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30多萬華人選民不可小覷,顯露積極參政參選傾向

法國 弗朗索瓦·菲永 政治 歐洲 澎湃新聞 2017-05-08

2017年法國大選第二輪選戰正在進行中。《南華早報》報道稱,法國曆史上第一次,相當數量的亞裔選民在總統選舉中有了表達自己話語的空間。

的確,與以往相比,這次大選有個不同——在法華人逐漸開始顯露出積極參政參選的傾向,華人議題也首次成為了大選的話題組成之一。包括馬克龍、菲永等在內的主要參選人都組成了專門負責對接華人選民的競選團隊,著重負責在法國華人之中宣傳自己的政策。

歐洲青田同鄉會總會會長陳少奇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目前在法國長期生活的華人已經超過60萬,他們中有近一半人選擇定居在巴黎以及附近省區,而其中有將近60%的華人已經加入了法國國籍,毫無疑問這30多萬張選票已經成為了左右法國選情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澎湃新聞記者觀察,此次大選期間,法國華人成立了多個交流選情的微信群組,參與者中還不乏一些近幾年已經通過選舉成為法國地方議會議員甚至地方行政官員的華人。到底近幾年華人蔘政參選有何進展?幾十萬華人又將自己的選票投給了誰?澎湃新聞邀請了多位在法華人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對話人簡介(以姓氏拼音順序排名):

陳少奇:歐洲青田同鄉會總會會長,法國巴黎94省馬克龍競選組組長

王立傑:法國巴黎19區副區長

徐力瑾:法國巴黎華人選民

候選人關注到華人話題

澎湃新聞:自上次2012年大選以來,法國華人的參選參政情況有了什麼樣的發展與變化?

陳少奇:作為已經多次參加法國大選投票的選民,我感受到近幾年來華人選民的投票熱情正在提高。一方面是能夠擁有投票權力的華人人數正在上升,另一方面也是華人的參政意識有了改善。大家都學會了用選票去引起政治主流人物對於華人群體的重視,用選票來表達自己的訴求。今年大選最大的變化就是與華人有關問題已經成為多位候選人競選活動中討論的正式話題。

王立傑:華人在法國,相對於別的定居時間更久的少數族群還顯得非常“年輕”,所以我們在參選參政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從2014年我擔任19區副區長到現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在法國的“華二代”們對於政治越來越有興趣,他們知道自己未來如果要在法國更好地生活就必須更積極地參與政治,進而參與到整個國家的選擇,影響到法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今年第一輪投票之時,我很高興地發現在巴黎的很多區都有相比於五年前更多的華人來到投票站投票。

徐力瑾:即便政治取向不同,但一定要積極參選參政,這已經成為了法國華人的共識。近幾年最大的變化體現在華人選民的綜合素質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了自費來法國學習並留下來工作生活。相對於早期以商販為主的華人群體,這些年輕人擁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強的政治意識,以及更熟練的語言能力。且法國人民對於華人蔘選參政也是鼓勵的,我曾經參加過在巴黎92省舉行的菲永競選活動,就有許多現場的法國老奶奶主動上前與我們握手,感謝我們對菲永的支持。

澎湃新聞:從此次大選首輪11位候選人中選擇,再到次輪選舉中從馬克龍和勒龐中選擇,華人選民們如何選擇自己的支持者?

徐力瑾:此次法國大選的氣氛很不好,事實上菲永的政綱最適合法國,也獲得了很多華人的支持,但因為媒體對於他本人醜聞的聚焦,就使得選民忽略了對於綱領的重視。此次法國大選,選民不是在做選擇題,而是在做排除法,第一輪因為菲永有醜聞,所以“排除”他。第二輪大家也不去關注馬克龍本身的政策,忽略他本身經驗不足、政綱雜糅的缺陷,而是聚焦“為什麼不能選擇勒龐”,我認為這種以人身攻擊主導的選舉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失敗的。

王立傑:由於華人在法國大部分是從事經商工作,所以他們傳統意義上會更加支持擅長引領經濟的法國右派,比如這次大選中的共和黨候選人菲永。而馬克龍作為獨立候選人,他的一些經濟綱領也吸取了右派的理念,因而對於華人也比較具有吸引力。我的觀察是,華人相對於五年之前有了更多的“派系感”,大家會明確自己的支持者與立場,然後通過各種途徑相互討論,這也是華人進一步融入法國政治的體現,我鼓勵未來每一個有投票權的華人都能積極參選。

陳少奇:作為法國的少數族群,大家肯定不會去支持宣揚種族和排外主義的勒龐。華人只有將投票整合與團結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身的能量。至於支持誰我認為是兩個主要標準,首先候選人必須體現出對中國的友好,其次他必須關心當地華人生活的切身利益。大部分華人由於工作繁忙不會去研究對比各個候選人的政策差別,而是更看重實際表現,你的競選活動有沒有邀請華人蔘與,你又能否耐心聽取我們的意見,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這很重要。比如馬克龍在一次活動中就保證自己如果當選就改變巴黎13區週末店鋪不允許營業的規定,讓華人可以更多地創收,這就贏得了許多經商華人的好感。

通過參政來表達訴求

澎湃新聞:在法國,華人群體作為少數族群,參選參政的難度體現在什麼方面,參選參政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立傑:我以我自己的故事為例,因為關注到法國社會以及媒體對於法國華人的很多誤解,我和朋友們一起在2009年共同成立了法國華裔青年協會,目的就是跟法國媒體和法國當地政府溝通,讓他們更加明白華人在法國是如何生活。通過組織活動,我們結識了法國巴黎當地政府的許多工作人員。2014年的地方選舉中,我受19區政府之邀參選並當選了現在的職位。現在我感覺自己更多地在發揮橋樑作用,可以讓華人更好地瞭解法國,也可以讓法國更好地理解華人。

陳少奇:事實上,亞洲面孔想在法國政治中繼續上升到很高的高度,還需要多年的努力。而參選相對來說是成本最低的,我們鼓勵每一個有投票權的華人都去表達出自己的訴求,已經在法國政府或者議會中工作的華人也會起到助選和宣傳作用。讓候選人意識到,有了華人的助選就更可能獲勝這一事實,進而更加地重視我們的訴求。

澎湃新聞:從去年年底法國華人張朝林遭到暴力搶劫遇害,到今年4月的華人劉少堯遭到法國警察槍擊身亡,法國華人未來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自身安全?

陳少奇:通過去年張朝林事件和今年劉少堯事件後我們舉行的多次大規模遊行,法國華人目前的公共安全問題的確已經引起了中法兩國各個有關方面的重視,且引發了整個法國社會的共鳴,未來更加關鍵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團結,在每一次選舉中用較為集中的投票表達我們各個方面的訴求。

徐力瑾:華人的安全情況已經有所改善,至少是在巴黎。華人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組織,我們有負責在晚上護送華人婦女兒童回家的組織,負責應對華人被打劫的組織,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媒體。這次劉少堯事件相對於以往就已經體現出華人更知道如何去與法國政府以及法國媒體打交道了。

王立傑:此次劉少堯事件就是發生在19區,我也作為了政府代表參與到了與華人的溝通之中。我感受到華人要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單單隻能通過參選參政,還需要更多地與法國政治人物溝通,試著主動邀請他們參觀我們的公司與家庭,在交流中明確相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