿衣法則一定要記牢!

5、春季穿衣搭配大法

具體在不同的氣溫下,可以這樣穿:

● 25℃左右:

上身:長袖襯衫/長袖T恤

下身:薄款單層長褲

● 20℃左右:

上身:打底內衣+外搭線衣,長袖T恤+馬甲

下身:薄款單層長褲

● 15℃左右:

上身:打底內衣+針織衫+薄外套

下身:稍厚點的單層長褲

● 5-15℃:

上身:打底內衣+毛衣+薄款棉衣

下身:加絨長褲

● 0-5℃

上身:打底內衣+毛衣+馬甲+厚帶帽羽絨服

下身:秋褲+加棉長褲

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小肚子,如果擔心寶寶踢被子,可以選擇合適的睡袋來代替被子。只要注意穿衣,就不用再擔心換季著涼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