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信息極度豐富、快速、廉價、易得。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信息極度繁雜、瞬變、龍魚混雜,真假難辨。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現代人的苦惱,不是資訊缺乏,而是缺乏辨別資訊價值的能力。

最便宜的往往就是最貴的。

人們每天都要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別人向我們兜售觀點,他們熱衷於告訴我們,他們所有的陳述都是"事實"。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比如,在你看奇葩說的時候,你是否遇到過以下的情況:

馬薇薇發言,你會頻頻點頭,覺得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當陳銘站起來演講的時候,你又覺得陳銘說的才是真理。

有些論斷,即便你當時覺得不對勁,但是又說不出來是什麼問題。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如果上面的情況你全中了,或者是很容易就相信一個觀點,容易上當,受騙。你可能需要學習一點批判性思維,認真把本文看完,並關注“心理的力量”。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此外,本文還適合,但是不限於下列的人群閱讀:

  • 科學研究者
  • 喜歡邏輯思辨,提升自己的朋友
  • 剛步入社會的朋友

這是一篇讓我們學會擦亮自己眼睛,讓我們看清種種紛雜的事情背後,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文章。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百度的解釋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

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

Dennis Coon在"心理學導論",對批判性思維給出的解釋是帶著懷疑去學習。

尼爾·布朗在"學會提問"一書中,描述的"淘金式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和什麼都全盤接受、不思考的"海綿式思維"不同,淘金式思維講求的是要帶著態度和思考去閱讀。

本人總結出批判性思維的特點是:

  • 不是全然接受的,而是需要思考的。
  • 不是迷信"權威的",而是需要懷疑的。
  • 不是先天就擁有的,而是需要後天不斷學習的。

這種思維方式,正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也是普通人需要的思維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鑑別一個觀點,是否是批判性思維的6個技能:

第1個技能

觀點的來源是什麼?

我們首先來聽一個《戰國策·魏策二》中“三人成虎”的故事:

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

龐蔥對魏王說:"如果現在有一個人對您說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

魏王說:"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說老虎來了的人是兩個呢?"

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

龐蔥又說:"如果是說老虎來了的人數增加到三人呢?大王相信嗎?"

魏王說:"我相信了。"

龐蔥說:"即便是大街上沒有老虎,但是說的人多了,就像真有老虎來了一樣。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假如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結果真如龐蔥所料,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魏王再也沒有信任他。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謠言止於智者,說的是辨別謠言是需要智慧,批判性思維就是這種智慧之一。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我們不可能窮盡每一個問題的起源和論證過程。

大道至簡,人類行為也一樣。

這在以前的叢林社會和農耕社會,相信一個人並且相信他說的事情或者是觀點,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個時代,最有智慧的人可能是村裡的最年長者,所以俗語說“不聽老人言,初虧在眼前”。

然而,今天的信息社會,新事物的出現已經是日新月異,可以發聲的渠道也是道路千萬條,到底最有效、最安全的是哪一條?已經不能用以前的規律來得到。我們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流,在龐雜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們是相信“薑還是老的辣”,還是信奉“長江後浪推前浪”呢?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如何辨別真偽,學習批判性思維的第1個技巧就是查看消息的來源:

  • 說這個話的人是怎麼得到這個消息的?
  • 他本人是否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 或者是查閱了相關的文獻?
  • 或者是有相關的經歷?

比如說關於打籃球,肯定姚明肯定沒錯的。但是有人跟你說,他是姚明的學生,他足球踢得很好,要你跟他學踢足球。你就要小心了,因為姚明是否擅長於足球,我們知之甚少。

這種關注觀點來源的思維就是批判性思維。

然而,僅僅考慮到了消息的來源,這僅僅是批判性思維的起點,還遠遠不是終點。

即便是專家,說出來的話也還要經過以下的各種檢驗和考驗。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第2個技能

這種說法是理性的,還是極端的?

謊言總是用蜜糖包裹的。

如果一個新事物,以"突破"、"飛躍"或者"革命"的字眼出現,就需要警惕。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可能一日就早就。

科學的發展,"突破"、"飛躍"或者"革命"總是很少的小概率事件。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可能才是科學發展的樣子。

大多數科學的發展都是在原來基礎上的延伸,一項新發明、新技術的出現都需要歲月的積澱,需要團隊的共同努力。

如果出現和我們的常識相沖突的觀點或技術,我們應該引起警覺。

比如在醫學上,如果一個醫院或者專家聲稱,他能夠包治百病,幾天包好,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碰上了騙子。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最神奇“的醫學專家”劉洪斌“?

比如前段時間,風靡朋友圈的專門表演”專家“的演員劉洪斌(有的廣告叫劉洪濱),就分別飾演了北大專家,苗醫鮮藥、糖尿病剋星等多種身份。最神奇之處就是每一種藥治療的都是現代醫學上沒有完全攻克的疾病或症狀,她宣稱藥到病除,療效卓著。

真正的專家總是很謙虛的,會跟你談治療的風險和收益,也會說我們還有多問題還沒解決,我們正在努力。因為這就是科學本來的樣子。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這種對世界探究的初心和好奇心,是一個科學家始終會保持的心態,也是正念要倡導的態度。

正念練習7個最重要的態度,幫助你遠離焦慮和抑鬱困擾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蘇格拉底雕塑

第3個技能

證據是什麼?

專家說的話就權威,就可以完全無條件的接受嗎?

生活中經常被包裝成心理學的5大偽心理學,你中過招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1949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額葉切除術"的發明者。

Moniz和Freeman在20世紀30年代發明額葉切除術,手術的初衷是治療嚴重的心理障礙,結果反而造成數千名病人大腦永久受損。

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有好的願景,即便是諾獎得主,真正科學的結論都是根據事實來產生的,並且是隨著事實範圍的擴大,而不斷修正的。

並且這種事實,是要經過科學的設計而產生的數據來體現,不是某某觀眾說安全有效。

批判性思維就是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

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

一個觀點要根據事實和數據調整和修正,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態度,也是科學的態度。

每種數據的可信度和效率是不一樣的,這個問題相對複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留言,以後有可能的話,我會另寫文章,再做描述。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沒有事實和數據支撐的觀點,不一定就不是真理,但是不能叫做科學。

沒有數據支持的,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有可能是當時的技術手段沒辦法證實。比如,引力波的測定。

任何科學的觀點,都不怕被批判性思維檢驗,那些拿不出證據又宣稱有效的論調,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在耍流氓,需要認真鑑別和思考。比如:

大學生魏則西發現惡性腫瘤後被莆田系的醫院忽悠去做了生物療法,花掉 20 多萬元,最終去世。

90 後女演員徐婷得了淋巴瘤,輕信別人力薦的純天然療法,找了一個老神醫用拔火罐和鍼灸的方法治療,最後死於拔火罐和鍼灸造成的嚴重感染。

美國的卡莉女士被"酸鹼體質"理論洗腦,用 500美元一針的小蘇打治乳腺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魏則西事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的新聞幾乎每日可見,令人痛心疾首。

如果魏則西知道生物療法治療腫瘤這個觀點,其實背後沒有數據和理論支撐;

如果徐婷能知道治療淋巴瘤到目前為止,有什麼樣的臨床實驗和數據;

如果卡莉女士有一個懂得治療乳腺癌的朋友,並且告訴了她目前的研究進展和有效的方法的臨床治療方法。

那麼,結果還是會一樣嗎?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答案。

今天,你讀完這篇文章後,如果記住了以下3點,就算了解了一些批判性思維的常識:

  • 這個觀點是怎麼來的?
  • 這個觀點是否偏激,之前的研究基礎是什麼?
  • 這個觀點是否有相關的事實和數據支持?

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提出每一個論斷,都必須是謹慎的、需要實踐反覆檢驗。

大膽假設,小心論證才是就是對批判性思維的詮釋。

關注批判性思維,關注“心理的力量”,我們下期將繼續更新,講述批判性思維的後面3個技巧:

  • 結論是否被偏差汙染?
  • 推理的過程是否避免了常見的謬誤?
  • 這個問題是否需要多元化視角?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在留言區留言互動。

願每一個生命都被溫柔以待,關注身心健康,關注“心理的力量”,給自己的身心賦能!

避免輕易被“洗腦”,你需要學習的6種批判性思維技能(上篇)

主要參考文獻

津巴多普通心理

心理學導論(第13版)

學會提問(第10版)

#清風計劃# #青雲計劃##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