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變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變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普賢變

在第2窟、第3窟的壁畫中,還保存有我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榆林窟和東千佛洞保存了4幅,其中榆林窟2幅 , 東千佛洞第2窟兩幅。這4幅《唐僧取經圖》均為西夏時代繪製,要比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三百餘年,是研究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和《西遊記》成書極為珍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變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普賢變

在第2窟、第3窟的壁畫中,還保存有我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榆林窟和東千佛洞保存了4幅,其中榆林窟2幅 , 東千佛洞第2窟兩幅。這4幅《唐僧取經圖》均為西夏時代繪製,要比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三百餘年,是研究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和《西遊記》成書極為珍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 唐僧取經圖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變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普賢變

在第2窟、第3窟的壁畫中,還保存有我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榆林窟和東千佛洞保存了4幅,其中榆林窟2幅 , 東千佛洞第2窟兩幅。這4幅《唐僧取經圖》均為西夏時代繪製,要比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三百餘年,是研究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和《西遊記》成書極為珍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 唐僧取經圖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唐僧取經圖


"

敦煌 自十六國時期開窟,歷經北魏、隋唐、五代、宋,敦煌把各個朝代輝煌璀璨的宗教壁畫、佛像石窟匯聚於此,烽燧、關隘、寺塔等文化藝術遺址更是繁星般地分佈全境,等待著你去一一解讀。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與敦煌

敦煌研究院老院長樊錦詩在講述敦煌與大千先生時說:“張大千要到敦煌去,看六朝跟隋唐的畫。當時有的人連敦煌都不知道,敦煌有個石窟,他也不知道,他們以為他在說夢話呢,他(張大千)慧眼獨具。

大多數人或許聽聞過大千先生去敦煌臨摹壁畫之事,但這趟敦煌之行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精心準備

為了做好臨摹的充分準備,大千先生託友人從青海塔爾寺等地購買畫布、紙筆、膠粉、以及從西藏(據說是從印度或緬甸進口的)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1942年,先生專門又從青海塔爾寺聘請了藏族喇嘛畫師赴敦煌,幫助準備畫布和調製顏料。

傾力為藝

敦煌周遭全是沙漠,可以想像大千先生一行當時在敦煌的生活清苦艱難。

一行人的日常所需,都是大千先生託朋友幫助購買,每三、四天便要運一車用品到莫高窟。為了幫補生活,大千先生還帶領大家開荒種菜、養鴨改善生活。

冬天敦煌的氣溫最低可達零下二三十度,他們不得不僱用了二十多頭駱駝到二百里外的沙漠中尋拾枯木,以供作飯、取暖之用。

當時敦煌一帶常有土匪出沒,為安全之計,先生請了一連當地駐軍作護衛,所需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先生自己出。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榆林窟

虔心寫佛

莫高窟洞內光線陰暗、空間有限,壁畫色彩多已褪敗,在摹制壁畫時,須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

大千先生指導弟子、兒子和喇嘛畫師分工合作,首先將玻璃紙覆在壁上,用鉛筆或毛筆勾摹初稿,然後貼上畫布透映日光,用木炭在畫布上勾出輪廓,再勾墨線、敷色。

凡是佛像人物等主要部分均由先生親歷親為,其餘部分由他人協助分繪。同時他常常叮囑眾人不要碰損或弄髒壁畫。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他們每天日出入洞,日落而出,個個蓬頭垢面。石窟內光線暗淡,先生常常一手持燭,一手執筆,有時站在木梯上,有時蹲在地上,有時乾脆躺臥在地上,經過數十次觀研之後才肯落筆。冷天,手凍得連筆拿不住,但是先生仍對臨摹的壁畫要求嚴格,不合格的畫作一律重畫。

原貌重現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在敦煌期間難得的休閒時刻

大千先生在《談敦煌石室》中說:“敦煌現存之(壁)畫,約三分之二已變色,其餘完美如新。其用銀硃和粉繪色者大都變為黑色,現臨摹者以皮膚為黑色,實為大錯。石青、石粉所繪之部現尚嶄新,而粉與石彩、銀硃均不能混合,一經混合,經久即黑。”

大千先生克服艱難赴敦煌臨摹壁畫,留下了276件壁畫摹本,其中62幅於1949年帶去臺灣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其餘183幅由其大夫人曾正蓉在1953年1月19日轉交給四川博物院代為保管。由於敦煌壁畫中許多已無跡可尋,這批壁畫摹品更變成了研究敦煌壁畫和張大千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我們能親身近距離鑑賞大師留下的作品,籍此一窺莫高窟壁畫當年的輝煌,實屬今生之幸!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修復匠與敦煌

畫壇巨匠如張大千先生,用臨摹的方式復刻下文化和藝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匠人,他們手中不是畫筆,而是注射器、鑷子、竹籤等工具,他們就是壁畫的修復匠,用自己的執著和技藝,將斑駁的壁畫修復,奮力抵抗著歲月對古代壁畫的侵蝕。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這些古代壁畫在空氣中的水分和土壤的鹽分導致的腐蝕反應下,壁畫壁基會出現嚴重的位移、脫落,歷經千年歲月會出現各種病害:起甲、空鼓、酥鹼等等,更何況地處沙漠乾旱的惡劣環境,風沙侵蝕使得壁畫病害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我們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從未停止。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受損壁畫之一

修復師不是我們想象中拿著紙筆勾畫,更像是看病,望聞問切,一樣都不能少。要根據不同病害“私人定製”一套嚴密的修復方案。例如修復起甲壁畫主要是增加顏料層與地仗層的粘結力,具體工藝有除塵、注射粘結劑、回貼顏料層、滾壓等步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灌注泥漿

學者與敦煌

如果說觀摩和欣賞是在見證藝術,那麼文化的交流,使得千年文明得以傳播和傳承,也不失為抵抗消亡之藝術的有效方式。

敦煌石窟中的《父母恩重經變》、《報恩經變》、《觀無量壽經變》等佛教壁畫,從關於處理家庭關係的道德觀念、日常生活的倫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佛教倫理與大眾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等方面,探討了七至十世紀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其中《父母恩重經變》經變畫主要描繪的是“子女與父母”間的相處,貫穿“行孝”的思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156窟前室窟頂,一老嫗推著嬰兒車

《報恩經變》則據《大方便佛報恩經》繪製,經文講述釋迦牟尼過去若干世報效佛恩、君親恩、眾生恩故事,從中亦能窺見反應忠孝思想的故事。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85窟 釋迦佛在楞伽城說法

《觀無量壽經變》用較長篇幅描述了佛經裡未生怨的故事,未生怨即阿闍(shé)世王,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莫高窟第45窟北壁東側 未生怨

研究領域涉及敦煌歷史地理、敦煌石窟、敦煌文獻、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的結合、敦煌佛教文化、敦煌吐蕃文化研究及歷史文化遺產與社會發展關係等。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軸,紙本設色,110×80cm,1954年作,中國美術館藏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敦煌遺書•王梵志詩》中留存的這首詩,刻畫了畫工及工匠們匆匆走過的一生。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營造者與敦煌藝術的創造者,遺憾的是,他們幾乎都沒有留下姓名及相關記載。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生活情況怎麼樣?

最深刻的解讀,只能是親臨現場,全身心沉浸在敦煌的恢弘壯闊裡,任何其他文字、圖片、聽聞,都不能替代。

莫高窟45窟,作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值得細細觀賞。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造成有靜有動、文武並俱的活躍氣氛。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迦葉、菩薩、天王像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西壁龕內南側 阿難、菩薩、天王像

南壁的觀音經變,取材於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音普門品者,即觀世音菩薩普觀“圓通之門”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謂。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 觀音經變

觀音經變下部的救苦救難場面,寫實性極強,其中著名的監獄圖、航海遇難圖、砍頭圖、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圖、商人遇盜圖等,畫面描繪生動、驚心動魄,皆為現實社會之真實反映,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南壁西側 觀音救海難圖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其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經變的描繪並無二致,竭力刻畫西方淨土的繁榮景象。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敦煌石窟水月觀音中最為精美

在這裡我們終於可以一睹“水月觀音”的尊容,同時領略北壁和南壁上兩幅水月觀音的不同魅力,體悟一下到底是什麼讓曾經的大千先生駐足良久怎麼都看不夠。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北側水月觀音

而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南側 水月觀音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張大千臨摹南側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3窟的西夏文明

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

榆林窟曾被西夏高僧慧聰譽為“白日聖香菸起,夜後明燈出現”的“世界聖宮”,而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西夏文明時期的代表窟。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51面千手千眼觀音變

第 3 窟主室東壁南側的千手千眼觀音經變非常獨特,共畫有 51個頭。佛經上記的千手千眼觀音持物手為41只,而這裡所畫出的器物多達140餘件。通過觀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時代很多生活資料和生動的場面。

主室西壁南北兩側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敦煌石窟中價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畫,畫面氣勢宏大,表現獨特,均以水墨山水畫作為背景,表現出了宋代山水畫的最新成果。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變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普賢變

在第2窟、第3窟的壁畫中,還保存有我國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在榆林窟和東千佛洞保存了4幅,其中榆林窟2幅 , 東千佛洞第2窟兩幅。這4幅《唐僧取經圖》均為西夏時代繪製,要比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三百餘年,是研究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和《西遊記》成書極為珍貴的歷史圖像資料。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2窟 唐僧取經圖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榆林窟第3窟 唐僧取經圖


敦煌,為什麼非去不可?

認識、解讀、感悟敦煌無窮無盡的魅力,尋跡之路仍未走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