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接演《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的角色後,雖然只是眾多故事線中的一條。馮波卻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詮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矛盾和複雜。

“在女兒面前假裝強大,自己去偷偷給前夫捐腎,在弄堂裡遭人白眼從不解釋。在我看來林華鳳是一個很酷的女人,不把悲傷留給別人,也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悲傷。”採訪中,馮波多次用“我”來替代劇中的林華鳳,儘管距離拍攝已經過去了2年,仍舊看得出她對於這一角色的喜歡。

“作為一名演員,不用過多特定去挑選一些角色,而是要把所有的角色,哪怕是不喜歡的,都要有一種能力消化成喜歡。”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接演《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的角色後,雖然只是眾多故事線中的一條。馮波卻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詮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矛盾和複雜。

“在女兒面前假裝強大,自己去偷偷給前夫捐腎,在弄堂裡遭人白眼從不解釋。在我看來林華鳳是一個很酷的女人,不把悲傷留給別人,也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悲傷。”採訪中,馮波多次用“我”來替代劇中的林華鳳,儘管距離拍攝已經過去了2年,仍舊看得出她對於這一角色的喜歡。

“作為一名演員,不用過多特定去挑選一些角色,而是要把所有的角色,哪怕是不喜歡的,都要有一種能力消化成喜歡。”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019年,由楊文軍導演的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也即將上映,馮波在其中飾演姜尚宮這一角色。

這也是繼電影《大明劫》後,馮波首次出演古裝電視劇。“這個角色的身份是皇后身邊的謀士,並不能把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無形之中禁錮了五感和肢體的發揮,就像讓你去打仗,但你不能拿槍。所有的技巧都不能用,唯一能用的就是眼睛。”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接演《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的角色後,雖然只是眾多故事線中的一條。馮波卻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詮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矛盾和複雜。

“在女兒面前假裝強大,自己去偷偷給前夫捐腎,在弄堂裡遭人白眼從不解釋。在我看來林華鳳是一個很酷的女人,不把悲傷留給別人,也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悲傷。”採訪中,馮波多次用“我”來替代劇中的林華鳳,儘管距離拍攝已經過去了2年,仍舊看得出她對於這一角色的喜歡。

“作為一名演員,不用過多特定去挑選一些角色,而是要把所有的角色,哪怕是不喜歡的,都要有一種能力消化成喜歡。”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019年,由楊文軍導演的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也即將上映,馮波在其中飾演姜尚宮這一角色。

這也是繼電影《大明劫》後,馮波首次出演古裝電視劇。“這個角色的身份是皇后身邊的謀士,並不能把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無形之中禁錮了五感和肢體的發揮,就像讓你去打仗,但你不能拿槍。所有的技巧都不能用,唯一能用的就是眼睛。”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鶴唳華亭》劇照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接演《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的角色後,雖然只是眾多故事線中的一條。馮波卻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詮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矛盾和複雜。

“在女兒面前假裝強大,自己去偷偷給前夫捐腎,在弄堂裡遭人白眼從不解釋。在我看來林華鳳是一個很酷的女人,不把悲傷留給別人,也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悲傷。”採訪中,馮波多次用“我”來替代劇中的林華鳳,儘管距離拍攝已經過去了2年,仍舊看得出她對於這一角色的喜歡。

“作為一名演員,不用過多特定去挑選一些角色,而是要把所有的角色,哪怕是不喜歡的,都要有一種能力消化成喜歡。”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019年,由楊文軍導演的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也即將上映,馮波在其中飾演姜尚宮這一角色。

這也是繼電影《大明劫》後,馮波首次出演古裝電視劇。“這個角色的身份是皇后身邊的謀士,並不能把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無形之中禁錮了五感和肢體的發揮,就像讓你去打仗,但你不能拿槍。所有的技巧都不能用,唯一能用的就是眼睛。”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鶴唳華亭》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和馮波聊天,你能感受到她身上有種很真很執著的勁兒。好像什麼都不緊不慢,演大女主可以,演小花媽媽也行。對於演戲的堅韌和篤定,存在於任何一個大大小小的角色中。

演戲對於她來說,從第一部電影上映開始,就註定了是一輩子的事業。

“原本我想演到60歲,現在準備演到80,反正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樣一想,就不著急了唄”。

"

作為一名80後女演員,馮波最近因出演熱播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一角走紅。劇中飾演鄭爽母親的她,被網友稱為「演技炸裂的寶藏媽媽」。

這個在劇本中「不討喜」的酒鬼媽媽,在馮波的詮釋下,彈幕中飄滿了可愛、令人心疼、堅韌隱忍的詞彙,並貢獻了這部偶像劇中的大部分淚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這是馮波出道的第10年。過去10年,她拍攝了18部電影,16部電視劇。曾獲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主演作品《走出塵埃》提名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她是電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馮氏;也是《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暗戀橘生淮南》的洛枳媽媽以及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中的姜尚宮。也是為數不多擁有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學歷的國內女演員。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1

成為一名演員,對於少年時代的馮波來說是個水到渠成的選擇。

按照父親給她設定的道路,馮波原本可以成為不錯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樂器王國裡,鋼琴是樂器中的國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從6歲時,就開始學琴了。”

小學起往返家鄉徐州與北京,前往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中學時考入了南藝附中的小提琴表演專業,師從中國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張靖平。這放在90年代來說,是按照專業演奏家培養的方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在南藝附中讀書期間,馮波因為外形、樂感和嗓音條件都很不錯,被選入當時在全國都頗具知名度的聖女合唱組,先後出過5張專輯。其中的聖誕主題專輯,一度成為各大商場聖誕節的循環播放曲目。

“參加聖女合唱組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但冥冥之中能夠感受到內心的某種不安分。音樂是父親為我選擇的路,但我好像開始知道自己更熱愛舞臺了。”馮波說。

高考時,馮波並沒有按照大家的設想進入音樂學院,而是考入南藝影視學院學習表演,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畢業時,馮波已經在南京生活了超過10年。畢業後,她決定放棄南京舒適的生活,到北京去發展。

馮波有一種決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氣。“畢業典禮第二天,同學幫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車站託運,然後買張票就直奔北京去了。當時內心只有一個聲音——想做一名演員,北京這個大本營是必須要來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雖然是學院派畢業,也因參加聖女合唱組擁有一定的名氣,但對於初到北京的馮波來說,從學院派偏向話劇體系的表演方式轉向大銀幕,需要新的積累和時間。

本科時,馮波的排練和演出基本以話劇為主,電影和電視對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歷過短暫的茫然期後,馮波覺得仍舊需要繼續補充新的知識,她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決定:

——報考錄取人數極少的北京電影學院MFA表演專業碩士。

2008年,馮波順利考入北電研究生,也由此迎來了她學業和事業上的轉折點。“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員則不同,鏡頭前的篤定都需要一步步穩紮穩打。”

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期間,馮波開始作為一名電影演員被觀眾認識。拍攝了多部評分很高的電影,並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不進組的時候,馮波一直保持著觀影的習慣,強度最大時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馮波與編劇柏邦妮是閨蜜,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始到北京發展,也曾經是剛來北京時的室友。出身編劇專業的柏邦妮是馮波觀影上的導師,很多艱深晦澀的藝術影片都來自她的推薦。

“我記得有一年安東尼奧尼來電影學院展映,每天都在連續放映他的各個時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買了套票,帶著零食和毛毯到電影學院一部一部接著看。通過大量看大師作品和藝術電影,最大的提升是對電影表演的審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謂“好”的標準在哪裡。”馮波說。

“在北京的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觀影和學習電影工業的各項工作,只有積累的多,當機會來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


2009年,她在電影《無形殺》中飾演一名女刑警。這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從這部作品開始她一直保持著體驗人物職業的習慣。

在《無形殺》開機之前,馮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隊重大命案組體驗了兩個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著破了一個尋屍案。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無形殺》中飾演醜女刑警

2010年,馮波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我是植物人》上映,這是她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憑藉影片中飾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馮波獲得第11屆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當年獲獎頗豐的作品。包攬了百合獎包括優秀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並提名了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獎、華表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是植物人》劇照

在拍攝《我是植物人》時,馮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療養院與病友同吃同住三個星期。

“當時作為新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間需要很長,會在開機前花很長時間體驗生活。現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進入角色的方法,回過頭來看10年前拍的這部戲,有很多青澀和可貴的地方。會反思那些讓人疼痛和有觸感的東西,現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後是不是還依然存在。”馮波說。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獲獎現場

在電影領域中,馮波還主演了《大明劫》《少女靈異日記》《走出塵埃》等作品。並憑藉《少女靈異日記》獲得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少女靈異日記》劇照及獲獎

2017年,馮波與前黑豹樂隊主唱秦勇主演的電影《走出塵埃》,還榮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上映的主創採訪中說的一段話:

“這是一箇中年人追求搖滾夢的故事。我們在畢業之前可能會有很多理想、信念和夢想,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都有想嘗試的慾望和願望。但是我們畢業十幾年以後,就會被盲目的生活給折騰的無暇去考慮這些。生活的起伏讓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經是誰。

在我看來,電影裡的塵埃某種意義上指的是生活的狀態,現在很多人都不自覺地成為了你原本不想成為的那部分。這部電影特別的想表達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眾生,我們要時刻聽從自己的內心。”

就像她解釋的電影那樣,她也是「 走出塵埃 」的那一個。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走出塵埃》入圍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



/3


馮波是天生的小臉,不化妝也很讓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幾乎是素顏出鏡,甚至有時因為扮演母親需要刻意畫上雀斑扮醜。對於30多歲出演母親,也並不感到排斥。

她用演員的心態在演戲,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個媽,也要演出敬畏感。”

近些年,馮波開始“接地氣”,在接演大銀幕之餘,接拍更多電視劇作品。她笑稱自己都快成了媽媽專業戶。《流淌的美好時光》中的易遙媽媽,《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書媽媽,《暗戀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媽媽。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偶像劇事實上某種程度是美化生活的,主演的年齡儘量往小了去。大多是發生在20出頭的戀愛故事,畫面也偏向唯美和青春。

劇中父母的角色在視覺上也有此類的要求,因此演員年齡也趨於年輕化,80後的馮波在最近幾部大熱的偶像劇中都擔任女一號的媽媽角色。當她出現在電視劇中,彈幕裡認識她的觀眾並不在少數。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拿到《流淌的美好時光》劇本時,馮波一開始是抗拒的。“第一眼看到劇本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媽就是神經病。看了第一集就崩潰了。”

這是一個第一眼看上去很「招人煩的媽」,生活在上海的老弄堂裡靠賣啤酒為生,幾乎是一個沒有多少清醒狀態的酒鬼。與鄭爽飾演的女兒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吵架。

“當讀完整個劇本以後,從後往前來理解這個角色時,才會發現這一個很特別的媽媽。堅韌、隱忍,甚至很酷。”馮波說。

馮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林華鳳,為這個單身母親的矛盾和悲劇尋找合理的解釋。為了不讓角色看起來像個悍婦,她在語言上使用帶有上海吳儂軟語口音的普通話。在大量的獨角戲中,用眼神來替代臺詞。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微博上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易遙媽媽在偶像劇裡演出了層次感,女主和媽媽這條線讓人意外驚喜。

與馮波合作過的導演曾這樣評價過她:

馮波是一個性格演員,而非本色演員。她擁有賦予劇本中人物形象各種各樣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電影電視劇、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4


從上大學那會兒開始,馮波就對錶演認真且執著。“小時候拉小提琴是家人為我選的,以前真的沒有那麼喜歡,屬於家長逼一逼我就往前努力努力的那種。學了表演以後,才開始會自覺地為了喜歡的事努力。”

本科時,馮波會為了排戲到處跟人借道具。“那時候天天跟人家各種押白條、押身份證,有時候還會苦情地用窮學生身份的學習態度打動人家把排練道具給借來。”大學四年,馮波的專業排名始終很靠前。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大學時努力認真的勁兒到工作裡則是敬業。在參演《狐狸的夏天》時,馮波飾演服裝設計師黎晏書的媽媽,因為劇組準備的是常規中年套裝,為了更符合人設她自己全程自己帶衣服進組,現場剪吊牌。

“不管飾演的是什麼角色,都帶著敬畏感完成。有的時候看起來是犧牲自己,但實際上給作品加分,也就是給自己提氣。”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接演《流淌的美好時光》林華鳳的角色後,雖然只是眾多故事線中的一條。馮波卻希望能用自己的表演詮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矛盾和複雜。

“在女兒面前假裝強大,自己去偷偷給前夫捐腎,在弄堂裡遭人白眼從不解釋。在我看來林華鳳是一個很酷的女人,不把悲傷留給別人,也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悲傷。”採訪中,馮波多次用“我”來替代劇中的林華鳳,儘管距離拍攝已經過去了2年,仍舊看得出她對於這一角色的喜歡。

“作為一名演員,不用過多特定去挑選一些角色,而是要把所有的角色,哪怕是不喜歡的,都要有一種能力消化成喜歡。”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2019年,由楊文軍導演的古裝正劇《鶴唳華亭》也即將上映,馮波在其中飾演姜尚宮這一角色。

這也是繼電影《大明劫》後,馮波首次出演古裝電視劇。“這個角色的身份是皇后身邊的謀士,並不能把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無形之中禁錮了五感和肢體的發揮,就像讓你去打仗,但你不能拿槍。所有的技巧都不能用,唯一能用的就是眼睛。”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鶴唳華亭》劇照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和馮波聊天,你能感受到她身上有種很真很執著的勁兒。好像什麼都不緊不慢,演大女主可以,演小花媽媽也行。對於演戲的堅韌和篤定,存在於任何一個大大小小的角色中。

演戲對於她來說,從第一部電影上映開始,就註定了是一輩子的事業。

“原本我想演到60歲,現在準備演到80,反正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這樣一想,就不著急了唄”。

馮波的流淌時光:從樂後到影后

知 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