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老軍人在昔日康復醫院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

“這些烈士為了解放福州而負傷、犧牲,不管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親屬,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這些年,每到清明、“八一”和全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等日子,戰友們都會自發來悼念高華法和其他烈士。曾在該團服役的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陳明端等領導,也多次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聽說記者前來採訪,徐東林當天也特意趕到現場。他說,團隊戰友為趙善慶的感恩之心和這群樸實老人的壯舉所感動,為戰友們對高華法等烈士的這份情感所感染,“福州解放70年了,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記這些犧牲的烈士們”。

據瞭解,自2014年陵園建成以來,經本報等眾多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專程前來瞻仰、悼念長眠於此的烈士們。陵園前10餘平方米的空地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更多悼念活動的開展。老人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擴建陵園廣場。“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烈士們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作出的貢獻,傳承弘揚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多次向縣裡申報,希望把這裡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善慶說。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老軍人在昔日康復醫院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

“這些烈士為了解放福州而負傷、犧牲,不管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親屬,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這些年,每到清明、“八一”和全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等日子,戰友們都會自發來悼念高華法和其他烈士。曾在該團服役的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陳明端等領導,也多次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聽說記者前來採訪,徐東林當天也特意趕到現場。他說,團隊戰友為趙善慶的感恩之心和這群樸實老人的壯舉所感動,為戰友們對高華法等烈士的這份情感所感染,“福州解放70年了,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記這些犧牲的烈士們”。

據瞭解,自2014年陵園建成以來,經本報等眾多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專程前來瞻仰、悼念長眠於此的烈士們。陵園前10餘平方米的空地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更多悼念活動的開展。老人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擴建陵園廣場。“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烈士們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作出的貢獻,傳承弘揚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多次向縣裡申報,希望把這裡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善慶說。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8年9月30日全國烈士紀念日,學子們祭奠烈士

老人們希望找到6位烈士親屬以告慰英靈

趙善慶表示,陵園內的80多位烈士,目前僅10人的墓碑尚存。2014年至2015年,經過本報持續報道,引起中央電視臺和全國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共找到閩清、山東、江蘇、安徽等地4位烈士親屬,目前仍有包括高華法在內的6位烈士親屬未找到。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老軍人在昔日康復醫院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

“這些烈士為了解放福州而負傷、犧牲,不管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親屬,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這些年,每到清明、“八一”和全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等日子,戰友們都會自發來悼念高華法和其他烈士。曾在該團服役的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陳明端等領導,也多次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聽說記者前來採訪,徐東林當天也特意趕到現場。他說,團隊戰友為趙善慶的感恩之心和這群樸實老人的壯舉所感動,為戰友們對高華法等烈士的這份情感所感染,“福州解放70年了,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記這些犧牲的烈士們”。

據瞭解,自2014年陵園建成以來,經本報等眾多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專程前來瞻仰、悼念長眠於此的烈士們。陵園前10餘平方米的空地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更多悼念活動的開展。老人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擴建陵園廣場。“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烈士們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作出的貢獻,傳承弘揚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多次向縣裡申報,希望把這裡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善慶說。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8年9月30日全國烈士紀念日,學子們祭奠烈士

老人們希望找到6位烈士親屬以告慰英靈

趙善慶表示,陵園內的80多位烈士,目前僅10人的墓碑尚存。2014年至2015年,經過本報持續報道,引起中央電視臺和全國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共找到閩清、山東、江蘇、安徽等地4位烈士親屬,目前仍有包括高華法在內的6位烈士親屬未找到。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安徽籍烈士華銀國親屬來榕掃墓(2015年4月報道)

就在記者採訪時,山東籍烈士張慎的孫女張曉燕與陵園理事會成員趙劍雄進行了視頻聊天。2015年,在本報發起的尋親行動中,張慎烈士的家人找到了。談起往事,張曉燕對老人們為爺爺等革命先輩建烈士陵園一事心存感激。2015年清明節,她首次陪著父親來到爺爺墓前悼念,並把奶奶墳前的一抔土撒在爺爺的墳頭,還種了一株家鄉的迎春花。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老軍人在昔日康復醫院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

“這些烈士為了解放福州而負傷、犧牲,不管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親屬,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這些年,每到清明、“八一”和全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等日子,戰友們都會自發來悼念高華法和其他烈士。曾在該團服役的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陳明端等領導,也多次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聽說記者前來採訪,徐東林當天也特意趕到現場。他說,團隊戰友為趙善慶的感恩之心和這群樸實老人的壯舉所感動,為戰友們對高華法等烈士的這份情感所感染,“福州解放70年了,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記這些犧牲的烈士們”。

據瞭解,自2014年陵園建成以來,經本報等眾多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專程前來瞻仰、悼念長眠於此的烈士們。陵園前10餘平方米的空地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更多悼念活動的開展。老人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擴建陵園廣場。“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烈士們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作出的貢獻,傳承弘揚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多次向縣裡申報,希望把這裡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善慶說。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8年9月30日全國烈士紀念日,學子們祭奠烈士

老人們希望找到6位烈士親屬以告慰英靈

趙善慶表示,陵園內的80多位烈士,目前僅10人的墓碑尚存。2014年至2015年,經過本報持續報道,引起中央電視臺和全國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共找到閩清、山東、江蘇、安徽等地4位烈士親屬,目前仍有包括高華法在內的6位烈士親屬未找到。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安徽籍烈士華銀國親屬來榕掃墓(2015年4月報道)

就在記者採訪時,山東籍烈士張慎的孫女張曉燕與陵園理事會成員趙劍雄進行了視頻聊天。2015年,在本報發起的尋親行動中,張慎烈士的家人找到了。談起往事,張曉燕對老人們為爺爺等革命先輩建烈士陵園一事心存感激。2015年清明節,她首次陪著父親來到爺爺墓前悼念,並把奶奶墳前的一抔土撒在爺爺的墳頭,還種了一株家鄉的迎春花。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張春水老人把父親張慎的照片擺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齊魯晚報記者 陳乃彰 攝

“奶奶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爺爺,是這些可愛的福州老人讓奶奶的願望實現了。”張曉燕動情地告訴記者,去年春節,她的弟弟陪著大伯再次前來祭祀爺爺。

實現尋親願望的還有閩清籍烈士黃金髮的妹妹黃金釵、安徽籍烈士華銀國的侄子華義超、江蘇籍烈士姜永乾的妹妹姜翠英。

"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0週年紀念日。在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夕煙山上,長眠著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犧牲的80餘位革命烈士。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閩侯沙堤村

“八一七”前夕,自發成立的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的幾位老人,希望通過本報,為6位遺存姓名地址信息的烈士尋找親人,以告慰英靈。

為報“一飯之恩”村民自發建烈士陵園

8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離城區約15公里的沙堤村,幾位老人已在此等候。打過招呼後,他們領著記者前往位於村後的夕煙山烈士陵園。

夕煙山是一座小山頭,山上樹木蔥鬱、綠意盎然。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烈士陵園,顯得莊嚴肅穆。陵園內有10座烈士墓和1座合葬墓,10座烈士墓上分別立有刻著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墓碑,合葬墓裡則埋著數十具無從查找信息的烈士遺骸。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夕煙烈士陵園

陵園外,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王直將軍題寫的“肅穆”二字格外醒目,一旁還建有陵園建設歷程展示牆、烈士浮雕和陵園管理房。管理房的牆壁上懸掛著上百張相片,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烈士的留影,既有福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沙堤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也有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退役軍人等。

牽頭髮起建設陵園的老人叫趙善慶,今年78歲。前幾年,看到山上遺棄的墓碑和散落的烈士遺骸,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原來,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著福建省康復醫院二院四所,許多在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戰鬥中負傷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進行康復治療。當時,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把省下來的飯糰、鍋巴送給年幼的趙善慶,讓他接濟全家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解放福州當年留下的戰地醫院

“要不是他們,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現在。”說起這些,趙善慶至今充滿感激之情。為報“一飯之恩”,2013年,他與村裡6位老人自發成立烈士陵園理事會,將烈士遺骸集中存放、遺留的墓碑集中豎立,並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鎮政府等有關部門支持下,建起了如今這座陵園(福州日報2014年6月5日曾作報道)。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4年,陵園舉行落成典禮(資料圖)

時任醫護班副班長的林有樵老人回憶說,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一部分解放軍指戰員因持續戰爭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無法康復而去世,被醫院和當地群眾就地掩埋在夕煙山上。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當年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當時剛解放,部隊還在持續剿匪和小規模戰鬥,全省各地的重傷員就集中安置在這所康復醫院收治。對於去世的傷員,少數墓碑是石刻的,但大部分是木頭墓碑,時間一久,就腐爛遺失了。”林有樵說。

“他們為了解放事業犧牲,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

陵園建成後,僅存的10塊烈士墓碑被老人們重新用紅色油漆描摹。理事會成員趙汝木通過字體風化的墓碑,驚奇地發現烈士中有自己同一個部隊的戰友和前輩。

“高華法烈士的墓碑上寫著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我曾在這個團當兵,我的老領導徐東林還當過二營副營長、二七五團副團長。”說起這些,趙汝木十分激動。隨後,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經常聯繫的全團官兵。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老軍人在昔日康復醫院的合影上找到了自己

“這些烈士為了解放福州而負傷、犧牲,不管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親屬,我們都是他們的親人。”這些年,每到清明、“八一”和全國烈士紀念日(9月30日)等日子,戰友們都會自發來悼念高華法和其他烈士。曾在該團服役的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陳明端等領導,也多次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聽說記者前來採訪,徐東林當天也特意趕到現場。他說,團隊戰友為趙善慶的感恩之心和這群樸實老人的壯舉所感動,為戰友們對高華法等烈士的這份情感所感染,“福州解放70年了,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能忘記這些犧牲的烈士們”。

據瞭解,自2014年陵園建成以來,經本報等眾多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專程前來瞻仰、悼念長眠於此的烈士們。陵園前10餘平方米的空地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更多悼念活動的開展。老人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擴建陵園廣場。“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烈士們為解放福州、解放福建作出的貢獻,傳承弘揚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我們多次向縣裡申報,希望把這裡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善慶說。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8年9月30日全國烈士紀念日,學子們祭奠烈士

老人們希望找到6位烈士親屬以告慰英靈

趙善慶表示,陵園內的80多位烈士,目前僅10人的墓碑尚存。2014年至2015年,經過本報持續報道,引起中央電視臺和全國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共找到閩清、山東、江蘇、安徽等地4位烈士親屬,目前仍有包括高華法在內的6位烈士親屬未找到。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安徽籍烈士華銀國親屬來榕掃墓(2015年4月報道)

就在記者採訪時,山東籍烈士張慎的孫女張曉燕與陵園理事會成員趙劍雄進行了視頻聊天。2015年,在本報發起的尋親行動中,張慎烈士的家人找到了。談起往事,張曉燕對老人們為爺爺等革命先輩建烈士陵園一事心存感激。2015年清明節,她首次陪著父親來到爺爺墓前悼念,並把奶奶墳前的一抔土撒在爺爺的墳頭,還種了一株家鄉的迎春花。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張春水老人把父親張慎的照片擺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齊魯晚報記者 陳乃彰 攝

“奶奶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爺爺,是這些可愛的福州老人讓奶奶的願望實現了。”張曉燕動情地告訴記者,去年春節,她的弟弟陪著大伯再次前來祭祀爺爺。

實現尋親願望的還有閩清籍烈士黃金髮的妹妹黃金釵、安徽籍烈士華銀國的侄子華義超、江蘇籍烈士姜永乾的妹妹姜翠英。

擴散!一起為這6位烈士尋親,幫他們回家

2015年4月,受安徽寧國市委、市政府委託,寧國市民政局長俞安林、烈士華銀國的侄兒華義超等人不辭辛勞驅車來榕,專程向趙善慶等幾名老人進行答謝

“目前還有6位烈士親屬沒有找到,就算我走了,也會死不瞑目的。”趙善慶感嘆道。他希望繼續通過媒體的報道,讓各地熱心人士共同為烈士尋親。

為便於烈士親屬尋找烈士墓,也讓當年的知情者,儘可能找到其他無名烈士信息,記者特地將6位烈士的信息摘錄下來。

因年代久遠,字跡風化嚴重,有些重新描摹的字或遺漏,或無法看清,且還有一些錯別字。以下是10塊墓碑原文照錄,括號中為記者更正、增加的字。

6位烈士墓碑資料

高華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五團二營四連戰士,安徽省同宇縣一區寨浴村(人),公元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此日期是犧牲日期還是立碑日期不明)

黃思東

(服役於)二十五軍二二三團重炮連,河(湖)南省衡陽縣二區董家山,一九四九年四月入伍,於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一日(病故),享年

二十九歲

於庭珂

二(十)八軍炮兵團觀通學員,病故革命軍人,山東省信陽縣五一區幹區鄉海村,享年二十三歲,於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三病(故)

劉永乾

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軍區一分區武平縣大隊,福建省武平縣十六區津富村,享年二十四歲,一九五三年三月十八日病故

宋修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二軍九六師二八七團二營班長,山東省節西縣靈山村河北東莊(人),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

曾永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軍區南平分區獨立營戰士,一九五一年二月入伍,年二十七歲,福建省南平縣十區受陽村人,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五日病故

轉發擴散!

讓烈士們回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