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讀書 文章 安姐說 2019-07-16
"

不少空間站的站友讀了《寫給正在等待約稿的你》,都說很有收穫。

尤其是那句來自600萬忠實粉絲的大號編輯說過的話——“哪有什麼套路,文章‘共情’到位了,閱讀量自然就到位了”,對寫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但是也有戰友對“如何提高共情力”心存疑惑。


"

不少空間站的站友讀了《寫給正在等待約稿的你》,都說很有收穫。

尤其是那句來自600萬忠實粉絲的大號編輯說過的話——“哪有什麼套路,文章‘共情’到位了,閱讀量自然就到位了”,對寫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但是也有戰友對“如何提高共情力”心存疑惑。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安說·文案空間站



什麼是共情力?

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在《共情力》一書中這樣定義,“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

共情是對他人情緒、情感的一種理解、認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將心比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以前,我也很苦惱。辛辛苦苦碼了半天,自認為寫得很嗨的文章,為什麼沒有閱讀量?

後來,我閱讀分析了大量爆文,反思自己的文章,漸漸想明白了一點。

舉個例子,你和幾百人參加了一個活動,活動結束以後,主辦方讓大家合影。過了幾天,你拿到合影的照片。

你第一個想找的那個人是誰?

99.99%的人第一個要找的是自己。

試問,平臺上每天更新那麼多文章,你會去看哪些文章呢?

當然是讀那些"和我有關"的文章,你自己感興趣的文章。

人性都是自私的,沒有共情,別人沒有理由看,沒有興趣去看,因為閱讀也是需要成本的。


"

不少空間站的站友讀了《寫給正在等待約稿的你》,都說很有收穫。

尤其是那句來自600萬忠實粉絲的大號編輯說過的話——“哪有什麼套路,文章‘共情’到位了,閱讀量自然就到位了”,對寫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但是也有戰友對“如何提高共情力”心存疑惑。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安說·文案空間站



什麼是共情力?

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在《共情力》一書中這樣定義,“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

共情是對他人情緒、情感的一種理解、認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將心比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以前,我也很苦惱。辛辛苦苦碼了半天,自認為寫得很嗨的文章,為什麼沒有閱讀量?

後來,我閱讀分析了大量爆文,反思自己的文章,漸漸想明白了一點。

舉個例子,你和幾百人參加了一個活動,活動結束以後,主辦方讓大家合影。過了幾天,你拿到合影的照片。

你第一個想找的那個人是誰?

99.99%的人第一個要找的是自己。

試問,平臺上每天更新那麼多文章,你會去看哪些文章呢?

當然是讀那些"和我有關"的文章,你自己感興趣的文章。

人性都是自私的,沒有共情,別人沒有理由看,沒有興趣去看,因為閱讀也是需要成本的。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安說·文案空間站


換位思考,作為讀者,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篇文章?

無非是此文章寫出了我想寫但是寫不出來的意思,讓我覺得有收穫。這個收穫可能是情感的理解,觀點的認同,情緒的共鳴,知識的掌握。總之,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那些高度共情的內容大致給讀者兩種感覺:

• “你理解了他們的心思”

• “你解決了他們的問題”

當你轉換角色,從讀者變為作者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體驗,用自己的方式,寫出讀者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緒情感。

或者通過自己的思考,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同時也解決答了對方的疑惑。


"

不少空間站的站友讀了《寫給正在等待約稿的你》,都說很有收穫。

尤其是那句來自600萬忠實粉絲的大號編輯說過的話——“哪有什麼套路,文章‘共情’到位了,閱讀量自然就到位了”,對寫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但是也有戰友對“如何提高共情力”心存疑惑。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安說·文案空間站



什麼是共情力?

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在《共情力》一書中這樣定義,“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並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

共情是對他人情緒、情感的一種理解、認同,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將心比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以前,我也很苦惱。辛辛苦苦碼了半天,自認為寫得很嗨的文章,為什麼沒有閱讀量?

後來,我閱讀分析了大量爆文,反思自己的文章,漸漸想明白了一點。

舉個例子,你和幾百人參加了一個活動,活動結束以後,主辦方讓大家合影。過了幾天,你拿到合影的照片。

你第一個想找的那個人是誰?

99.99%的人第一個要找的是自己。

試問,平臺上每天更新那麼多文章,你會去看哪些文章呢?

當然是讀那些"和我有關"的文章,你自己感興趣的文章。

人性都是自私的,沒有共情,別人沒有理由看,沒有興趣去看,因為閱讀也是需要成本的。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安說·文案空間站


換位思考,作為讀者,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篇文章?

無非是此文章寫出了我想寫但是寫不出來的意思,讓我覺得有收穫。這個收穫可能是情感的理解,觀點的認同,情緒的共鳴,知識的掌握。總之,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那些高度共情的內容大致給讀者兩種感覺:

• “你理解了他們的心思”

• “你解決了他們的問題”

當你轉換角色,從讀者變為作者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體驗,用自己的方式,寫出讀者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緒情感。

或者通過自己的思考,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同時也解決答了對方的疑惑。


「文案空間站」安說:提升文章閱讀量的不二法門——共情力



那麼,如何培養共情力?

共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但是要真正掌握共情能力,還需要我們對此進行精心培養和進行有意識的持續關注。

放慢

學習如何將節奏變得慢一點,這樣我們才能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清晰地思考,並對某種情況做出合適的反應。

寫文時,不盲目追熱點,不妄下結論、批判他人,等要點浮出水面。

傾聽

傾聽是實現共情的重要基礎。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個人的經歷中。

寫文時,注重他人感受,可以重新講述一遍內容,反饋你的情感,表現出你對讀者的真誠興趣。

接納

這是一種態度:我也許並不同意你的活法,但我接納你。

寫文時,不好為人師,居高臨下,試圖用自己的經驗來干涉別人:你應該這樣這樣,你不應該那樣那樣。

互助

共情,不是一味的迎合,而是平等互利的。如果多以“如果換作是我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寫文,你與讀者之間的連接就會產生更多的共鳴。

客觀

有效的共情,是保持適當距離的。過度的感同身受,會有失客觀。

共情會迅速引發分享傳播行為,通過社交媒體圈子“傳染”給其他人,其他人會繼續傳染給更大圈子範圍的人。

企鵝智酷在2018初發布的微信用戶數據報告的數據顯示,促成用戶轉發分享文章的因素佔比如下:

48.8%的人轉發因為文章有價值;

39.2%的人轉發因為文章有趣;

38.6%的人轉發因為文章引發了情感觸動。

這在一定程度說明,你的內容的共情能力是促使人們傳播該內容的關鍵。

所以,哪裡有什麼套路,共情才是閱讀量的引爆點。

有位暢銷書作家說,寫文章就是給讀者寫情書,想要讓Ta也喜歡你,就要用心,動情。

我深以為然,你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