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6月17日22時55分

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消息

截至6月18日16時00分

已致13人死亡,199人受傷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目前,長寧縣、珙縣已完成第一輪全面搜救,未發現新的傷亡情況。

針對17日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的6.0級地震,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本次地震序列為典型的構造地震活動,與同類地震相比,餘震較豐富,這可能與震區附近分佈有多條規模不大的次級斷層觸發活動有關。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為走滑型地震。

本次地震序列相對活躍,截至18日8時30分,共記錄到3級以上餘震17次,其中3.0至3.9級地震12次,4.0至4.9級地震3次,5.0至5.9級地震2次。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長寧6.0級地震序列分佈圖(其中三角為觀測臺站、圓和五角星為地震)

據瞭解,1900年以來,震中50千米範圍內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震中100千米範圍內發生過2次6級以上地震,分別為1917年7月31日雲南大關6.8級和1974年5月11日雲南大關北7.1級地震,其中雲南大關北7.1級地震為距本次地震最近的6級以上地震,空間距離約80千米;震中100至200千米範圍內發生6.0至6.9級地震5次,均屬於1935年至1936年四川馬邊6級強震群序列。上述6級以上地震均發生在川滇塊體東邊界的馬邊-大關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信息顯示,此次地震位於川東南地區,發生於四川盆地邊緣的長寧背斜構造附近規模不大的次級斷層上,與上述6級以上地震處於不同的構造位置,也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汶川8.0級地震和蘆山7.0級地震處於不同的構造位置。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長寧背斜構造和2019年6月17日四川長寧6.0級地震序列5級以上地震分佈

本次地震所處的川東南地區,自2018年12月以來5級以上地震活躍,本次地震南側約14千米處曾發生2018年12月16日四川興文5.7級和2019年1月3日四川珙縣5.3級地震。

爭分奪秒!四川省軍區600餘名官兵民兵連夜展開救援

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後,省軍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省軍區領導第一時間趕到作戰值班室,指示宜賓軍分區迅即投入救援,爭分奪秒救人。

宜賓軍分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派出先遣組5人趕往震中,並指示長寧縣集結民兵應急連和各鄉鎮民兵應急排、民兵共660人,迅速開展情況排查並投入救援,南溪區、江安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民兵應急連集結待命。

凌晨0點22分,先遣組到達震中長寧縣雙河鎮,發現有人被掩埋正等待救援,立即跑步趕往雙河鎮雙河社區西街一民房坍塌點。凌晨1點,官兵們徒手爬上廢墟,成功將一名八十歲左右老人解救。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航拍:記者拍下震中航拍圖

今晨6時,四川在線記者

從震中長寧縣雙河鎮發回一組航拍圖片

↓↓↓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組圖:搶險全面展開 救援物資正在發放

當地群眾有序撤離

↓↓↓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救援物資正在發放

↓↓↓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各路醫療隊員集結

↓↓↓

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專家解讀地震原因

綜合來源:四川日報、成都商報、封面新聞

編輯:李可

審核:高蜀

救援還在全面進行

望平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