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代表汪勇:應構建報警、求助、救治聯動體系

法律 民主 急救 創業 民主與法制時報 民主與法制時報 2017-10-31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把老百姓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辦,沒有辦不成的。民主法治建設強調一切對法律負責,但基層工作還要讓執法效果最大化。”汪勇說,人民警察應該時刻心中有黨、有民、有責、有戒。

黨的十九大代表汪勇:應構建報警、求助、救治聯動體系

汪勇在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現場。受訪者供圖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薛應軍

  “貫徹黨中央的依法治國精神,要全民普法,加強法治宣傳,讓法治進校園、進課堂、進企業、進單位。”黨的十九大代表、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鹹東社區民警汪勇說,推進依法治國要建立一套機制對普法工作進行量化,形成源頭治理、全民共治。

  說到這裡,汪勇舉了個例子。2017年10月6日,他接到西安郊縣一位群眾的求助:家裡9歲的孩子沒地方上學。依照我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適齡兒童的父母、政府及社會組織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9歲孩子為何沒地方上學呢?原來,因種種變故孩子親生父母一直未給其上戶。生父因病離世後,孩子生母因改嫁遷移了戶口。養父母在不具備法定收養資格情況下,收養了孩子。這導致孩子出生地派出所、養父母居住地派出所,均難以按照正常手續給其落戶。

  “沒有戶口,辦不了學籍。你說這孩子咋辦?”汪勇接到群眾求助後,找到孩子生母當地公安、民政部門,經過多方協商,最終在公證機構協助下給孩子上了戶。這讓汪勇陷入了深思,“這是靠‘名人效應’解決問題的,不是機制。群眾需要一個求助、救治聯動體系。”

  汪勇坦誠地說,“這是人家給我面子,衝著我是先進,調動各方面力量,幫助老百姓解決了問題。”的確,這要是在7年前,汪勇自己遇到類似情況也不一定辦得周全。

“小舞臺小陣地兌現大作為”

基層執法者在嚴格執法的同時,要既教育人又挽救人

  汪勇,土家族,1971年10月生於湖南沅陵縣,1990年3月入伍,在部隊幹過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職協理員,2006年10月,轉業到西安市公安局。2007年8月,被分配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公安分局韓森寨派出所。

  從軍17年,從警11年。汪勇初到韓森寨派出所,所長問他想幹什麼警種?他覺得破案抓逃犯幹起來有勁,便說要當刑警。看著矮矮的汪勇,所長說“這個你可能幹不了,還是從社區民警做起吧。”就這樣,汪勇忐忑不安地走進了鹹東社區警務室。

  初進鹹東社區警務室,和大多數人一樣,汪勇也怕進不了門、見不了人、說不上話。於是,他給自己制定了“萬千百計劃”,即走萬里路、進千家戶、解百家難。汪勇決心用步伐丈量自己的工作,“讓小舞臺小陣地兌現大作為,讓群眾打心裡認可我。”

  通過大量細緻的走街入戶,汪勇很快掌握了社區管理的第一手資料。鹹東社區位於西安新城區東南角,東接雁塔區田家灣村,北臨秦川廠廠區,南接東方廠廠區,西至幸福路。社區居民2400餘戶,人口7200多人,轄區有陝西省紅旗電機廠等12家駐地單位。

  這12家駐地企事業單位多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加上流動暫住人口1.6萬餘人。鹹東社區治安突出表現為:發案多、不穩定因素多、下崗人員多、流動人口多、掌控治理難度大。摸清這些情況後,汪勇建立了詳細規範的小區院落登記、重點人口等14類臺賬。

  汪勇把這些資料全部輸入電腦,點擊哪個院落,哪個院落的住戶、殘疾人、孤寡老人、兩勞釋放、吸毒重點人及門衛、消防設施位置等信息就很快出現。通過與群眾深入接觸,社區群眾也漸漸記住了轄區“小個子汪警官”。

  但初到鹹東社區警務室卻有人給汪勇來了個“下馬威”。汪勇至今記得,警務室門外的民警公示牌上,他的照片被人糊上了泥巴。一打聽,是陝西省紅旗電機廠下崗工人、間隙性病人老李乾的。鄰居們說,他發病時,還燒過別人家的門簾,拿彈弓打鄰居家窗戶玻璃。

  鄰居告訴汪勇,老李當過兵,遭遇婚姻失敗、工廠倒閉等一系列打擊後患了病。得知這些情況後,汪勇決定登門造訪,有居民好心勸他“小心犯病傷到你”。汪勇說:“作為執法者,不會和老百姓打交道肯定不行。不管結果怎麼樣,我得試試。”

  這一試,不但打開了老李的心結,而且改變了汪勇的工作方法。看到老李家電線紊亂,電燈不亮,晚上只能靠電視機照明,汪勇很快找來電工,幫老李家重新走線,讓很久不亮的電燈亮了起來。後來,汪勇又聯繫老李原來的工廠,幫其爭取到了每月300元的生活補助。

  此後,老李再未出現過激行為。有時,他看到社區警示牌上汪勇的照片髒了,還會主動用抹布擦乾淨。這讓汪勇頗為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把老百姓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辦,沒有辦不成的。民主法治建設強調一切對法律負責,但基層工作還要讓執法效果最大化。”

  汪勇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作為基層執法者,在嚴格執法的同時,要做到既教育人又挽救人,最終敦促群眾自覺文明守法。

  在社區工作中,汪勇堅持親民、為民、愛民的百姓情懷,先後探索出了“萬千百”“六必到”“四個一”“三個一把”等工作法,利用社區黨建聯席會平臺,吸納駐地單位領導、保衛幹部、家委會主任、樓門長等成立治安群防群治隊伍,形成了穩定的治安防範格局。

  如今,鹹東社區治安狀況已明顯好轉。據統計,連續5年來該小區未發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可防性案件發案下降率達到88%。連續三年,陝西省安裝四處家屬院等5個小區實現“零發案”。正如社區居民張永才說:“有汪警官在,我們住在社區有依靠,有安全感。”

社區警務也需要“雙創”

搞好社區警務也需要“雙創”精神,抓創新、抓聯動

  “基層是最能鍛鍊人,最能讓人生出彩的地方。”汪勇說,小警務完全可以做實大服務,把小社區密織成大網絡,讓老百姓安全感、幸福感全方位提升,就像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積極推行的“三大革命”(菸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一樣,日久見人心、見效果。

  汪勇以今年初西安市大力推行的“行政效能革命”為例稱,“做實大服務”就是要讓老百姓花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最快的速度辦結一些日常涉警事務,力爭讓群眾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以勤為基礎,抓防範;以責為己任,抓服務;以愛為根本,抓基礎。”

  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汪勇說,搞好社區警務也需要“雙創”精神。“過去,我們強調勤與法結合,依靠老百姓抓全民治安聯防。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也要藉助信息化。”

  據汪勇介紹,目前,繼人防後,鹹東社區物防、技防陸續跟上了。剛接收工作時,鹹東社區各院落安全防範設施幾乎沒有。汪勇多次找企業、物業,先後協調4個小區安裝了監控設備,加高了3個小區的圍牆,安裝了3盞探照燈,拉設了300多米防盜鐵絲網。

  汪勇說,目前,鹹東社區警務已結合信息化形成了社區治安防範綜合聯動體系及“社區警務+”模式,比如建立了咸寧社區警務聯繫微信群,形成了“安防+手機”“微信+報警”等眾多互聯網宣傳、推介、溝通平臺。“社區警務更強調防範,我們要在此做好加減法。”

“社區警務專職專責,在服務上做加法,讓社區不發、少發案,從而形成警力警備投入上的減法、老百姓滿意度上的加法。”汪勇說,公安改革就是要改變“上面萬條線,下面一根針”的格局,減少機關工作人員、讓警力下沉、讓案件進入辦案中心,專人負專責。

  “社區警務要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建立一個執法聯動體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汪勇說,如果有一套《基層民警執法手冊》,大家就可以清晰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如果構建一套群眾報警、求助、救治體系,那麼很多問題在基層就可以解決。

  今年9月,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汪勇遇到一名40多歲的間歇性精神病人發病,為了防止其傷及他人,他迅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醫院工作人員到達後表示,當事人沒有精神病鑑定證書、其監護人不在,要送醫院必須有民警陪同。

  汪勇陪醫務人員將當事人送到醫院後,院方表示按照相關規定,沒有精神病鑑定證書的患者,需要患者家屬簽字、交費才能入院。汪勇找到當事人年逾70歲的母親,對方表示自己孑身一人生活,還要照顧90多歲高齡的母親,無力支付孩子醫藥費及肩負監護責任。

  無奈之下,汪勇只好自己墊付相關費用,又把當事人送回社區。“如果有一套完善的執法聯動體系,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就可以快速啟動相應機制,依託公費將當事人送進醫院治療,也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形成由單兵到集體,再到全民支持的共享共治。”

  “百花齊放,萬家爭鳴。”汪勇說,幹好社區警務工作,一個汪勇是不夠的。目前,陝西公安系統已經連續三年開展了以汪勇命名的“雙創雙爭”活動,也組建了多支以汪勇命名的志願者服務隊、社區治安群防群治中隊,甚至是以汪勇命名的服務窗口。

  但汪勇說,這與他設想的共享共治執法聯動體系仍有距離。他認為,西安市推行的行政效能革命很有借鑑意義。比如:幹部,不允許說“我不知道”;不允許說“這個不歸我管”;不允許說“這事沒找我”,不允許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允許自己方便群眾不方便。

  心若有民,有口皆碑。在汪勇眼裡,人民警察為人民。人民警察,應該時刻心中有黨、有民、有責、有戒。“頭頂警徽要心中有黨,身穿警服要心中有民,佩戴警銜要心中有責,手持槍械要心中有戒。要善始善終,讓黨放心、人民滿意。這樣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戴。”

人物檔案:汪勇,土家族,湖南沅陵縣人。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鹹東社區民警。先後被授予第八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全國“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