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高速增長後,FILA的營收也首度超過了李寧(今年同期李寧收入為62.547億元,FILA65.37億元),成為了國內公司管理的第二大運動品牌,接近於361度和特步之和。手握兩大“龍頭”品牌的安踏,繼續坐穩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對於FILA的高速增長,安踏將之歸因於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從此走上了雙品牌的運營之路。

對於這筆生意,外界曾頗不看好。因為金融危機,2008年前後全球零售運動品牌都幾乎處於虧損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一直以中低端品牌面向消費者的安踏,接手一家來自於國外的高端運動品牌,能否運營好是當時很多人的質疑。

接過FILA大中華區業務後,安踏迅速打消了人們的疑慮。2010年安踏對FILA在品牌定位及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1年至2014年,FILA利用3年時間從經銷商手中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把控和管理,從而帶來了業績的飛速提升。

截止2019年6月,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FILA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2018年FILA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6%。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高速增長後,FILA的營收也首度超過了李寧(今年同期李寧收入為62.547億元,FILA65.37億元),成為了國內公司管理的第二大運動品牌,接近於361度和特步之和。手握兩大“龍頭”品牌的安踏,繼續坐穩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對於FILA的高速增長,安踏將之歸因於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從此走上了雙品牌的運營之路。

對於這筆生意,外界曾頗不看好。因為金融危機,2008年前後全球零售運動品牌都幾乎處於虧損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一直以中低端品牌面向消費者的安踏,接手一家來自於國外的高端運動品牌,能否運營好是當時很多人的質疑。

接過FILA大中華區業務後,安踏迅速打消了人們的疑慮。2010年安踏對FILA在品牌定位及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1年至2014年,FILA利用3年時間從經銷商手中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把控和管理,從而帶來了業績的飛速提升。

截止2019年6月,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FILA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2018年FILA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6%。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安踏主品牌依然不容忽視

FILA品牌的強勢增長為安踏帶來了亮眼的財報表現,但能夠為安踏提供更高利潤仍然是安踏的主品牌。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營收75.90億,與其他三大國產品牌的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李寧、特步以及361度的營收分別為62.55億、33.57億、32.67億。

增速層面,安踏主品牌上半年增速為18.3%,同比略有下滑。安踏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加大了對產品的科技和創新投入,並策略性給予分銷商返利,激勵分銷商將店面升級為九代店。

上半年,安踏在重慶及上海先後推出第九代門店,從品牌形象、店鋪形象至消費者體驗均進行了全面升級。

雖然增速相比FILA略有差距,但在賺錢這件事上安踏主品牌卻毫不遜色。

財報顯示,FILA的經營溢利率(相當於A股的淨利率)為29%,低於安踏主品牌的32.2%。同期,安踏主品牌為集團貢獻了24.42億經營溢利,而FILA是18.94億。這意味著,在貢獻同樣營收的情況下,安踏主品牌為FILA帶來的實際利潤更高。

過去一年,安踏主品牌在經營溢利率改善明顯,同比上升5.4%,相比之下,FILA只微增0.2%。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高速增長後,FILA的營收也首度超過了李寧(今年同期李寧收入為62.547億元,FILA65.37億元),成為了國內公司管理的第二大運動品牌,接近於361度和特步之和。手握兩大“龍頭”品牌的安踏,繼續坐穩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對於FILA的高速增長,安踏將之歸因於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從此走上了雙品牌的運營之路。

對於這筆生意,外界曾頗不看好。因為金融危機,2008年前後全球零售運動品牌都幾乎處於虧損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一直以中低端品牌面向消費者的安踏,接手一家來自於國外的高端運動品牌,能否運營好是當時很多人的質疑。

接過FILA大中華區業務後,安踏迅速打消了人們的疑慮。2010年安踏對FILA在品牌定位及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1年至2014年,FILA利用3年時間從經銷商手中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把控和管理,從而帶來了業績的飛速提升。

截止2019年6月,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FILA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2018年FILA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6%。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安踏主品牌依然不容忽視

FILA品牌的強勢增長為安踏帶來了亮眼的財報表現,但能夠為安踏提供更高利潤仍然是安踏的主品牌。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營收75.90億,與其他三大國產品牌的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李寧、特步以及361度的營收分別為62.55億、33.57億、32.67億。

增速層面,安踏主品牌上半年增速為18.3%,同比略有下滑。安踏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加大了對產品的科技和創新投入,並策略性給予分銷商返利,激勵分銷商將店面升級為九代店。

上半年,安踏在重慶及上海先後推出第九代門店,從品牌形象、店鋪形象至消費者體驗均進行了全面升級。

雖然增速相比FILA略有差距,但在賺錢這件事上安踏主品牌卻毫不遜色。

財報顯示,FILA的經營溢利率(相當於A股的淨利率)為29%,低於安踏主品牌的32.2%。同期,安踏主品牌為集團貢獻了24.42億經營溢利,而FILA是18.94億。這意味著,在貢獻同樣營收的情況下,安踏主品牌為FILA帶來的實際利潤更高。

過去一年,安踏主品牌在經營溢利率改善明顯,同比上升5.4%,相比之下,FILA只微增0.2%。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對此,鄭捷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安踏主品牌主要是通過經銷商來經營店鋪,是批發模式,而FILA全直營,所以毛利有差異。批發模式毛利雖然低一點,但是它的運營成本相對也低一點。”

過去的2年多,安踏主品牌一直在貫徹“極致性價比”的理念,做好下沉。不過安踏對此並不滿足,2014年與NBA球星克萊·湯普森達成合作後,安踏在NBA乃至體育圈迅速打開了市場。

截至目前,安踏已推出4款湯普森簽名鞋以及多款設計師聯名款帆布鞋。7月13日,在安踏上海豫園九代形象店門首發的安踏KT4-“報答”籃球鞋,一上線就被掃蕩一空。

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蔡之本透露,2018年,安踏憑藉400萬雙籃球鞋的銷量位居中國市場第一,KT正代籃球鞋銷量今年還有望突破100萬雙。

今年,安踏還將推出KT5,並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放。

離耐克、阿迪還有多遠?

2012年營收一舉超過李寧後,安踏就坐穩了國內第一大運動品牌的交椅。2014年開始,安踏一直保持雙位數高增長,這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曾經的老大李寧雖然走出了危機,但增長勢頭明顯不如安踏,361度和特步則止步不前。

對於安踏來說,其滿足的遠不止國內,而是成為國際化體育用品集團。耐克和阿迪達斯正是擺在安踏面前的兩座大山。

截止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市值1655億港元,與lululemon相差無幾,但與耐克和阿迪仍有不小的差距。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高速增長後,FILA的營收也首度超過了李寧(今年同期李寧收入為62.547億元,FILA65.37億元),成為了國內公司管理的第二大運動品牌,接近於361度和特步之和。手握兩大“龍頭”品牌的安踏,繼續坐穩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對於FILA的高速增長,安踏將之歸因於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從此走上了雙品牌的運營之路。

對於這筆生意,外界曾頗不看好。因為金融危機,2008年前後全球零售運動品牌都幾乎處於虧損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一直以中低端品牌面向消費者的安踏,接手一家來自於國外的高端運動品牌,能否運營好是當時很多人的質疑。

接過FILA大中華區業務後,安踏迅速打消了人們的疑慮。2010年安踏對FILA在品牌定位及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1年至2014年,FILA利用3年時間從經銷商手中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把控和管理,從而帶來了業績的飛速提升。

截止2019年6月,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FILA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2018年FILA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6%。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安踏主品牌依然不容忽視

FILA品牌的強勢增長為安踏帶來了亮眼的財報表現,但能夠為安踏提供更高利潤仍然是安踏的主品牌。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營收75.90億,與其他三大國產品牌的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李寧、特步以及361度的營收分別為62.55億、33.57億、32.67億。

增速層面,安踏主品牌上半年增速為18.3%,同比略有下滑。安踏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加大了對產品的科技和創新投入,並策略性給予分銷商返利,激勵分銷商將店面升級為九代店。

上半年,安踏在重慶及上海先後推出第九代門店,從品牌形象、店鋪形象至消費者體驗均進行了全面升級。

雖然增速相比FILA略有差距,但在賺錢這件事上安踏主品牌卻毫不遜色。

財報顯示,FILA的經營溢利率(相當於A股的淨利率)為29%,低於安踏主品牌的32.2%。同期,安踏主品牌為集團貢獻了24.42億經營溢利,而FILA是18.94億。這意味著,在貢獻同樣營收的情況下,安踏主品牌為FILA帶來的實際利潤更高。

過去一年,安踏主品牌在經營溢利率改善明顯,同比上升5.4%,相比之下,FILA只微增0.2%。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對此,鄭捷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安踏主品牌主要是通過經銷商來經營店鋪,是批發模式,而FILA全直營,所以毛利有差異。批發模式毛利雖然低一點,但是它的運營成本相對也低一點。”

過去的2年多,安踏主品牌一直在貫徹“極致性價比”的理念,做好下沉。不過安踏對此並不滿足,2014年與NBA球星克萊·湯普森達成合作後,安踏在NBA乃至體育圈迅速打開了市場。

截至目前,安踏已推出4款湯普森簽名鞋以及多款設計師聯名款帆布鞋。7月13日,在安踏上海豫園九代形象店門首發的安踏KT4-“報答”籃球鞋,一上線就被掃蕩一空。

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蔡之本透露,2018年,安踏憑藉400萬雙籃球鞋的銷量位居中國市場第一,KT正代籃球鞋銷量今年還有望突破100萬雙。

今年,安踏還將推出KT5,並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放。

離耐克、阿迪還有多遠?

2012年營收一舉超過李寧後,安踏就坐穩了國內第一大運動品牌的交椅。2014年開始,安踏一直保持雙位數高增長,這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曾經的老大李寧雖然走出了危機,但增長勢頭明顯不如安踏,361度和特步則止步不前。

對於安踏來說,其滿足的遠不止國內,而是成為國際化體育用品集團。耐克和阿迪達斯正是擺在安踏面前的兩座大山。

截止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市值1655億港元,與lululemon相差無幾,但與耐克和阿迪仍有不小的差距。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阿迪達斯、耐克以19.5%、19%的市場份額位列前兩名,安踏主品牌佔8%(加上FILA的市場份額,應該是8.6%),李寧佔5%。

面對著著嚴峻的競爭形勢,安踏祭出了“運營多個差異化品牌,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

主品牌“安踏”定位大眾運動品牌,服務於普羅大眾和最基礎的運動愛好者,價格定位在299元至899元之間;FILA品牌則瞄準中高端,主打差異化。

為了彌補了自有品牌的不足,近些年,安踏不斷的大手筆收購,日本迪桑特(Descente)、英國斯潘迪(Sprandi)、韓國可隆(Kolon)等國際品牌都在近些年被安踏收入囊中。

"

在經歷了一年三次做空質疑之後,安踏在收購十年後終於首次公佈了FILA的核心數據。

8月26日午間,安踏集團發佈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集團收入14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0.3%,連續兩年同比增長40%以上。在下半年有雙11的加持下,安踏2019全年營收突破300億人民幣幾乎板上釘釘。

最讓人驚喜的還是FILA數據的公佈。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增速高達80%,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安踏用強勢的財報表現迴應了做空質疑,不過市場對此卻反映平淡。截至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股價報於61.25元/股,跌幅0.11%,市值達1654億港幣。

FILA成營收增速引擎

2019年的安踏是在動盪中度過的。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渾水連續發佈了針對安踏的5份做空報告,直指“安踏體育對FILA的財務數據造假,聲稱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對此,安踏予以否認,但是在報告中安踏卻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在這份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似乎在迴應外界的質疑。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同比提升 10%。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71.5%。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如此高的毛利率在服裝行業極其少見,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 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得益於FILA的高毛利,安踏集團期內的毛利率也上漲1.8%至56.1%。

為何選擇在此時公佈FILA的營收數據,安踏集團總裁鄭捷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回擊,FILA佔我們業務佔比已經超過40%,我們覺得有責任向投資者更清晰地展示。”

按照安踏的預期,在2020年,FILA的營收規模將首次超過安踏的自有品牌,成為安踏第一大增長引擎。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高速增長後,FILA的營收也首度超過了李寧(今年同期李寧收入為62.547億元,FILA65.37億元),成為了國內公司管理的第二大運動品牌,接近於361度和特步之和。手握兩大“龍頭”品牌的安踏,繼續坐穩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對於FILA的高速增長,安踏將之歸因於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從此走上了雙品牌的運營之路。

對於這筆生意,外界曾頗不看好。因為金融危機,2008年前後全球零售運動品牌都幾乎處於虧損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一直以中低端品牌面向消費者的安踏,接手一家來自於國外的高端運動品牌,能否運營好是當時很多人的質疑。

接過FILA大中華區業務後,安踏迅速打消了人們的疑慮。2010年安踏對FILA在品牌定位及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2011年至2014年,FILA利用3年時間從經銷商手中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把控和管理,從而帶來了業績的飛速提升。

截止2019年6月,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FILA大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2018年FILA的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2.6%。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安踏主品牌依然不容忽視

FILA品牌的強勢增長為安踏帶來了亮眼的財報表現,但能夠為安踏提供更高利潤仍然是安踏的主品牌。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營收75.90億,與其他三大國產品牌的營收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上半年,李寧、特步以及361度的營收分別為62.55億、33.57億、32.67億。

增速層面,安踏主品牌上半年增速為18.3%,同比略有下滑。安踏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加大了對產品的科技和創新投入,並策略性給予分銷商返利,激勵分銷商將店面升級為九代店。

上半年,安踏在重慶及上海先後推出第九代門店,從品牌形象、店鋪形象至消費者體驗均進行了全面升級。

雖然增速相比FILA略有差距,但在賺錢這件事上安踏主品牌卻毫不遜色。

財報顯示,FILA的經營溢利率(相當於A股的淨利率)為29%,低於安踏主品牌的32.2%。同期,安踏主品牌為集團貢獻了24.42億經營溢利,而FILA是18.94億。這意味著,在貢獻同樣營收的情況下,安踏主品牌為FILA帶來的實際利潤更高。

過去一年,安踏主品牌在經營溢利率改善明顯,同比上升5.4%,相比之下,FILA只微增0.2%。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對此,鄭捷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安踏主品牌主要是通過經銷商來經營店鋪,是批發模式,而FILA全直營,所以毛利有差異。批發模式毛利雖然低一點,但是它的運營成本相對也低一點。”

過去的2年多,安踏主品牌一直在貫徹“極致性價比”的理念,做好下沉。不過安踏對此並不滿足,2014年與NBA球星克萊·湯普森達成合作後,安踏在NBA乃至體育圈迅速打開了市場。

截至目前,安踏已推出4款湯普森簽名鞋以及多款設計師聯名款帆布鞋。7月13日,在安踏上海豫園九代形象店門首發的安踏KT4-“報答”籃球鞋,一上線就被掃蕩一空。

安踏籃球事業部總經理蔡之本透露,2018年,安踏憑藉400萬雙籃球鞋的銷量位居中國市場第一,KT正代籃球鞋銷量今年還有望突破100萬雙。

今年,安踏還將推出KT5,並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放。

離耐克、阿迪還有多遠?

2012年營收一舉超過李寧後,安踏就坐穩了國內第一大運動品牌的交椅。2014年開始,安踏一直保持雙位數高增長,這是中國唯一的一家。

曾經的老大李寧雖然走出了危機,但增長勢頭明顯不如安踏,361度和特步則止步不前。

對於安踏來說,其滿足的遠不止國內,而是成為國際化體育用品集團。耐克和阿迪達斯正是擺在安踏面前的兩座大山。

截止8月26日收盤,安踏體育市值1655億港元,與lululemon相差無幾,但與耐克和阿迪仍有不小的差距。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36氪製圖 數據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阿迪達斯、耐克以19.5%、19%的市場份額位列前兩名,安踏主品牌佔8%(加上FILA的市場份額,應該是8.6%),李寧佔5%。

面對著著嚴峻的競爭形勢,安踏祭出了“運營多個差異化品牌,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

主品牌“安踏”定位大眾運動品牌,服務於普羅大眾和最基礎的運動愛好者,價格定位在299元至899元之間;FILA品牌則瞄準中高端,主打差異化。

為了彌補了自有品牌的不足,近些年,安踏不斷的大手筆收購,日本迪桑特(Descente)、英國斯潘迪(Sprandi)、韓國可隆(Kolon)等國際品牌都在近些年被安踏收入囊中。

焦點分析|安踏148億營收“迴應”做空,FILA高增速走向前臺

安踏產品矩陣 來源:安踏體育財報

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收購芬蘭運動品牌管理公司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

去年11月,安踏體育發佈聲明,宣佈聯合私募基金FountainVest Partners方源資本組成財團,收購芬蘭高端體育用品巨頭Amer Sports,交易價格40歐元/股,交易總額4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1億元。在本次的財報中,安踏也透露這一收購舉動。

作為一家多運動品牌的體育公司,Amer Sport雖然大眾知名度不算高,但是在專業細分領域中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專業度很高。

而且Amer旗下多為冬季運動品牌,如果收購成功有望增強安踏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的地位和變現能力,在戶外運動領域建立自身的品牌優勢。

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對此就表示“如果收購完成並整合成功,Amer將成為安踏“曲線”追趕阿迪達斯、耐克兩大巨頭的一大殺器。”

不確定的因素是,對Amer的收購是安踏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收購。此前,不論是Fila,還是Descente,安踏都是通過購買中國經營銷售權,參與國際品牌的運營,還未有過在全球範圍內運營國際品牌的經驗。

36氪得到的消息是,Amer和安踏集團目前還是保持獨立運營,目前已經按照七個品牌制定了五年發展計劃。但中國消費者能否真正接受這一品牌,Amer的品牌和產品又能否順利落地中國,安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