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三年前,網絡籌款平臺異軍突起,站上了互聯網風口,從那時起關於它的爭議就一刻也未曾停止。

而最近,德雲社吳鶴臣在水滴籌發起的百萬籌款風波,再一次將籌款平臺拉到了眾人面前,引發全民討論。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有房有車有醫保還發起“百萬眾籌”?

日前,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本名吳帥)突發腦出血經搶救後住院治療,其家人於5月1日在水滴籌發起100萬元的籌款,截至5月3日籌款關閉時,共獲得5269次幫助,籌集金額達14.8萬元。

原本是一場普通的大病眾籌,卻因“德雲社”三個字頗受關注。籌款消息發佈後,有人爆料稱,吳家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而且在北京患大病也有醫保可報銷,為什麼還要發起百萬籌款?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對此,吳帥的妻子迴應稱,自己不懂眾籌平臺的規則才會填上限額度100萬,兩套房子是公租房無法出售,而價值13萬元的車輛為婚前購置,且因為日常出行麻煩、醫院離家遠,“車不能賣”。

5月4日,德雲社發佈微博表示,吳帥在北京確實有醫保,且公司已在內部展開募捐,公司及郭德綱本人也會給予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德雲社同時稱,吳家發起的百萬籌款屬於個人行為。同日,水滴籌針對此事發聲,稱平臺方並無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資產狀況,只能要求發起人去公開說明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5月5日,平臺官方發佈說明表示,當前車產、房產、存款等家庭經濟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實途徑,為了讓贈與人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予以幫助,水滴籌要求發起人向公眾真實地公示患者的疾病情況、治療花費情況、家庭經濟狀況、預期款項用途以及享受醫保、商業保險情況。

此言論一出,作為籌款平臺,卻無法明確發起人真實的經濟狀況,在只有發起人一面之詞的情況下,平臺是否會為詐捐、騙捐者提供可乘之機,是否助長了對社會愛心的透支,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究竟什麼人才有資格籌款?

在吳鶴臣風波爆發之前,關於有房有車有經濟實力、卻選擇號召網友愛心捐助的事件也不是沒有,其中最為人知的或許應該算2016年發生的羅一笑事件了。

2016年底,一篇名為《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稱5歲的小女孩羅一笑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每天需要花費鉅額醫療費。文中還稱,文章每經過一次轉發,就有公司向羅一笑多提供善款1元錢。在引發高度關注的同時,有大量網友通過讚賞羅一笑父親微信公眾號的方式獻出愛心,短時間內湧入的巨大流量甚至衝破了微信1天最高讚賞額度5萬元的限制,累計善款超過了250萬元。

但隨即有網友爆出,羅一笑的父親名下在深圳、東莞有三套房產,總價值超過百萬;經過醫保報銷,羅一笑原本20多萬元的醫療費,目前個人需要承擔的金額僅有3萬餘元。對此,羅一笑的父親在接受深圳當地媒體採訪時稱,三套房子中有一套要留給兒子,一套在妻子名下,一套要留著養老用。

至此,原本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的愛心事件落得一地雞毛,微信也宣佈將公眾號收到的打賞善款全部退回。

審核之困:線下全流程難以面面俱到

大病眾籌平臺成立的目的,本應是為那些家庭貧困、看不起病的人提供救助。這是社會的共識。

水滴籌是一家基於微信社交的大病籌款平臺,成立於2016年7月,成立至今爆出多次“爭議籌款”,一度陷入信任危機。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是,去年5月河南太康縣王鳳雅的眾籌事件。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3歲的王鳳雅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其母楊美芹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籌款,經過愛心網友們的幫助,短短數日即為小鳳雅籌得善款共計35689元。此後有消息稱楊美芹籌款後卻不積極給鳳雅治病,疑似把善款挪用給弟弟治脣裂,最終鳳雅病重去世。此後經過多方調查,楊美芹挪用善款的質疑被證偽。

這不是單獨一家大病眾籌平臺所面臨的困境,而是各家平臺共同的問題。早在2016年,輕鬆籌就遭遇過“詐捐”事件。求助者通過誇大病情、謊稱高額醫療費用,藉以在眾籌平臺籌集更多的治療資金。而各大籌款平臺由於審核程序簡單、缺乏線下核實等問題使得“詐捐”時有發生。至於“詐捐”需要用到的各類醫院證明市面上也應有盡有,甚至早已形成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產業。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盈利難題:無償籌款的商業機構如何盈利

除了對眾籌發起人資料審核難的問題之外,另一個困擾大病救助平臺的問題,是盈利困境。

最早嘗試大病眾籌的輕鬆籌,在籌款提現時會向籌款者收取提現金額的2%作為手續費。此後,由於各種爭議,2017年5月輕鬆籌宣佈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零手續費。這意味著其必須尋找其他盈利途徑。

2016年8月,輕鬆籌拿下保險經紀牌照。同年,輕鬆保正式上線。作為一個依賴於互聯網的保險產品銷售平臺,輕鬆保為輕鬆籌用戶提供“事前的健康保障方案”,這也逐漸成為輕鬆籌主要的盈利渠道。

如此便形成一個商業模式閉環:“大病救助”作為起始環聚集用戶,藉助流量為互聯網保險產品的銷售搭建出一個新的場景。

上線兩年後,輕鬆籌便先後與泰康在線、華泰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合作,按照平臺宣傳,其投保用戶已經突破1500萬,實現了月複合增長率超過50%,單月規模保費破3億元的成績。儘管如此,平臺至今未走出虧損的狀態。

水滴籌自成立起便宣佈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零手續費。並和輕鬆籌走了相同的路徑,拿到保險經紀牌照,涉足保險業。截至2017年底,公司已經開發出了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等業務。

為德雲社站臺,水滴籌真的錯了嗎?

水滴籌與水滴互助作為完全免費的、公益性質的幫扶平臺,致力於給用戶一個發起籌款、得到援助的渠道;水滴保是與保險公司展開相關合作,為用戶提供保險保障產品,從而變現。三塊業務相互補充、導流和轉化,形成閉環。

沈鵬曾對外介紹,水滴公司有保險、基因測序、體檢、就醫綠色通道等增值服務。“公益籌款也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場景,你給一個剛為白血病患者捐助的年輕人推薦一個抗癌或者白血病的保險,轉化率也很高。”他稱。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能順利實現盈利。實際上,截至目前,水滴籌仍然沒能扭虧為盈。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2016年間,保費金額從最初的32億元增長71倍至2299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35%。與此同時,互聯網保險滲透率也連年增長,從2011年的0.2%上升至2016年的7.43%。

不過,持續走高的情況在2017年發生變化。據統計,2017年互聯網保險全年保費收入為1835億元,同比下滑20.2%。2018年上半年數據同比降幅有所收窄。有專家表示,互聯網保險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經過了初期的快速增長必將重歸冷靜。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傳統保險公司也漸漸探尋出互聯網路徑,現在市面上已有120餘家傳統保險公司開通互聯網保險業務。相較之下,水滴保、輕鬆保“缺乏網點服務人員”和“缺乏有效溝通”的弊病也正在逐漸顯現。

盈利困境,或許並不那麼容易破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