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豆腐 靈江 豆漿 滷水 美食 腐皮 文物 大豆 歷史 浙江新聞臺州 2019-06-14

2019-06-09 08:09 | 椒江發佈

椒江區章安街道的梵音寺,在椒江頗有名氣,至今已有246年的歷史,為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扁舟和尚所建。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梵音寺一景

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1993年1月,椒江文物管理委員會確認其為椒江文物保護點。而該寺自做的豆腐更是一絕,嘗過的人都對它戀戀不捨。梵音寺自己做豆腐的歷史是從扁舟和尚建寺之日起,豆腐主要作為寺院的供品和日常食用。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將浸泡包的黃豆倒進機器裡,出來的是豆腐渣。

做豆腐是一項技術活,製作出好吃的豆腐更是不易,浸泡黃豆短則四五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現如今能耐得住性子做豆腐的人也越來越少。梵音寺豆腐的獨特之處,在於堅持用傳統的鹽滷作凝固劑,既便其它添加劑很省力也從不放棄,保留了原始的豆香味。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用柴火燒的土灶,豆腐往往更香。

義工做了30年

梵音寺做豆腐的師傅傳了一代又一代,到現在也不知道第幾代了,只知道上一任做豆腐的阿婆已經91歲了。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豆漿磨好了後,需要倒進鍋裡燒開。

現在做豆腐的是幾位上了年紀的阿婆,一位是73歲的葛仙鳳,另一位是70歲的唐成娥,技術主要由唐成娥把控,葛仙鳳則充當幫手的角色。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等豆漿燒開後,用勺子將豆漿從鍋裡舀出來。

唐成娥在這裡做了30多年的義工,也就做了30多年的豆腐,以前家裡父母就是專門做豆腐賣的,因此對她來說做豆腐是輕車熟路的。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豆漿裡往往含有豆渣,因而需要用包袱將豆漿過濾出來。

傳統工藝,原始滋味

要說現在做豆腐和過去最大的區別就是,機器研磨代替了以往的石磨,其餘的浸泡、過濾、煮漿、點滷水等工序依舊是延續老傳統。用土灶燒柴火,做出來的飯菜就是香,燒豆腐自然也不例外。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燒熟了的豆漿如同舞動的精靈,跳著曼妙的舞步。

做豆腐最關鍵在於滷水點豆腐這個環節,滷水點少了豆腐偏嫩筷子夾不起,點多了豆腐偏老口感柴,但在唐成娥這裡就是剛剛好。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用傳統的滷水做凝固劑,點出來的豆腐往往更加香甜美味。

她做出來的豆腐總是口感鮮美,鬆而不散,涼拌也好,混搭也好,人們總能把它吃個精光。因而豆腐也成為梵音寺的一道特色菜,凡客人來必吃,吃後必贊之。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等冷卻一段時間以後,上面會凝結成一層豆腐皮,用一根小竹棒挑起來,晾乾後變成了一道美食。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將豆腐腦倒進豆腐架內,蓋上蓋子,再壓上石頭,待水慢慢瀝乾,便成了豆腐。

椒江這座寺廟裡,一塊豆腐做了200多年

古剎豆腐,古法制作,自然飄香,美味可口。

縱使機械化發達的現在,也很難找到機器替代製作豆腐的繁瑣流程。

唐成娥就這麼堅持了幾十年,梵音寺做豆腐更是堅持了200多年,也許這就是一種修行吧。

(原標題:《看椒江,一座古剎、一方豆腐、一次修行!》,編輯楊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