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走出去的零售精英趙英明加盟京東:線上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成都走出去的零售精英趙英明加盟京東:線上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京東集團人力資源部9月12日正式發文,宣佈趙英明被任命為京東集團副總裁,向京東集團CSO(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教授(Ph.D)彙報。

在此之前,趙英明任職成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茂業國際董事長特別助理,負責戰略級項目的整合和運營。曾任成都王府井(西南區)副總經理、王府井集團總裁助理的趙英明,在其帶領下,實現了王府井十年增長十倍的卓越業績。

趙英明,這個名字在成都零售圈,幾乎是帶有傳奇色彩般的存在。曾任成都王府井(西南區)副總經理的趙英明,被業內評價為“從成都走出去的零售精英”,在他的帶領下,王府井實現了十年增長十倍的卓越業績。轟動一時的成商集團收購仁和春天百貨,也是他參與促成……在他的職業生涯裡,創造過無數輝煌的業績。今日,趙英明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暢談從實體到互聯網的這一次“華麗轉身”。

“線上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圈內人都知道,趙英明發起了一個名為“中國零售男人圈”的非盈利性質的零售組織,每年都要做兩次的論壇分享。今年6月23日,中國零售男人圈夏季論壇選擇在北京京東集團總部舉辦,以“談天說地,走進京東”為主題。論壇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親自致辭。

在趙英明看來,京東是一家非常值得尊敬的企業。他回憶起論壇上劉強東的歡迎詞:“強東總講了三重關係,京東跟社會、京東跟弱勢群體、京東跟員工的關係。而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句介紹京東生意的內容。”當時,趙英明深深感受到了京東的強大,他這樣評價:“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偉大,肯定有高於企業本身生意利益的文化存在。”

也許正是這樣的印象為趙英明的加入埋下了伏筆。畢竟,在過去的十年裡,趙英明對互聯網的思考從來沒有停止過。

作為1992年就正式入行的零售行業的老兵,趙英明經歷了中國零售業飛速發展和變更轉型的時期。1999年成都王府井百貨開業時期,趙英明便加入了其管理團隊,創造過數例當時造成業界轟動的營銷案例。公開資料顯示,成都王府井的年銷售額從2001年的3.7億上升至2011年的37億,十年時間增長了十倍。

“當時就是目標清晰的往前推進。2007年在王府井研究戰略,我開始思考線上的一些東西。”2007年,電商已初現端倪,但那個時候的中國實體經濟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沒有哪一家百貨公司會將“線上”納入重點經營。到了2012年,趙英明回憶,有兩個事情讓他感覺到實體零售的轉折時期到來了。一是十一黃金週後上班第一天,數據部門給出的數據讓他感到後背一陣涼意——黃金週期間的同比增幅大大下降;二是同年阿里巴巴的雙11,做到了191億的銷售額。“感覺像炸彈一樣。”那時,傳統零售不漲了,電商數據驚人了,趙英明感受到了深深的壓力。他開始正式探討和實施線上線下的融合,且分別在王府井集團、山西天美集團和茂業集團做了嘗試。但由於各方面的因素,以及他口中所說的“個人能力有限”的問題,這些想法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

“現在到了京東,有更好的機會讓我做更深入的去幹。”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用趙英明的話說:“線上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用數十年的零售經驗 去接受新的挑戰

如果說趙英明是匹零售業中的千里馬,那麼京東集團CSO(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則是將趙英明這匹千里馬正式帶入京東的伯樂。廖建文教授是趙英明在長江商學院的導師,“他可是我們長江的男神。”趙英明笑談道,“聽他的課永遠也聽不夠。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教授,既然他投身到了企業,那我就跟著他去好了。”

從實體華麗轉身到互聯網,趙英明的新上任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談到此次加入京東的契機,趙英明強調,京東集團是上市企業,有嚴格的信息紕漏原則,他只能從個人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趙英明向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全球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先生,在接盤當時快要倒閉的全日空之時,已經79歲了,大家都很驚訝他在這樣的高齡還會願意出山。而稻盛和夫則是因為不希望全日空的倒閉帶來另一家航空公司的壟斷。不僅因為倒閉的企業將有成千上萬員工失去工作,更因為壟斷是萬惡之源,一旦壟斷出現,消費者和企業鏈就會被控制。所以,即使本該安度晚年的高齡,他還是欣然應允。

回到現在,在中國互聯網快速崛起的大背景下,電商發展奇快,電商巨頭之間難免會發生“衝撞”。在這個過程中,趙英明加入京東,希望能用他數十年的實體零售經驗幫上忙,這對他來說,也是新的挑戰。他說:“雖然不能和稻盛和夫先生媲美,但這種精神是相通的。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我現在還不敢講。肯定會盡量推進線上線下的融合,結合線下多年的實踐,儘量為消費者提出更好的服務方式,去完善和提升。”趙英明分享了他在京東工作幾天下來的感受:效率和頻率。“互聯網企業的效率真的很高,是傳統行業不可企及的。這種工作的效率真是讓我瞠目結舌。比如開完會,10分鐘後會以紀要就已發到我郵箱。再就是頻率,頻率高所以導致效率高。每個員工都充滿熱情的工作狀態。”在記者採訪之前,他剛剛給劉強東發了微信,稱“很享受這幾天的工作。”

給過去的自己打75分

伴隨著趙英明各種新聞報道的,總有“從成都土生土長成長起來的零售精英”,或是“從成都輸送出去的管理人才”這樣的評價。對此,趙英明深以為然,他對成都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以至於把家都安在了成都。他坦言:“成都是消費型城市,整個市場氛圍是非常有包容性的,所以得益於我在成都成長。毫無疑問,成都是我的第二故鄉。”

1992年就正式入行的趙英明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過,自己是一個“酷愛”零售行業的人。趙英明說自己很幸運,幸運地選擇了自己喜歡併為之奮鬥的事業。這個讓他為之奮鬥幾十年的事業,也帶給了他不少的功成名就。五六年前,趙英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到,40歲之後的人生關鍵詞,是“淡定”。他說:“首先是心中要有一些非常清晰的對事物的認知,就不會被外面的環境所影響。浮萍就淡定不了,因為它沒有根,只要有根,有堅定的東西,就有對照了。”

趙英明給40歲的自己打75分,他笑言“對自己還是有一定的認可,也知道自己的不足。關鍵在於有沒有勇氣去跟自己的不足做鬥爭。因為人不是跟大眾比,是跟自己比。”

媽媽的小紙條 成了人生的信條

趙英明回憶起了1999年的一件小事。當時他在王府井剛剛起步,工作壓力很大。媽媽看到了,寄來一個快遞,裡面就只有幾張便籤,寫著“人生就是賽跑,不要為拿第一驕傲,也不要為跑在最後而氣餒。跟最好的選手跑,那麼即使最後一名也值得。如若跟很差的選手跑,就算得了第一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人生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心境去賽跑。”這些話對趙英明有相當大的鼓舞,直到現在也能隨口背出。媽媽的小紙條,也成了他人生的信條,隨時激勵他進步,不斷的攀升,不斷的超越自己。

這一次的華麗轉型,趙英明稱會再次清零,重新學習。讓自己保持一個空杯心態,努力的觀察、學習、思考,紮實的實踐。

談到一下個十年規劃,趙英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中國的零售業態是與高速經濟發展同步的,並且,互聯網也在飛速發展。在這樣的氛圍下,我認為會催生出領先世界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他談到,實體商業我們用了不到30年時間就追上了世界頂尖的實體零售,國內現在有很多購物中心,都是世界級水平的。而線上商業,顯然已經領先全球了。在這個背景下,趙英明認為,未來的研究方向在線上線下的融合上。“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去親身經歷這樣有趣的事件,並做自己的貢獻。”

封面新聞記者 譚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