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舉辦中外學者“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晚會

東盟 泰國 藝術 舞蹈 中新網移動版 2017-04-16
廣西崇左舉辦中外學者“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晚會廣西崇左舉辦中外學者“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晚會廣西崇左舉辦中外學者“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晚會

圖為晚會現場。來源:崇左新聞網

中新網崇左4月14日電(記者 黃豔梅)中共崇左市委、崇左市人民政府14日晚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舉行中外學者“三月三”民族文化交流晚會,搭建中國—東盟之間民族文化藝術互學互鑑平臺,展現中外民族文化碰撞交流成果。

當天,第二屆中國-東盟民族文化論壇在崇左開幕,來自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文萊、澳大利亞、印度、葡萄牙等11個國家民族文化學者及代表140餘人出席論壇。當晚,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青年朋友同臺演出,通過文藝表演和嘉賓互動方式,展示各國民族文化藝術魅力。

崇左市是中國通往東盟各國陸路通道的前沿城市,壯族人口占全市人口89.4%,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有國家一類口岸4個、二類口岸3個、邊民互市點14個;有“中國糖都”、“中國錳都”、“中國白頭葉猴之鄉”、“中國木棉之鄉”等美譽。

崇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李振唐出席晚會致辭介紹,崇左民族文化多樣性、豐富性突出,廣西的壯族文化、駱越文化、花山文化底蘊深厚。2016年7月15日,廣西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壯族霜降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填補了廣西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空白,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振唐稱,崇左與越南及東盟各國毗鄰而居、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山水相連、民族相親,文化交流自古頻繁,友好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展大趨勢下,文化交流交融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崇左市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注重民族特色文化傳承研究,加強文化國際交流合作,特別是加強與東盟各國文化交流合作,為推動中國—東盟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說,中國—東盟民族文化論壇作為中國—東盟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真誠希望各方通力合作,把中國—東盟民族文化論壇建設成為中國—東盟民族文化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加強中國—東盟民族文化交流合,提升中國—東盟民族文化研究水平,共謀推動中國—東盟民族文化發展大業,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當晚,由中國及東盟學生表演的廣西壯族舞蹈《花山鼓》、天琴彈唱《花山迎客歌》、壯族多聲部原生態民歌《相約木棉花開時》、壯族歌舞《唄噥情深》、老撾歌曲《永遠》、老撾南旺舞《和睦老撾》、越南歌曲《不下雨的中午》、泰國舞蹈《MY LOVE》、柬埔寨歌伴舞《柬埔寨王國》等節目各具特色,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宋幹節是泰國、老撾等部分東盟國家的傳統節日,又稱為潑水節,為每年公曆4月13—15日,也是東南亞國家的新年。當天晚會還舉行了宋幹節儀式,東盟留學生與各國嘉賓共舞聯歡慶祝宋幹節,現場其樂融融。(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