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
"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互聯網公司與非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

列舉起來,真的很多。

互聯網公司關心的不是客戶,而是用戶;不是銷售,而是產品;不是KPI,而是OKR;不是營收實現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增長……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要“激活個體、去中心化”,這與我們頭腦中傳統組織理念有點不太一樣;還有眾多的組織創新模式,比如小組制、合弄制、自由式公司、青色組織、開放組織等等,層出不窮。

01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必須依賴”中央控制“

過去,大規模製造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層級非常複雜,例如巨型企業富士康:集團十數級、事業群、事業部、產品線、部門、科組……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

有位女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不忘為公司代言,因屢有驚人之語成為網紅。她的作風也很霸道、強悍。她說,為了治理公司紀律,絕不允許女員工戴耳環、戴項鍊、留長髮,必須都留短髮。作風要統一,不能一盤散沙。

"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互聯網公司與非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

列舉起來,真的很多。

互聯網公司關心的不是客戶,而是用戶;不是銷售,而是產品;不是KPI,而是OKR;不是營收實現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增長……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要“激活個體、去中心化”,這與我們頭腦中傳統組織理念有點不太一樣;還有眾多的組織創新模式,比如小組制、合弄制、自由式公司、青色組織、開放組織等等,層出不窮。

01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必須依賴”中央控制“

過去,大規模製造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層級非常複雜,例如巨型企業富士康:集團十數級、事業群、事業部、產品線、部門、科組……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

有位女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不忘為公司代言,因屢有驚人之語成為網紅。她的作風也很霸道、強悍。她說,為了治理公司紀律,絕不允許女員工戴耳環、戴項鍊、留長髮,必須都留短髮。作風要統一,不能一盤散沙。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明珠)

這個女企業家是誰,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也許她的管理理念你未必認同,比如強調統一、強調標準、強調服從,哪怕對員工的穿著和一舉一動也會作出嚴格的限定。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贏得了與雷軍的5年10個億的賭約。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喊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董明珠立即迴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1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

但是不是據此就能說明,格力的組織模式比小米的組織管理模式先進呢?

對於需要大規模生產的企業來說,採取大包大攬式的管控方法是有效的。因為工人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去做,不需要有個人想法,需要的是“螺絲釘精神”,是一板一眼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在組織方式上體現出來的是“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一箇中心”。

這種管理模式,在工業互聯網出現之前普遍存在,尤其是需要大量人力生產的企業。因為沒有嚴格的管控,產品品質就無法保證,生產力就很難得到提升。

當然,這種組織模式也是問題多多,層級一多,就必然出現"大公司病"——各自為政、信息阻塞、反應遲鈍,很容易給公司帶來系統風險,比如說過於依賴於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

而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不僅很難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

"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互聯網公司與非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

列舉起來,真的很多。

互聯網公司關心的不是客戶,而是用戶;不是銷售,而是產品;不是KPI,而是OKR;不是營收實現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增長……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要“激活個體、去中心化”,這與我們頭腦中傳統組織理念有點不太一樣;還有眾多的組織創新模式,比如小組制、合弄制、自由式公司、青色組織、開放組織等等,層出不窮。

01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必須依賴”中央控制“

過去,大規模製造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層級非常複雜,例如巨型企業富士康:集團十數級、事業群、事業部、產品線、部門、科組……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

有位女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不忘為公司代言,因屢有驚人之語成為網紅。她的作風也很霸道、強悍。她說,為了治理公司紀律,絕不允許女員工戴耳環、戴項鍊、留長髮,必須都留短髮。作風要統一,不能一盤散沙。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明珠)

這個女企業家是誰,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也許她的管理理念你未必認同,比如強調統一、強調標準、強調服從,哪怕對員工的穿著和一舉一動也會作出嚴格的限定。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贏得了與雷軍的5年10個億的賭約。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喊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董明珠立即迴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1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

但是不是據此就能說明,格力的組織模式比小米的組織管理模式先進呢?

對於需要大規模生產的企業來說,採取大包大攬式的管控方法是有效的。因為工人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去做,不需要有個人想法,需要的是“螺絲釘精神”,是一板一眼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在組織方式上體現出來的是“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一箇中心”。

這種管理模式,在工業互聯網出現之前普遍存在,尤其是需要大量人力生產的企業。因為沒有嚴格的管控,產品品質就無法保證,生產力就很難得到提升。

當然,這種組織模式也是問題多多,層級一多,就必然出現"大公司病"——各自為政、信息阻塞、反應遲鈍,很容易給公司帶來系統風險,比如說過於依賴於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

而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不僅很難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02 產業+互聯網,讓社群成為組織的外腦

在今天,新的、細分的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多,尤其在消費品領域,個性化需求層出不窮。

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統一的、標準化的方法組織大規模生產,不僅會帶來極大浪費,而且無法滿足這種個性化需求。怎麼辦?當然是藉助外部之手!

簡單來說,就是在定義產品之初,就讓最終用戶和消費者參與進來,形成一個集合線上與線下(O2O)相結合的開放系統。這其中,就有以小米為代表的一些製造企業不再像過去那樣,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貼近用戶,與用戶互動,讓用戶參與到整個產品的設計研發過程,然後對產品持續迭代升級,給到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正是互聯網技術提供了便利,讓組織的開放性前所未有,組織大規模的外部協作才成為可能。在互聯網連接的生態系統裡,內容生產和傳輸管道都變的大為不同——它不再侷限於所謂的“組織內部”人員,而是活躍著各類人群當中。

用戶、消費者、供應商、行業專家、研究機構,發起各種形式的論壇、社交部落,出現了以學生、醫生、公司職員等各種職業為特徵的人群聚集地。一切都已變的網絡化、虛擬化、數據化。有人把這種形態稱做社群。

社群就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專業所形成的圈子和部落;它可以是一個實體小組或社團,也可以是一個在線用戶論壇和興趣愛好者的分享園地;它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構建地盤,也可以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個項目小組,讓跨部門成員共同參與協作。

社群依靠的不再是行政權威,而是專業化和開放性,社群中的人是“社員”,沒有相互隸屬關係,“社員”都是平等的;社群由社群管理者牽頭,社群成員共同制定規則,比如,限定討論某一領域有關的議題,“社員”可以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社員”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而且可以隨時退出,沒有強制性要求。

這種社群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它能夠連接組織中的每個人,讓每個成員找到認同感與歸屬感,並且對社群以外輻射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互聯網公司與非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

列舉起來,真的很多。

互聯網公司關心的不是客戶,而是用戶;不是銷售,而是產品;不是KPI,而是OKR;不是營收實現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增長……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要“激活個體、去中心化”,這與我們頭腦中傳統組織理念有點不太一樣;還有眾多的組織創新模式,比如小組制、合弄制、自由式公司、青色組織、開放組織等等,層出不窮。

01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必須依賴”中央控制“

過去,大規模製造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層級非常複雜,例如巨型企業富士康:集團十數級、事業群、事業部、產品線、部門、科組……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

有位女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不忘為公司代言,因屢有驚人之語成為網紅。她的作風也很霸道、強悍。她說,為了治理公司紀律,絕不允許女員工戴耳環、戴項鍊、留長髮,必須都留短髮。作風要統一,不能一盤散沙。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明珠)

這個女企業家是誰,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也許她的管理理念你未必認同,比如強調統一、強調標準、強調服從,哪怕對員工的穿著和一舉一動也會作出嚴格的限定。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贏得了與雷軍的5年10個億的賭約。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喊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董明珠立即迴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1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

但是不是據此就能說明,格力的組織模式比小米的組織管理模式先進呢?

對於需要大規模生產的企業來說,採取大包大攬式的管控方法是有效的。因為工人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去做,不需要有個人想法,需要的是“螺絲釘精神”,是一板一眼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在組織方式上體現出來的是“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一箇中心”。

這種管理模式,在工業互聯網出現之前普遍存在,尤其是需要大量人力生產的企業。因為沒有嚴格的管控,產品品質就無法保證,生產力就很難得到提升。

當然,這種組織模式也是問題多多,層級一多,就必然出現"大公司病"——各自為政、信息阻塞、反應遲鈍,很容易給公司帶來系統風險,比如說過於依賴於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

而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不僅很難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02 產業+互聯網,讓社群成為組織的外腦

在今天,新的、細分的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多,尤其在消費品領域,個性化需求層出不窮。

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統一的、標準化的方法組織大規模生產,不僅會帶來極大浪費,而且無法滿足這種個性化需求。怎麼辦?當然是藉助外部之手!

簡單來說,就是在定義產品之初,就讓最終用戶和消費者參與進來,形成一個集合線上與線下(O2O)相結合的開放系統。這其中,就有以小米為代表的一些製造企業不再像過去那樣,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貼近用戶,與用戶互動,讓用戶參與到整個產品的設計研發過程,然後對產品持續迭代升級,給到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正是互聯網技術提供了便利,讓組織的開放性前所未有,組織大規模的外部協作才成為可能。在互聯網連接的生態系統裡,內容生產和傳輸管道都變的大為不同——它不再侷限於所謂的“組織內部”人員,而是活躍著各類人群當中。

用戶、消費者、供應商、行業專家、研究機構,發起各種形式的論壇、社交部落,出現了以學生、醫生、公司職員等各種職業為特徵的人群聚集地。一切都已變的網絡化、虛擬化、數據化。有人把這種形態稱做社群。

社群就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專業所形成的圈子和部落;它可以是一個實體小組或社團,也可以是一個在線用戶論壇和興趣愛好者的分享園地;它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構建地盤,也可以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個項目小組,讓跨部門成員共同參與協作。

社群依靠的不再是行政權威,而是專業化和開放性,社群中的人是“社員”,沒有相互隸屬關係,“社員”都是平等的;社群由社群管理者牽頭,社群成員共同制定規則,比如,限定討論某一領域有關的議題,“社員”可以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社員”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而且可以隨時退出,沒有強制性要求。

這種社群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它能夠連接組織中的每個人,讓每個成員找到認同感與歸屬感,並且對社群以外輻射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03新探索:從超人領導到超級個體

看過明史的都知道,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罷丞相、廢中書,直接領導6部,從組織架構上來看,這是一次扁平化的改革。

在現實企業管理中,確實有些人把組織扁平化當作解決大公司病的良藥——消減中間管理層級,擴大高層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弱化職能部門。似乎一扁平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問題可沒那麼簡單,扁平化確實是讓層級減少了、部門溝通更順暢了,但對領導的個人素質要求更高,有的幾乎是超人一般的存在。

丞相制度被廢除後,日常的瑣碎繁雜公務全都落在勞模朱元璋自己身上,他經常早上6點起床開始批閱奏章,一干就到深夜。可他老人家忘了他的子孫後代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和他鐵打淬鍊出來的身體和意志不能比,只能靠錦衣衛和太監們幫忙了,結果經常把大明搞的烏煙瘴氣甚至民不聊生。

無獨有偶,據說傑克.韋爾奇記憶力很驚人,他能叫出3000個子公司經理的名字。就這一點也不是普通人可比擬的。

扁平化確實能夠治療大公司病,但前提是,領導必須是個英明的超人,否則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這兩年發展很快,組織架構也在不斷的調整和升級,有些架構方面規劃的比較前瞻,但是有一個苦惱:一直找不到支撐這種架構的人才。這也印證了某位管理大師所說的話:一個企業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即便不缺資源,也沒有足夠的人才。我想很多公司一定跟我們面臨同樣的問題。

在這種情形下,有人提出了組織的去中心化,即發揮單個力量和個體價值,讓每個人自己成為”發動機“,就好比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綠皮火車時代,升級到”每節車廂都有驅動“的動車時代。

這確實是個好思路,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先生,就曾經提出過以人才堆積的方式破除大公司病,不走”人越多,制度和規矩越多,體系越龐大“的路子,因為優秀的人才不需要管教也會自覺遵守,相當於默守了心理契約。這一招比有型的制度確實更厲害!

可見,做好組織的去中心化,前提是員工的個體素質要高,要有很強的自覺意識和自律習慣。對於知識密集型的公司來說,隨著高等教育人口的增加,這樣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了。

當然,最後還是要提一句,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企業沒有主心骨和帶頭人。小米雖然是去中心化公司,但雷軍仍然是小米的領袖。

"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互聯網公司與非互聯網公司有什麼不同?

列舉起來,真的很多。

互聯網公司關心的不是客戶,而是用戶;不是銷售,而是產品;不是KPI,而是OKR;不是營收實現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增長……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要“激活個體、去中心化”,這與我們頭腦中傳統組織理念有點不太一樣;還有眾多的組織創新模式,比如小組制、合弄制、自由式公司、青色組織、開放組織等等,層出不窮。

01傳統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必須依賴”中央控制“

過去,大規模製造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層級非常複雜,例如巨型企業富士康:集團十數級、事業群、事業部、產品線、部門、科組……

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需要很強的控制能力。

有位女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不忘為公司代言,因屢有驚人之語成為網紅。她的作風也很霸道、強悍。她說,為了治理公司紀律,絕不允許女員工戴耳環、戴項鍊、留長髮,必須都留短髮。作風要統一,不能一盤散沙。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明珠)

這個女企業家是誰,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也許她的管理理念你未必認同,比如強調統一、強調標準、強調服從,哪怕對員工的穿著和一舉一動也會作出嚴格的限定。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贏得了與雷軍的5年10個億的賭約。

“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2013年12月12日,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喊話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董明珠立即迴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不是1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

但是不是據此就能說明,格力的組織模式比小米的組織管理模式先進呢?

對於需要大規模生產的企業來說,採取大包大攬式的管控方法是有效的。因為工人要按照標準化要求去做,不需要有個人想法,需要的是“螺絲釘精神”,是一板一眼製造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在組織方式上體現出來的是“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一箇中心”。

這種管理模式,在工業互聯網出現之前普遍存在,尤其是需要大量人力生產的企業。因為沒有嚴格的管控,產品品質就無法保證,生產力就很難得到提升。

當然,這種組織模式也是問題多多,層級一多,就必然出現"大公司病"——各自為政、信息阻塞、反應遲鈍,很容易給公司帶來系統風險,比如說過於依賴於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

而且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不僅很難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會扼殺員工的創造力。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02 產業+互聯網,讓社群成為組織的外腦

在今天,新的、細分的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多,尤其在消費品領域,個性化需求層出不窮。

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統一的、標準化的方法組織大規模生產,不僅會帶來極大浪費,而且無法滿足這種個性化需求。怎麼辦?當然是藉助外部之手!

簡單來說,就是在定義產品之初,就讓最終用戶和消費者參與進來,形成一個集合線上與線下(O2O)相結合的開放系統。這其中,就有以小米為代表的一些製造企業不再像過去那樣,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貼近用戶,與用戶互動,讓用戶參與到整個產品的設計研發過程,然後對產品持續迭代升級,給到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正是互聯網技術提供了便利,讓組織的開放性前所未有,組織大規模的外部協作才成為可能。在互聯網連接的生態系統裡,內容生產和傳輸管道都變的大為不同——它不再侷限於所謂的“組織內部”人員,而是活躍著各類人群當中。

用戶、消費者、供應商、行業專家、研究機構,發起各種形式的論壇、社交部落,出現了以學生、醫生、公司職員等各種職業為特徵的人群聚集地。一切都已變的網絡化、虛擬化、數據化。有人把這種形態稱做社群。

社群就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專業所形成的圈子和部落;它可以是一個實體小組或社團,也可以是一個在線用戶論壇和興趣愛好者的分享園地;它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構建地盤,也可以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個項目小組,讓跨部門成員共同參與協作。

社群依靠的不再是行政權威,而是專業化和開放性,社群中的人是“社員”,沒有相互隸屬關係,“社員”都是平等的;社群由社群管理者牽頭,社群成員共同制定規則,比如,限定討論某一領域有關的議題,“社員”可以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社員”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而且可以隨時退出,沒有強制性要求。

這種社群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它能夠連接組織中的每個人,讓每個成員找到認同感與歸屬感,並且對社群以外輻射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03新探索:從超人領導到超級個體

看過明史的都知道,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罷丞相、廢中書,直接領導6部,從組織架構上來看,這是一次扁平化的改革。

在現實企業管理中,確實有些人把組織扁平化當作解決大公司病的良藥——消減中間管理層級,擴大高層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弱化職能部門。似乎一扁平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問題可沒那麼簡單,扁平化確實是讓層級減少了、部門溝通更順暢了,但對領導的個人素質要求更高,有的幾乎是超人一般的存在。

丞相制度被廢除後,日常的瑣碎繁雜公務全都落在勞模朱元璋自己身上,他經常早上6點起床開始批閱奏章,一干就到深夜。可他老人家忘了他的子孫後代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和他鐵打淬鍊出來的身體和意志不能比,只能靠錦衣衛和太監們幫忙了,結果經常把大明搞的烏煙瘴氣甚至民不聊生。

無獨有偶,據說傑克.韋爾奇記憶力很驚人,他能叫出3000個子公司經理的名字。就這一點也不是普通人可比擬的。

扁平化確實能夠治療大公司病,但前提是,領導必須是個英明的超人,否則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這兩年發展很快,組織架構也在不斷的調整和升級,有些架構方面規劃的比較前瞻,但是有一個苦惱:一直找不到支撐這種架構的人才。這也印證了某位管理大師所說的話:一個企業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即便不缺資源,也沒有足夠的人才。我想很多公司一定跟我們面臨同樣的問題。

在這種情形下,有人提出了組織的去中心化,即發揮單個力量和個體價值,讓每個人自己成為”發動機“,就好比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綠皮火車時代,升級到”每節車廂都有驅動“的動車時代。

這確實是個好思路,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先生,就曾經提出過以人才堆積的方式破除大公司病,不走”人越多,制度和規矩越多,體系越龐大“的路子,因為優秀的人才不需要管教也會自覺遵守,相當於默守了心理契約。這一招比有型的制度確實更厲害!

可見,做好組織的去中心化,前提是員工的個體素質要高,要有很強的自覺意識和自律習慣。對於知識密集型的公司來說,隨著高等教育人口的增加,這樣的條件越來越成熟了。

當然,最後還是要提一句,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企業沒有主心骨和帶頭人。小米雖然是去中心化公司,但雷軍仍然是小米的領袖。

雷軍的小米,是否比董明珠的格力,更加開放和創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