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主要競賽場館2019年建成

冬奧會 滑雪 高山滑雪 冬季兩項 北青網 2017-06-14
冬奧主要競賽場館2019年建成

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左三)介紹冬奧會場館建設情況

本報訊(記者 董鑫)昨天,國際奧委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協調委員會在京召開第二次會議,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以“北京冬奧組委主席”的身份在會上致辭,這是本月9日國務院任命蔡奇擔任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以來,他首次以此身份出席重要活動。蔡奇表示,今年底開始,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將從基礎規劃階段向專項計劃階段轉變,2019年底前要建成主要競賽場館和基礎設施,同時整體改善京張地區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個賽區場館和基礎設施2019年底完工

蔡奇在致辭中表示,協調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組委會成立了4個新部門。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這4個部門包括技術部、法律事務部、運動會服務部、財務部。此外,冬奧組委還面向全球進行了招聘。據介紹,部分奧運會的獎牌獲得者、前花樣滑冰運動員等退役運動員已經在2022年冬奧組委會體育部裡任職,如短道速滑退役運動員楊揚被選舉為運動員委員會的主席。

蔡奇介紹,冬奧組委在編制基礎階段規劃,梳理確定了3081項重點任務;加快推動場館規劃建設,確定了國家速滑館建築概念方案,雪上項目新建場館正在規劃設計,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如期進行;啟動市場開發計劃,制定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願景,完成會徽國際徵集,大眾參與支持冬奧會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從2017年底開始,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將從基礎規劃階段向專項計劃階段轉變。蔡奇表示,包括繼續全面落實辦奧理念,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的溝通合作,認真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科學實施籌辦工作總體規劃,創新工作機制,強化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在2019年底前建成主要競賽場館和基礎設施,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賽會運行保障和服務工作;同時整體改善京張地區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賽區改造場館正在進行方案設計

新建競賽場館和相應基礎設施要在2019年年底完工,以滿足2020年測試賽的要求,現在建設進展如何?在協調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介紹,目前三個賽區都在抓緊推動建設,三個賽區已經分別成立了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指揮部,制定了總體規劃。

具體而言,北京賽區的建設重點是國家速滑館,這是北京賽區唯一新建競賽場館。張建東表示,目前國家速滑館的場館已經確定了“冰絲帶”的建築概念方案,目前正在進行深化設計,建設場地也正在進行平整。其他諸如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等需要改造的場館都在與相關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合作,進行改造方案的設計。

延慶賽區位於小海坨山,去年底,就已經完成了設計團隊的招標工作,中標的是由4家國內外頂級專業設計機構組成的聯合設計體承擔賽區的整體設計。該賽區共有兩個比賽場館,分別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目前高山滑雪中心已經確定了賽道中心線,雪車雪橇中心的選址和賽道中心線的方案已經得到了國際雪車聯合會和國際雪橇聯合會的確認。

在張家口賽區,張建東介紹,去年底開展了北歐中心跳臺滑雪場、越野滑雪場和冬季兩項中心三個新建競賽場館整體規劃的國際方案徵集工作,今年4月已經評選出了優秀方案,正在進行深化設計。需要改造的雲頂滑雪公園,也已初步完成整體規劃佈局方案。

此外,連接三個賽區的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京張高鐵、興延高速、延崇高速等重要交通項目都在加快施工,三個賽區市政、通訊、水利、電力、安保、綠化美化等已經啟動建設。

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年底發佈

在2016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奧成功一週年的時候,北京冬奧組委曾向全世界發出徵集會徽設計方案邀請。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常宇表示,自發出征集到去年11月30日,組委會收到了4506件會徽徵集作品,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徵集到會徽設計作品數量的2.2倍,最年長的投稿人85歲,年齡最小的投稿人7歲。去年,組委會成立了由國內外專家、體育界人士和殘聯等組成的代表團,評選出了10個入圍作品,現在正在對會徽的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年底前就將發佈。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