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法律 不完美媽媽 南方報業 南方plus客戶端 2019-08-24
"

編者按:

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

編者按:

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意見》提到,依法懲處“校鬧”人員,嚴厲打擊故意傷害他人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跟蹤、糾纏學校相關負責人,侮辱、恐嚇教職工、學生等八種“校鬧”的犯罪行為。

如何看待“校鬧”治理?且看下面幾種觀點。

"

編者按:

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意見》提到,依法懲處“校鬧”人員,嚴厲打擊故意傷害他人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跟蹤、糾纏學校相關負責人,侮辱、恐嚇教職工、學生等八種“校鬧”的犯罪行為。

如何看待“校鬧”治理?且看下面幾種觀點。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拿出依法管理的力度來

喬志峰

“校鬧”多發,帶來的惡劣後果顯而易見,一是傷害了正常的校園秩序和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給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二是導致部分學校為了避免和減少出事情,採取了一些不科學的另類應對措施;三是給整個社會風氣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面對“校鬧”必須拿出依法管理的力度來。

首先,用好現有規章制度,比如教育部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學校處理問題時不“和稀泥”、不無原則退讓,應守住法治的防線。教育主管部門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也要積極協助學校處置相關事件。

其次,建立學生安全事故處理第三方協調機制,可成立以政法、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吸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參加的“家校糾紛調解中心”,探索建立學生傷害糾紛第三方處置體系,統籌協調解決“家校糾紛”問題。有了第三方協調機制,就有了矛盾的“緩衝地帶”,能更公開、更公平地對事故進行調查和協調。

最後,儘早出臺相應法規,將學生安全事故處理納入法治化的軌道。比如,江西省首部學校學生安全法規 《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不僅對學校,還對監護人、學生、第三方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在賠償方面,條例提出建立“校方責任險制度”,學校應當購買校方責任保險。此外,條例還制定了“校鬧”的應急處置等措施,值得其他地方借鑑。

不可忽視學校的強勢態度

範軍

《意見》的出臺,迴應了社會對“校鬧”零容忍的民意關切。正因“校鬧”危害大,所以更應該做到依法懲治、有理有據。誰都不願意看到“校鬧”的發生,更不願意看到個別家長既要承受孩子傷痛,又要接受法律懲罰。

“校鬧”多緣起於校園人身傷害事故。強化學校安全事故預防,才是懲治“校鬧”最大的“理”。學校在平安校園建設上責任缺失,在學生安全保障上玩忽職守,就是最大的“理虧”。學校應該做到“有理在先”,這個“理”是積極公正地參與事故處置,是保證處置程序的規範。學校應當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說明情況,不隱瞞事實真相,不推卸責任,確保學生監護人的知情權,耐心誠懇地聽取家長的訴求,引導當事人依法、理性表達意見。

不少“校鬧”都是因為學生家長不滿學校的強勢態度而“化小為大”的。面對學生傷亡事故,學校不能缺乏最起碼的道義情懷,即使對方訴求十分無理,也不應該引發正面衝突,而應該盡最大努力安撫好學生家長的情緒,引導事故處理向法治軌道上安全轉移。

學校有理在先、有禮在先,適當“示弱”,將有利於防範“校鬧”發生。“校鬧”不是處理事故的正確手段,強勢壓服更不是推卸責任的正確途徑。讓學生人身事故的處理儘快在法治軌道上安全著陸,才是根本之道。

還須從尊師重教入手

鬍子民

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20年後學生當眾打老師的新聞,令為師者錯愕不已,悲嘆不已。老師到底還能不能管學生?不少人主張把懲戒權還給老師,這種討論仍在繼續中,孰是孰非還得依法而行。

五部門聯合出臺的《意見》,倒是給老師吃了顆定心丸,旗幟鮮明地為老師說了句公道話。但出臺這樣的文件仍然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樹立教師權威,還必須從尊師重教入手。只有人人都懂得尊師重教,人人都相信老師、敬重老師,“校鬧”才有可能根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才不至於被用在老師頭上。

誠然,教師隊伍裡也有左中右,極少數品德敗壞的人也可能混雜其中,但這畢竟是少數。再說,即便遇到了極少數的“壞”老師,學生及家長也應該走法律程序,相信法律會還自己以公道,不能憑私力毆打老師,破壞學校教學秩序。

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時代進展到什麼階段,教育的力量仍然是無可替代的。尊師重教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規範,文明社會理應從尊師重教開始,唯有尊師重教才能使校園迴歸神聖,成為人人敬仰的地方,使老師成為父母之魂、知識之源。為五部門出臺的意見叫好的同時,也必須明確,根治校園秩序必須從尊師重教入手。

你認為該如何有效治理“校鬧”?(可多選) 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各學校加強治理,嚴抓“校鬧” 老師、家長合理規勸 學生應提升自身素質修養 提交

"

編者按:

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意見》提到,依法懲處“校鬧”人員,嚴厲打擊故意傷害他人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跟蹤、糾纏學校相關負責人,侮辱、恐嚇教職工、學生等八種“校鬧”的犯罪行為。

如何看待“校鬧”治理?且看下面幾種觀點。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拿出依法管理的力度來

喬志峰

“校鬧”多發,帶來的惡劣後果顯而易見,一是傷害了正常的校園秩序和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給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二是導致部分學校為了避免和減少出事情,採取了一些不科學的另類應對措施;三是給整個社會風氣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面對“校鬧”必須拿出依法管理的力度來。

首先,用好現有規章制度,比如教育部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學校處理問題時不“和稀泥”、不無原則退讓,應守住法治的防線。教育主管部門在分清是非的基礎上,也要積極協助學校處置相關事件。

其次,建立學生安全事故處理第三方協調機制,可成立以政法、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吸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參加的“家校糾紛調解中心”,探索建立學生傷害糾紛第三方處置體系,統籌協調解決“家校糾紛”問題。有了第三方協調機制,就有了矛盾的“緩衝地帶”,能更公開、更公平地對事故進行調查和協調。

最後,儘早出臺相應法規,將學生安全事故處理納入法治化的軌道。比如,江西省首部學校學生安全法規 《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不僅對學校,還對監護人、學生、第三方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在賠償方面,條例提出建立“校方責任險制度”,學校應當購買校方責任保險。此外,條例還制定了“校鬧”的應急處置等措施,值得其他地方借鑑。

不可忽視學校的強勢態度

範軍

《意見》的出臺,迴應了社會對“校鬧”零容忍的民意關切。正因“校鬧”危害大,所以更應該做到依法懲治、有理有據。誰都不願意看到“校鬧”的發生,更不願意看到個別家長既要承受孩子傷痛,又要接受法律懲罰。

“校鬧”多緣起於校園人身傷害事故。強化學校安全事故預防,才是懲治“校鬧”最大的“理”。學校在平安校園建設上責任缺失,在學生安全保障上玩忽職守,就是最大的“理虧”。學校應該做到“有理在先”,這個“理”是積極公正地參與事故處置,是保證處置程序的規範。學校應當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說明情況,不隱瞞事實真相,不推卸責任,確保學生監護人的知情權,耐心誠懇地聽取家長的訴求,引導當事人依法、理性表達意見。

不少“校鬧”都是因為學生家長不滿學校的強勢態度而“化小為大”的。面對學生傷亡事故,學校不能缺乏最起碼的道義情懷,即使對方訴求十分無理,也不應該引發正面衝突,而應該盡最大努力安撫好學生家長的情緒,引導事故處理向法治軌道上安全轉移。

學校有理在先、有禮在先,適當“示弱”,將有利於防範“校鬧”發生。“校鬧”不是處理事故的正確手段,強勢壓服更不是推卸責任的正確途徑。讓學生人身事故的處理儘快在法治軌道上安全著陸,才是根本之道。

還須從尊師重教入手

鬍子民

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20年後學生當眾打老師的新聞,令為師者錯愕不已,悲嘆不已。老師到底還能不能管學生?不少人主張把懲戒權還給老師,這種討論仍在繼續中,孰是孰非還得依法而行。

五部門聯合出臺的《意見》,倒是給老師吃了顆定心丸,旗幟鮮明地為老師說了句公道話。但出臺這樣的文件仍然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樹立教師權威,還必須從尊師重教入手。只有人人都懂得尊師重教,人人都相信老師、敬重老師,“校鬧”才有可能根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才不至於被用在老師頭上。

誠然,教師隊伍裡也有左中右,極少數品德敗壞的人也可能混雜其中,但這畢竟是少數。再說,即便遇到了極少數的“壞”老師,學生及家長也應該走法律程序,相信法律會還自己以公道,不能憑私力毆打老師,破壞學校教學秩序。

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時代進展到什麼階段,教育的力量仍然是無可替代的。尊師重教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行為規範,文明社會理應從尊師重教開始,唯有尊師重教才能使校園迴歸神聖,成為人人敬仰的地方,使老師成為父母之魂、知識之源。為五部門出臺的意見叫好的同時,也必須明確,根治校園秩序必須從尊師重教入手。

你認為該如何有效治理“校鬧”?(可多選) 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各學校加強治理,嚴抓“校鬧” 老師、家長合理規勸 學生應提升自身素質修養 提交

大家談|打“校鬧”,支持嗎?

【欄目主持人】丁建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校對】居偉強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深度~叮咚快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