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它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鬆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千米。

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它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鬆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千米。

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00餘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山岩)等,形神兼備,令人歎絕!至於梵淨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欲一睹為快。水,或涓涓細流,或叮咚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峰迴水轉,匯成了九十九條溪流,順山勢的東西走向,向東匯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匯成印江河,直奔烏江進長江。樹,遍山皆樹,滿眼是綠,繁花爭豔,鳥獸和鳴,一幅天然畫卷。還有那雲、霧、風,波譎雲詭,也給梵淨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祕色彩。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它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鬆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千米。

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00餘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山岩)等,形神兼備,令人歎絕!至於梵淨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欲一睹為快。水,或涓涓細流,或叮咚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峰迴水轉,匯成了九十九條溪流,順山勢的東西走向,向東匯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匯成印江河,直奔烏江進長江。樹,遍山皆樹,滿眼是綠,繁花爭豔,鳥獸和鳴,一幅天然畫卷。還有那雲、霧、風,波譎雲詭,也給梵淨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祕色彩。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承恩寺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還使梵淨山成為一個原始古樸的生態王國。由於梵淨山的山體龐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原始基地。梵淨山不僅生長著滿山遍嶺的各種植物和棲息著各類動物,而且擁有黔金絲猴、大鯢(娃娃魚)、白頸長尾雉、雲豹等珍稀動物和全球僅存的"貴州紫薇"以及中國鴿子花樹(珙銅)等珍稀植物。梵淨山原始古樸的生物群體,成了人類的一大財富。

九皇洞位於梵淨老山之下,洞口石牆依石壁而建的九皇洞由石門入門,見一方整齊的在天井,爾後伸入洞內。扉崖的石牆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筆鋒雋秀。據說這裡是明朝萬曆皇帝的李皇娘修行的地方。

金頂的金刀峽上共建有三座飛橋相連,其中頂上的一座稱為"天仙橋",為明代所建,長4米,寬1米,是從50千米以外運來的塊塊巨石砌成的拱橋。在金刀峽左右兩側的金頂絕頂,曾建有廟宇,分別為"釋迦殿"和"彌勒殿"。佛殿後的巨石,有的稱之為"晒金臺",有的稱之為"說法臺";金頂左側有"拜佛臺";金頂半山便是"捨身巖";金頂半山還有觀音洞,洞內有石雕佛像。

"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它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西面印江、江口、鬆桃三縣交界處,總面積567平方千米。

梵淨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於佛教,遍及梵淨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淨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淨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00餘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山岩)等,形神兼備,令人歎絕!至於梵淨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欲一睹為快。水,或涓涓細流,或叮咚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峰迴水轉,匯成了九十九條溪流,順山勢的東西走向,向東匯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匯成印江河,直奔烏江進長江。樹,遍山皆樹,滿眼是綠,繁花爭豔,鳥獸和鳴,一幅天然畫卷。還有那雲、霧、風,波譎雲詭,也給梵淨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祕色彩。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承恩寺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還使梵淨山成為一個原始古樸的生態王國。由於梵淨山的山體龐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原始基地。梵淨山不僅生長著滿山遍嶺的各種植物和棲息著各類動物,而且擁有黔金絲猴、大鯢(娃娃魚)、白頸長尾雉、雲豹等珍稀動物和全球僅存的"貴州紫薇"以及中國鴿子花樹(珙銅)等珍稀植物。梵淨山原始古樸的生物群體,成了人類的一大財富。

九皇洞位於梵淨老山之下,洞口石牆依石壁而建的九皇洞由石門入門,見一方整齊的在天井,爾後伸入洞內。扉崖的石牆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筆鋒雋秀。據說這裡是明朝萬曆皇帝的李皇娘修行的地方。

金頂的金刀峽上共建有三座飛橋相連,其中頂上的一座稱為"天仙橋",為明代所建,長4米,寬1米,是從50千米以外運來的塊塊巨石砌成的拱橋。在金刀峽左右兩側的金頂絕頂,曾建有廟宇,分別為"釋迦殿"和"彌勒殿"。佛殿後的巨石,有的稱之為"晒金臺",有的稱之為"說法臺";金頂左側有"拜佛臺";金頂半山便是"捨身巖";金頂半山還有觀音洞,洞內有石雕佛像。

梵淨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彌勒菩薩道場

梵淨山山道

明朝萬曆年間,神宗皇帝朱翊第九個妃子(人稱九皇娘)因避禍攜皇子從京城來到梵淨山削髮為尼。她在修行期間,濟困扶危,愛老憐幼,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修成正果。至今在梵淨山下的印江土家人民中仍流傳著她的許多傳說故事。

九皇娘成仙后,她的兩個親人即兄弟李仁志(要稱李國舅)和太子雖然也知道這是件好事情,但畢竟與親人不能再相見,因而痛苦萬分。

這天國舅拉著太子在金頂附近山林裡尋找九皇孃的蹤跡,上找不到,又下到馬槽河去找,兩個都累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便坐在河邊上痛哭不止。自從九皇娘飛昇以後,兩人就沒有咽過一粒米,長時間的痛苦,加之水米不進,兩人就死在了馬槽河邊上。

釋迦、彌勒二佛見國舅和太子死去,就叫守山神童化為一隻黃斑虎把國舅的屍身銜上山,放在九皇洞側邊,用神水灑在屍身上,變成了一個很高的大石頭,便封為"山上糾查善惡神"。今天人們看見的那個蘑菇石,就是國舅死後變的,所以當地百姓稱"國舅巖"。

而太子,變為馬槽河邊的一塊大石後,被二佛封為"山下糾查神"。但他嫌地位太低,很不服氣,年年增高長大,想與金頂比高低,與釋迦、彌勒二佛分上下。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命山神植了一株羅漢樹在他頭頂上,不許他再長高長大。現在馬槽河邊上的"太子石"頂上,那株羅漢樹都還是青枝綠葉,如果走到樹下仔細看,每片葉子上都有一個羅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