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 內文

值得留意的是,《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所使用的 “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灌水浮球”等故事,後來出現於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考慮到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歷史繼承性,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故事之所以進入課本,併成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一大原因即是它們在很早之前即出現於《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

02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1991年,在盧戇章創制切音新字將近一百週年之際,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發出《紀念語文現代化運動100週年倡議書》,其中寫道:

“1892年是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開端,到1992年就整整一百週年了……1892年,福建學者盧戇章創造了‘切音新字’,這是中國人自己為漢語設計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一目瞭然初階》揭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帷幕,盧戇章是這個運動的揭幕人。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文化改革運動,不是起源於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而是起源於位於東南一隅的廈門呢?

我們來看盧戇章的經歷。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 內文

值得留意的是,《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所使用的 “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灌水浮球”等故事,後來出現於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考慮到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歷史繼承性,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故事之所以進入課本,併成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一大原因即是它們在很早之前即出現於《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

02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1991年,在盧戇章創制切音新字將近一百週年之際,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發出《紀念語文現代化運動100週年倡議書》,其中寫道:

“1892年是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開端,到1992年就整整一百週年了……1892年,福建學者盧戇章創造了‘切音新字’,這是中國人自己為漢語設計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一目瞭然初階》揭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帷幕,盧戇章是這個運動的揭幕人。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文化改革運動,不是起源於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而是起源於位於東南一隅的廈門呢?

我們來看盧戇章的經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像

他9歲入學,成年後曾任私塾先生,後放棄科舉,在21歲時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讀,苦學英文。25歲,他歸國定居鼓浪嶼,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之聘,幫譯《英華字典》。

期間,他比較各國教育情形,認為歐美教育普及而中國空有文明古國之名卻文盲遍地,關鍵原因在於漢字難學。

於是他立下漢語改革之宏願,苦心鑽研“話音字”。“話音字”,即傳教士為傳教而創制的“閩南白話字”,這是以廈門音為基礎音、以閩南語法規範為基準、對應漢字發音的一種拼音文字。通過這種拼音文字,目不識丁的村婦也可以閱讀《聖經》。

對此,林語堂曾在自傳中寫道:

“羅馬拼音法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我們在廈門有一套七聲的完整羅馬拼音系統,它是對反對它的漢學家的嘲諷。我的母親可藉羅馬拼音法把全部《聖經》讀通,此外也曾藉此自習漢字的《詩經》,而且她曾用完全清楚的羅馬拼音字寫信給我。羅馬拼音並非不能實行,但在心理上我們不願意要它。”

當時,很多閩南人寫信也用這種“閩南白話字”。比如,1918年,《新青年》雜誌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這樣寫道:

“1900年,我與廈門同學雷文銓君同居蘇格蘭之愛丁堡,看見他的家信,凡從廈門來的,都是一種非希臘、非拉丁、非英、非德的文字,我一點都看不懂。雷君告訴我,這是廈門話用羅馬字拼出來的,並說這種文字如何便利,如何易學。”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 內文

值得留意的是,《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所使用的 “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灌水浮球”等故事,後來出現於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考慮到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歷史繼承性,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故事之所以進入課本,併成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一大原因即是它們在很早之前即出現於《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

02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1991年,在盧戇章創制切音新字將近一百週年之際,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發出《紀念語文現代化運動100週年倡議書》,其中寫道:

“1892年是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開端,到1992年就整整一百週年了……1892年,福建學者盧戇章創造了‘切音新字’,這是中國人自己為漢語設計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一目瞭然初階》揭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帷幕,盧戇章是這個運動的揭幕人。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文化改革運動,不是起源於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而是起源於位於東南一隅的廈門呢?

我們來看盧戇章的經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像

他9歲入學,成年後曾任私塾先生,後放棄科舉,在21歲時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讀,苦學英文。25歲,他歸國定居鼓浪嶼,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之聘,幫譯《英華字典》。

期間,他比較各國教育情形,認為歐美教育普及而中國空有文明古國之名卻文盲遍地,關鍵原因在於漢字難學。

於是他立下漢語改革之宏願,苦心鑽研“話音字”。“話音字”,即傳教士為傳教而創制的“閩南白話字”,這是以廈門音為基礎音、以閩南語法規範為基準、對應漢字發音的一種拼音文字。通過這種拼音文字,目不識丁的村婦也可以閱讀《聖經》。

對此,林語堂曾在自傳中寫道:

“羅馬拼音法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我們在廈門有一套七聲的完整羅馬拼音系統,它是對反對它的漢學家的嘲諷。我的母親可藉羅馬拼音法把全部《聖經》讀通,此外也曾藉此自習漢字的《詩經》,而且她曾用完全清楚的羅馬拼音字寫信給我。羅馬拼音並非不能實行,但在心理上我們不願意要它。”

當時,很多閩南人寫信也用這種“閩南白話字”。比如,1918年,《新青年》雜誌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這樣寫道:

“1900年,我與廈門同學雷文銓君同居蘇格蘭之愛丁堡,看見他的家信,凡從廈門來的,都是一種非希臘、非拉丁、非英、非德的文字,我一點都看不懂。雷君告訴我,這是廈門話用羅馬字拼出來的,並說這種文字如何便利,如何易學。”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一目瞭然初階》插圖

“閩南白話字”啟發了盧戇章的靈感,其在閩南城鄉的風行,則讓盧戇章對漢字改革前景極為樂觀。他認為,降低漢字的學習難度,不但可以降低教育的門檻,還可以讓受教育者節省大量的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從而“文教大興”。

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出版之後,盧戇章開班授徒,召集船工、商販等,教他們學習切音字。教學效果出奇地好,不到半年時間,他們即可自如地書寫。

1893年,盧戇章又出版了一本《新字初階》。在這本書裡,他寫道,通過學習他創制的拼音文字: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03

“在《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公佈、漢語拼音教育一天天擴大的今天,我們深深體會到100年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首創功勞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盧戇章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自序中曾言,他發起漢語改革,目的在於振興教育。

他自然希望,這一改革運動能早日走出廈門,推向全國。

只不過,他早年放棄科舉,也讓他全無功名。年過半百之時,他仍為一介“文童”,當然也無法得到任何來自上層的關注

1898年,維新運動提出“廣開言路,不論官民,一律得上書言事。”這一年,閩籍京官林輅存上書請朝廷關注漢語改革:

“傳令盧戇章等,並將其所著字書,諮送來京,由管學大臣選派精於字學者數員及編譯局,詢問而考驗之,較其長短,定為切音新字,進呈御覽,察奪頒行。庶幾極難之學業,變為極易,而四萬餘兆人民,無不知學。”

光緒帝隨後諭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調取盧戇章的著作。

但是,維新運動僅持續了103天,即戛然而止,漢字改革一事,亦就此擱置。

1905年,清廷推行新政。盧戇章抓住這一機會,根據7年前的諭旨,從廈門千里入京,向學部呈交他的新著《中國切音字母》。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 內文

值得留意的是,《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所使用的 “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灌水浮球”等故事,後來出現於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考慮到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歷史繼承性,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故事之所以進入課本,併成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一大原因即是它們在很早之前即出現於《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

02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1991年,在盧戇章創制切音新字將近一百週年之際,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發出《紀念語文現代化運動100週年倡議書》,其中寫道:

“1892年是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開端,到1992年就整整一百週年了……1892年,福建學者盧戇章創造了‘切音新字’,這是中國人自己為漢語設計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一目瞭然初階》揭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帷幕,盧戇章是這個運動的揭幕人。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文化改革運動,不是起源於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而是起源於位於東南一隅的廈門呢?

我們來看盧戇章的經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像

他9歲入學,成年後曾任私塾先生,後放棄科舉,在21歲時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讀,苦學英文。25歲,他歸國定居鼓浪嶼,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之聘,幫譯《英華字典》。

期間,他比較各國教育情形,認為歐美教育普及而中國空有文明古國之名卻文盲遍地,關鍵原因在於漢字難學。

於是他立下漢語改革之宏願,苦心鑽研“話音字”。“話音字”,即傳教士為傳教而創制的“閩南白話字”,這是以廈門音為基礎音、以閩南語法規範為基準、對應漢字發音的一種拼音文字。通過這種拼音文字,目不識丁的村婦也可以閱讀《聖經》。

對此,林語堂曾在自傳中寫道:

“羅馬拼音法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我們在廈門有一套七聲的完整羅馬拼音系統,它是對反對它的漢學家的嘲諷。我的母親可藉羅馬拼音法把全部《聖經》讀通,此外也曾藉此自習漢字的《詩經》,而且她曾用完全清楚的羅馬拼音字寫信給我。羅馬拼音並非不能實行,但在心理上我們不願意要它。”

當時,很多閩南人寫信也用這種“閩南白話字”。比如,1918年,《新青年》雜誌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這樣寫道:

“1900年,我與廈門同學雷文銓君同居蘇格蘭之愛丁堡,看見他的家信,凡從廈門來的,都是一種非希臘、非拉丁、非英、非德的文字,我一點都看不懂。雷君告訴我,這是廈門話用羅馬字拼出來的,並說這種文字如何便利,如何易學。”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一目瞭然初階》插圖

“閩南白話字”啟發了盧戇章的靈感,其在閩南城鄉的風行,則讓盧戇章對漢字改革前景極為樂觀。他認為,降低漢字的學習難度,不但可以降低教育的門檻,還可以讓受教育者節省大量的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從而“文教大興”。

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出版之後,盧戇章開班授徒,召集船工、商販等,教他們學習切音字。教學效果出奇地好,不到半年時間,他們即可自如地書寫。

1893年,盧戇章又出版了一本《新字初階》。在這本書裡,他寫道,通過學習他創制的拼音文字: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03

“在《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公佈、漢語拼音教育一天天擴大的今天,我們深深體會到100年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首創功勞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盧戇章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自序中曾言,他發起漢語改革,目的在於振興教育。

他自然希望,這一改革運動能早日走出廈門,推向全國。

只不過,他早年放棄科舉,也讓他全無功名。年過半百之時,他仍為一介“文童”,當然也無法得到任何來自上層的關注

1898年,維新運動提出“廣開言路,不論官民,一律得上書言事。”這一年,閩籍京官林輅存上書請朝廷關注漢語改革:

“傳令盧戇章等,並將其所著字書,諮送來京,由管學大臣選派精於字學者數員及編譯局,詢問而考驗之,較其長短,定為切音新字,進呈御覽,察奪頒行。庶幾極難之學業,變為極易,而四萬餘兆人民,無不知學。”

光緒帝隨後諭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調取盧戇章的著作。

但是,維新運動僅持續了103天,即戛然而止,漢字改革一事,亦就此擱置。

1905年,清廷推行新政。盧戇章抓住這一機會,根據7年前的諭旨,從廈門千里入京,向學部呈交他的新著《中國切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內文

沒人在意他的改革熱情,人人把他當做一個皮球。

學部推諉說,此書應呈交總理衙門(注:此時已改為外務部)。盧戇章只好離開,去向外務部呈送,外務部對他說,文字改革不在該部職責範圍之內,請把此書移送學部。

1906年,盧戇章在京毫無進展,只好離開。經過上海時,他把《中國切音字母》改編為《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兩本書,交由點石齋出版。

他回到廈門,繼續在民間推廣他的改革方案,也繼續等待機會。

1913年,民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讀音統一會,盧戇章以華僑代表身份參加。他對會議上通過的注音字母方案並不滿意。他認為,這套方案有明顯缺陷——沒有采用國際通行的拉丁字母,也沒有采用音素拼寫法,因此字母拼寫與實際讀音並不切合。

盧戇章回到廈門,熱情不減,繼續研究漢語改革。

1916年,他和菽莊花園主人林爾嘉共同發起“中華新字促進會”。4年後,他又和林爾嘉發起“切音字研究會”

"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開學季來了。

大江南北的小學課堂裡,都將響起孩子們跟著老師咿咿呀呀學拼音的聲音。

學了拼音,再學漢字,我們對這種識字方式早已習以為常,但它實為一種新鮮事物。

漢字已發展數千年,在歷史上更為常見的,是人們採用“反切”等方法來學習漢字。

所謂“反切法”,即用二字為一字注音,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調,如“德,多則切”就是用“多”和“則”兩個字來給“德”字注音。

很顯然,相較於“反切法”,以現代漢語拼音學漢字,更為簡易可行。

在全球多種文字中,漢字素以難學著稱。如果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可以設想語文課在一開始就會讓多少小朋友哭鼻子。那麼,現代語文的“拼音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呢?

故事,要從很多人即便到了鼓浪嶼,也往往會忽略的一個角落說起。

01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盧戇章像

在鼓浪嶼西南部海邊,美華沙灘和鼓浪石之間,矗立著一座盧戇(zhuàng)章像,像高2.4米,神情凝重,目光深沉,底座正面刻著如下文字:

“盧戇章,廈門同安人,居住鼓浪嶼,語言學家,1892年在廈門首創切音新字,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並在推廣京音統一語言,推行白話口語,使用簡體漢字,提倡新式標點,實行橫排橫寫等方面,貢獻卓著,是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在這座雕像的後方,有一條名為“拼音道”的路,通往安獻堂,花崗岩路面上,刻著很多拼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鼓浪嶼上的“拼音道”

這條路,因盧戇章而得名,他素有“拼音之父”之稱。

1892年,盧戇章的《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在廈門出版。他在序言裡寫道:

“中國字或者是當今普天之下之至難者……基於切音為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著,《一目瞭然初階》封面

“切音”,即拼音,按照他的說法,即“以新字母註明中國之字音”。(注:不同當下通行的現代漢語拼音,他這本書,採用了廈門腔為漢字注音。)

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中國人自創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廈門,也因此成為了中文現代化的啟幕之地。

1958年,周恩來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從1892年盧戇章的切音新字開始,當時我國的許多愛國人士也都積極提倡文字改革……在談到現在的拼音方案的時候,不能不承認他們的功勞。”

《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者之一、語言學家周有光則說:

“這是中國人民自覺地提倡‘拼音化’的開始,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 內文

值得留意的是,《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所使用的 “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灌水浮球”等故事,後來出現於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考慮到語文教材的選文具有歷史繼承性,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故事之所以進入課本,併成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一大原因即是它們在很早之前即出現於《一目瞭然初階》這本書。

02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1991年,在盧戇章創制切音新字將近一百週年之際,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發出《紀念語文現代化運動100週年倡議書》,其中寫道:

“1892年是我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開端,到1992年就整整一百週年了……1892年,福建學者盧戇章創造了‘切音新字’,這是中國人自己為漢語設計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一目瞭然初階》揭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運動的帷幕,盧戇章是這個運動的揭幕人。

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文化改革運動,不是起源於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而是起源於位於東南一隅的廈門呢?

我們來看盧戇章的經歷。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像

他9歲入學,成年後曾任私塾先生,後放棄科舉,在21歲時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讀,苦學英文。25歲,他歸國定居鼓浪嶼,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之聘,幫譯《英華字典》。

期間,他比較各國教育情形,認為歐美教育普及而中國空有文明古國之名卻文盲遍地,關鍵原因在於漢字難學。

於是他立下漢語改革之宏願,苦心鑽研“話音字”。“話音字”,即傳教士為傳教而創制的“閩南白話字”,這是以廈門音為基礎音、以閩南語法規範為基準、對應漢字發音的一種拼音文字。通過這種拼音文字,目不識丁的村婦也可以閱讀《聖經》。

對此,林語堂曾在自傳中寫道:

“羅馬拼音法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我們在廈門有一套七聲的完整羅馬拼音系統,它是對反對它的漢學家的嘲諷。我的母親可藉羅馬拼音法把全部《聖經》讀通,此外也曾藉此自習漢字的《詩經》,而且她曾用完全清楚的羅馬拼音字寫信給我。羅馬拼音並非不能實行,但在心理上我們不願意要它。”

當時,很多閩南人寫信也用這種“閩南白話字”。比如,1918年,《新青年》雜誌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這樣寫道:

“1900年,我與廈門同學雷文銓君同居蘇格蘭之愛丁堡,看見他的家信,凡從廈門來的,都是一種非希臘、非拉丁、非英、非德的文字,我一點都看不懂。雷君告訴我,這是廈門話用羅馬字拼出來的,並說這種文字如何便利,如何易學。”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一目瞭然初階》插圖

“閩南白話字”啟發了盧戇章的靈感,其在閩南城鄉的風行,則讓盧戇章對漢字改革前景極為樂觀。他認為,降低漢字的學習難度,不但可以降低教育的門檻,還可以讓受教育者節省大量的光陰,“將此光陰專攻於算學、格致、化學。”從而“文教大興”。

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出版之後,盧戇章開班授徒,召集船工、商販等,教他們學習切音字。教學效果出奇地好,不到半年時間,他們即可自如地書寫。

1893年,盧戇章又出版了一本《新字初階》。在這本書裡,他寫道,通過學習他創制的拼音文字:

“雖婦人小子,若每早及上下午認熟三字,一日九字,四日則可學完……皆能自寫家信,登記數項,不須件件託人代筆。”

03

“在《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公佈、漢語拼音教育一天天擴大的今天,我們深深體會到100年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首創功勞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盧戇章在《一目瞭然初階》一書自序中曾言,他發起漢語改革,目的在於振興教育。

他自然希望,這一改革運動能早日走出廈門,推向全國。

只不過,他早年放棄科舉,也讓他全無功名。年過半百之時,他仍為一介“文童”,當然也無法得到任何來自上層的關注

1898年,維新運動提出“廣開言路,不論官民,一律得上書言事。”這一年,閩籍京官林輅存上書請朝廷關注漢語改革:

“傳令盧戇章等,並將其所著字書,諮送來京,由管學大臣選派精於字學者數員及編譯局,詢問而考驗之,較其長短,定為切音新字,進呈御覽,察奪頒行。庶幾極難之學業,變為極易,而四萬餘兆人民,無不知學。”

光緒帝隨後諭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調取盧戇章的著作。

但是,維新運動僅持續了103天,即戛然而止,漢字改革一事,亦就此擱置。

1905年,清廷推行新政。盧戇章抓住這一機會,根據7年前的諭旨,從廈門千里入京,向學部呈交他的新著《中國切音字母》。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內文

沒人在意他的改革熱情,人人把他當做一個皮球。

學部推諉說,此書應呈交總理衙門(注:此時已改為外務部)。盧戇章只好離開,去向外務部呈送,外務部對他說,文字改革不在該部職責範圍之內,請把此書移送學部。

1906年,盧戇章在京毫無進展,只好離開。經過上海時,他把《中國切音字母》改編為《北京切音教科書》和《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兩本書,交由點石齋出版。

他回到廈門,繼續在民間推廣他的改革方案,也繼續等待機會。

1913年,民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讀音統一會,盧戇章以華僑代表身份參加。他對會議上通過的注音字母方案並不滿意。他認為,這套方案有明顯缺陷——沒有采用國際通行的拉丁字母,也沒有采用音素拼寫法,因此字母拼寫與實際讀音並不切合。

盧戇章回到廈門,熱情不減,繼續研究漢語改革。

1916年,他和菽莊花園主人林爾嘉共同發起“中華新字促進會”。4年後,他又和林爾嘉發起“切音字研究會”

他是“拼音之父”,他是福建廈門人

《中華新字》封面,盧戇章著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特別讚賞盧戇章的良苦用心。他曾向駐軍閩南的陳炯明寫信推薦盧戇章:“閩南欲做文化運動,不可無此君。”他也特意致信寬慰盧戇章:

“先生為首創音字之元祖,雖筆畫未依尊著,而先生不朽之心思,仍寓於注音字母之中,今之溯源流者,必舉大名。是千秋之業,不必在行跡間存矣。”

1928年,盧戇章去世,葬於鼓浪嶼雞山,墓碑頂部橫刻:“發明中華新字始祖。”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正式發佈。

1992年,《切音字運動百年祭》(作者:周有光)一文寫道:

“在《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公佈、漢語拼音教育一天天擴大的今天,我們深深體會到100年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首創功勞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參考書目:

1,盧戇章,《一目瞭然初階》,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

2,盧戇章,《中國字母北京切音合訂》,文革改革出版社,1957

3,許長安,《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何書彬編輯|木木|部分源於網絡

作者 何書彬

《廈門日報》原記者,現為歷史作家

長期致力於非虛構文學創作及講述廈門故事

著有《奔騰年代:鼓浪嶼上的商業浪潮》、《引領時代:鼓浪嶼上的人文之光》、《創城記:追尋老廈門印跡》、《大明完人王陽明》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