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400 億到 15 億,馮鑫缺一個資本運作高手'

"

隨著 9 月 2 日董事長馮鑫被正式批捕以來,暴風集團(300431)幾乎一天一則重要公告,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9 月 3 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知悉 " 馮鑫被批准逮捕 " 等事項;9 月 4 日,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9 月 5 日,暴風集團發佈 " 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 " 的提示公告。

大廈將傾的感覺撲面而來。

"

隨著 9 月 2 日董事長馮鑫被正式批捕以來,暴風集團(300431)幾乎一天一則重要公告,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9 月 3 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知悉 " 馮鑫被批准逮捕 " 等事項;9 月 4 日,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9 月 5 日,暴風集團發佈 " 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 " 的提示公告。

大廈將傾的感覺撲面而來。

從 400 億到 15 億,馮鑫缺一個資本運作高手

再對比 4 年前:上市 40 天裡創下 36 個漲停板;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從 7.14 元暴漲到 280 元,最高時拉昇到 327 元。

而今,董事長馮鑫被批捕、9 月 6 日收盤價只有 4.58 元,市值只剩 15 億元。相比起股價最高點,而今股價只有最高峰的 1.4%,市值蒸發了 380 多億元。

曾經有多高光,而今就有多令人唏噓。

股價 4 年間上天入地

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記得暴風影音(暴風集團的發家產品)的輝煌史,也有很多人曾是它的忠實用戶。

2006 年、2007 年時,還是 PC 端的時代,時逢美國次貸危機,大量視頻網站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帶寬與服務器成本宣告破產,暴風影音卻選擇了線下播放市場,由於能夠支持幾乎所有的主流視頻播放格式,一時風靡全國,成為裝機必備軟件。

靠著這一款拳頭產品,2015 年 3 月 24 日,暴風集團(前稱暴風科技,2016 年 6 月更名為暴風集團)上市,借牛市之風,上市 40 天裡創下 36 個漲停板,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 ( 截止 2015 年 5 月 22 日 ) ,股價從發行時的 7.14 元暴漲到 280 元,總市值暴漲至 340 億元。而後,股價繼續上行,最高時拉昇到 327 元," 超級妖股 " 創造了資本市場的奇蹟。

可是,暴風的股價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輝煌了 3 個月後,如煙花一般,燦爛了一瞬間,隨後就一路下滑,再也不曾回頭。

這背後折射的是,雖然股價被爆炒,但暴風集團單一的營收模式並不被市場看好——高達 400 億的市值,實際上收入來源非常單一,基本來自於視頻網站的廣告。2013 年暴風集團廣告收入佔總營收的 95.4%,直至 2015 年末還高達 71%。

而 2015 年的時代早已不同了,PC 端早已飽和並沒落,移動互聯時代已經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2013 年底,中國手機網民就已經超過 5 億,佔比達 81%。

而暴風影音的優勢還集中在 PC 端,在移動端沒有多少優勢。

毫無疑問,暴風集團需要順勢而為,向移動互聯時代做產品轉型。

馮鑫朝這個方向做了變革。

2015 年,在上市後不久,馮鑫提出了 "DT 大文娛 " 概念,希望從單一的在線視頻服務轉變為 DT 時代的互聯網娛樂平臺,加速在 VR、體育、TV、文化、影視等領域的佈局。

2015 年,暴風集團的財報還是很亮眼的:營收 6.5 億,同比增長 68.85%;淨利潤 1.73 億,同比增長 313.23%;總體月活約達 2 億,其中 PC 端月活 1.4 億,移動端月活 6000 萬。

2016 年,藉助大文娛的東風,暴風集團突飛猛進。

2016 年上半年,VR 板塊的暴風魔鏡累計銷量突破 200 萬臺,月活高達 147.5 萬人;2016 年 8 月份,暴風 TV 獲 2 億元 A 輪融資,公司估值 20 億元;2016 年 9 月份,成立不到 100 天的暴風體育獲得 2 億元 A 輪融資。

然而,好時光對於暴風集團來說,似乎總是短暫的。股價如此,業務也如此。

2016 年,是風光與 " 埋雷 " 並存的一年。

一是,攤子一下子鋪的太大,全面開花,但又未經營好,最終導致"DT大文娛"各個板塊全面潰退,暴風集團陷入財務尷尬境地。

以 TV 和 VR 板塊來看,大投入還未等來回報,就陷入財務危機。

VR 的風口雖然已經吹了很久,但大風未來,產業體量小,並不足於成為營收的主要支撐點。互聯網電視的市場競爭更加狗血,2016 年,每賣出一臺暴風 TV,就會虧損 300-400 塊錢。而 2016 年下半年又遇到面板市場原材料大幅度漲價,暴風 TV 這個才誕生不久的產品,並沒有足夠的抗壓力,一直處於虧損貼錢的狀態。

2016 年全年,暴風集團賣出了 80 萬臺互聯網電視,營收 9.17 億元,佔總營收比重 55.68%,但淨利潤虧損 3.58 億元。

二是,暴風體育成了最大的"雷",不僅將暴風集團拖入高負債的深淵,更讓馮鑫今日身陷囹圄。

2016 年,為佈局體育領域,暴風集團著手收購英國體育版權公司 MP&Silva Holdings S.A,進軍體育版權領域。MPS 當時坐擁世界盃、英超、意甲、法甲、F1、法網、NFL、NBA 等十多項世界頂級賽事版權。

為了收購 MPS,暴風集團聯合光大資本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 ( 簡稱 " 浸鑫基金 " ) ,共募集資金 52 億元,其中優先級出資人民幣 32 億元、中間級出資 ( 即夾層資金 ) 人民幣 10 億元、劣後級出資人民幣 10 億元。10 億劣後資金大部分由馮鑫負責募集。

收購完成後,MPS 公司經營卻陷入困境,接二連三地丟掉手中的體育版權資源,並於 2018 年 10 月破產。52 億血本無歸,中資財團包括光大、招行等金融機構被拖入泥潭。

由是,DT 大娛樂戰略全面潰敗。2016 年 3 月上線的直播平臺暴風秀場後被關停;影視領域,曾計劃收購劉詩詩、吳奇隆的稻草熊影業,但在 2016 年 7 月被證監會否決;VR 領域,暴風魔鏡在 2017 年遭遇投資人提前撤資;2018 年 7 月,暴風體育宣告進入 " 冰封期 "。

奇葩的收購、融資經驗

除了戰略轉型失利之外,暴風集團在資本運作上讓人大掉眼鏡的低智商,也是其最終走向敗局的關鍵原因。

談到在資本運作上的茫然,馮鑫在 2017 年 9 月接受鈦媒體採訪時,表現得尤其後悔。

鈦媒體問,如果暴風再出現 29 個漲停板,你會做什麼事?馮鑫回答說,第一件事是趕快做個定增,或者做個大額交易,換回一點錢來,總得把股價變為真正的價值。我們當時是一點都沒有通過股價來獲利,股價最高的時候,我們是主角,卻表現得像個吃瓜群眾,把這當作表演在看,真的是完全不懂資本的表現。

而縱觀 2015 年上市以來的遭遇,在最重要的兩個節點,暴風集團展現了奇葩的資本運作 " 盲點 ",眼睜睜錯過了資本支持業務發展的機會。

一是,為了發展寄予厚望的影視板塊,2016 年 3 月,暴風集團擬以 31 億元收購稻草熊影業、立動科技、甘普科技股權,其中以吳奇隆、劉詩詩為股東的稻草熊影業賬面資產僅 3835 萬元,估值卻高達 15.2 億。

而諷刺的是,稻草熊影業在 2017 年 2 月得到了阿里影業的投資,估值僅為 1173 萬元,只有暴風收購對價的 1/14。

暴風集團的收購計劃招致深交所的問詢,並於當年 6 月被證監會叫停。

差距如此巨大的估值和收購價,不僅讓人感嘆:幸好當時收購失敗。

馮鑫對此也懊悔異常。他對鈦媒體說,這一類的資本運作需要單獨過會審核,不能多項同時進行,所以這就耽誤了暴風非常大的資本戰績,直接導致暴風從 15 年上市到現在,沒有在資本市場拿到一點好處。除了少數小股東個人兌現,我們沒有利用當時的股價拿到錢,這個戰機說沒就沒了。

後來,隨著暴風集團在股價一跌再跌,財務越來越吃緊,馮鑫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個人股權質押,直至馮鑫最終將自己持有的股權 100% 質押。

二是,收購 MPS 一案疑點重重。

在被收購時,MPS 手中的主要體育版權大多都面臨著即將到期的問題。其中,意甲和法甲的版權都是到 2018 年為止,而與英超、阿森納俱樂部和 F1 的版權合同則是簽到 2019 年,合同最長的法網則是到 2021 年截止。

版權是這類收購中最核心的價值,然後在前期盡職調查中,居然沒有發現 MPS 這個大漏洞。或許,暴風集團對 MPS 當時手握 10 多項世界頂級賽事版權太過胸有成竹,認為版權續約不存在問題?但是,如此鉅額的交易,現在看來是缺少對風險的預判的。

此外,這筆 52 億元的交易,竟然奇葩地沒有與 MPS 高管簽署競業限制協議,最後 MPS 拿到錢之後,公司經營失敗,原股東另起爐灶。而暴風集團為這一地雞毛買單,被光大資本等告上法庭。

媒體報道,馮鑫對此痛心疾首,他一沒想到彼時 A 股市場會冰火兩重天 ; 二沒想到曾經眼中的 " 世界第一 " 賽事轉播公司,會傾刻間化為烏有;三是沒想到在優先資金到期之前,MPS 資產無法裝入上市公司。

馮鑫身邊的人都說,他是好人," 沒有架子 "," 性情中人 " 。可是,當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公司變為公眾公司之後,意味著公司運作面臨全新的規則,在某些階段,懂融資、懂資本甚至比業務發展和人事管理更為重要。

或許,缺少一位強有力的資本運作高手,也是馮鑫敗局的關鍵因素。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秦麗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