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甲午海戰英雄,殉國後光緒落淚,抗戰時宗祠受日軍軍官祭拜

甲午海戰指1894年9月17日中國和日本發生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的一次海戰,該次海戰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後果,清政府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戰爆發。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費數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聯合艦隊的一系列激烈交戰後,損失慘重,退守威海衛基地。

海軍在抗戰中的表現,很容易讓人對中國近代海軍產生羸弱的想法,但實際上,在抗戰的半個世紀前,中國的北洋水師是東亞最強大的海軍,也出現過威震日本的海軍名將,比如今天要說的鄧世昌。

他是甲午海戰英雄,殉國後光緒落淚,抗戰時宗祠受日軍軍官祭拜

鄧世昌1849年生於廣東廣州,10歲時去了上海,讓他大開眼界。沈葆楨開辦福州船政學堂後,鄧世昌第一個報了名,在學堂裡一學就是5年,“凡風濤、沙線、天文、地理、測量、電算、行陣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成為當時海軍界一顆最耀眼的新星。

北洋艦隊成立後,鄧世昌被任命為“致遠”艦管帶。請注意,“致遠”艦是李鴻章專門從英國訂購的超級巡洋艦,長76.2米,寬11.58米,排水量2300噸,航速18.5節,相當於每小時34公里,是當時北洋艦隊航速最快的軍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甲午海戰中“致遠”艦的最大勁敵——“吉野”號,也是出自英國同一位工程師之手,裝載的火力更在“致遠”艦之上。

北洋艦隊成立6年後,決定中日兩國國運的甲午海戰爆發了。戰前,鄧世昌召集所有將士,高呼:“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

在戰鬥中,“致遠”艦被幾艘日本軍艦擊中,燃起了熊熊大火。鄧世昌向全艦官兵道:“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說完,親自駕駛著“致遠”艦,向日本王牌軍艦“吉野”號全速衝去,想跟它同歸於盡。

他是甲午海戰英雄,殉國後光緒落淚,抗戰時宗祠受日軍軍官祭拜

但可惜的是,“吉野”號看出了“致遠”艦的用意,猛烈開火,最終“致遠”艦被擊沉,功虧一簣,全艦250多人幾乎全部壯烈殉國。

在很多媒體資料中,都有這樣一個片段:鄧世昌落水後,他的愛犬咬著他的胳膊,想把他拖上岸,鄧世昌已經決心與全艦官兵一起殉國,就掙脫了愛犬的好意。但愛犬沒有放棄,又咬著他的頭髮,繼續往岸邊拖。鄧世昌狠了狠心,按住愛犬的頭,一起沉入了大海。

這個片段非常感人,但實際上卻是虛構出來的,據鄧世昌的後人記載,鄧世昌出征的時候,那條愛犬被他留在了家裡。當得知主人遇難的消息後,這條愛犬嗖地跑了出去,回來時,嘴裡叼著一頂紅纓帽,就是鄧世昌臨走時戴的那頂紅纓帽。愛犬把紅纓帽放下後,又衝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不管哪個故事是真的,都同樣感人。不管是人,還是動物,有忠義之心都值得尊敬。

鄧世昌殉國後,光緒皇帝大哭一場,親自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諡號“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極盡哀榮。光緒還撥款10萬兩白銀,讓鄧家人在老家修建了一座鄧氏宗祠。

他是甲午海戰英雄,殉國後光緒落淚,抗戰時宗祠受日軍軍官祭拜

因鄧世昌巨大的影響力,他的子孫也都選擇了從軍,七七事變後,鄧家7位傳人,有6位都選擇了投筆從戎,其中5位考入了黃埔軍校,為抗日大業毀家紓難。

據說,1938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後,很多人家的祠堂都遭到了日軍的破壞,但唯獨鄧氏宗祠沒有受到絲毫損壞,日軍軍官還親自去參觀、祭拜,在門前排成了一排。鄧家人有懂日語的,就問他們為什麼來祭拜,他們說:“鄧世昌雖然是日本的敵人,卻是頂呱呱的大英雄。”

在今天的遼寧丹東大鹿島上,還有一座鄧世昌的墓,經專家考證,裡面的遺骨就是鄧世昌的。前幾年,有一個叫井上幸男的日本企業家,專程去了大鹿島,為鄧世昌敬獻了花圈。

這位井上幸男的爺爺,就是當年日本參加甲午海戰的一名軍艦大副,在臨終前,他叮囑孫子,一定要去中國祭奠鄧世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