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誰下達命令停止進攻,放跑34萬聯軍?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誰下達命令停止進攻,放跑34萬聯軍?

作者:小成;圖片來自網絡

暑假結束後,大片《敦刻爾克》即將上映。這部片子的導演是著名的英國人克里斯托弗·諾蘭。他可是大名鼎鼎,著名的《記憶碎片》《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都是出自他的傑作。該片講述了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

與戰爭片的側重點不同的是,“我們希望展現一種人的孤獨感。”諾蘭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到。影片中沒有出現敵人,也沒有展現過多爆炸場面,而是重點關注一次巨大軍事撤退行動中人的真實感受。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這個戰例。1939年9月1日,納粹入侵波蘭,二戰全面爆發,然而波蘭的盟友英法去安靜地坐在馬奇諾防線的後面,靜靜看著自己的小弟被希特勒一口吃掉。德國的裝甲軍團席捲歐洲的時候,他們依靠的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無動於衷。終於在1940年5月,回過神的德軍,開始著手吃掉這支聯軍。他們沒有從正面攻擊,而是通過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線迂迴包抄,在蒙梅迪附近突破達拉弟防線,迅速拿下了法蘭西的北部。這樣,馬奇諾的後方就像被插入了一把鋼刀,直接暴露在了德軍的炮口下。聯軍腹背受敵,隨時有可能被德國人消滅。不得已下,他們放棄了馬奇諾,開始大規模後撤。就這樣,號稱無人能夠摧毀的的花費巨資打造的馬其諾防線淪為了歐洲大陸上的裝飾品,更像是一個恥辱柱。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誰下達命令停止進攻,放跑34萬聯軍?

德國人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在凌厲的攻勢下,比利時淪陷。1940年5月21日,連戰連捷的德軍裝甲部隊直趨英吉利海峽,這時匯聚的英國法國比利時的敗軍約有40萬,他們被德國裝甲追著打,潰敗到了法國北部的小港口敦刻爾克。

當時情況可以說是十萬火急,德軍裝備精良來勢洶洶,已從西南東三面包抄過來,最近的一隻坦克部隊甚至推進到了距離敦刻爾克不到10英里的地方。而聯軍卻是士氣低落,抵抗甚微。拿下敦刻爾克,全殲40萬大軍,對德國人來說基本上只是時間問題。然而,5月24日,希特勒卻下令德國陸軍停止前進,放棄追擊聯軍。剩下的事交給戈林的空軍來辦。在前線連續多日打仗的德軍將軍們都表示強烈的不滿,古德里安也是仰天長嘆。他們只能服從元首的指令。

英國人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戰機,幾乎動用了所有能用的軍艦包括民用船隻,還有法國當地的一些民船,日夜不停,冒著德國人的戰機,拼命運輸,最終撤回了34萬聯軍。這些軍隊雖然丟棄了幾乎所有的武器裝備,但為今後的反攻保存了實力。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中的將士就包括這些士兵。

希特勒命令陸軍停止攻擊的這個命令被評為他在二戰期間第一個愚蠢的命令。那麼希特勒為什麼要這麼做,給自己留下強大的隱患呢?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誰下達命令停止進攻,放跑34萬聯軍?

有人說希特勒和英國人達成了某種祕密協議,因為後來希特勒也一直想和丘吉爾講和,但丘吉爾誓死抗擊法西斯。當時聯軍中有很多英國士兵,希特勒想留下他們的生命用來做和英國談判的政治籌碼。

而仔細分析下,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當時的戰場局勢決定的。敦刻爾克地勢低窪,沼澤縱橫,非常不利於德軍的裝甲部隊戰鬥。而當時德軍的閃電戰就依靠的是空軍和裝甲,裝甲部隊在二戰初期推進速度太快了,不但汽油補給跟不上,就連訓練有素的步兵都很難跟上坦克的閃擊戰。如果在當時情況下,裝甲部隊貿然推進,有可能被聯軍重創,別忘了敦刻爾克彙集的聯軍有40萬。希特勒的目標是全世界,蕩平了南歐西歐和北歐,東歐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蘇聯。他要為自己今後的作戰行動保存強大的裝甲部隊。

再加上希特勒對自己的空軍過於自信了,當時戈林向他保證空軍可以殲滅這些殘軍。誰知就在這短短的幾天中,34萬聯軍竟在德軍的炮口下撤回了英倫三島。

1944年6月6日,這些士兵重新在諾曼底登陸殺了回來,報了當年一箭之仇,直接導致了納粹德國的覆亡。

徵稿啟事:本頭條號粉絲突破100萬,連續數月位列今日頭條榜首,現廣發英雄帖,歡迎擅長武器裝備、軍事時評、軍事歷史寫作的英雄入夥,竭誠為你提供平臺。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