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被壓迫獨立建國,帶走所有海岸線,把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眾所周知,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內陸地區發展離不開沿海地區的支持。一個擁有優良港口的國家在對外貿易上有天然的優勢,世界上發展外貿型經濟的國家都不會太差,有的國家為了獲得一個優良港口,甚至不惜拿出大片土地交換。但有一些國家,因為沒有處理好內部民族關係,導致失去了本來擁有的海岸線,淪為一個徹底的內陸國。

不堪被壓迫獨立建國,帶走所有海岸線,把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大多數國人對埃塞俄比亞並不陌生。此國位於非洲東北部,東與索馬里接壤,西部與南北蘇丹接壤,南部是肯尼亞,與我國算是不打不相識,有著傳統的友誼關係。埃塞俄比亞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經濟建設上照搬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受到我國很大力度的經濟援助,有“東非中國”之稱。這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大有取代南非成為非洲中心之勢。假如沒有失去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的發展應該還會更快。

不堪被壓迫獨立建國,帶走所有海岸線,把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厄立特里亞曾是埃塞俄比亞東北部的一個行政區,東北部瀕臨紅海,擁有約1200公里的海岸線。在1950年之前,厄立特里亞並不屬於埃塞俄比亞,而是意大利的殖民地。1941年,厄立特里亞又成為英國的託管地,戰後意大利放棄了非洲的所有殖民地,將厄立特里亞問題交給聯合國處理。經過討論,聯合國通過決議,把厄立特里亞作為一個自治體併入埃塞俄比亞,允許它有自己的議會、憲法和政府。

不堪被壓迫獨立建國,帶走所有海岸線,把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厄立特里亞併入埃塞俄比亞後並不好過,埃國皇帝海爾·塞拉西一心相把厄立特里亞變成自己國家的一個省,因而採取了比較激進的措施。1962年11月,埃國宣佈廢除厄立特里亞自治權,還強迫他們放棄自己的母語。厄立特里亞人民進行了堅決抗爭,成立武裝解放組織,為謀求獨立而奮鬥。1991年,厄立特里亞人民推翻了當地爭取拿,成立臨時政府,1993年進行全民表決,正式宣佈獨立。

不堪被壓迫獨立建國,帶走所有海岸線,把國家變成了內陸國

厄立特里亞獨立不要緊,要命的是它帶走了埃國所有的海岸線,讓埃國重新變成一個內陸國。埃國戰略眼光是有的,非常重視與中國、美國及非洲各鄰國的關係,重視重工業建設,而且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但目前為止,埃國還是個農業國,正在學習中國進行產業轉移。在未來,埃國將會以鄰國吉布提作為戰略出海口,以此推動社會經濟轉型。如果當年沒有失去厄立特里亞,埃國的經濟建設應該還會快一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