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你需要知道的5個習俗及古詩詞名句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關於端午節你需要知道的5個習俗及古詩詞名句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端午的鴨蛋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關於端午節你需要知道的5個習俗及古詩詞名句

端午節名句

1.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蘇軾《浣溪沙·端午》

2.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蘇軾《浣溪沙·端午》

3.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張耒《和端午》

4.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舒頔《小重山·端午》

5.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邊貢《午日觀競渡》

6.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7.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貝瓊《已酉端午》

8.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趙蕃《端午三首》

9.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10.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殷堯藩《同州端午》

11.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殷堯藩《端午日》

12.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13.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蘇軾《浣溪沙·端午》

14.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15.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陸游《乙卯重五詩》

16.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17.小雨溼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8.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杜甫《端午日賜衣》

19.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20.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21.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