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動物 矮鹿 獵犬 非洲 世界的那些最 2019-04-29

導讀: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在所有野生動物裡面,我是獨愛貓科的,可能很多人都跟我差不多,貓科動物不僅有著很高的顏值,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會輸給別的動物,比如戰鬥力上面,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科的動物能有貓科豹屬那麼強。不過貓科裡面又分為很多種,如果廣義的來區分的話,可以簡單地分為大型貓科動物跟小型貓科。老虎這一類,自然就歸類為大貓。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今天我們要講的猞猁,則是一種中小型的貓科動物。歐亞、北美,甚至非洲的部分地區,都有猞猁的分佈,所以就分佈的廣泛性來說,猞猁是很廣的。但是由於並不代表猞猁活得很滋潤,甚至有一段時間,部分地區的猞猁亞種都已經滅絕了,後來才慢慢迴歸,比如瑞典猞猁,由於人為干預,導致這個地區的猞猁一度滅絕,直到後面人們意識到錯誤,猞猁才慢慢迴歸該地區。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猞猁是一種長得比較怪的貓科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它的外表與其他貓科動物相比,就有一定會的差異性。猞猁四肢粗長而矯健,但是身體卻比較短,所以看起來比例並不是那麼好。它整體呈現土黃棕或者灰褐色,每一個地區的亞種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同之處。它的尾巴很短,幾乎像是一團毛球附在屁股後面似的,當然最有特色的還是它耳朵上的“天線”。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特徵,給猞猁帶來了滅頂之災。在中世紀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面,歐洲人認為猞猁是害獸,不僅傷害家畜,還會襲擊人類。加上一些虔誠的信徒以為猞猁是“撒旦”的象徵,也就是惡魔,所以各種殘忍的手段都用上了,比如設置陷阱、下毒、獵犬追捕等等,目的就是將猞猁趕盡殺絕,導致這段時期猞猁數量急劇減少。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後面猞猁為了躲避人類的捕殺,不斷往更茂密的山林裡面躲藏,但是即便是這樣,在19世紀的時候,歐洲還是有很多國家的猞猁都已經滅絕了。直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著手恢復這一物種,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猞猁的種群數量才慢慢一點一點地恢復。到如今猞猁已經是二級保護動物了,種群生存狀態是無危。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我們都知道,猞猁是一種能夠生活在極寒地帶的物種,它身上有著厚厚而蓬鬆的毛髮,能夠令其在寒冷的地方而不至於體溫流失。當冬天大雪覆蓋的時候,很多動物行走都不是很方面,但是猞猁是一個例外,它的四肢比較粗長,腳掌很大,所以在雪地裡面行走,要比其他動物更靈活一些,這樣捕獵的時候,成功率更大。比如雪兔、狍子之類的動物,都是它的捕食對象。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猞猁是獨居的動物,很多人都認為它在北寒帶過得比較孤獨寂寞冷,實際上猞猁也是一種社會性比較強的貓科動物,在繁殖的時候,它會與另外一頭猞猁一起生活。雄猞猁的領地要比雌猞猁更廣,所以一個地區一頭雄猞猁的地盤往往包含三四頭雌猞猁,所以它是“一夫多妻制”的。與其他貓科動物只在交配期短暫在一起的模式不同,雄猞猁會花更多的時間與另一半待在一起。

常被誤會的猞猁,它不是“惡魔”,也沒人們想得那麼孤獨

甚至直到幼崽快要出生的時候才會離開,猞猁一胎能夠產下2-4只幼崽,幼崽大約會在2年的時間性成熟,然後離開媽媽重新過起了自己的生活。一般來說,猞猁的壽命能夠達到15年之久,而人工飼養的狀態下就更長了。目前世界上關於猞猁的報道還是比較多的,它們並不難尋找,只不過很凶猛,人類靠近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以免被傷到。

(常看我,豐富你的動物知識庫,喜歡請給個贊;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