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折騰!歸國六年這個復旦教授在國際頂刊發了9篇論文!


不停折騰!歸國六年這個復旦教授在國際頂刊發了9篇論文!

不停折騰!歸國六年這個復旦教授在國際頂刊發了9篇論文!

來源 | 復旦大學

編輯 | 學術君

分子束外延、高真空鍍膜儀、半導體參數儀、高溫燒結爐……置身“擠”滿了“大傢伙”的實驗室,很難想象,正是利用這些實驗器材,肉眼不可見的納米科研成果一個接一個誕生。


這也是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修發賢和他的課題組每天工作的地方。


在三維體系中發現量子霍爾效應、在二維非超導體系中找到超高電導率材料、在層狀準一維超導體中證實量子格里菲斯奇異性、在磁光譜中觀測到手性朗道能級……這兩年,頻繁產出原創性“作品”讓修發賢的這間實驗室小有名氣。


深耕基礎物理學研究十餘年,修發賢帶領課題組“不停折騰”,“引領”是他對科研的要求,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原創,引領者的堅守


不停折騰!歸國六年這個復旦教授在國際頂刊發了9篇論文!

修發賢(左一)和他的課題組成員


六年前,修發賢回國,加盟復旦大學物理系。2014年,在拓撲半金屬領域,修發賢選擇了材料體系非常好的砷化鎘、砷化鈮“試著研究一下”,誰料“一發不可收拾”。從大塊的體材料,到大片的薄膜,再到納米單晶,修發賢帶著學生們孜孜不倦深耕於此,樂此不疲。


從0到1的突破,從無到有的創新,猶如在荒嶺上攀登,得走出一條未有前人走過的路,難度可想而知,但修發賢覺得值:“我也有過糾結,然而,只有基礎性、原創性的工作才能走得遠,才能讓我們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科研走在世界前列。”


說起這話,修發賢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十年前,他也吃過“啞巴虧”:在海外剛讀博時,“初出茅廬”的修發賢做過不少跟隨性工作。


心有不甘的修發賢暗自下了決心,像一顆飽含著希望的種子,低到塵埃之中,卻也因此迸發出強大的力量。


不滿足於既有成果,不止步於物理表象,慢慢地,“打破砂鍋問到底”成了修發賢的習慣。2017年11月,修發賢及其團隊第一次用高質量的三維砷化鎘納米片觀測到量子霍爾效應,在相關領域引起震動,但他們仍花了很長時間製備了不計其數的優質樣品,最終明確了其中的電子運動機制。


2018年12月17日,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Joseph Checkelsky發郵件向修發賢致賀,並表示其研究已經激起相關領域內很多人的興趣。“我很高興我的工作能在科研領域開闢新天地。”修發賢很欣慰。


勤奮,引領者的資本

成果發表後,修發賢壓力反而更大了。“晚上睡不著,覺得身後有一大幫追趕者,我得要趕緊往前跑。”


物理學系本科生劉然2017年進入修發賢的課題組,在她看來,在科研領域,有兩種類型的探索者,一種是“短跑型”,一種是“馬拉松型”,“修老師就是後者,十年如一日。”


修發賢每天的生活像錶針一樣按部就班,極其規律:六點半起床,八點四十分到辦公室,下午四點接孩子放學,六點半回家,七點半再回辦公室,工作到深夜十一點。這樣的生活每週六天,週日下午,是他留給家裡兩個孩子為數不多的時間。


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修發賢總要拿出筆記本,一條條寫下每個時間段要完成的事情,用完的本子堆了幾大摞。辦公室一角放了一架攀爬機,臺式機的鍵盤被支架架得很高——修發賢一天在這裡呆的時間太長,工作實在忙,只能在辦公室裡“做做運動”。


開會間隙改論文,陪孩子上輔導班時讀文獻……修發賢擠時間的小祕訣,不只一兩個。“修老師的時間表讓學生們‘聞風喪膽’,簡直不可思議。”物理學系博士生張成今年即將畢業,在實驗室5年,他認為,“工作狂”是修發賢的“最典型形象”。


一兩天內改完論文,辦公室隨時向學生敞開,無論是購買設備和試劑,還是跟合作者討論數據,只要找到修發賢,立馬有迴音,“從不拖沓,說幹就幹。”他的博士生袁翔跟修發賢做研究5年,“‘今天能完成的事情就不要留給明天’是修老師反覆說的話。”他笑稱,修發賢治好了他的拖延症。


“追求卓越必須要付出”,修發賢認為,努力理所應當。勤奮的汗水日積月累,才能培育出如今累累碩果。2014年建好實驗室,2015年開始出成果,迄今,修發賢課題組已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了9篇原創性論文。

教誨,引領者的傳承

不停折騰!歸國六年這個復旦教授在國際頂刊發了9篇論文!

修發賢(左一)指導學生做實驗


做科研,不僅要出成果,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修發賢認為,“還要通過研究來培養人,把學生培養成未來能獨擋一面的科學家。”


“遇到困難找導師”,修發賢這麼跟學生說,學生也不跟他“見外”,每週三晚七點到十一點半,是他們約好的一對一“談心”時間。計算機壞了,家裡有事了,像一個“樹洞”,雞毛蒜皮的日常小事,學生都願意找修發賢說。


說的最多的還是科研。“沒方向,做不出來,不知道一下步該幹什麼。”學生們迷茫,其實,探索未知的路上,這樣的迷茫在所難免。點開修發賢和學生們的微信群,除了每天轉發的必讀文獻,逢年過節的問候,雞湯文、雞血文也有不少,“給顆糖不行,那就再給一顆。”修發賢笑談。


週六晚上的組會時間,留給學生展示成果。課題組裡也有不少本科生,把他們送到最好的學校唸書,是修發賢的“愛好”,讓他們具備了國際化視野,未來才能回國做更好的科研。


但把念課本的本科生培養成為能獨立做科研的“準博士生”,談何容易。“給一個難題,自己想辦法,讀文獻,找方法,動手做實驗,再分析結果,看能不能提出新的東西。”修發賢的這套“流程”,能“走下來”的本科生並不多。


2018屆的學生中間,從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馬里蘭大學等頻頻傳來捷報,修發賢很驕傲,“有個學生去耶魯面試,因為經驗豐富,思考的問題多,其介紹被面試官稱讚為‘所見過最好的簡歷’。”


任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方向,並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修發賢是學生搞科研的“後盾”,“比如我發現磁光方向值得探索,修老師立即聯繫了相關合作單位,並提供了材料和強磁場的很多合作和出訪機會,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袁翔說。


“在我們組,每個人的小方向都不太一樣,橫跨目前凝聚態物理的幾個重要前沿領域。”張成很感激這種模式,組會時互通有無,討論中共同進步,幾年下來,他在科研上的視野和格局都大了不少。

本文來源:復旦大學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