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採訪」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福建元素——訪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教授

福州大學 經濟 文物 考古 福建統戰 2017-05-20
「人物採訪」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福建元素——訪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教授

當下,福建處在自貿試驗區、福州新區、海絲核心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六區疊加”的戰略機遇期。近日,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其中唯海絲核心區為福建獨有,而且與其他五區所不同的是,海絲核心區更多包含文化建設的概念。”

蘇文菁認為,在海絲核心區建設中,福建應該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也就是要領導全省上下,動員海內外閩籍鄉親的力量,以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勇氣,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工程,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理論素材與基因,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福建元素,為“一路一帶”倡議的進一步發展儲備理論資源。

福建海絲核心區的文化建設,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三大任務。蘇文菁向記者分析說,一是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本土的文化資源。在建設“一帶一路”的規劃建設上,福建應充分發揮閩地千百年來經略海洋積累的豐沛的歷史文化遺產優勢,切實做好“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文化建設專項規劃”,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本土文化理論與戰略支撐。二是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基本素材。蘇文菁說:“重返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需要與多元文化對話的、體現中國價值的好故事。”2000年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琉球漢文化遺址”、2008年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文化遺址”正是帶著福建口音的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印歐語系、馬來語系中諸多的閩方言借音,以及媽祖文化在海外的廣泛傳播,這些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海外遺珍”,更是與世界多元文化對話的中國好故事的基本素材。三是為中國未來進一步拓展海上絲綢之路提供理論基礎。“現有的海上絲綢之路僅有亞太與亞歐路線,但是海上絲綢之路不應侷限於此,還應該有跨過太平洋通向美洲的路線,福建省海絲核心區文化建設能為這條路線的拓展儲備文化資源。”蘇文菁指出,閩人中既有陳嘉庚將現代文明的教育、制度、技術引進中國的典範,更有把中國人民、中國技術帶到其他區域的黃乃裳。這些都為今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當下中國全面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時期,如何加快福建海絲核心區文化建設呢?蘇文菁建議,首先,要以建設中國海洋文化基因庫為文化載體。對以福建為代表的中國海洋文化進行全面整理、深入挖掘研究其中所承載的當代中國海洋文化的寶貴基因,使區域性的海洋文化成為能“反哺”於主流文化的思想資源。其次,啟動“世界看福建”系列譯叢工作,蒐集、整理域外的關於福建與福建人的相關著述。因為閩籍華裔攜帶著獨具閩文化特徵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各地,他們是中國海洋文明在世界範圍內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建立海絲文創素材庫。帶動福建相關文創產業的發展,通過表演藝術、電影電視、文化展演、設計出版等形式為福建省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同時推動福建海洋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傳播。

來源 福建日報 宣傳信息辦

fjtongzhan∣福建統戰

「人物採訪」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福建元素——訪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蘇文菁教授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