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文章閱讀量屢創新低的你'

讀書 文章 簡書 大學 小敏yummy 2019-08-28
"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我迫不及待地發給了一個好朋友,結果不到一分鐘就收到了她的“在看”消息。我問她你怎麼讀這麼快?她說她現在沒有空看,等閒的時候再看。

此“再看”好像跟彼“在看”不太一樣。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問起那篇文章的時候,她問我是哪篇?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以為自己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章,大家會爭相傳看,可能還會成為爆款,一時間“洛陽紙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每次分享到朋友圈,發現點讚的人數比遊覽的人數都高。

自己感動的都要哭了,別人卻無動於衷,一臉不解地問我最近心情不好麼?

滿臉期待地問別人讀後有什麼想說的麼?得到的回覆是挺好的,精神可嘉。

――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原來讀者根本就不想看我們的文章。

想讓別人看我們的文章,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路,走出誤區,跳過那些大坑,尋找正確的思路。

昨天聽了學長的分享,總結分享給大家。

"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我迫不及待地發給了一個好朋友,結果不到一分鐘就收到了她的“在看”消息。我問她你怎麼讀這麼快?她說她現在沒有空看,等閒的時候再看。

此“再看”好像跟彼“在看”不太一樣。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問起那篇文章的時候,她問我是哪篇?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以為自己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章,大家會爭相傳看,可能還會成為爆款,一時間“洛陽紙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每次分享到朋友圈,發現點讚的人數比遊覽的人數都高。

自己感動的都要哭了,別人卻無動於衷,一臉不解地問我最近心情不好麼?

滿臉期待地問別人讀後有什麼想說的麼?得到的回覆是挺好的,精神可嘉。

――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原來讀者根本就不想看我們的文章。

想讓別人看我們的文章,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路,走出誤區,跳過那些大坑,尋找正確的思路。

昨天聽了學長的分享,總結分享給大家。

寫給文章閱讀量屢創新低的你

誤區一:我自己的文章,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為什麼要考慮別人呢?

當寫作課助教的時候,我挺怕看到有些學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文章,我都看不懂有些小夥伴們想要表達什麼?告訴有些小夥伴們要注意考慮讀者的感受,反過來問我一句“我自己的寫的文章,如果為了讀者而寫,那我還不如不寫。寫文章難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寫麼?”

我們為什麼要注意讀者的閱讀感受?

1,時間對於每個人是最寶貴的。一篇2000多文章大概需要的時間是5分鐘,如果寫個五六千字,那要認真看下來,超過十分鐘也很正常。快節奏的時代,大家都很忙,靜下心來看文章的人很少 時間對於每個人是最寶貴的,看你的文章,就需要佔用讀者其他時間。

2,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缺乏的就是信息。我想了想我自己,如果同時給我一篇我不感興趣的文章和我感興趣的視頻,那我肯定會看視頻,我會搜我喜歡看的,而不會浪費時間在看自己不喜歡的信息上,畢竟已經不是村裡一放電影,十里八鄉的人都趕來一起看的時代了。

3,自己的文章不能提供給別人需要的價值。那麼多的文章,我們挑選的更多的是我們感興趣的,想要看的內容。大學生更關注大學生活和就業之類的文章,寶媽更關注怎樣更好的帶好寶寶的文章,商家更關注如何讓客戶持續購買自己產品的文章。大家需求不一樣,自然想要看的內容價值不一樣,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滿足讀者需求?

怎麼辦呢?

比起埋頭苦寫,我們更需要了解我們的讀者需要什麼?注重讀者思維。

學長的第一期寫作課有講到讀者思維,讀者思維是讓我們取悅讀者?自己寫什麼都按照讀者怎麼想的來寫麼?不是。

真正的讀者思維是:“寫作的時候要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我們的文章可以給讀者提供什麼價值?

是幫讀者說出他們的心聲?例如,室友跟男朋友分手了,她跟男朋友說了一句:“你口口聲聲說愛我,可是每次吵架你從來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我當時我聽到後,哎呀媽啊一想,這句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的中心點,起成標題。

是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我平時遇到問題,也喜歡去搜一些文章去看別人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當時剛上大學,不知道大學應該怎麼過,就去簡書搜了搜文章,關注了“懷左同學”。為什麼?符合我的需求。

是讓讀者接受你的價值觀?記得馬雲說的“996”登上了熱搜,很多作者寫文章,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保持中立的,引起了全民大討論。作者寫的觀點都沒錯,每個人價值觀不一樣,站的隊也不一樣。

同樣學長也給了5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問一問自己,答案只有自己清楚。

1.假如你是別人,看到和你水平差不多的文章,你是否會耐心看完?

2.你的文章是否可以給別人提供價值?

3.別人看了你的文章標題或者第一句話是否會感興趣?

4.你的排版是否讓人感到舒適?

5.你寫作是否已經竭盡全力?

誤區二:文章內容寫的越抽象,越華麗越好,那些淺顯易懂的文章我根本看不上眼。

記得第一次讓學長幫我看我的文章的時候,學長給我發了三個字“說人話”。我當時看到挺納悶的,我說的是我自己要說的話,最重要的是~我是個人。(我可沒說我是神。哈哈哈,開玩笑)

接著他告訴我,自己寫的文章要能夠讓別人明白你什麼意思,不要讓讀者猜你什麼意思,通俗易懂一些。

我一開始挺看不上那些公眾號文章的,寫的也太大白話了,是個人基本上都能看懂。我們中小學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也沒告訴過我們這麼明顯的答案,不然大家都是滿分了。

本身也是中文系的學生,看的書大部分作者寫的意思多不太明白,自己看完後雖然不太明白,但是覺得這個作家真厲害。自己也想模仿模仿。

結果發現大家都看不懂我寫的什麼,明明這段我表達的是傷心,有小夥伴誤以為是開心。

有的讀者胸有成竹的對我說:“你看,你用歡喜這個詞了。”

我也不甘示弱地說:“不好意思,我這個是反語。”

讀者更希望我們能夠直接告訴他們文章的主要意思,而不是讓他們去猜,猜來猜去,就不關注我們了。

接著我去關注了一些大號,發現他們寫的文章的內容都是通俗易懂,我一看就能夠明白他們的中心意思。學長說寫文章要記住這幾個要點:真實,走心,接地氣。他也是這麼做的。相反那些寫的很文藝很含蓄的文章我自己也看不下去。我自己都看不下去這種文章,別人看到我寫這種文章怎麼可能耐著性子讀下去呢?

換位思考後,就知道別人不想看也是應該的。

每次寫作營開始的前幾次作業,都要跟一些寫文章內容很文藝,抽象,深奧的小夥伴們強調這幾點。有些時候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刻骨銘心。

誤區三:標題和文章開頭第一句話無所謂,保證整體內容就行啦,讀者能夠辨別出好文章。

不好意思,我作為一個讀者,我看到文章標題我不感興趣的,開頭第一句我看不懂的文章,直接就不看了。

為什麼?

文章標題決定打開率,文章開頭決定閱讀率,結尾決定轉發率。

文章的標題要包含自己寫的中心內容,目的,要讓讀者明白你要寫的內容是什麼?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愛好你起的標題包含了職場,結果讀者打開後發現你寫的是最主要的是旅遊話題。那讀者整個人就不好了,對你這個作者的整體印象就是差評。

"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我迫不及待地發給了一個好朋友,結果不到一分鐘就收到了她的“在看”消息。我問她你怎麼讀這麼快?她說她現在沒有空看,等閒的時候再看。

此“再看”好像跟彼“在看”不太一樣。

結果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問起那篇文章的時候,她問我是哪篇?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以為自己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章,大家會爭相傳看,可能還會成為爆款,一時間“洛陽紙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每次分享到朋友圈,發現點讚的人數比遊覽的人數都高。

自己感動的都要哭了,別人卻無動於衷,一臉不解地問我最近心情不好麼?

滿臉期待地問別人讀後有什麼想說的麼?得到的回覆是挺好的,精神可嘉。

――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原來讀者根本就不想看我們的文章。

想讓別人看我們的文章,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路,走出誤區,跳過那些大坑,尋找正確的思路。

昨天聽了學長的分享,總結分享給大家。

寫給文章閱讀量屢創新低的你

誤區一:我自己的文章,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為什麼要考慮別人呢?

當寫作課助教的時候,我挺怕看到有些學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文章,我都看不懂有些小夥伴們想要表達什麼?告訴有些小夥伴們要注意考慮讀者的感受,反過來問我一句“我自己的寫的文章,如果為了讀者而寫,那我還不如不寫。寫文章難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寫麼?”

我們為什麼要注意讀者的閱讀感受?

1,時間對於每個人是最寶貴的。一篇2000多文章大概需要的時間是5分鐘,如果寫個五六千字,那要認真看下來,超過十分鐘也很正常。快節奏的時代,大家都很忙,靜下心來看文章的人很少 時間對於每個人是最寶貴的,看你的文章,就需要佔用讀者其他時間。

2,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缺乏的就是信息。我想了想我自己,如果同時給我一篇我不感興趣的文章和我感興趣的視頻,那我肯定會看視頻,我會搜我喜歡看的,而不會浪費時間在看自己不喜歡的信息上,畢竟已經不是村裡一放電影,十里八鄉的人都趕來一起看的時代了。

3,自己的文章不能提供給別人需要的價值。那麼多的文章,我們挑選的更多的是我們感興趣的,想要看的內容。大學生更關注大學生活和就業之類的文章,寶媽更關注怎樣更好的帶好寶寶的文章,商家更關注如何讓客戶持續購買自己產品的文章。大家需求不一樣,自然想要看的內容價值不一樣,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滿足讀者需求?

怎麼辦呢?

比起埋頭苦寫,我們更需要了解我們的讀者需要什麼?注重讀者思維。

學長的第一期寫作課有講到讀者思維,讀者思維是讓我們取悅讀者?自己寫什麼都按照讀者怎麼想的來寫麼?不是。

真正的讀者思維是:“寫作的時候要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我們的文章可以給讀者提供什麼價值?

是幫讀者說出他們的心聲?例如,室友跟男朋友分手了,她跟男朋友說了一句:“你口口聲聲說愛我,可是每次吵架你從來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我當時我聽到後,哎呀媽啊一想,這句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的中心點,起成標題。

是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我平時遇到問題,也喜歡去搜一些文章去看別人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當時剛上大學,不知道大學應該怎麼過,就去簡書搜了搜文章,關注了“懷左同學”。為什麼?符合我的需求。

是讓讀者接受你的價值觀?記得馬雲說的“996”登上了熱搜,很多作者寫文章,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保持中立的,引起了全民大討論。作者寫的觀點都沒錯,每個人價值觀不一樣,站的隊也不一樣。

同樣學長也給了5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問一問自己,答案只有自己清楚。

1.假如你是別人,看到和你水平差不多的文章,你是否會耐心看完?

2.你的文章是否可以給別人提供價值?

3.別人看了你的文章標題或者第一句話是否會感興趣?

4.你的排版是否讓人感到舒適?

5.你寫作是否已經竭盡全力?

誤區二:文章內容寫的越抽象,越華麗越好,那些淺顯易懂的文章我根本看不上眼。

記得第一次讓學長幫我看我的文章的時候,學長給我發了三個字“說人話”。我當時看到挺納悶的,我說的是我自己要說的話,最重要的是~我是個人。(我可沒說我是神。哈哈哈,開玩笑)

接著他告訴我,自己寫的文章要能夠讓別人明白你什麼意思,不要讓讀者猜你什麼意思,通俗易懂一些。

我一開始挺看不上那些公眾號文章的,寫的也太大白話了,是個人基本上都能看懂。我們中小學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也沒告訴過我們這麼明顯的答案,不然大家都是滿分了。

本身也是中文系的學生,看的書大部分作者寫的意思多不太明白,自己看完後雖然不太明白,但是覺得這個作家真厲害。自己也想模仿模仿。

結果發現大家都看不懂我寫的什麼,明明這段我表達的是傷心,有小夥伴誤以為是開心。

有的讀者胸有成竹的對我說:“你看,你用歡喜這個詞了。”

我也不甘示弱地說:“不好意思,我這個是反語。”

讀者更希望我們能夠直接告訴他們文章的主要意思,而不是讓他們去猜,猜來猜去,就不關注我們了。

接著我去關注了一些大號,發現他們寫的文章的內容都是通俗易懂,我一看就能夠明白他們的中心意思。學長說寫文章要記住這幾個要點:真實,走心,接地氣。他也是這麼做的。相反那些寫的很文藝很含蓄的文章我自己也看不下去。我自己都看不下去這種文章,別人看到我寫這種文章怎麼可能耐著性子讀下去呢?

換位思考後,就知道別人不想看也是應該的。

每次寫作營開始的前幾次作業,都要跟一些寫文章內容很文藝,抽象,深奧的小夥伴們強調這幾點。有些時候只有親身經歷,才能刻骨銘心。

誤區三:標題和文章開頭第一句話無所謂,保證整體內容就行啦,讀者能夠辨別出好文章。

不好意思,我作為一個讀者,我看到文章標題我不感興趣的,開頭第一句我看不懂的文章,直接就不看了。

為什麼?

文章標題決定打開率,文章開頭決定閱讀率,結尾決定轉發率。

文章的標題要包含自己寫的中心內容,目的,要讓讀者明白你要寫的內容是什麼?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愛好你起的標題包含了職場,結果讀者打開後發現你寫的是最主要的是旅遊話題。那讀者整個人就不好了,對你這個作者的整體印象就是差評。

寫給文章閱讀量屢創新低的你

讀者打開文章後,第一句讀完,發現沒什麼意思或者扯些題外話,估計就不會接著讀了。文章第一句的目的是吸引讀者讀第二句,第二句連著第三句……讀者是跟著我們走的。

讀者連打開我們文章的興趣都沒有,怎麼可能會知道內容呢?

讀者看了文章前面幾句覺得沒有意思,怎麼可能接著往下讀,判斷整篇文章質量高低呢?

怎麼辦?

學長也提出來一些建議:

原則:

1,說人話,不要抽象,含蓄,要儘可能具體一些,別人都能聽得懂的話。(前面說過了)

2,帶著吸引讀者閱讀目的來寫,考慮別人的感受,讀者思維。(前面說過了)

技巧:

1,讓讀者覺得與他相關,對他有用。《好的文案,一句話就夠了》把“讓對方認為與自己有關”作為第一條技巧來寫。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一般大家都是跟自己相關的事情,才會關注。

2,結論先行,把結論擺出來,直接吸引目標讀者。我感覺第一句和標題都能用。記得學長寫過一篇文章《到底是回老家還是留在北上廣,我徹底想通了》,相比較有一個小夥伴同樣話題,給我看的時候,起的是《做最好的自己》。兩篇文章我先選第一篇看,你呢?

3,反常識觀點,引起讀者的疑問。這個很常見,也就是讓文章跟大家常識認為的不一樣,對比起來。記得之前一篇文章是大致是說《流水線上的女工:十年後年入百萬》我們一想,流水線的工作,每年最多也就幾萬,怎麼可能會有百萬收入呢?引起我們的好奇心,自然想看看。

誤區四:我的文章都是想到哪寫哪,我相信自己的實力水平,我覺得我的思考挺有深度的。

在當助教的時候,小夥伴們每天都會發給我文章,有的文章我看了開頭就知道他下面要寫什麼了,對我的吸引力就不太大。有的文章的角度很多都寫過了,覺得新意就沒有了。

看一篇關於微信公眾號發展方向文章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到了一個點:一類是專注推文,但是內容更加有質量,有思考力,那些沒有深度,沒有價值的文正在逐步被排除,內容質量為王的時代到了,一個團隊會為了一篇推文打磨一個星期。用戶對於內容要求變高了,內容的稀缺性和提供系列化內容的持續性。

內容越稀缺,越值錢!

怎麼辦?

1,多問幾個為什麼? 學長昨天舉了個例子,是中心點圍繞年輕的時候為什麼要去大城市看看?接著開始問:大城市能提供什麼?小地方對我們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麼?去大城市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等等。層層深入,整理思路,找到不一樣的點。

2,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深入思考。寫作本來就是要把我們的思考傳遞出來,關鍵就是自己思考的深與淺的問題。之前大家討論過王源吸菸的事情,有的小夥伴們覺得是王源知錯就改,有的小夥伴們看到的是王源維持自己的人設,有的小夥伴們看到的是王源背後的商業運營。那這寫出來的文章就有差距了。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遇到問題多想一想,結果自然不一樣了。

我們在寫文章要注意讀者思維,讓讀者明白我們要表達的意思,文章內容要注意淺顯易懂,準確傳遞給讀者。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第一句的構思,一語定乾坤,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