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說的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做人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說的是,處於財富不同階段之時人應該保持的一種心態與信仰。窮而有骨氣,上天不會辜負你的善良正直;富而有良心,上天也定不會虧待你的付出。而所有的這些,則教會我們: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顏回圖像)

渴不飲盜泉,餓不食嗟來之食。這是中國文人所推崇的骨氣,就算自己窮得跟顏回有得一拼,也不會丟失自己的骨氣與自尊。

孔子七十二門生當中,聖人獨對家境貧寒的顏回讚譽最多。“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貧而樂道且不耽於物質,不因生計而荒廢學業、不放棄追求,這樣的人,值得尊敬。

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季禮某天在街上看到有人掉落了一串銅錢,他本想據為己有,但礙於身份只得放棄。後見一樵夫在盛夏身著皮襖擔著一擔柴路過,想著這人窮得連衣服都沒得換,便態度倨傲想做個順水人情,讓他拾了去。

但當他用一種極為傲慢無禮的口氣送上這份“福利”之時,被對方嚴詞斥責了一番。意思是,自己雖然窮,但也窮得有骨氣,可以憑勞動養活自己,不必拾來歷不明的錢。況且此錢也不是公子季禮的,他沒有擺出一副紆尊降貴、打發乞丐的派頭的權利。弄得這位貴公子羞愧難當。

比身份、地位與財富,自然是公子季禮處處強過這位樵夫,但論氣節人品,他卻無疑輸了這位窮人一大截。

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范蠡與西施)

提起范蠡,大家肯定第一想起他輔佐越王勾踐復國滅吳,第二想到的,便是傳說他攜西施歸隱。其實除了在政治上有過人的遠見與膽識之外,范蠡還有一項常人所不及的本事:經商。

他帶著勾踐賞賜的珠寶飄洋過海來到齊國,帶著兒子家僕在海邊耕種,治理產業,不久便積累財富達到幾千萬鎰黃金。他的事蹟天下皆知,不多久齊王便知范蠡來到齊國,想請他出山當丞相。

范蠡卻認為,自己當平民可積累千金,做官可位極人臣,已是普通人可達到的極致,在政治漩渦裡面領略過驚濤駭浪的他,不想又捲進這種生涯之中,便將在齊國治得家產當中的一千鎰,分給當地的鄉親父老及友人,自己再次帶著家眷離去。

而他捐出的這千鎰黃金,一克按100元計算,總值都達到了3200億人民幣。後世尊他為商界奇才,由於他離開越國之後化名為陶朱公,這一稱呼也流傳至今,人們視他為財神。陶朱公范蠡,世間奇男子,他的慷慨,在富人當中顯得極為難得。誰的財富得來都不易,他實在是富而有仁的典範。

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前段時間,我聽朋友說起一件事情,更讓我對這兩種人興起了許多的敬佩與欣賞。

有個高中男生,家境普通,某天騎著他的自行車去上學時,一時沒注意,刮蹭到了旁邊停著的一臺奔馳。當時他雖然嚇得不輕(現在的孩子也懂得看車),但還是主動上前敲車門,請車主下來察看損失,估價。

車主是位中年男士,他看了看自己的車,有幾道較深的劃痕。這種車大家也知道,一點點的損傷,都可以讓窮人損失一年半載收入的。再看看臉色發白的少年,他笑了笑說道:“算了,我的車全保,我找保險公司賠償就是了。你一個孩子也賠不起,再說你也不是故意的。態度誠懇有擔當,年紀小做事情還是挺靠譜的,有這點就夠了。我自己做生意的,這點損失還承受得起。”

少年很感激,但還是表示,自己犯的錯,應該由自己承擔。他不想連累父母,但也不想因此欠別人的人情。看他如此有誠意,中年男士便主動提出,假期讓少年去他的企業打工,掙夠賠償額還給他就行了。少年頻頻點頭,直到這時,神情才顯得比較輕鬆且坦然一些。男士認為這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將來肯定會是人中龍鳳。

沒錢的時候要有骨氣,有錢的時候要有良心。

(歲寒三友)

人在人上時,要把別人當人看,人在人下時,要把自己當人看。忠厚、善良、誠實、有骨氣、有同情憐憫之心,能夠做到這些的人,無論貧富,都是人群當中的俊傑,都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人。人窮,容易耽於物質,人富,又容易吝嗇金錢,正因為如此,窮而有骨氣,富而有良心的人,真的如珍珠、鑽石般寶貴,大家說是不是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