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調解能手——承德市雙橋區人民法院水泉溝法庭庭長孟慶九

法律 攝影 政法 社會 河北高院 2017-06-08

讓矛盾在和風細雨中化解,讓法律天平之上是一片晴空。秉承這一司法理念,6年來,共審結各類民事案件1400餘件,其中調解結案1280多件,平均調解率在 90%以上,經他手所承辦的案件無一信訪纏訴案件。承德市雙橋區人民法院水泉溝法庭庭長孟慶九,出色地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維護社會公平的神聖職責。為此,他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省、市法院系統先進個人和“人民法庭調解能手”。

1997年,孟慶九入職法院。2011年1月,他在職深造從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基層法庭工作。面對類型繁多、情況複雜的各類民事案件,他不斷摸索和積累審判經驗,事事從規範自己的言行入手,從尊重當事人的細節出發,贏得群眾的信任,用無聲的行動攻克了審判工作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關,書寫了一段又一段精彩。

2014年,17件徵地補償案件交到孟慶九手中,因矛盾太深,當事人情緒激動。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將當事人從“兵戈相見”的衝突中拉回到調解桌前,最終使矛盾化解。同年12月,為了讓21名農民工儘快拿到被拖欠了3年之久的工資回家過年,他循循善誘,最終感動了被告,調解當天為農民工全額兌現了18萬元工資款。

民事審判可謂家長裡短,瑣碎複雜。隨著新型疑難案件的不斷出現,也給工作在審判一線的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孟慶九作為一名基層普通法官努力實踐著他案結事了的樸素追求,在與每一個當事人的接觸中認真揣摩他們的訴訟心理,用心找準每一起案件的切入點,努力探求在和風細雨中化解矛盾。

溝通需要因人而異,重要的是看準對象。2011年5月,他接到一件侵權糾紛案件,有同事提醒他,案件起訴前在一位老法官那已經調解了半年,當事人寸步不讓,難度很大。孟慶九認真翻閱了卷宗材料:兩個原告——攝影家王某和他的朋友劉某,被告是十字繡專賣店業主欒某;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版權侵權損失2.2萬元。案件起因是王某將自己的一幅攝影作品贈送劉某,劉某在將該作品送交被告欒某裝裱過程中,王某發現照片有被篡改的痕跡,雙方當面交涉未果遂訴至法院。孟慶九在初步瞭解案情後,感覺案件的關鍵取決於原告王某的態度,在第一時間撥通了王某的電話,王某性情直率,並有儘快解決問題的誠意,遂與其約定當日下午在法院見面。見面後,孟慶九沒有直接談案子,而是先憑著自己所掌握的攝影知識以請教的口吻與王某聊起了攝影,並耐心傾聽了王某訴說訴訟前後的苦衷。兩個多小時的長談過後,孟慶九問王某:“老先生,您希望我怎樣處理這個案子?” “孟法官,聽你的,你說咋辦就咋辦,劉某的工作我來做。”第二天,案件就以被告給付原告1500元賠償款畫上了句號。

法官追求時效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2016年8月,他審理的一起建築合同糾紛案件,原告的代理人是外地人,為了減少訴訟成本和不貽誤原告律師的其他工作,原告律師在立案當天就找到他希望能夠儘快和被告取得聯繫。剛開完庭的孟慶九當即讓書記員撥通被告的電話,在徵得被告的同意後,案件在當天下午就以調解方式結案。原告律師感動地說:“沒想到孟庭長這麼理解我們外地律師,法官辦案效率這麼高我還是第一次見。”

十幾年來,孟慶九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法律的莊嚴和審判事業的神聖。

2012年4月,一對年邁老人來到雙橋法院。老人說,自己居住的公房拆遷時,委託小兒子辦理拆遷事宜,寫了一份委託聲明,房屋交付後,他們發現兩套房屋都安置在了小兒子名下。在與小兒子協商無法要回房屋的情形下,老人與大兒子和女兒一起將小兒子告上法庭,請求撤銷原來的委託聲明。孟慶九從卷宗裡拿出老人說的那份聲明,老人承認是自己籤的。由於老人沒有任何證據證實經過公證的委託聲明是偽造的,是簡單地判決駁回訴訟請求,還是站在解決根本問題的高度繼續做當事人的調解工作?如果駁回訴訟請求,會使老人家庭成員之間矛盾升級,並且很可能引起新的訴訟。經過半個多月時間,孟慶九一遍又一遍地把老人的小兒子傳喚到法庭,從法理到情理,直到他內心有了動搖。最終,老人的小兒子同意老人住進新居。

作為一名工作在基層法庭的法官,孟慶九說,自己只是法官隊伍浩瀚蒼穹中的一顆星星,小得甚至不容易被人看見。或許正是像他一樣的千千萬萬顆星星凝聚了強大的審判力量,提升著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力,演繹著法槌之下公平正義的鏗鏘之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