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史上最慘烈一役,希特勒最後一擊讓美國人傷亡近8萬

二戰 希特勒 陸軍 坦克 福寧客 2017-03-30

1944年底的阿登戰役是二戰後期德軍在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一場較量下來,雖然德國人以弱對強,先贏後輸,最終兵敗,把希特勒的家底給輸光了。

美軍史上最慘烈一役,希特勒最後一擊讓美國人傷亡近8萬

希特勒、戈林和他的將軍們在制定阿登戰役作戰計劃。

但從雙方的戰爭損失來看,還是讓人吃驚的。

德軍共傷亡81834人,其中大約有17200人死亡,34439人受傷,16000被俘,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其中損失了324輛坦克)、飛機1600架(另一說320架)。

盟軍損失約8萬餘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其中7.7萬人是美國軍人(死亡和失蹤29751人,受傷47129人),損失坦克733輛,飛機592架

竟然雙方不相上下,而且德軍的損失幾乎都在戰役的後半段,前半段可以說是完勝。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德軍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能打出這樣的一個成績,確實有點像國足在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中的中韓這戰,讓人刮目相看。這一戰,甚至有人稱為是美軍經歷的史上最血腥最慘烈的一役。

在此之前,1944年底,盟軍在歐洲大陸上一路進攻,勢如破竹,使盟軍產生了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人們普遍認為,儘管德軍的防禦戰打得十分頑強。並不斷組織有效的反擊,但他們大勢已去,沒有力量再發動大規模的地面攻勢了。

美軍史上最慘烈一役,希特勒最後一擊讓美國人傷亡近8萬

超過80名美軍戰俘屍體被找到。一般認為,殺害他們的命令,是納粹黨衛軍中校 Jochen·Peiper

阿登山區是霍奇斯的第1 集團軍與巴頓第3 集團軍的接合部,大約有80英里寬,但只有米德爾頓缺編的第8 軍把守,兵力十分單薄。但是,盟軍最高司令部並未意識到這裡潛藏著巨大的危機,反而認為這裡戰事不多,把它開闢為新兵訓練的場所。艾森豪威爾從來沒有認識到德軍會在這裡發動大規模攻勢,他甚至在給馬歇爾的信中指出:德軍在阿登山區的兵力有限,而且時值冬季,進攻將會給德軍的補給造成巨大困難,如果德軍選擇在這裡進攻,那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對此,布萊德雷持贊同的看法,他甚至歡迎德國人從這裡進攻,認為這將會為盟軍提供殲滅德軍的良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德軍真的向這裡發動了進攻。1944年12 月16 日凌晨,夜黑風高,迷霧重重,大地一片沉寂。德軍13 個步兵團和10 個裝甲師祕密進入進攻出發地。5 時30 分,2000 門大炮一齊向第8軍陣地猛烈轟擊,大地在顫抖,火光把夜空映照得通明。緊接著,德國地面部隊分成三路對盟軍第8軍發起大規模進攻,步兵跟隨在裝甲車後面,潮水般向美軍陣地湧來。面對茫茫迷霧,從睡夢中驚醒的美軍全然不知進攻敵人的情況,空軍和炮兵也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援,美軍立即陣腳大亂。

美軍史上最慘烈一役,希特勒最後一擊讓美國人傷亡近8萬

阿登戰役期間。1944年12月17日,馬爾梅迪大屠殺事件中被德軍殺害的美軍戰俘

在戰鬥中北部的第六裝甲軍的步兵單位進展不太順利,因為他們在艾森伯恩山脈遇到美國第2步兵師和第99步兵師的頑強抵抗,延緩了他們的推進。但在中路卻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進攻的地點是由美國第28步兵師和第106步兵師所據守的20英里寬的西尼·艾弗爾(Schnee Eifel)地區。進攻這裡的德軍並沒有如北路一樣擁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但居然成功的使用鉗形戰術包圍第106師的兩個團(第422和423團)並迫使他們投降,這要歸功於曼託菲爾成功運用了他的新戰術。美國陸軍官方歷史寫道:“至少七千人被損失在這裡,實際數字可能接近八或九千。損失的武器和裝備的總數,當然,也是非常慘重,因此西尼·艾弗爾之役代表的是美國在1944年底在歐洲戰區損失最嚴重的挫敗。”

美軍史上最慘烈一役,希特勒最後一擊讓美國人傷亡近8萬

阿登戰役期間。1944年12月17日被德軍殺害的美軍戰俘,來自美軍第285炮兵陣地炮兵營

當天下午,布萊德雷得到了德軍發動進攻的報告。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先把這件事擱置起來,暫不理會。因為他判定,德軍對阿登山區發動的是有限的攻擊,其目的是迫使巴頓推遲對“西牆”的進攻,回援阿登山區。到了晚上,前線吃緊,告急的電報紛至沓來,布萊德雷才如夢初醒。緊急調遣巴頓的第3集團軍回援,最終才控制住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