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福建人愛吃,廣東人愛吃福建人,這是帝國東南邊陲食物鏈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擁有眾多優良港口的閩、粵兩省人民,把他們的愛吃、會吃傳播到了全世界,極大地拓展了食物鏈的上下游,而且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影響了世界飲食史,靠的是“北佬”們聽不懂,“鬼佬”們也聽不出的口音。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斯坦福大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雙料教授、馬克阿瑟天才獎得主任韶堂(Dan Jurafsky)寫了一本《食物語言學》,專門從語言學材料中考究食物的世界性流動。作為大“吃”帝國(“the Ching Dynasty”去掉“-ng”,我們從來不NG),我泱泱中華怎麼能不在食物語言學上佔有華彩的篇章呢?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先來說福建人。福建人擅長製作醃製和發酵食物,尤其擅長作醬,蟛蜞醬、蝦醬、魚醬……畢竟有兩大神器——紅麴米和海鹽。十三世紀時,福建已是海上貿易的重鎮,閩船穿梭往來,帶來了貨物,帶去了食物,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東南亞地區的飲食口味,如今在泰國吃到的暹羅魚露,前身就是福建人制作的一種調味汁。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這種調味汁在17世紀時,又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批發到了歐洲,居然還很受歡迎,他們不知道這種調味汁叫什麼,乾脆就把福建話搬進了英語,管它叫“Ketchup”。1690年的“行話”字典將番茄醬描述為“東印度的高等醬汁”,它是由哪家公司開發為全球商品的一目瞭然。有趣的是,從現有的貿易記錄來看,英國人並不是直接從福建採購這種調味汁的,有中間商賺差價。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1711年的英國,社會儲蓄大量閒置,而政府因戰事急缺資本,南海公司成立後認購了一千萬英鎊的政府債券,政府相應給予了南海公司的酒、醋、菸草等商品永久退稅政策,後來這家公司瘋漲的股票引發了一次交易泡沫,史稱“南海泡沫”。這家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後來的眾議員查爾斯·洛克(Charles Lockyer)的貿易賬戶資料保存至今,人們在其中找到了Ketchup的交易信息,並且驚奇地發現南海公司進口的“最好”的Ketchup並不來自福建,而來自越南北部的湯金(Tonkin),順便說一句,這個詞是法國人對越南語中東京(Đông Kinh)一詞的誤解。除此之外,一份1732年的英國食譜中又註明Ketchup來自東印度群島的蘇門答臘島,可見福建的這種調味汁影響多麼深遠。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不論是蘇門答臘、越南還是英國人,他們都儘可能地保存下了這種調味汁的發音,但製作方法和口味就千差萬別了。在英國,這種本來是用魚來醃製而成的調味汁,被加入了蘑菇、走汽啤酒、肉豆蔻、丁香、姜枝、蔥,這是現存的一份1742年的食譜中的做法,據說這樣製作的Ketchup可以保存至少二十年,並且比從印度帶回來的還要好。

在後來的食譜中,蘑菇的比重越來越大,味道當然也越來越不“正宗”。這種Ketchup也傳到了新世界,但美國人應該有自己的進貨渠道,並不依賴宗主國的供應,因為他們有另外一種叫法,叫Catsup,並且對英國叫法和製作方法不屑一顧。他們在這種調味汁中加入了大量番茄,又因為歐洲新興的製糖技術和北美廣袤的甜菜田,使得嗜甜如命的美國人得以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糖,這種原產自福建的調味汁被改造成黏黏糊糊的番茄醬(Ketchup)。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番茄醬的兩種英文名——Ketchup和Catsup被統一成了Ketchup,完全是因為亨氏為了區別於市場上的其他產品,在自己的番茄醬關頭上印了Ketchup這個有點歐洲味的名字,而不是Catsup,並且偏偏他家的番茄醬賣得最好(因為他們加入了大量的糖和醋,口味酸甜且保質期很長)。從此之後,Ketchup這種調味醬賣遍了全球各地,當然也包括中國本土。

香港人一直有一種迷思,認為英文中的Ketchup是借自廣府話中的“茄汁”,也有人認為是來自東印度。而《牛津大辭典》(OED)和《大英百科全書》都承認這是借自中文的Ke-tsiap,並且指明詞源是福建話,是經由馬來西亞傳入英文的。這也算是為福建人的首創之功做了認定。那麼,Ketchup究竟是閩南語中的哪個詞呢?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臺灣學者做了研究,認為應該是“膎汁”,而且是漳州話中的“膎汁”(Ge-ziap)。膎這個字很古,讀作“謝”,《集韻》雲“吳人謂醃魚為膎。”《南史·孔靖傳》雲“孔靖飲宋高祖酒,無膎。”如果疊音,則比喻稀爛狀,如路膎膎。

如今,膎汁不見,只剩魚露這個有點日本味的稱呼,不免可惜。Ketchup不是福建人唯一入主英文的詞,他們的貢獻還有一處,而且是更大的一處,那就是茶。這簡直是一定的,福建多好茶是誰都知道的事。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最早來到中國的歐洲茶商應該是葡萄牙人,他們在澳門染上了“水厄之癖”,開始把這種新發現的飲料搬到歐洲去,但他們的用詞是官話中的“Cha”。沒過多久,葡萄牙人失去了在東亞的影響力,荷蘭人取而代之,他們多在南洋一代活動,並不能直接從中國採買茶葉,同樣需要中間商賺差價。這次的中間商是咱們自己人,他們把茶葉運到爪哇,再由爪哇的茶行批發給海上馬車伕。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這些中間商是廈門人。廈門口語念起“茶”字來發音如同“Tea”,於是荷蘭人也跟著這樣讀。在歐洲,因為採買渠道的不同,對茶的語言認識也分裂成了兩派,法國,德國,丹麥等國喝荷蘭進口的茶,也跟著荷蘭人叫它“Tea”,俄羅斯,波蘭等國喝的是從陸上絲綢之路過去的官茶,自然就跟著讀成了“Cha”。英國最特殊,日不落帝國的貿易體系最發達,範圍最廣,因此見識也不同凡俗,除了Tea,白毫(Pekoe)、祁門(Keemun)、烏龍(Oolong)也都被他們搬進了英語。英語詞彙在近代的極大豐富,不是沒有原因的。

英國人不僅學走了福建食譜,學走了口音,還把這種食物買遍全球

至於愛吃福建人的廣東人的貢獻,看看這些詞就知道了:荔枝(Lychee)、餛飩(Won-ton)、木須肉( Mu-Shu Pork)、撈麵(Lo-Mein)、炒麵(Chow-Mein) 點心(Dim-sum)、餸(Sung)、飲茶(Yum-Cha)……等等,等等。最重要的,鍋(Wok)和筷子(Chopstick)也是廣東人的貢獻,筷和快,英國人分不出,所以筷子(Chopstick)和快快的(Chop-chop)一併進入了英語,這就很關鍵了,沒有鍋和筷子,如何吃福建人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