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分娩 產後護理 樑宏達 星座 大唐雷音寺 大唐雷音寺 2017-09-10

今日頭條的朋友們,大家好,先說一個特別高興的事情,很開心,大唐雷音寺成為今日頭條,第四個粉絲衝破百萬的大號

特別開心大家能夠捧場,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定為大家奉獻更加精彩的內容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但今天主要紫檀跟老樑在這裡給大家探討一個,最近幾天全民大討論的社會話題,那就是8月31號,榆林一名產婦的墜樓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產婦去醫院生產,一開始說要順產,後來說要改剖腹產,在待產的過程當中,幾次要求剖腹產,結果被拒絕,因為疼痛難忍,最後墜樓身亡。

這是一個悲劇。一個特別大的悲劇。

最近幾日我也特別地關注這個話題,不僅僅是朋友圈刷屏,微博裡頭吵翻天,我身邊的人議論紛紛,有的朋友上班以後跟底下的朋友聊天,沒事就議論這事,因為觸動了社會很多層面的神經,比方說家庭裡頭的倫理問題,老婆要生孩子,家裡應該怎麼照顧女人?家屬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尤其涉及現在更加敏感的醫患關係問題。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沒病的?到醫院結果在醫院裡自殺了?!這麼極端的事情!這麼些年不論你活多大歲數,聽過產婦在孩子沒出生之前跳樓自殺嗎?別人我不敢說,我還真是沒有,恕我孤陋寡聞,這是我聽到第一例。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知道有生完孩子產後抑鬱,抑鬱自殺的。這我聽說過。但生孩子之前,孩子還在肚子里居然跳樓自殺了?我活了這些年第一次聽說這事。首先我可以確定,這一定是個極小概率的事件,而且可以肯定這是個意外。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們中國人的思路是什麼?出了問題總要找原因,人家為什麼自殺?誰是造成她自殺的凶手?一定會討論。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注意,凶手這個詞用得太過了,自殺是個人行為,到現在為止,是醫院把她推下去的嗎?是家屬誰把她從樓上推下去了嗎?沒有。她自己跳下去了。所以造成自殺的只能說有相關責任人。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用“凶手”兩個字,不客觀。這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站不住的。即使我們說冤有頭債有主,說她自殺不可能沒別的原因,一定是有。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咱首先得分析一下,她的自殺出於什麼原因,什麼事情?天大的事,大不過一個“理”字,自殺我們首先得說,個人的因素一定是最主要的。因為做這個決定的是你自己。自殺比較常見的是抑鬱症,抑鬱自殺是很常見的。崔永元得抑鬱症時就跟我說過,他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站在窗口上往下看,就想跳,說我這要跳下去得多舒服,多好,這是很可怕的。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那這個產婦是不是有嚴重抑鬱症?在我們現在得到的信息當中,沒有。說她可能有抑鬱症,但不會是多嚴重。再一個,抑鬱症有一個最關鍵的,就是她進入抑鬱狀況之後,容易出現各種意外和自殘的行為。可如果在她的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事發生,在一定程度就會轉移她的注意力。那麼即使這個產婦在產前有抑鬱症,這時候肚子裡的孩子是第一位的,這是上天賦給女人偉大的DNA之一,責任。那麼這個時候,她也不可能是因為抑鬱症,就是這時候就發作了,孩子死活和自己死活都不管了?就跳下去?她有時候寧可不管自己死活,也得管孩子吧?所以我說她即使有抑鬱症,也不是自殺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說一個細節,昨天她的媽媽也發聲,她自己的親生母親說,她自己孩子哪怕是之前還是在懷孕的期間,都性格開朗,很活潑,就是說沒有抑鬱情緒。應該排除這個原因。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咱說第二個,自殺。自殺心理學家把它分成兩種,一種叫“自我型自殺”,一種叫“利他型自殺”,“利他型自殺”是什麼特點?認為自己的死是有價值的。比方咱們說陳天華蹈海而死,他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警世鐘,喚醒世人來推翻滿清政府。比方說屈原投江,他覺得自己死能喚醒楚國的民眾。正視秦國的威脅,要楚國振興起來。還有最常見的患者的“利他型自殺”是什麼?我歲數也大了,也治不好了,不給家裡添麻煩,給兒女添麻煩,還花錢。我乾脆喝點藥死了得了。這是非常常見的,屬於患者的利他型自殺。他認為他的死,自殺,是有價值的。

那麼我們說這個產婦不存在利他型自殺,你說她死對誰有價值?反而使身邊的人很悲痛,使醫院擔上責任,就是說她的自殺,不會給別人帶來任何好處。基本留下的都是傷痛和無奈,那這就屬於“自我型自殺”。你想“自我型自殺”的人,如果人世之間有值得留戀的,或者說心裡頭有一個穩定的根基,一般不會自我型自殺。都是絕望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都沒了,自己就像個飄蕩的風箏一樣,斷線了,孤苦無依了,她才會走上絕路。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那麼從這個事我們就能判斷出來,她自殺的一大誘因是什麼?我認為很主要的誘因在家屬那兒,我不是說家屬有意害她,可能家屬的某種態度,激發了她內心,走向自殺的這種心境。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而不是醫院。

為什麼?我們想,陌生人和你的對手,你防範的人傷害你,你絕對不會自殺。因為對他們你心裡會想,他跟我不是一夥的。或者說他害我,甚至我們是競爭對手,反而會反抗。人絕望是因為什麼?自己人坑你。自己人拋棄你,自己人不拿你當回事。那麼我們在孕婦自殺這個事情上看,她一進入醫院,誰是她可能的假想對手?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在這個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我們每個人到醫院看病都想大夫會不會認真給我看?大夫給我開這些檢查是不是就想掙我錢?或者說大夫做的決定是不是就是對他有利?根本不想負責任?想不想給我看好?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所以你本能地會想,醫患之間你跟醫生是個對立面,其實這個嚴格意義上講,要不是醫患關係緊張,這都沒有道理,醫生是救死扶傷的,你應該信任他才是。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在這個時候,相對比你的家屬,肯定是跟醫生更對立的,你會想到家屬跟我站在一趟線,我老公能坑我嗎?我婆婆能坑我嗎?何況我懷著他們家的骨肉呢!所以這個時候即使醫院說不同意剖腹產,又怎麼這個那個,不會導致她自殺,因為心理對你是有防範的。咱不是一家人。何況我背後有家屬,作為我強大的後盾,我們可以一起對付你,統一戰線。

那麼真正導致她自我型自殺心理崩塌是什麼?她的家屬都放棄她了。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這是一種猜測,掰開了揉碎了分析這個原因,就是當她的家屬只考慮孩子,根本不考慮她,甚至說就考慮你這個順產,花兩千塊錢就夠了,而且醫保都能報,你剖腹產得七八千塊錢,而且一半醫保報不了,家屬可能不願意花錢,根本不管我受苦遭罪與否,只考慮花錢多少,或者只考慮肚子裡的孩子,婆婆和老公都不考慮自己的安危,不考慮自己的疼痛,我看視頻裡說下跪,也有說疼得不行跪那兒了,這個爭議很大。當然我們不做這個分析,這是個羅生門,現在沒有準確的信息傳過來,就是說她自殺,一定是因為她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崩潰了,才會導致這個。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有人說老樑你說的不對,不一定那樣,真疼得受不了的也有自殺的。我告訴大家,這個疼是一定的。為什麼?前些年選宇航員,有一個標準意外地漏出來,說要選女宇航員,一定選生過孩子的,當然有人說宇航可能有各種危險,她生過孩子留了後就沒有遺憾了,更主要一點是生過孩子的婦女,抗擊疼痛的能力更強了,比一般人強。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在所有的疼痛當中,如果分成十級,最狠的是燒,就是用火燒是最疼的,排到第二個是什麼?就是生孩子,這個疼痛,我想我們男人來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咱沒有這個經歷。你們沒有這體驗和經歷,但是我想這個疼痛也是上天給女人偉大的DNA之一。母愛之所以偉大,是她忍住了這個疼痛,我們知道那麼多例子,有沒有在醫院因為疼就自殺的?沒有過。

好像癌症患者有,但是生孩子,她心裡有更偉大的母性,在一定程度會克服這種疼痛。所以我認為她心理上崩潰,是造成她自殺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所謂的疼痛。

也有記者找到她的親生母親問,說有沒有可能是丈夫和婆婆之間不想掏出更多的醫藥費?所以才導致拒絕剖腹產,或者耽誤了一定的時間?她媽媽給出的回答說,他們就算不願意付這錢,我能不願意付這錢嗎?好像是他們家庭當中內部沒有矛盾。還是怪這醫院是有什麼樣的問題。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清官難斷的家務事,孃家跟婆家矛盾,咱有時候有過生活閱歷的朋友知道,這事兒都沒法說得清。可從自殺這一點來說,她存在著一個底線的問題,我就想起2007年,在北京發生的一件事,北京朝陽醫院有個22歲的女孩,懷孕41周到這個醫院來做檢查,結果一看馬上要生,大夫說必須得剖腹產,不剖腹產不行,跟她一塊來的不是她老公,是她同居的男友,來了之後大夫說你必須得馬上簽字,要不她有危險。他就不籤,為啥?他沒錢。就是說如果出現一切後果,我們自己負責,不手術。結果那女孩死到這個產房裡了。她母親來就打這個小子,意思我女兒瞎了眼了,不回家找你這麼個叫花子,在那兒連哭還罵,是醫院害死我女兒老婆,還要告醫院,這哪兒說理去?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告大家有一點,就這個事沒有調查清楚之前沒有什麼傾向,還有我想跟大夥說一件事,你以為你到了醫院,你的家屬跟你真正就是一條心嗎?醫院一定是跟你對立面嗎?

不見得。

當然咱們不是陰謀論,絕大多數的時候,家屬自己家人對自己好。可有沒有這種情況,這家屬裡可能出現這事,比如說兒子希望爹早死,繼承遺產,丈夫和婆婆,尤其婆婆,我管你兒媳婦死活,我就要肚子裡這孩子,說保大人保孩子,婆婆就要孩子,以前經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現在也不排除。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就說是極少數情況,但確定存在過,家屬跟患者不見得是一條心。

相反大夫你想,如果患者出事死在醫院裡,出大問題了,攤上責任了,醫院可能賠償,醫鬧可能來鬧,大夫倒不倒黴?反而大夫是最希望你平平安安地走過去,這樣的話大家都有好處,相安無事。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人的利益永遠是複雜的。所以這個時候醫生往往跟患者是統一戰線的,我不知道大家意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你從利益的角度來劃量,我不是說在這個事情當中把責任就推到家屬那兒,但起碼在自殺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說醫院和家屬,誰是最大責任者?那麼一定醫院的可能性小,家屬的可能性大。這是我一個基本的判斷。那麼回顧這個事件的本身,難道醫院就沒有責任嗎?很多網友也在網上紛紛義憤填膺地說醫院怎麼怎麼,它會有這樣的過失,醫院百分之百有責任。有哪些責任?給大家說一說,人死你這兒了,你怎麼著都有責任,起碼看護不力,看護監管不力。孕婦是病人,一個大活人,爬到那個一米高的窗臺上,就那麼跳下去了,醫院你能說沒看護責任嗎?怎麼它都有責任。而且我們即使把這個拋開,就是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來看,醫院也存在著責任。

可能有些醫生在叫屈,說我們要剖腹產。是,患者要求。可是患者之前簽了授權委託書,委託給自己的丈夫,由他來決定,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常見,你自己的親人到醫院做手術不得家屬簽字嗎?那醫院給出的結論是什麼?人家家屬不同意,我們就不能弄,人家家屬上頭寫著,不進行剖腹產,諒解意外。“諒解意外”是醫院的責任書的一個專用術語,就是一旦出現意外,我們是可以諒解的,這是個委婉的說法。意思是,醫院不承擔責任。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這個委託書,當然得讓家屬來簽字,由家屬來同意這個事情。確實於法有根據。

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公佈的一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管理條例》規定當患者的治療,特殊治療,手術這些的時候,有兩個並列條件,一個患者本人同意,本人簽字,第二個,患者親屬同意,親屬簽字,這兩個是有一票否決的,有一個不同意,你也不能進行,兩個必須都同意才可以進行。甚至更重要的是家屬簽字。為啥?因為患者會出現神智不清楚,無法理性表達,體力衰弱,精神錯亂,都可能出現。但家屬是清醒的,所以往往對醫院來說,更加看重家屬這個簽字,這兩個雖然是並列的,但是家屬那個更重要,我告訴大家2013年《侵權責任法》頒佈的時候我到醫院看病,發現我那主治醫師捧著《侵權責任法》在看,為什麼?現在醫院害怕出事,一定要有法律意識。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不知道各個醫院有沒有仔細研究透,《侵權責任法》第33條對這個事情作了規定,就是說當有患者本身清醒,有完全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患者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患者說要做手術,那就得聽患者的,家屬說不做手術得先聽患者的,只有當患者沒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或者說已經喪失意志的時候,才聽家屬的。也就是說患者的需求是在前頭的,家屬的需求在後頭,有先後手的,這是《侵權責任法》規定的。

現在西方國家普遍採用這個,說這兩個並列,我們到底聽哪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它是個條例,《侵權責任法》是法,也就是說一個是下位法,一個是上位法,有法律常識的朋友知道,下位法是要遵從上位法的,就是《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要服從《侵權責任法》,當《侵權責任法》出現的時候,醫院處理這些問題糾紛,要以《侵權責任法》為主。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就這個事情來講,可以說醫院在這方面遵從法律出現了一定的混亂,這是醫院的責任。醫院為什麼這麼做?其實是為了規避責任。讓醫鬧給鬧怕了。這個事我們現在反過來想,醫院患者要求剖腹產,家屬堅決不同意,這時候大夫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剖不可,好,動手,最後要是母子平安,皆大歡喜,大夫成了英雄,家屬感激,送錦旗。這要是剖一下出危險了,誰負責?人死了,或者孩子沒保住,這個大夫百分之百攤事兒,肯定出事。家屬得敲鑼打鼓來鬧來,就算理說得過去,這情也說不過去。那這個事裡外你一琢磨,大夫敢動嗎?不敢動。

不敢動怎麼辦?我告訴你,黑心的大夫永遠都有,但是現在這麼多的大夫,進行過度醫療,保護治療,一個重要原因是讓醫鬧鬧怕了。怕擔責任。這方面有個最著名的例子,造成全北京的大夫都噤若寒蟬,當年兒童醫院有一個農村的家長,抱著個孩子來看病,感冒。當時這個大夫一念之差說這農村的家長沒錢,給他開一堆檢查,CT 也沒必要,就給開點藥得了,結果這種事萬中無一,整整這個孩子是腦膜炎,結果死了。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這個大夫就出事了,攤責任了,自那以後北京的大夫,你不到醫院來麼,我徵得你同意,讓你簽字,我給你做一遍所有檢查,排查心血管,甚至幾歲的孩子來,艾滋病都給排查一遍,為啥?怕萬一真有事,你找我怎麼辦?怕攤上事兒。反正你要不願花錢,說放棄,那是你的事,所以也就是說,這種冰冷的醫患關係,造成了醫院一定要首先想到規避自己的責任,因為成功了這固然好,錦上添花,可是一旦你要這事失敗了,你就攤事兒了。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所以醫院首先要想到自保。

這幾天我看到陝西榆林這家醫院先後發佈的東西,儘管是在向公眾透露信息,但這些信息有意識無意識體現一個特點,一定要把自己責任撇清,撇掉責任,因為這個它不能承受之重,一旦要患者來鬧,這醫院就蒙受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們說在這個時候,儘管分析它有理無理,問題是醫院是救死扶傷的,首先這是一個人情的問題,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是從患者家屬那兒,還是從醫院那兒,我沒有看到人情。在這個過程當中缺乏人情,這是我心裡面感到最為冰冷,最悲涼的地方。所以說醫院在這個事情上,也有責任。但儘管都有責任,最後你看處理結果怎麼樣?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以往有這種事,就是說患者在醫院裡死亡了,最後怎麼處理?大多數時候不按“理”處理,照理說醫療鑑定機構進來鑑定,到底是怎麼事?自然死亡,還是醫院責任?是不是醫院責任?患者別鬧。

但是咱們的醫療衛生機構來鑑定,經常患者不同意,為啥?說你這醫療協會這那的,跟醫院是一家,你自己能不向著自己嗎?我們不聽這個,僱人來鬧,敲鑼打鼓,屍體擺這塊,喊喪!哭!天天砸你醫院,見你大夫就打,把你玻璃都砸碎,搞醫鬧。這樣是不對的。鬧來鬧去最後結果是什麼?最常見的結果是醫院讓患者簽定一個醫院免責的一個免責書,然後醫院底下再給拿錢,我補你20萬,補你10萬,說白了這都屬於稀裡糊塗的處理方式。結果這個事助長了下一次再有這事兒,照這來。

甭管醫院有沒有責任,你就黑它,你就弄它,最後你就能弄著錢,還是那個思維,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它客觀上助長了醫鬧的囂張氣焰,而醫院一個勁地往後躲,顯得自己心虛,在公眾心目當中的這種印象是越來越差。所以就說這件事情還在發酵,事情到底怎樣?我們現在通過現有的信息沒有辦法弄清楚。還在進一步的調查。

有一個話題大家爭議也很大,這個產婦到底什麼時候該順產?什麼時候該剖腹產?這非常的重要。它決定了一個女人的生命。毫無疑問,剖腹產對女人的傷害是挺大,所以咱們有規定,剖腹產之後懷下一胎得擱三年,所以這裡邊有人說,那婆婆希望懷第二胎,就不剖腹產。

當你順產出現危險的時候,這個危險有兩種,第一種是胎兒可能出現危險,受過度擠壓或者是窒息積水,這是一種危險,第二種危險是,產婦有可能大出血。導致生命或者健康受損,採用剖腹產。

所以說剖腹產嚴格來講叫不得已而為之,就是說它是一個補充的措施,它並不是一個你進醫院必須得剖腹。 當然現在有很多患者願意選擇這個,認為它沒有多少痛苦,不像順產很疼,剛才我們說順產確實很疼,那麼在這兩者之間的選擇呢?我告訴大家,老天爺為什麼安排這胎兒通過母體的子宮孕育,然後通過產道出生?這是有它道理的。什麼道理?就是胎兒在經過產道,狹隘通道的擠壓之後,對胎兒出世之後的神經是一次歷練,而剖腹產沒有這種歷練。我告訴大家現在的醫學已經研究清楚一件事,剖腹產的孩子比順產的孩子更容易犯一些多動症這樣的毛病。就是他的神經沒有經過一次擠壓式的歷練,這個對孩子來說是個歷練,所以我們說在這兩者之間,更為健康的生產方式一定是順產。因為它已經延續了人類誕生以來的這種生育方式。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而剖腹產,只是最近幾十年左右開始流行的。當然有的人剖腹產是什麼?想給孩子選個好時辰,有這樣迷信的你注意看,很多年輕父母信星座,一到這時候開始信八字了,這個時辰剖,是啥星座?所以就是說有的人是想選時辰,還有的出於健康,美觀,各方面的一種需要。

但咱這麼說,嚴格意義上講能選擇順產,就不要選擇剖腹產。像咱們說疼痛,那你剖腹產之後產後也疼,但是疼法不一樣的。很多女人進了產房都疼。咬牙切齒的。但生完之後,有時候想,再來一個也無所謂,就那一鼓勁兒,過去就過去了。所以我說這個過程如果病人強烈要求選擇剖腹產,醫院也應該遵從病人的意見,當然他得通過生理觀察發現你就是那種疼痛的感覺很強烈而已,有的人就抗疼痛,有的人就不抗疼痛,而不是說順產真有危險。如果順產真有危險,醫生一定要多次提醒,而且我們從這次陝西榆林醫院提醒單子就看出來,我是覺得她順產的危險不是很大。如果真有那種風險,那大夫不會簡單地寫個醫囑什麼,他要下單子,要正式通知,等等等等都得有。醫院它一定在這方面要盡心盡責。但是這位產婦,剛剛看到新聞當中的說,她已經比她正常的順產時間晚一週了,可能也是既然對孩子更好,希望更健康,就儘量順產,但是肯定後來太疼了,忍不了了才......於是就有人說,人家國外無痛分娩,咱們就不能人性化嗎?

這無痛分娩到底合適不合適?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我告大家不能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無痛分娩是有成本的,比如說產生這種糾紛,有人提出來,剖腹產七八千醫保,還能報一半,你等那順產兩千塊錢,醫保都能報,所以這裡頭有個利益選擇,無痛分娩一個是費用,這個費用醫保不能完全報,患者承擔,最主要一點,無痛分娩對於麻醉師是有要求的,麻醉師得全程跟著,別出現意外。而我們各大醫院裡頭麻醉師的數量是不夠的,你像我去積水潭醫院,那骨科手術得用麻醉師,把麻醉師一天累得要死,總能排得滿滿當當。再有,這種無痛分娩,婦產科的醫生和護士資源都緊張,因為產婦有時候疼,喊一聲,醫生護士就都得來,所以無痛分娩,它的這個人力資源使用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護士行有句話在醫院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叫“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婦產科最累,出力不討好。我在同仁醫院住過院,眼科的護士相對來說比較乾淨和輕鬆一點。婦產科累,特別累。有時候孕婦邪乎,我疼不行了,抱著被那什麼家屬跟著嗷嗷喊,都著忙。往往一個孕婦在醫院她丈夫,老婆婆,孃家媽全家出動,全來了,一個孩子,醫院往往跟著,好幾個家長來,一個道理。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所以這個無痛分娩對產婦,對護士,對醫生,對麻醉師,都有要求。這一點目前中國的醫院,它的水平有限,它的資源也有限,麻醉師也沒那麼多,它很難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去普及無痛分娩。

所以這個事限於條件,它不是我們在這個問題探討的主要原因,探討這個事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就是,這個孕婦很可憐。她疼成那樣,要求剖腹產,可是剖腹產又得醫院同意,醫院不同意沒人給你做,又得家屬同意,又得家屬簽字,她自己擱到哪兒了?這個事明明她是主體,她卻排到這個事的第三位,甚至是第四位,就這一點來講,自己居然不能決定自己的健康,不能決定自己的身體,這個公平嗎?

太不公平了。

這是我們現在一種近乎畸形的醫療制度安排,家屬不同意,大夫不敢做。反而是患者自己同意不同意,無關緊要了。

我就想起以前我在《老樑觀世界》節目裡做過類似的比方,說癌症患者到最後治療階段什麼牽引,槌胸,引拉,病人痛苦得痛不欲生,但是他沒權利決定生死,為啥? 家屬在外頭說,剩這幾個月了不給治,親戚朋友會說我不孝順,那我可受不了,給老人上這個上那個,老人充滿著痛苦,毫無尊嚴地死去,自己決定不了自己。

我不諱談自己的生老病死,比方說有那一天真要不行,跟相關部門籤個協議,就說除了我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能決定我怎麼治療。就要求給我打麻醉藥物減輕痛苦,然後把所有的治療都拔掉,就當物理治療只有物理意義的時候,不要再吊著這口氣,沒意義。我自己來決定,我說不行就不行,不治了。不要怕外邊站著我孩子,親屬,不行,得救活老樑,我根本不諱談這個。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死。如果是自己無意識的狀態,那你沒辦法了,昏迷你都無意識,你都感覺不到疼了,自己其實是行屍走肉了,墊板上的肉,怎麼切怎麼是,所以人一輩子有時候醫療消費最後半個月往往耗費了自己一生醫療費的一半,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沒有意義。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那麼產婦這時候還處於意識清醒的狀態,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為什麼她不能自己決定這個事?

這種“委託書免責”造成的畸形的醫療決定製度,我們要在這個事上反思。

所以我也是覺得我們很多人在探討這事,一定要找出誰是自殺造成的凶手,這個事還是小概率事件,咱要透過這事看到我們的醫療制度,看到我們的醫患關係的問題。

這個事其實還折射出了一個家庭上的倫理問題。比如好多人就在埋怨這個丈夫,你至少應該對你的妻子呵護有加,多照顧她,多看看她的感受是怎麼樣?多體會體會她的角度,她的感受你不能夠說自己決定要怎麼樣要怎麼樣,很多人的矛盾點是指向丈夫。也有人比較極端,說你們都是男的,你們這些男人就應該體驗一次生產,就知道這生孩子有多麼的痛苦。

人會有些這樣的聲音,見識閱歷有高有低,不是說輕視哪個當事人,自己的老婆在醫院裡生孩子,那邊岳母,老婆婆,在那兒各種各樣的聲音,有可能把這個年輕丈夫都給弄懵了。

我覺得有時候這個事家裡老人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你看平常小兩口過日子,老人可能不干涉,生孩子的時候老人上來了。所以我說這個過程當中把板子就打到丈夫身上,是肯定有問題的。她婆婆也在,她孃家媽也在,為什麼這麼多親屬在這兒,最後是這個結果?這才是悲劇,是最大的悲劇。

還有一點我希望通過這個事,有人說家屬不對,人渣;有人說醫院不對,冷血。我告大家,這個事情我們應該非常清醒地看到一點,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包括探討制度,目的是什麼?讓這個事不再發生。讓以後的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一定要把板子打到誰身上。現在媒體最要命的是什麼?有的媒體煽陰風點邪火,包括網絡自媒體,有很多有的作者是不負責任的。這幾年我們看媒體在醫患關係上,我認為沒起多少好作用。我就幹媒體的,清楚知道媒體一報道,什麼縫肛門事件,各種各樣畸形的,那把醫院,大夫給罵的,最後這個患者一進醫院本能的說大夫沒好東西,他就琢磨掙我錢,醫院就是黑心機構,確實會這麼想,再加上我們這些年醫改確實進行得不力,各方面投入上都有問題,所以老百姓在看病貴看病難的前提下,醫患關係變得空前緊張,客觀上催生了醫鬧這行業蓬勃發展。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國家現在這麼打壓,你看醫鬧的事到處都有,很普遍,為什麼?這裡有利益。為什麼有利益?醫院和病人之間互相不信任,這個冰冷的不信任使醫療成本無限制地提高,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節外生枝的行為,包括醫鬧。

所以我說我們現在媒體報道也好,我們說這個事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再繼續把小概率事件當成大概率事件說,這個孕婦死了醫院怎麼著?家屬又怎麼著?即使醫院再阻力,即使家屬再冷血,這個事情對他們來說也受到了傷害。

所以這個過程當中,這些人都是受害者,儘管他們當中可能有害人者,我們要分析這個原因是什麼?不要再讓這個事重演,而不是霹靂啪啦找這個找那個激化矛盾,把這個事情在道德上指責,在法律上如何如何懲罰,把這些指責放到第一位。這不是初衷。當然有很多女權主義者或者很多倫理學家,或者是很多仇視醫院,借這事發洩私憤,發表不同意見,那隻和你個人相關,和這個社會沒多少關係。還是要心中懷著善念來總結這裡邊的合理性的建議。而不是把板子打到某一類人上面,或者藉助這個過程洩私憤。我們要追求真相,反思結果,不能夠惡意揣測。這個事情我也會持續地關注,最終希望有一個好的處理的方式,也是覺得這個悲劇不要再重演,我們都要關心每一個生命的個體,

這才是最重要的。

樑宏達: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