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中的祕密,傅雷家暴孩子也值得學習嗎?

看這麼多年書,家教領域的書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兒:

很多寫教育書籍的, 都是在教育上犯過重大錯誤,甚至冒了10個人都難找一個的超級大傻氣,幹了大錯事的人,才會寫書。

《傅雷家書》中的祕密,傅雷家暴孩子也值得學習嗎?

傅雷就是其中一位。看別人的回答裡有這麼句話:

金庸曾評價說:“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這位中國君子,幹了以下的這些事情。

他家暴孩子:

《傅雷家書》“代序”的作者樓適夷曾經說,傅雷的孩子們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只有等他出門了,才敢大聲笑鬧。

他規定孩子應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

傅聰在樓下練琴時,傅雷在樓上監督。一走調,傅雷就會大罵,甚至抓著傅聰的頭往牆上撞。

他還喜歡隨時的暴怒,抓到東西就砸人。5歲時,傅聰在客廳寫字,父親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順手掄過來蚊香盤就往他臉上砸,擊中鼻樑,頓時血流如注”。

傅聰不聽話的時候,傅雷還把傅聰綁在自己家門口,讓鄰居們都看到,以此警告傅聰。

他數次出軌:

1927年,傅雷準備赴法留學,母親卻讓他與表妹朱梅馥訂婚。迫於母親威嚴,傅雷不得不從。然而到了法國之後,傅雷卻被一個名叫瑪德琳的女子所吸引,不顧家中已有未婚妻便和她談起了戀愛。為了光明正大的和瑪德琳在一起,傅雷便寫了一封信準備和朱梅馥解除婚約。不過在這封信送出去之前,傅雷發現自己所愛的這位法國女子太過開放,除了自己之外竟還同時和幾個男人糾纏不清。面對這種情況傅雷自然不能接受,痛定思痛之後他和瑪德琳分手,準備回國迎娶表妹朱梅馥。

回國與表妹完婚的傅雷,卻在婚後第四年就有了“出軌”的苗頭。一次在他出差時,偶然結識了一位豫劇女演員,還專門為她做了一首詩。當時兩人糾纏不清了許久,而此時朱梅馥已經懷孕了三個月。

三年後,傅雷愛上了劉海慄的小姨子陳家鎏(又有說叫“成家榴”的),並且,公開追求她。這時,傅雷都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陳家鎏人長得漂亮,又是女高音歌唱家,傅雷視其為“女神”,愛得幾近瘋狂,不僅白天一起談天說地,晚上還給她寫情書。

後來,陳家鎏去了雲南,傅雷魂不守舍,簡直無法繼續工作。朱梅馥做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她打電話給情敵,很誠懇地對她說,“你快來吧,你來了,他才能寫下去。”陳家鎏果真回來了,陪在傅雷身邊,他果真安心地寫下去了。

這事兒因為下限太低,連下限更低的張愛玲都看不過去了:

張愛玲因為不滿傅雷之前老是拿她的作品開炮,就把傅雷的婚外情寫進了《殷寶灩送花樓會》。

張愛玲寫篇小說,更像是一場惡作劇:你傅雷不是喜歡用道德批評人嗎?我就讓大家看看,你的道德究竟如何。在小說中,傅雷成了“古怪、貧窮、神經質”的羅潛之,而陳家鎏是“殷寶灩”,張愛玲借殷寶灩之口罵傅雷:“他那樣的神經病的人,怎麼能同他結婚呢?”

張愛玲說,小說發表後,陳家鎏十分恐慌,匆匆嫁了人。而晚年的陳家鎏則對傅雷的小兒子傅敏說:“你爸爸很愛我的,但你媽媽人太好了,到最後我不得不離開。”

當然嘍,他四十歲之後醒悟了,寫了不少道歉的話: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可憐的孩子,怎麼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麼相似呢?我也知道你從小受的挫折對於你今日的成就並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你道歉的真誠我看在眼裡。可你的家書怎麼不詳細寫寫自己為啥事道的歉呢?

都說你是脾氣火爆,嫉惡如仇的君子,可你痛恨的惡裡面,也應該包括你自己吧?

你學富五車,又是大翻譯家,又是大藝術家。

禮儀啥的,你到孩子20歲還在指導孩子。可你這樣的人也敢說是知禮嗎?

說個題外話。

我奶奶一生都是文盲,建國後掃盲班也學不進去,勉強認識幾個字,信件也不會看,從小老家來信都得我們給她讀。

她沒有看過任何一本禮儀的書,說不出任何一條先賢對禮儀的要求和道理,對音樂自然也一竅不通,除了會唱點兒哄孩子睡覺的小調而已;

但是她從不會跟人紅臉,從小到大直到她去世,我沒有見過她吐出過一個髒字:

一直用最溫和的態度對待家人,最多也就是在電視上看到反派壞蛋幹壞事,瞪著眼嚷到“你看這傢伙多壞”;

她在當時的幼兒園當阿姨,安排了最好的飯菜,還給孩子們縫製了所有的演出服;

家裡的孩子吃了幾十年她做的食物,有的表親到國外還在回憶她做的飯菜。

在我眼裡,傅雷可以跟我的文盲奶奶去學習些禮儀和君子之道,反正他也不會。

這位傅雷肯定讀過這話: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翻譯一下。

“禮不光要停留形式上,這些表面的禮儀,規章,禮儀規範有什麼用呢?這些東西是要表達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沒有愛人之心,沒有真正的仁愛的感情,費了大力氣來做這些禮儀有什麼用呢?是為了掩飾內心的醜惡麼?那就是衣冠禽獸啊!

題主看不下去是吧?我也看不下去。

不知禮之人講禮,不知教育之人講教育。

你最後是翻然悔悟了,要是當個反面教材來講倒也行,但是現在全都把這位當成什麼家長典範,好父親去扯。

看了這些真相你還相信這本書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