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時20公里速度鑽入地殼,溫度超1萬攝氏度,在墨西哥留下印記

地球 宇宙 小行星 尤卡坦半島 太陽系 宇宙印象 2018-11-28
每小時20公里速度鑽入地殼,溫度超1萬攝氏度,在墨西哥留下印記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795期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已經路人皆知,但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地球上的巨型隕石坑都是撞擊形成的嗎?雖然我們有理由認為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超大撞擊坑來自小行星撞擊,但其形成過程仍然是個未解之謎。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認為,一顆直徑14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穿過地球大氣層之後還有很大一部分結構,會直接衝入地殼中,速度大約在每小時20公里左右。

這時候撞擊點將發生劇烈的爆炸,能量釋放在小行星接觸到地殼一瞬間開始。小行星衝入地殼後數十秒,溫度可達到1萬攝氏度以上,那麼小行星、撞擊點的地殼會在高溫環境中燒掉,燒得一乾二淨,連土壤都蒸發了。1萬攝氏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土壤和岩石是不可能經得起如此高的溫度。

每小時20公里速度鑽入地殼,溫度超1萬攝氏度,在墨西哥留下印記

衝擊波會形成一個直徑200公里的撞擊坑口,當然深度更是會達到30公里以上。這是撞擊第一階段所發生的情景,一個深度30公里的坑將是非常恐懼的場景,而且衝擊波會橫掃周圍200公里,那絕對是一個末日場面。

撞擊的第二階段,撞擊坑周圍會出現坍塌,中心部分開始隆起,這就像一個反作用力一樣,小行星對地球施加了多大的撞擊力,那麼地球表面肯定也會反彈,不然這些能量無法通過地球內部消化,只能通過爆炸和中心隆起的過程釋放出去。

每小時20公里速度鑽入地殼,溫度超1萬攝氏度,在墨西哥留下印記

這樣在撞擊中心會形成一個20公里高的峰,撞擊坑邊緣形成並凝固,這就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撞擊坑模樣。在墨西哥直徑約200公里的巨大隕石坑中,科學家發現其中心位於墨西哥港口城市Chicxulub附近,而且在撞擊坑內部還出現了許多圓形山丘,這是科學家所無法解釋的。雖然大方向上我們都可以解釋,只不過細節問題還沒有成功攻克。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計算機模擬顯示,直徑200公里隕石坑會在幾分鐘內形成,這意味著在很短時間內大量的固體岩石會蒸發,有的會變成液體狀,並且在數分鐘之後快速固化。從這個角度看,或許能夠解釋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撞擊坑的形成,也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太陽系中大型撞擊坑的形成。

每小時20公里速度鑽入地殼,溫度超1萬攝氏度,在墨西哥留下印記

至少讓我們知道,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撞擊坑的形成可能就在幾分鐘之內,這幾分鐘引發了地球上大約75%的物種滅絕,恐龍時代宣告結束。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