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因為歷史悠久,所以流傳下來的習俗也就特別多,最主要的有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在這些習俗的背後,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一、端午節,當然一定要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古老的習俗。

粽子大家都很熟悉,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最早人們吃的不是粽子,而是“梟羹”。

《史記》中就曾記載:“漢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因為吃的多了,所以梟漸漸地就越來說少,捕捉起來頗為不易,所以“梟羹”的習俗也就沒有流傳下來。

到了東漢,便已經出現了吃粽子的習俗,但一直到晉朝,粽子才演變成端午的主要食品。

關於吃粽子的起源有很多,但人們大多都願意把粽子和屈原連接在一起。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屈原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曾擔任“左徒”一職。

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忠孝仁義的氣節讓屈原衷心的履行著作為一名臣子的職責,所以對於朝廷中他覺得不對的,都要直言規勸。

關於屈原諫言的故事在《史記·屈原列傳》、《無能子》、《新列國志》、《清宮禁二年記》中均有記載。

在屈原看來,諫言是臣子應盡的責任,但他忘了,諫言本身就有弊端,作為一國之君,對於自己不喜歡的諫言是可以依律處理的。

屈原一生三次被流放,可謂十分不得志,但即便如此,他也從內心深處熱愛著自己的國家。所以當楚國的都城郢都淪陷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76歲的屈原留下了傷心的淚水,這些淚水是為已經死去的楚國人民的哀悼,也是為再也無法實現的信念而哀悼。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流浪到湖南洞庭湖的屈原投汨羅江,殉國而死。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忠臣,所以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會帶著實物來紀念他。

吃粽子是楚國的風俗,為了紀念他,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將包好的粽子煮熟之後投到汨羅江裡,魚吃飽了,就不會傷害屈原。

如今的粽子多為三角形,其實最早的粽子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粽子

傳說,孟姜女的丈夫杞梁被抓去修建長城。一別三年,音訊全無。

思夫心切的孟姜女決定千里尋夫。那時正值五月,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孟姜女也包了丈夫最喜歡吃的粽子,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的丈夫其實早就死在城牆之內了,傷心不已的孟姜女痛哭失聲。

為了紀念他們的愛情,人們將粽子包成三角形,一個代表陰,一個角代表陽,象徵二人從此陰陽相隔,卻又永不分離。

孟姜女的故事只是一個傳說,關於粽子的形狀,比較靠譜的說法是與牛角有關,這個說法出自於《詩經·周頌》:“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祭祀是古代的傳統,牛則是高級別的祭品,只有皇帝主持的祭祀活動才會用,普通老百姓則會用粽葉將黍米包裹起來,因為古人認為牛的角是可以通靈的,所以便把粽子包成牛角的形狀用來祭祀。

西周出土的史牆盤銘文中就有“(木齊)角(音戈)光,義其祀”之句” 記載。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牲首的兩個角平齊而有光澤,用來祭祀正相宜。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艾草

二、插艾草,去邪氣

端午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也就是歷史中的上古時期。

在上古時期,夏至和冬至是曆法的分界線,所以意義十分重大,由此便演變出了各種盛大的活動。

端午就是古代的夏至。

在古代,人們採用的是干支紀年法,是按照干支的次序來確定日子的,節日也是一樣,所以端午並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經過不斷地演化,才將端午固定在五月初五。

關於端午就是夏至的說法,最在在西晉著名史學家司馬彪的《續漢書·禮儀志》中有記載:“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日至,陰氣萌生,恐物不揉懋。”

因為夏至過後,天氣燥熱,蛇蟲滋生。為了驅蚊辟邪,人們便引申出了各種活動。

插艾草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一把艾草

關於插艾草的習俗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艾草,可全草用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就說,“艾葉能灸百病”。

關於插艾草的起源,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黃巢起義

傳說唐朝末年,一個名叫黃巢的人起兵造反,據說他殺人如麻,十分可怕、

有一天,黃巢和他的起義軍來到了河南鄧州。

大軍進城之前,他和一個隨從扮成普通百姓先進了城以勘察地形,剛進城不久,他就奇怪的發現城中的不少百姓都攜家帶口的往外逃。

以為發生了什麼事的黃巢順口就對身邊的一個婦人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婦人見黃巢是一個外鄉人,便立刻小聲的對他說:“縣衙大爺已傳令,說黃巢馬上進城了,讓我們快些逃命。”

黃巢繼續問道:“那既然是逃命,為什麼要牽著年齡小的孩子,抱著年齡大的孩子呢?”

婦人回答說,年齡大的孩子的父母都被亂軍打死了,是遺孤,年齡小的是我的孩子,如果黃巢打來了,我寧可放棄我自己的孩子,也要保護親人的孩子。受人之託,就要忠人之事。

婦人的一番話讓皇朝十分感動,他對夫人說他就是黃巢,而且他從來不傷害老百姓,只和官府打。

說完,黃巢順手砍了幾株艾草交給婦人,讓她插在門上作為記號,這樣起義軍就不會傷害她了。

婦人立刻把這個消息傳給了其他村民,果然,所有的老百姓都躲過了一劫。

這一天,正好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所以後來每到這個日子,人們都會在門前插上艾草,以保平安,久而久之,插艾草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除了插艾草以避毒之外,人們還將蠍、蜈蚣、壁虎、蟾蜍、蜘蛛等五毒的圖案秀在背心上,小孩子穿著便能避毒。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賽龍舟

三、賽龍舟是端午節最主要的競渡活動。

關於賽龍舟的習俗最早源於上古時期人們的圖騰崇拜。

這種說法聞一多先生在他的論文《端午考》中有較為詳細的論述。

聞一多先生認為,上古吳越地區的人們對龍的崇拜,認為自己是龍的子孫,是一種標準的圖騰崇拜。

吳越民族作為上古時期的百越族群,大多數已經融入到漢族了,但也有少數支系的後裔,一直繁衍流傳了下來,分化成了壯、布依、侗、傣、黎等民族。

在這些少數民族的習俗中,關於對龍神的崇拜也漸漸流傳了下來,其中又以苗族的龍舟節最為出名。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關於苗族五月初五龍舟節,最主要的說法就是祭祀,就連傳說都與龍有關。

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保公的老人,和他的獨子九保一起以捕魚為生。

有一天,父子倆一起去打魚,突然之間,狂風大作,深潭中突然躥起一條惡龍,一下就把九保給拖走了。保公急忙跳入潭水中尋找,找到了一個龍洞,他游到龍洞裡一看,兒子已經死了。

為了給兒子報仇,保公拿著火草,潛入龍洞,一把火將龍洞燒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於把惡龍燒死了。

龍死了之後,便浮在了水面上。村民們看見這麼大一條龍,都趕來分龍肉吃。那一天夜晚,死去的龍給村民們託夢:“我傷了老人的獨子,自己也賠了一條命,如果你們能行好,就用杉樹依照我的身軀,在江上滑幾天,像我活著的時候一樣,我就興雲作雨,讓你們五穀豐登。”

第二天,人們就按照龍所說的,用杉樹做了一條小舟,在江水上滑了幾天,果然降了喜雨,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越王勾踐劍

關於龍舟競渡,還有另一種說法也流傳了下來,就是記載於《楚傳》中的“越王勾踐說”。

相傳越王勾踐滅國後,為了報仇,以競渡的名義暗中操練水軍。

其實,在古代,競渡活動一開始並不是端午特有的活動,或早或晚都可以舉行競渡,比如《會稽志》中就記載到:“二月二日,帥府領客觀競渡。”

漸漸地,賽龍舟便演化成了習俗,流傳了下來。

到了唐代,競渡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娛樂活動,其場面之熱鬧,是其他任何節日都無法比擬的,張建峰《競渡歌》就有生動的描寫: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瞭解了這三個習俗,你就讀懂了端午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賽龍舟,不同的民族還有著不同的習俗,比如鬥草,贈扇子,吃茄子或長豆等等,但追根究底,都是人們對辛福生活的祈求和對聖人先賢的追思,也正是這些深刻的文化內涵,讓端午節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