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酷開互懟的分體電視,到底是潮流還是噱頭?

小米和酷開互懟的分體電視,到底是潮流還是噱頭?

文/東哥

在3D電視、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等名詞之後,分體電視近年來又熱了起來。小米電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認為,“分體式電視是一件特別自然的事,不需要什麼靈感。電腦不就是分體的嗎?我們是從電腦行業過來的,所以分體式最自然的事。” 雖然小米在兩年前就開始做分體電視,但到現在才做出成品,王川解釋說,“分體的難點在於要求有芯片支持,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說服芯片廠家來做分體式電視芯片,也許明年開始就能出現更多的分體式電視了。”

小米和酷開互懟的分體電視,到底是潮流還是噱頭?

而另一個互聯網電視代表酷開,則認為這是違背行業發展趨勢的。酷開董事長王志國認為,“從PC行業來看,一體機成為主流,手機一樣是功能趨同。電子元器件一步一步的變小高度集成,就是為了一體化。一體化是未來的趨勢,沒必要為了疊加和堆砌硬件而做分體設計,這才是專業廠商該有的態度和能力一體化才是智能電視的發展趨勢。小米電視3的分體式設計,是違背行業發展趨勢的,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小米無法在電視端實現優質音響。”

小米和酷開對分體電視的互懟,也在業內掀起了“潮流還是噱頭”的爭議。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分體電視到底適不適合你?

什麼是分體電視?

小米和酷開互懟的分體電視,到底是潮流還是噱頭?

簡而言之,就是屏幕和主機分離的電視。分體電視並不是小米電視的專利,早在幾年前就有彩電廠商在做嘗試,嘗試的第一步就是從硬件可升級開始。海爾模卡電視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在模卡電視上,海爾設計了一個類似於PCMCIA的接口,通過該接口用戶可以替換不同的硬件卡,從而讓電視具有更豐富的影音、遊戲以及教育功能。

接著是三星、聯想、夏普都有采用同樣的設計,這些電視通過插入新的硬件卡,對電視原有的硬件或者軟件進行升級。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三星在2012年CES上發佈的ES8000,它提供了主打性能提升的Evolution Kit可替換套件,號稱永不過時。然後由於這種硬件卡由於更換成本過高、內容過於單一等弊端,一段時間過後,似乎都被人們遺忘了。

嚴格意義講,分體電視是把電視的顯示部分、信號處理部分、聲音系統分離開來,由顯示器、主機、音響三部分組成,打破了傳統電視三者集成一體的結構模式,而屏幕、主機和音箱三部分獨立存在,為後續單獨更換留出了空間。

為什麼要做分體電視?

現在電視的潮流是智能和超薄,而這兩點從設計上而言本身就是矛盾的。要把各種電子元器件做到超薄的屏幕裡面,工藝和製造成本都要大大提高,這就如同智能手機的發展一樣,又要強調手機的纖薄,又要強調手機的續航能給,本身就是矛盾的,廠商智能做個折中的妥協。

分體電視的設計思路,也可以說是一種妥協,但它在一定意義上也解決了問題:

首先,分體電視採用屏幕和主機分離的設計,在升級主機的時候,屏幕可以繼續使用。事實上,在智能電視中最貴的部分就是屏幕,佔電視總成本的70%,主板佔電視總成本的20%,一塊屏幕使用壽命可以長達10年。而分體電視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小米和酷開互懟的分體電視,到底是潮流還是噱頭?

其次,因為集成了音響系統的主機部分與屏幕分離,因此可以把音響部分做得更大。在聲學界,有一個堪稱定律的金句,“The bigger the better”,意思是說對於音響而言,音腔單元越大,聲音越容易做好。超薄電視成為潮流,音腔越做越小,音質被犧牲了。而分體電視由於音箱獨立於屏幕,因此保證了音腔單元具備足夠大的體積,從而保證了電視音響的高品質音質。

再次,智能電視承擔的任務越來越多,背部的接口也越來越豐富,但每次的插拔使用過程卻並不方便,因為可能常常會找不到接口的位置。如果各種接口獨立於電視屏幕存在,接線也就方便了許多。小米電視3分體電視通過一根Mi Port線與屏幕建立連接,日常使用中線纜的接駁也會非常方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