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怎麼“看”到美?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但真正能夠做到細緻觀察並能從平凡事物中有所發現的人,卻寥寥無幾。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觀察的重要性,那為什麼我們每個人最後的收穫卻天差地別呢?是不是我們觀察的方法有問題呢?

帶著這樣一個問題,我不斷地思考和研究。不久,我有了一點自己的感悟。

我喜歡到公園散步。家門口的公園我每天都要走,常常我會覺得這朵花很美,就低下身用手機拍個照。有時,我就坐在樹蔭下,呼吸青草的氣味。儘管我很喜歡公園裡的一草一木,但要問我看到的是什麼草、拍的是什麼花、乘涼的大樹是什麼品種,我卻全然不知。我以為,我看到一草一木一花,便有了對於這個世界足夠的瞭解,可是並非如此。如果我更細心一點的話,也許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樣了。

寫作也是如此。我常常覺得自己寫得很努力,但又總是感覺自己寫得不夠好。尤其是對於景物的描寫和人物細節的描寫,我最多做到展露我所知道的全部細節,卻難有神來之筆。好的文章常常會讓人驚歎,就像魯迅寫豆腐西施楊二嫂,如細腳伶仃的圓規。

所以,那時候,我便總結:要想觀察到位,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勤查多問,記錄細節。
  2. 注重對比,層層深入。
  3. 大膽聯想,多角度切換。

我以為自己對於“觀察”的總結,已經夠了。但直到看到採銅的《精進2》,我才不得不佩服採銅的洞見。

世界這麼大,怎麼“看”到美?

只是一個小小的中華鉛筆,卻能有那麼多的門道。

採銅告訴我們,“觀察”不僅僅是“看”。“觀察”還意味著切換不同的視角去看同一件東西。

以鉛筆為例,它的出現在整個書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鉛筆的可擦性,給人帶來無盡的“安全感”,小學生要用它,著名的設計師和創作者也都常常用它來構建草圖。但是它沒法長久地保存,所以永恆性與它無關。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可以藉由計算機來完成,鉛筆似乎漸漸地退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小物,也有很多值得我們觀察和探究的點。

從四個方面,採銅教給我們如何細緻觀察鉛筆。

  1. 材質
  2. 造型
  3. 裝飾
  4. 工藝

以鉛筆為例,採銅娓娓道來。我感慨頗多。這還是我最熟悉的鉛筆嗎?

總的來說,這樣一種觀察方法,就是練習著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問題。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並從事物的實際功能中解放出來。

從這個視角出發,你能不能想想,水杯除了喝水的其他用法呢?

世界這麼大,怎麼“看”到美?

發現始於觀察。觀察帶來問題,問題又會引起我們的沉思。

當我們還不是那麼仔細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對於世界的疑問,也更少。所以,越是無知的人,也越覺得安全。當我們的腦中出現一個個問號的時候,別害怕,那是我們智慧增長的起點。

學會觀察,是每一個立志終身學習的人不能忽視的一門技能。在《精進2》中,採銅還提醒大家,在觀察的過程中,要避開“概念”的陷阱。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它自己的多面性,當我們用唯一的視角去觀察事物的時候,多面體就塌成了一個平面。所以,我們觀察的結果才常常殘缺甚至是偏見。“概念”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對這個世界有很深的瞭解,但實際上一旦事物沒有了“概念”,我們便會發現自己一無所知。我們應向孩子學習,研究我們想要深入瞭解的每一樣東西,而不是從概念出發,理所當然地去理解這個世界。

除此之外,每一次觀察只選擇一個視角,更有利於我們釐清自己的觀察結果。這種做法有心理學研究做支撐:人的認知活動有賴於“工作記憶”,而我們的大腦所能承載的“工作記憶”是有限的。我們無法“並行”處理太多的東西,只能一個一個地來。

這種逐個擊破的方法,實際上在閱讀中,我們經常使用。

蘇東坡就是一個特別擅長觀察和總結的人。他每次讀書都要讀很多遍。他從不認為,人可以讀一遍書就理解書中所有的知識。蘇東坡每次閱讀,都只關注一個主題,而與這個主題無關的點,他選擇屏蔽不看。這樣的讀書方法,總能讓他有很多新的發現。就拿《漢書》來說,他聚焦的點從治道到人物,從官制到兵法,每切換一個視角,就能激發出許多新思考。

世界這麼大,怎麼“看”到美?

“學以致用”,無論是讀書、讀物還是讀人。

採銅用14個字總結其精妙之處:

信息應多方合攏,人世需考慮周全。

通過“鉛筆”,我們實現了多種學科在小範圍內的融合。世界這麼大,還有更多的事物,在等待著我們去探索。這一切的源頭,都始於觀察。

英雄所見略同,法國作家普魯斯特也這樣說道:

真正的發現之旅並不是找到新的風景,而是尋得新的眼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