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站在十字路口

丁磊站在十字路口

今年烏鎮"大佬飯局"上,大家又被丁磊套路了。

步步蓮花外的小河邊,丁磊用自家網易考拉的零食和酒水招待張朝陽、周鴻禕等一干互聯網大佬。一如去年的未央豬飯局,大佬們沒聊手機,沒聊互聯網——而是聽丁磊聊了一整頓飯的豬肉。

這次也是一樣,丁磊不遺餘力地推銷自家的產品,又是品黃酒又是送小吃點心,還送了張朝陽一個行李箱,儼然化身成了大佬圈的帶貨網紅。可以想象的是,大佬們回家上網,看到各種"張朝陽超愛網易考拉的零食"、"周鴻禕上網易嚴選買了xxx"標題的文章,發現自己又免費給丁磊做了一次代言人,但無奈的是吃人嘴短不好說什麼。

不過,套路大佬們的丁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2018年以來,網易股價下跌35%,市值縮水295億美元。遊戲業務衰落,電商尚無起色,網易即將面臨一次艱難轉型。

而47歲的丁磊,也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一、泡沫時代

"愛笑的胖子運氣向來不錯",丁磊在高考時,以超過分數線1分的"驕人"成績,考上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畢業之後的丁磊回到家鄉,進了寧波電信局工作,這可著實讓丁父丁母高興了許久,九十年代的電信局,那可是個鐵飯碗。

但丁磊在電信局工作的並不開心,電信局安逸的生活讓他覺得十分無聊,他一心想要出去闖一闖。95年,23歲的丁磊辭去了電信局的工作,為此還跟自己的爹媽大吵了一架。

辭職後的丁磊孤身一人南下廣州,加入了剛剛成立的廣州Sybase,以他在電子科技大學磨鍊出的技術,出任了技術支持工程師。

隨後的時間裡他活躍於各大BBS中,在自己親手搭建的一個基於"Chinanet"的bbs中,丁磊結識了周卓林,兩人一拍即合。

周卓林是一個對互聯網非常有見地的技術高手。因為他的一個想法,丁磊起意成立"網易"。

創業初時只有兩個人的網易,丁磊主外,戰略與推廣;周卓林主內,產品與運營。丁磊獲取了時任廣州電信局局長的張靜君的支持,以期建立自己的產品優勢。

免費的個人主頁,依託於電信的端口,擁有超快的速度,非常完美的產品,按照丁磊所想的,這應該一經推出瞬間大火。

然而事實證明他太想當然了,網易郵箱出來後市面上一點聲響都沒有,這讓丁磊意識到了推廣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他開始花錢在各大BBS,ISP上做廣告,推廣,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批用戶。

很快丁磊站上了網易發展的第一個十字路口:

是繼續死磕郵箱,還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做門戶?

丁磊選擇了後者。

1998年,這是門戶網站興起的一年,也是國內互聯網"門戶時代"的開端,同一時期站出來的,還有張朝陽的"搜狐",王志東的"新浪"。但那時的互聯網還並不發達,於是"廣告"成了門戶網站收入的大頭。

丁磊的選擇成功了,2000年,網易登陸納斯達克,敲響了上市的鐘聲。

但這一次,他的好運卻沒有生效。網易的上市,是一場"流血"一般的上市。

2000年的6月30日,丁磊原本滿懷信心,因為在此之前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新浪、雅虎、中國網的股價一直都在穩步提升。更何況,這一天,美國的歷史上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高科技及互聯網股價的事件:克林頓總統首次使用數字簽證技術,簽訂了美國的第一個數字簽證律法。

所有的股票分析師都無限看好高科技產業及互聯網企業的股票上升。但是,網易失敗了。從開市時的15.5美元的股價,到收市時的12.125美元,整體下跌21.77%。

丁磊的心都在流血。

同時更讓他難受的,是其它幾家互聯網企業,哪怕在這一天,股價也依然以上漲作為收市的結局。

互聯網泡沫的影響在這一年擴大到了極端,網易受到了重創。當然,其他互聯網公司也並不好受,僅僅靠著燃燒"廣告"的火柴取暖。

丁磊,面臨著網易的第二次選擇。

二、進軍遊戲業

在網易流血上市之前的1999年,元老人物周卓林離開了網易。輾轉一年,在網易上市前,再一次回到了網易。

丁磊是網易戰略的制定人,但他在這次流血上市的事件過後一籌莫展,互聯網"門戶時代"踏入尾聲,"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讓他心力交瘁。

丁磊選擇了遠渡重洋,向互聯網更發達的國家求取真經,但這次互聯網泡沫的影響是全球性的,丁磊並沒有如願求取到能令網易迴天的真經。

煩悶之餘,在參觀著名遊戲廠商EA時,丁磊發現了網易的出路:

遊戲業

遊戲這片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互聯網的發展衍生出的娛樂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瞭解了外國遊戲產業之後,丁磊決定做代理。他先是去找了EA,希望代理當時EA的MMORPG大作《Ultima Online》,未果。

接著又去找了索尼,希望代理索尼的MMORPG《無盡的任務》,依然未果。

之所以執著於MMORPG,是因為當時這類遊戲在市場上的受眾是最多的,但接連兩次被拒的丁磊,也燃起了心中的傲氣,代理不成,我們就自己做遊戲。

於是丁磊收購了"廣州天夏科技有限公司",吸收了天夏主設計師樑宇翀,這次收購則是由周卓林促成的,因為他們看中了天夏的《天下》這款作品。網易遊戲的雛形成立了。

收購天夏之後,他們以《天下》為基礎,在樑宇翀的主導之下,做出了《大話西遊》這款遊戲。樑宇翀在《大話西遊》之後,也離開了網易。

2001年底,網易推出了《大話西遊》,並請來了周星馳做代言,第二年的8月15日,在對《大話西遊》進行更進一步的完善之後推出《大話西遊2》,併成功投放,這一作品成為了國內率先成功運營的網絡遊戲。

《大話西遊2》丁磊欽點了詹鍾暉(叮噹)作為主理人,這也成為了網易當時最主要的網遊項目。同時也有《夢幻西遊》這款遊戲的同步製作,這邊則由徐波主理。

陰差陽錯的是,《夢幻西遊》日後卻成為了網易最"賺錢"的項目,並且時至今日,依然在網易的收入中佔據了重要的一筆。

這一時期的網易,其實也完全配得上他們的口號"遊戲熱愛者"。門戶網站的紅利已經過去,"遊戲業"是這一時期發展所必經的道路。

《西遊》系列的成功讓網易重新煥發了生機,股價也在持續的上漲之中。不過,從2005年6月起,這個風向開始逐漸變化。

2005年6月6日,暴雪MMORPG大作《魔獸世界》在九城的代理下,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商業化運營。它的到來,對國內網絡遊戲市場的影響是現象級的,幾乎席捲了國內整個網絡遊戲市場,有數據顯示,僅在2008年,九城就獲得了17.1億元的營收,而《魔獸世界》帶來的營收在其中佔比接近90%。

它衝擊了網易在網絡遊戲界的地位,但丁磊抓住了機會,在九城的代理即將期滿時,頻繁與暴雪方面接觸。最終丁磊握住機會,獲取了《魔獸世界》的代理權,此後,網易遊戲又一次成為客戶端網絡遊戲時代的霸主。

享受到了"網絡遊戲"帶來的紅利,丁磊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是選擇墨守成規,還是積極擴展業務?

丁磊毫不遲疑的選擇了後者,而探索的形式卻聽起來有點奇葩:

網易決定進軍養豬業。

三、丁磊養豬

在浙江湖州安吉縣,坐落著網易味央的豬場,主負責人——丁磊。

從2009年丁磊放出消息準備養豬,到2014年,網易沿襲了自己做遊戲的路子,給他們的黑豬肉開始進行內測,投放在了網易的食堂內,網易員工成了第一批吃到"味央豬"的人。

實際上,早在丁磊決定養豬的前兩年,也就是2007年,是生豬養殖業的春天,豬肉價格節節高升,到了2008年已經形成了非常大的規模,外界對於養豬業一致看好,高盛也選擇了在此時投資進軍養豬業。同一時間,大量農民也看到機會,進入養豬業,儘管大多並不能形成規模,但也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豬肉價格一路高升,而與此同時,宏觀調控並未做好,對於生豬養殖業的反向調節基本沒有,甚至從2007年起,政策大力鼓勵養豬,國內的生豬養殖業進入了一個野蠻生長的時期。

然而好景不長,這種野蠻生長只持續了不到兩年的時間,2009年初,因為溢價的原因,市場規模與購買力之間的矛盾愈加深重,生豬養殖業直接進入寒冬,豬肉價格一路下跌。

而此時的丁磊,決定開始進入這片市場。

按理來說在這種時間進入乃至投資生豬養殖業是非常差的選擇,但寒冬並不會一直持續,此前的溢價也只是豬肉價格的虛高,在經歷市場的優勝劣汰之後,價格必然迴歸到一個合理的位置,市場上仍然時有對於養豬業的投資事件。

丁磊認為這是一次機會,並宣佈了自己的養豬計劃,隨後便開始了漫長的籌備。但兩年時間過去,僅僅完成了選址的工作。

在這期間,老牌肉食品品牌雙匯被爆出"健美豬"事件,將食品安全一事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丁磊卻打著利用新技術,新模式,為民眾提供優質健康安全豬肉的口號,將網易養豬場宣傳出去,這使得網易的豬肉收穫了非常多的關注。

同年,網易為自己的農業事業申請了"味央"一名,"網易味央豬"取代了之前"丁家豬",網易的豬終於有了個更"文藝範兒"的名字。

味央豬"內測"時期,藉助內部員工之口,表現出了網易員工食堂的"闊氣",這無形中為"味央豬"造了一波勢。而另一方面,內測也確認了"味央豬"的養殖方法確實頗有成效。

於是丁磊開始了替"味央豬"造勢的第二步,把目標瞄準了各個互聯網大佬。這也是丁磊年復一年套路的開始。

2015年12月的互聯網大會前夜,丁磊在烏鎮組織了一次飯局,將"味央豬肉"搬上了飯桌,宴請了馬化騰、張磊、張朝陽等人。

第二天開始,就有了非常多的"大佬誇獎"的描述,至今仍收錄在了"百度百科"的"味央豬"詞條中。

丁磊站在十字路口

但與此同時,丁磊需要考慮下一件大事了,那就是,等這些小黑豬統統長成了肉食之後,該通過怎樣的渠道把它們賣出去。

四、進軍電商

2014年7月,海關總署接連簽發了兩份文件:《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和《關於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的公告》。這兩份文件昭示著"跨境電商"得到了政策上的認可。

跨境電商的風口到了,這又成了丁磊的一次機會。

從丁磊瞭解到這個風口,到拍板網易考拉的成立事宜,前前後後僅用了一週的時間,而網易考拉的定位,就是"跨境電商"。彼時的網易考拉,全稱還是網易考拉海購。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之後,網易風風火火地進入了電商這一領域,網易考拉也在2015年的1月9日開始了公測。

2010年淘寶的假貨門事件爆發之後,人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對電商都持有一定的質疑,"真與假"成了電商的關鍵問題,而"跨境電商"也逃不過這方面的質疑。

丁磊在此時切入這一戰場,決定選擇一條"自營直採"的路線,以"100%正品"的口號踏入市場。

丁磊有個習慣,對任何一個業務,都試圖進行雙線發展,儘管有所側重,但有時也會有無心插柳的效果。

電商也不例外。

互聯網企業的核心,是用戶和數據,尤其是網易這種以門戶網站起家的企業。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丁磊早早就在思考要如何把這些用戶數據利用起來。

經過網易考拉的試水,丁磊終於想通要如何利用自己手裡的用戶數據資源——做電商,2016年4月,網易嚴選正式上線了。

但這一次丁磊並沒有把它也做成平臺,而是將網易嚴選打造成了一個基於ODM模式的電商品牌。

由於擁有龐大的郵箱用戶群體以及數據資源,網易嚴選上線之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聚集了1200萬用戶,這些用戶則基本都是來源於網易原有的郵箱用戶群體。

網易嚴讓丁磊在電商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功,這也得益於它所使用的"嚴選模式",即電商品牌不光進行銷售,也直接干預工廠的設計、原料、生產等一系列環節,再輔以相應的物流、售後等服務。

這已經不是電商傳統的"B2C"模式了,而是更接近於"M2C"的模式,極大縮短了供應鏈的同時,消除了品牌溢價、廣告公關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費,使得利潤空間更多了。

但其實一開始丁磊對"網易嚴選"並沒那麼看好,投入也與網易考拉相去甚遠。可歷史總是重演,苦心投入了大量心血的"網易考拉"如當年的《大話西遊2》一樣不溫不火,而"網易嚴選"卻像《夢幻西遊》一樣先火了起來。

"網易嚴選"的模式一經推行,瞬間在整個電商行業中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脫胎於這一模式,京東做了京東京造,淘寶做了淘寶心選,還有一些其它的電商也紛紛效仿。

後來的網易嚴選更是直接切入了其它電商平臺,從淘寶,京東這些更大體量的電商平臺的碗裡扒飯吃,2018年9月開始,丁磊已經把網易嚴選逐步開到了京東、天貓、拼多多這三家國內電商流量最高的平臺上了。

網易嚴選的成功是意外之喜,但網易考拉依然是丁磊的心頭肉。畢竟這才是他原本正兒八經想做的電商平臺,網易嚴選是運氣,而網易考拉如果能夠成功,才有更大的成就感。另外,黃錚在這一時期創立的拼多多獲得成功,也刺激了丁磊。

丁磊開始不遺餘力的宣傳自己的"網易考拉",烏鎮就是個最好的舞臺,也是在烏鎮上,丁磊曾用自己的"味央豬肉",套路過這些互聯網大佬。

而今年的烏鎮沒有飯局,才有了這些來自"網易考拉"的零食登場,甚至成為主角。此前的飯局,推過"味央豬肉",也在桌子上擺過來自網易嚴選的餐具。

而這一次,輪到網易考拉了,夜話時丁磊與張朝陽面前堆了一桌子來自網易考拉的零食,他身後也有個裝滿這些東西的行李箱。

今年11月8日正式的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禕也說:"丁磊為什麼要請吃飯?因為他套路深啊。我們這些人酒足飯飽,但也吃人嘴短,結果第二天網上鋪天蓋地的都是我周鴻禕上網易嚴選買東西。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丁磊想讓我們看到他轉型的決心。"

五、網易被迫轉型

周鴻禕有一點說錯了,丁磊自己為自家電商帶貨,實際上並不是說他有轉型的決心,之所以如此賣力"刷臉",多少有些被迫的意味。

因為他希望通過電商的收入,來抹平甚至補上本應來自遊戲業務的收成。

2009年的網易確實制霸了國內的網絡遊戲業,但之後《魔獸世界》也開始走下坡路。並且隨後騰訊遊戲橫空出世,將遊戲產業這塊蛋糕強行瓜分了一大半。

後來,RPG類遊戲式微,MOBA類遊戲開始風靡,而網易,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MOBA類遊戲。

網易遊戲是網易收入的大頭,因此遊戲業務的衰落,也動搖了網易的根基。

此時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給遊戲業帶來了另一條路,但丁磊忙於養豬,完全忽視了這一部分的發展,這是丁磊決策的失誤。

丁磊就曾在2011年發表過看法,認為"看不到移動端遊戲能夠帶來顯著的收入,我們應該慎重。"

於是網易盡失先機。加上前首席運營官,主管遊戲項目的詹鍾暉(叮噹)離職,以及緊隨其後的《魔獸》、《星際》運營人陳偉安,《西遊》系列主工程師吳雲洋的離職,使得網易陷入了一個僵局:

沒有一個像樣的開發團隊,也沒有了連接高層的主理人。

此時的網易失去了自己的核心團隊,也丟掉了自己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品質"與"原創"大旗。

但丁磊想了一招——端遊改手遊。

試水之作是網易的第一款遊戲,也就是靠收購得來的《天下》。手遊版《天下》推出後,反響不錯。網易希望複製成果,於是完全踏上了這條改編之路,但改編完《西遊》系列手遊之後,網易再一次陷入了僵局,自廠的遊戲IP沒什麼可改的了。

丁磊很著急,《西遊》系列手遊的紅利遲早耗盡。在全網易近乎一籌莫展的時候,金韜將《陰陽師》送上了門。

《陰陽師》獲得了空前的熱度與討論,成為"現象級"的手遊產品,也帶來了大量的營收。但可惜也只是曇花一現,僅僅一年的時間,這款"現象級"手遊就從天上跌回了地上。

但之前"端遊改手遊"的法子,卻被整個浮躁的手遊市場學去了,網易自然也不甘人後,可這一做,就鬧成了今天的局面。

《荒野行動》、《第五人格》、《Fortcraft》等一系列,或借鑑,或照抄他廠端遊風格的遊戲層出不窮,也使得網易自身深陷輿論漩渦。

2018年Q3網易的財報顯示,自身遊戲業務的收入同比增加了27.6%。但這背後,卻是"自研手遊"業務的補缺,而相當一部分"自研手遊"均是今年才產出的。遊戲產業確實依舊有著非常強大的市場活性,但網易目前的模式僅能保證在一款遊戲的活性期內產生一定的產值,而沒有後續的動力。

目前網易幾款遊戲的海外口碑還算不錯,尤其在日本等地,於是丁磊在嘗試與任天堂積極接觸,希望通過打開海外市場的方式來挽救網易遊戲的危局,但具體效果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

唯一清楚的一點是,網易遊戲如果不能重新舉起他們原有的"品質"與"原創"的大旗,這一產業的未來不容樂觀。

在丁磊看來,電商業或許是網易的出路之一,但這一部分的業務前景卻並沒有那麼樂觀。低端市場渠道被拼多多佔據,中高端的市場則有著阿里與京東兩家。網易考拉與網易嚴選儘管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但它所擁有的市場拓展度不足,難以成規模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雖然網易遊戲目前靠著手遊產品續了命,但同質化嚴重,端遊方面如《易水寒》也被廣大玩家所詬病。遊戲業務作為網易的根基,如果一直無法拿出合格的作品出來,實在難以讓人滿意。

如今的丁磊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只是這一步,也許並沒有那麼容易邁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