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產業是東營市的支柱產業,總量佔到全市工業的半壁江山,從業人員3.9萬人,高峰超過5萬人,銀行用信達千億元,已發展成為全市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職工就業的重要載體、工業的“看家”家當。2018年,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60億元、利稅194億元、利潤40億元。全市21家煉化企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萬噸/年,佔全省的34.4%、全國的8.8%,16家地方煉化企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290萬噸,產業規模比我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的任何一個都大。


2019 | 東營煉化行業現狀及未來規劃


東營市煉化企業一覽表(崑崙諮詢提供)

2019 | 東營煉化行業現狀及未來規劃

六 方 面 建 議

一是建議調整消費稅的徵收環節。將成品油消費稅的徵收環節由生產環節改為批發環節或零售環節。一方面可大幅降低地煉企業的繳稅資金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減少地煉企業批發、零售環節的偷、漏稅行為,防止走私成品油,非標油及調和油對成品油市場的衝擊,降低稅務部門管理難度和執法風險。

二是建議將價內稅調整為價外稅。將成品油消費稅由價內稅改為價外稅,實現“價外徵收”,則該稅種就會由“隱性”稅收轉為“顯性”稅收,降低油品稅負,解決重複徵稅問題,並且在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還能更好的促進消費者節約燃油,減少排放。

三是建議將消費稅調整為中央地方共享。在地煉行業兩大主體稅種中,消費稅收入全額劃歸中央,增值稅收入50%上劃中央,再加上所得稅等部分上劃中央,整個行業中央級收入稅收總量中佔有較高比重,地方所獲與其資源、環境等的付出並不相符。將成品油消費稅由全額中央級調整為中央地方共享,增加地方政府對成品油消費稅規範和管理的支持力度。

四是建議降低成品油消費稅稅率。煉化企業稅費負擔過重,消費稅佔產品成本的比率達4成。降低成品油消費稅稅率從而降低成品油價格,推動降低物流成本,對降低物價、拉動消費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是建議實行成品油消費稅返還政策。成品油消費稅為中央級收入,煉化企業安全環保的事權在地方,地方政府從事環境整治、安全監管等,資金投入較大。通過中央財政,按煉化企業入庫消費稅的一定比例,給予煉化企業所在縣(市)區政府作為環保安全補貼。可以有效調動地方政府在環境整治、安全監管等方面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地方財權事權相匹配。

六是建議賦予地煉企業成品油出口資質。爭取發改、商務、海關等部委放開成品油出口限制或給予地煉企業成品油出口一定配額,在成品油出口政策上公平、公正、平等對待地煉企業,讓地煉企業與“兩桶油”在同一平臺上進行良性競爭,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原 油 保 障 方 面

近年來,我市16家煉化企業通過淘汰落後煉油產能獲取到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獲准年使用指標3735萬噸。中國化工控股的華星集團、正和集團年可獲得集團公司調撥原油1000萬噸左右,石化總廠年可獲得勝利油田原油220萬噸,中海化工東營石化去年投產,年可獲得中海油原油供應350萬噸。同時,我市與中石化簽有合作協議,“十三五”期間提供500萬噸以上的原油供應。目前,油地雙方正在積極推進石化總廠改制,《合資合作意向書》在中石化總部完成部門會籤,中石化發展計劃部就改制後稅基合規性正在徵求財政部意見。

多年來,我市與中海油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中海油參股了我市的中海油東營石化公司,在東營港建設了原油上岸工程、原油碼頭、原油成品油庫區等配套設施,今年2月26日,市政府與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開發渤海區域墾利油田框架協議》,約定共同出資以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合作開發墾利油田群,將合作的領域拓展到了油氣開採業。中海油渤海管理局在距離我市不足30公里的海域內發現了千億級大氣田,是渤海灣盆地50年來最大的油氣田發現,同時,該區塊屬凝析油氣田(含凝析油量50%),是國家能源局重點推進項目。在推動雙方合作方面,一方面,我市積極為中海油開發渤海灣油氣資源、在東營港建設生產生活保障基地提供全力支持;另一方面,積極爭取凝析氣田資源在東營港開發區上岸,為我市提供氣代煤原料的同時,可利用凝析油生產乙烯,破解我市烯烴資源短缺的難題。目前,市政府和中海油均已成立工作專班,全力推進雙方戰略合作。

成 品 油 銷 售 網 絡 建 設

以富海集團、海科集團為代表的部分地煉企業正在加快佈局成品油銷售終端。富海集團創建的“富海聯鎖”品牌,已擁有自營加油站70家,加盟站180餘家,並配有全套的自營物流運輸體系,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配送服務。同時,公司配備專業的產品售後服務體系,定期隨機選取客戶進行產品質量回訪,真正瞭解客戶實際需求,以期達到客戶滿意度100%的目標。海科集團創建的“小海豚”品牌一經推出,便以高度體驗式服務、卓越的運營模式、穩定的高品質油品供應、智能化管理系統、靈活的合作模式吸引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迅速成為油站圈內的“網紅”。目前已建成加油站10座,正在建設13座,分佈在山東、江蘇、安徽、山西、湖南、湖北等地。未來5年,小海豚公司將依託海科石化在全國的異地庫區佈局,通過合資公司、全資公司、特許運營商加盟、委託管理合作等方式運營1000座加油站,在華北、華東、華中地區開展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業務。

產 業 布 局

確定了1個核心基地,4個延伸加工區,N個重點化工企業,即“1+4+N”的佈局方向。1個核心基地即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統籌臨港資源和土地優勢,按照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雙招雙引”主陣地、新材料產業拓展示範區的定位,堅持“港區一體、融合發展、三位一體、集群發展”,構建大港口、大物流、大化工、大倉儲體系,建設高水平石化產業基地。4個延伸加工區即位於黃河以南的東營區化工產業園、墾利化工產業園、廣饒化工產業園、廣利化工產業園。N個重點化工企業即在1+4園區外,符合省化工重點監控點認定標準,著重培育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化工企業。

轉 型 升 級 路 徑

一是通過實施東營港開發區200萬噸/年PX項目,逐步推進由原料調撥整合向產業集聚整合提升,按照芳烴、乙烯、煉油項目聯合佈局的一體化發展思路,組織參與原料供應的相關煉廠在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聯合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方面,實現煉化產能整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生產烯烴、芳烴等化工基礎原料,圍繞乙烯、丙烯、芳烴等的高附加值利用,重點提升合成材料、有機原料、精細化學品等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培育有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產品集群。二是多元化路線發展烯烴產業,依託港口優勢,進口海外輕烴(包括乙烷)、甲醇等資源,合理發展輕烴裂解、丙烷脫氫、甲醇制烯烴等多元化路線的烯烴生產,豐富下游產業發展所需的烯烴原料供應。三是對利華益等在化工轉型方面已取得較好成效的企業,整合部分煉油產能,保證原料供應,繼續實施“油頭化尾”改造,走出我省地方煉廠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廣 饒 縣 石 化 產 業 發 展

煉化產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煉化產業發展,正積極推動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廣饒縣是我市煉化產業最集中的縣區,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近3000萬噸,約佔全省的17.4%,全市的37.5%。近年來,廣饒縣將煉化產業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圍繞“整合油頭、壯大化身、做強化尾”,創新舉措、全力推進。

2017年下半年,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分別組織編制《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和《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經積極彙報爭取,我市作為煉化一體化區,重點佈局東營臨港高端石化產業園、史口生態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廣饒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園3個園區。其中,廣饒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園在優化提升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著重發展新型工業,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高端產業。為支持廣饒石化產業發展,市政府將我市化產業佈局由“1+N”調整為“1+4+N”,允許廣饒縣組織一個化工園區申請省化工園區認定。在編制《東營市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時,將廣饒化工產業園定位為四個延伸加工區之一,重點加快現有煉化企業整合,發展石化下游精深加工產業鏈,與現有產業相結合,集中全市碳四資源逐步培育以合成橡膠為特色的碳四深加工產業鏈,並加快發展橡膠加工助劑、橡膠溶劑油、潤滑油等汽車配套精細化工產品。

廣 饒 煉 化 產 業 整 合 模 式

廣饒縣委託中機國能煉化工程有限公司編制了《廣饒煉化產業轉型升級方案》,整合“油頭”,引導企業通過合資、合作、重組等形式,實現現有煉廠緊密銜接、聯合發展。同時聘請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專家對產業發展方向進行了進一步論證、完善,形成了《2018-2025年廣饒縣煉化企業轉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思路和建議》,積極探索“企業重組、裝置大型化、油化一體化、產業集群化”升級之路,加快形成“油頭化身高化尾”的產業格局。目前,齊成石化公司參股的下游整合項目——東營港200萬噸/年PX項目已完成立項,正在大力推進實施,計劃年底建成投產;同時齊成石化公司參與臨港石化產業基地15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科力達石化公司有意向參與煙臺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通過“產業園區化、裝置大型化、產品高端化”,帶動廣饒煉化的產業轉型升級。中國能源300萬噸/年新材料計劃整合縣內周邊煉化企業所生產的石腦油等產品,建設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的後續石化精深加工項目。項目主要建設150萬噸/年輕油深度催化裂化、150萬噸/年連續重整、50萬噸/年聚丙烯、50萬噸/年乙烯-苯乙烯、6萬噸/年丁基橡膠等15套生產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售收入152億元、淨利潤17億元。

中 國 能 源 新 材 料 項 目 建 設

中國能源300萬噸/年新材料項目佔地2000畝,原計劃投資228億元。根據1月3日市政府專題調度會議要求,經進一步技術論證,確定採用無乙烯中間產品的工藝方案,並向省化工專項行動辦進行了彙報,投資計劃由228億元調整為92億元,已重新編制可行性方案。4月份,在詳細瞭解項目情況的基礎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對項目能耗、排放指標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論證研究,初步估算,項目需要能耗指標100萬噸標準煤,排放指標氮氧化物(NOx)340噸/年,二氧化硫(SO2)294噸/年。除項目佈局外,能耗及排放指標也是項目落地的關鍵制約因素。從我市情況來看,目前,分配給我市“十三五”能耗指標各縣區、市屬開發區已全部用完且“透支”嚴重,該項目能耗指標需要本縣內實行等量或減量替代;排放指標方面,按照規定,新項目建設所需的汙染指標必須通過現有工業企業削減的量來獲取,實行倍量替代,且環境質量不達標區域替代源必須是來自於本行政轄區(國家要求環境質量考核到縣,也就是說縣區環境質量不達標不能從其他縣區調入總量),對汙染物連續三個月同比惡化且不達標區域實施區域限批,追責當地黨政幹部。從目前情況來看,廣饒縣環境空氣質量達不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要求,且在全市縣區中排名最後,2019年3月份更是進入全省後20名,氮氧化物濃度過去8個月中有6個月出現惡化。因此,該項目的排放總量只能縣內解決,需要統籌全縣的環境質量狀況和汙染物排放現狀,進一步深度治理或者整合現有存量,新項目投產時老項目須治理或者關停,確保不增加區域汙染物排放,不引起區域環境質量惡化。廣饒縣及項目建設單位進一步落實能耗、排放指標解決方案,市級在土地供應、水資源保證等方面給予項目適當傾斜,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