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任正非一句話,看出華為和京東及阿里最大的不同

華為自始至終不可能是家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技術的傳統企業,這是任正非在1987年創辦華為第一天起就打上了的烙印,即使隨著2000年起,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得如火如荼,華為仍然在忙於與國際電信巨頭搶奪市場和話語權,似乎對國內動輒互聯網公司美國上市或某IT新貴成為首富毫不關心,除了在2003年成立了手機業務部,也是製造手機,而不是去像雷軍這樣擁抱移動互聯網,採用的也是最傳統的方式銷售手機,沒有營造任何互聯網概念。

從任正非一句話,看出華為和京東及阿里最大的不同

華為神祕如任正非,而任正非如精神領袖般統治華為,一家可謂中國傳奇的民營巨頭悄然誕生,2012年一本《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滿足了公眾對華為的窺探慾望,接下來鋪天蓋地就是一系列對華為管理模式,令人驚訝的研發投入和高達5000億年銷售額的研究,到了現在,同樣讓人不可思議的手機銷量,幾乎認為華為已經取代了三星手機的地位,與此驕人業績形成劇烈反差的是低調的任正非繼續低調,任正非用他傳統而不閉塞的思想繼續指引華為的方向,年邁的任正非,身上集雜太多讓人一探究竟的神祕,就如滿臉的皺紋,既能偶然聽到他振臂高呼,又能看到他刻意讓員工保持慎言,而要研究任正非,更多的只能從他眾多的講話中去提煉一二。

從任正非一句話,看出華為和京東及阿里最大的不同

比如,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就談到了華為和京東、阿里的不同,他是這樣說的:我們與京東、阿里是不一樣的,我們能控制交易質量,而且有一把知識產權大傘罩著全球市場,僅僅是一個交易平臺是有一定風險的。從三家企業的性質而言,其實不具備可比性,京東和阿里做的是電商平臺,華為做的是電信解決方案,涵蓋軟硬件,華為手機也是屬於硬件製造領域。

從任正非的表達來看,主要有三點解讀:

第一、華為能控制交易質量。華為賣的都是自己生產的產品,所以能把控整個交易過程的價格、質量和售後服務;

第二、華為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以保護全球市場利益,華為一直致力於在全球範圍的專利申請和保護,這點毫無置疑;

第三、華為做單一的交易平臺具備一定風險。華為始終是一個做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做平臺意味著開放,開放意味著風險的疊加,特別是對於一家以傳統模式起家的企業,不擅長互聯網平臺經營,而貿然去做平臺的風險確實很大,也有眾多的失敗的案例說明了這一點。

從任正非一句話,看出華為和京東及阿里最大的不同

以上三點就是任正非認為的和阿里京東不一樣的地方。其實還有一點最大的不同,就是任正非和馬雲劉強東的不同,一般情況下,企業創始人的性格決定企業發展的基因,天馬行空的馬雲擁有超強的口才和對事物獨特的看法,善於吸引資源和關注,同時彙集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打造了今天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劉強東草根出身,通過實體店經營積累了品質和服務意識,在發現互聯網的價值後,毅然跨入互聯網,把之前的經驗運用到互聯網上,獲得了成功,而任正非具備濃厚的傳統文化意識,從他寫的文章可以看出,同時堅信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力量,在技術上舍得投入,才有了今天任正非引以自豪的華為技術實力。但他們又同時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中一個目標,會用盡全力去努力達成,也許這份超出常人的專注和付出才是他們成功的真正原因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