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鄉村振興,最怕沒有思路。崗子村地理位置比較偏,缺少特色資源,經濟基礎薄弱,和村裡的300多口子村民一樣,村“兩委”也想借著鄉村振興的難得機遇來次“逆風翻盤”,卻苦於一直捋不清個“一二三”。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鄉村振興,最怕沒有思路。崗子村地理位置比較偏,缺少特色資源,經濟基礎薄弱,和村裡的300多口子村民一樣,村“兩委”也想借著鄉村振興的難得機遇來次“逆風翻盤”,卻苦於一直捋不清個“一二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村子基礎本來就比較差,想發展點新鮮玩意又前怕狼後怕虎:一來村裡缺少掌握技術的‘大拿’,二來老百姓對沒接觸過的領域有種天然的畏懼。”到了崗子村,閆奇並不諱言,道出了心中“有力使不出”的尷尬狀況。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隨後的黃屯村考察中,周傳喜口中畝產一萬多元的牛腿山藥產業確實一下砸開了他的心扉。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鄉村振興,最怕沒有思路。崗子村地理位置比較偏,缺少特色資源,經濟基礎薄弱,和村裡的300多口子村民一樣,村“兩委”也想借著鄉村振興的難得機遇來次“逆風翻盤”,卻苦於一直捋不清個“一二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村子基礎本來就比較差,想發展點新鮮玩意又前怕狼後怕虎:一來村裡缺少掌握技術的‘大拿’,二來老百姓對沒接觸過的領域有種天然的畏懼。”到了崗子村,閆奇並不諱言,道出了心中“有力使不出”的尷尬狀況。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隨後的黃屯村考察中,周傳喜口中畝產一萬多元的牛腿山藥產業確實一下砸開了他的心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同樣是土地,人家種出的是“金子”,咱只能種出麥子和棒子?家門口的震撼足矣讓閆奇深深地捫心自問。而隨行的專家,對將山藥種植引入崗子村的建議也做出了研判:由黃屯村在崗子村進行山藥種植試點,定向輸入種苗和技術,一方面有助於崗子村發展特色種植,給鄉村振興提供一個產業支點;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黃屯村的種植規模,形成異地運作下的提量擴面,是一種有效的雙贏路徑。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鄉村振興,最怕沒有思路。崗子村地理位置比較偏,缺少特色資源,經濟基礎薄弱,和村裡的300多口子村民一樣,村“兩委”也想借著鄉村振興的難得機遇來次“逆風翻盤”,卻苦於一直捋不清個“一二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村子基礎本來就比較差,想發展點新鮮玩意又前怕狼後怕虎:一來村裡缺少掌握技術的‘大拿’,二來老百姓對沒接觸過的領域有種天然的畏懼。”到了崗子村,閆奇並不諱言,道出了心中“有力使不出”的尷尬狀況。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隨後的黃屯村考察中,周傳喜口中畝產一萬多元的牛腿山藥產業確實一下砸開了他的心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同樣是土地,人家種出的是“金子”,咱只能種出麥子和棒子?家門口的震撼足矣讓閆奇深深地捫心自問。而隨行的專家,對將山藥種植引入崗子村的建議也做出了研判:由黃屯村在崗子村進行山藥種植試點,定向輸入種苗和技術,一方面有助於崗子村發展特色種植,給鄉村振興提供一個產業支點;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黃屯村的種植規模,形成異地運作下的提量擴面,是一種有效的雙贏路徑。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聽了專家對兩村產業聯誼的點評,閆奇感覺茅塞頓開,原本擋在鄉村振興路上的一片迷霧開始慢慢散開。重新上車後,他當即邀請周傳喜帶著他們的專業合作社第二天就到村裡考察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說啥也要在村裡搞出來點動靜。

“如果說,經濟薄弱村的問題在於沒思路,那麼,有著一定產業基礎的村則往往在於缺少提質升級的高端謀劃。村村到,不只是為了讓村支書們開開眼界、拓拓思路,更是要強化村與村間的良性互動,並請專家給村莊的長遠健康發展指條明路。”姚村鎮黨委書記孟雙建表示,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不僅鼓勵村支書們互相挑刺、村村“看病”,更要求頭腦大動、人人“開方”,激發每個鄉村建設者的參與和投入熱情。

"

“俺村那位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發展啥感覺都沒出路。”“要不試著跟俺村種牛腿山藥吧,投入小產出大,呆會兒到了村裡你先看看效果。”8月20日,4輛大巴車載著姚村鎮54名村黨支部書記和“三農”專家挨個村地走走看看,目的是給每個村捋出一條符合村子現狀的鄉村振興基本路徑。車子還沒到第一個村,車上崗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閆奇就和黃屯村村支書周傳喜討論了起來。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鄉村振興,最怕沒有思路。崗子村地理位置比較偏,缺少特色資源,經濟基礎薄弱,和村裡的300多口子村民一樣,村“兩委”也想借著鄉村振興的難得機遇來次“逆風翻盤”,卻苦於一直捋不清個“一二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村子基礎本來就比較差,想發展點新鮮玩意又前怕狼後怕虎:一來村裡缺少掌握技術的‘大拿’,二來老百姓對沒接觸過的領域有種天然的畏懼。”到了崗子村,閆奇並不諱言,道出了心中“有力使不出”的尷尬狀況。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隨後的黃屯村考察中,周傳喜口中畝產一萬多元的牛腿山藥產業確實一下砸開了他的心扉。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同樣是土地,人家種出的是“金子”,咱只能種出麥子和棒子?家門口的震撼足矣讓閆奇深深地捫心自問。而隨行的專家,對將山藥種植引入崗子村的建議也做出了研判:由黃屯村在崗子村進行山藥種植試點,定向輸入種苗和技術,一方面有助於崗子村發展特色種植,給鄉村振興提供一個產業支點;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黃屯村的種植規模,形成異地運作下的提量擴面,是一種有效的雙贏路徑。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聽了專家對兩村產業聯誼的點評,閆奇感覺茅塞頓開,原本擋在鄉村振興路上的一片迷霧開始慢慢散開。重新上車後,他當即邀請周傳喜帶著他們的專業合作社第二天就到村裡考察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說啥也要在村裡搞出來點動靜。

“如果說,經濟薄弱村的問題在於沒思路,那麼,有著一定產業基礎的村則往往在於缺少提質升級的高端謀劃。村村到,不只是為了讓村支書們開開眼界、拓拓思路,更是要強化村與村間的良性互動,並請專家給村莊的長遠健康發展指條明路。”姚村鎮黨委書記孟雙建表示,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不僅鼓勵村支書們互相挑刺、村村“看病”,更要求頭腦大動、人人“開方”,激發每個鄉村建設者的參與和投入熱情。

“走現場”代“閉門會”!姚村鎮組織54名村支書記互訪互鑑

如今的廟東村已經是曲阜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一招旱田變藕塘,不僅闢出了“特色種養+休閒觀光”的產業蹊徑,更憑藉一顆不藏不掖的公心把技術送到了周邊十幾個鄉村,實實在在帶動農民增收。然而,村子侷促的發展空間極大地限制了藕蝦套養的規模,再加上對產業鏈延伸方式的迷茫,先進村同樣有著自己的振興煩惱。

困局當前,人人都成了攻堅破題的“點子大師”,聽了廟東村黨支部書記顏浩的苦衷,很多村支書、尤其是被廟東一手拉扯起來的“兄弟”們在藕塘邊就開起了“諸葛會”。有的建議大家都掛“廟東蓮藕”品牌,用更大的規模提升市場供給力,有的建議在釣龍蝦、種盆栽荷花等基礎項目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鄉村遊的內涵,比如發掘本土文化,利用曲阜的旅遊基礎發展研學遊等等,群策群力下廟東村也捋出了後續發展的思路。

以“走現場”代“閉門會”,以“支書議”代“幹部評”,讓姚村鎮的“村村到”變得更務實有力,直指鄉村振興中不同村莊的不同“病灶”,由專家和村莊建設參與者共同破題。“下一步,我們會將各村梳理出的發展思路集結成冊,每季度一調度,並在年底進行成果考核排名,真正讓好思路變成好方法、好效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孟雙建說。

(記者 孟 一 姜國樂 通訊員 李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