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也不該否認《銀河補習班》是一部良心之作,但良心之作只能證明用心,不等於好作品。

電影的問題不在於講的問題太難,而在於主創的野心太巨。

因為有極強的表達慾望和深切的個人感受,又摻渣了巨大的翻身渴望和商業算計,最後的結果是電影有種拽著自己頭髮拼命離地的費勁感。

不可否認,片中馬皓文的理念是對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是需要深思的。正如鄧超和俞白眉努力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電影中的老馬和電影外的鄧超,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法。

鄧超至今最賣座的電影,還是喜劇,比如《美人魚》33.86億、《乘風破浪》10.46億,他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算成正比。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也不該否認《銀河補習班》是一部良心之作,但良心之作只能證明用心,不等於好作品。

電影的問題不在於講的問題太難,而在於主創的野心太巨。

因為有極強的表達慾望和深切的個人感受,又摻渣了巨大的翻身渴望和商業算計,最後的結果是電影有種拽著自己頭髮拼命離地的費勁感。

不可否認,片中馬皓文的理念是對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是需要深思的。正如鄧超和俞白眉努力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電影中的老馬和電影外的鄧超,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法。

鄧超至今最賣座的電影,還是喜劇,比如《美人魚》33.86億、《乘風破浪》10.46億,他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算成正比。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口碑不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8.13億、《分手大師》6.65億、《惡棍天使》6.48億。

口碑最好的《烈日灼心》打不進他個人票房前十名。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也不該否認《銀河補習班》是一部良心之作,但良心之作只能證明用心,不等於好作品。

電影的問題不在於講的問題太難,而在於主創的野心太巨。

因為有極強的表達慾望和深切的個人感受,又摻渣了巨大的翻身渴望和商業算計,最後的結果是電影有種拽著自己頭髮拼命離地的費勁感。

不可否認,片中馬皓文的理念是對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是需要深思的。正如鄧超和俞白眉努力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電影中的老馬和電影外的鄧超,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法。

鄧超至今最賣座的電影,還是喜劇,比如《美人魚》33.86億、《乘風破浪》10.46億,他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算成正比。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口碑不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8.13億、《分手大師》6.65億、《惡棍天使》6.48億。

口碑最好的《烈日灼心》打不進他個人票房前十名。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一直是有野心,習慣和自己較勁的演員,這本是《銀河補習班》讓人感動的地方,它所代表的現實,不僅僅屬於電影中的主人公,更屬於鄧超和俞白眉。代表一種更加腳踏實地、回到現實的創作。

可惜鄧超可能忘了,二十多歲時他就說過“我不明白,為什麼哭比笑高貴?”而在笑的喜劇無法帶給鄧超想要的電影人的榮譽感之後,他轉身找尋起觀眾的眼淚。

作為影片的主創,鄧超把這一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電影的箭靶子到底是什麼?觀眾的眼淚、票房、口碑,還是一部好電影本身。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也不該否認《銀河補習班》是一部良心之作,但良心之作只能證明用心,不等於好作品。

電影的問題不在於講的問題太難,而在於主創的野心太巨。

因為有極強的表達慾望和深切的個人感受,又摻渣了巨大的翻身渴望和商業算計,最後的結果是電影有種拽著自己頭髮拼命離地的費勁感。

不可否認,片中馬皓文的理念是對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是需要深思的。正如鄧超和俞白眉努力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電影中的老馬和電影外的鄧超,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法。

鄧超至今最賣座的電影,還是喜劇,比如《美人魚》33.86億、《乘風破浪》10.46億,他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算成正比。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口碑不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8.13億、《分手大師》6.65億、《惡棍天使》6.48億。

口碑最好的《烈日灼心》打不進他個人票房前十名。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一直是有野心,習慣和自己較勁的演員,這本是《銀河補習班》讓人感動的地方,它所代表的現實,不僅僅屬於電影中的主人公,更屬於鄧超和俞白眉。代表一種更加腳踏實地、回到現實的創作。

可惜鄧超可能忘了,二十多歲時他就說過“我不明白,為什麼哭比笑高貴?”而在笑的喜劇無法帶給鄧超想要的電影人的榮譽感之後,他轉身找尋起觀眾的眼淚。

作為影片的主創,鄧超把這一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電影的箭靶子到底是什麼?觀眾的眼淚、票房、口碑,還是一部好電影本身。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我們一直知道鄧超是非常努力的電影人,但這種過度努力,這種過度迫切證明自己的心理,會不會反倒讓他拍不出更好的電影?

最迫近的問題是:“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截至7月19日12時,影片正式上映的第二天中午,影片票房僅為1.72億。現在最現實的問題可能是:影片票房能否破10億?

我們知道鄧超就像片中那句臺詞: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認輸。

"

拿掉點映票房,《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後的首日票房是:6330萬。加上點映票房:1.6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至此,鄧超的個人累計票房已經正式破百億,這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第9位百億影人,也是繼吳京、沈騰、黃渤之後第4位華語百億影人。

但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有心情慶祝。在暑期檔到來之前,他和俞白眉的這部電影被視作暑期檔的黑馬之作。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以及《刀背藏身》先後撤檔,為暑期檔留下一片巨大的票房空白之後,這部和《我不是藥神》同樣具有催淚元素和社會議題的電影被視作國產電影暑期檔最後的屏障。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許多人已經在心裡將其視作暑期檔票房冠軍的當然之選,於是複製《我不是藥神》的大量超前點映戰術,儘早釋放影片口碑效應,製造全民爆款電影,就成為影片營銷的合理選擇。

但現在情況有些急轉直下,正式開畫後,影片豆瓣評分從開局的6.5迅速降至6.3,尤其是遭遇了專業影評人齊刷刷的惡評。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不及預期的口碑影響下,影片的票房上升勢頭也立刻被打斷,彷彿一個備受期待的選手剛一開跑,就摔倒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業界已經開始探討:這部原本被認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是否剛剛輸掉了票房鐵王座。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要知道,隔壁的《掃毒2》票房已接近11億。

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是:由於暑期檔剩下的國產片種子選手其實並不多,現在已經不能徹底港片拿下暑期檔冠軍的可能,而這在過去兩年的暑期檔幾乎無法想象。

對於鄧超自己來說,這本應該是他和俞白眉合作的徹底回勇之作,在那兩部票房尚可但口碑甚不成功的喜劇之後,之前點映傳出的風聲是:這一次的電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但現在一切再次變得模糊。

可《銀河補習班》為什麼剛開跑就賣不動了?百億影人鄧超的電影野望,又是如何變成一出票房囧途?

鄧超過度努力,反倒拍不出一部好電影?

比起鄧超和俞白眉的前作,《銀河補習班》幾乎稱得上脫胎換骨。

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電影不再胡鬧,設定上走心了。

影片的重心不再是惡搞,而是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

一開始,父親曾經是橋樑設計工程師。結果在北京亞運會聖火傳遞當天——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主持設計的橋當眾塌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為單位背了黑鍋入獄,妻子也和他離婚。

當他7年後出獄再次見到兒子時,卻是在教導主任宣佈馬飛被開除學籍的朝會上。

每個人都覺得兒子沒有希望了。

這時父親卻站出來,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馬飛會在學期末考到年級前十,會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學校最優秀的孩子。

關於父愛、教育的命題,在之前的華語商業影片中甚少提及,加上《流浪地球》式設定,”太空戰狼“的客串,都增加了太空救援的內容吸引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無論怎麼看,鄧超、俞白眉這次的贏面都很大。

可是贏面太大的電影,往往少不了一樣東西:設計。

這可能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鄧超、俞白眉此次的創作心理:忍不了了,必須翻身。

而把情緒有多滿做多滿,憋著勁想讓觀眾哭,即使不是主創的初衷,至少也是一種潛意識。

結果就是,一份父子情裡,裝下了太多複雜的東西。

關乎教育、關乎成長、也關乎家庭。關乎時代,關乎理想,也關乎父親。

影片正式上映後,在影評人集體質疑下,一些觀眾懷疑自己的眼淚被算計了。

回頭看來,許多的催淚情節都是不必要的,至少,是不太符合邏輯的,比如:父親去賣血給孩子買電腦。

問題是父親剛出獄時雖然受盡白眼,但是憑藉自己知識,十分鐘就能在包工頭那兒掙800塊。

兒子要買586電腦,是挺貴的,先不說爸爸千方百計去滿足合理不合理,因為後來也沒發現兒子拿電腦幹什麼大事。

就算是父愛如山吧,但他又是賣血、又是去工地搬磚、實在沒轍了還想賣手錶,這麼折騰能賺多少錢?那正是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他一個頂級建築設計天才,賺錢,真那麼難?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是用只是輕鬆賺錢給兒子買電腦,拍起來煽情嗎?不煽情。那就還是賣血。

反派設定也是極其不合理了。《人民的名義》裡演季昌明檢查長的李建義扮演的教導主任,在馬飛成績已經進步很多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作文打零分,這麼壞到宇宙盡頭的人設,真的有必要嗎?

電影裡有一幕,馬皓文看著白花花的漫天飛屑,反問桃李滿天下的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可這個問題有必要嗎?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學生熱愛學習?教導主任也不在乎學生熱不熱愛學習呀,他只在乎分數。

但為了製造戲劇張力,辛苦了。

為了煽情,父子倆必須要莫名其妙遇到一幫混混,為了凸顯父親的偉大,一定要讓孩子跑,父親留下被打。不能理解的是,幹嘛不父子一起跑?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情節煽情還不夠,金句也要煽情。

比如,“我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考到了前十名,而是你的腦子是在轉還是在睡覺! ”

以及“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這些對白燃不燃,確實很燃。但反覆出現類似的對白,又很難逃過打雞血的嫌疑。

從情節到金句,在導演的刻意操作之下,煽情點被一層層堆高,但太努力的淚點設計,終究難免讓故事失真。

為了完成故事戲劇性的反轉,鄧超和俞白眉直接給出了令所有觀眾覺得最不合理的反轉劇情:之前還是倒數第一到倒數第五,出門旅遊半個月看了個航天展,期末考試居然一舉考進年級前十。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除了說馬飛是神童,觀眾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但如果他是神童,父親的意義在哪裡呢?

但對於鄧超和俞白眉的創作來說,這是必須完成的反轉,合理要反轉,不合理硬轉也要轉,因為這是必須達到的故事高潮。

正是在巨大的創作野心之下,結局部分又完成了另一重令人難以理解的反轉。

由於“太空戰狼”在報紙上的靈犀一指,成為宇航員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名譽和前途要求父親犧牲一生洗脫清白的夙願。

我想這裡寄託了俞白眉的另一重反思:就是注重獨立思考的教育,是否一定會培養出完美的人格。

不是說這樣設定不行,但你要狠就狠到底,兒子都這麼無情了,那就應該給出一個悲劇大結局對不?

但最後結尾是強行圓滿了。

兒子太空脫險回到地球,對父親說一聲對不起,父親一輩子的委屈就這麼一筆勾銷。這是怎樣五味雜陳的結尾?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說到底,在這場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裡,兩個人的創作實在太用力,太滿了。

必須不斷製造衝突,必須極致煽情,常規手法不夠,就上流行歌曲這,還不夠,就上長篇累牘的旁白。

要讓故事反轉,就讓馬飛在太空中拆掉身上的安全繩,在太空中旋轉跳躍閉上眼就修好飛船,一分鐘內返回太空艙毫髮無損。

《銀河補習班》最大的問題是,它選擇了一個最現實的主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充滿了超現實。

這種過度努力,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過猶不及。

口碑垮塌的《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可能有點難了

不需要懷疑,鄧超俞白眉的目標,就是再造一部《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全民爆款電影。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兩者相同點是,都通過點映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不同點是,前者在點映中獲得零差評的超高口碑,促使它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拿下31億票房的去年暑期檔黑馬神話。

而後者儘管點映票房優於前者,但卻遭遇了嚴重的口碑兩級分化,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豆瓣6.3。

在口碑不利的情況下,《銀河》還能拿下暑期檔冠軍嗎?

首先要理解《我不是藥神》票房為什麼能爆。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在當下,哭片遠比笑片更能引發情緒共鳴,尤其是《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題材,要讓觀眾哭,首先必須要讓觀眾相信這個故事。

這也正是《我不是藥神》做的最好的部分,即使是影片最煽情的段落,那段老奶奶的話,也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不生硬、不刻意、不堆砌的。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而《銀河補習班》恰恰就犯了主題先行的生硬、刻意和堆砌的毛病。

鄧超演的父親為單位背黑鍋,被老婆拋棄,莫名其妙被小混混毆打,被車撞,遇上洪水連兒子都丟了,這樣的設定簡直就是一部魔幻大片,很難讓人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我不是藥神》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切中了現實。雖然給出的答案未必是對的,但卻可以自圓其說。

《銀河》的問題卻是,電影一次次追問教育得失問題,提出“什麼樣的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果《銀河補習班》不是要試圖否定應試教育,電影到底在幹嘛?如果是要否定應試教育,替代的辦法在哪裡?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回答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由於沒有答案,只能用一個強行驚險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去為電影強行結尾,於是,在故事邏輯與人物邏輯都不夠硬核的前提下,即使是有鄧超充滿感染力的表演,也無法面對部分觀眾的質疑,而觀眾質疑一旦成為潮水,片方就再難改編輿論的方向。

而一旦失去了口碑共振和觀眾共情,要複製《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神話,還現實嗎?

百億影人鄧超的野望和票房囧途

我想這一次鄧超票房囧途的根源都來自於:“你把弓拉滿之後,要射向的箭靶在哪。”

在中國市場,一部現實題材劇情電影要成功調動起中國觀眾興趣,成功的關鍵,當然是能否實現共情。

你能說鄧超不努力嗎?

為了宣傳電影,他甚至帶著孫儷和孩子一家四口走紅毯,等等吃醋他演別人的爸爸。線上線下的宣傳可謂是盡心盡力。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他不僅勤奮,還一如既往地跟自己較勁。

作為曾經的伐木累男團隊長,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

告別瘋狂喜劇之後,鄧超在這兩年也嘗試了多個走心的“文戲”角色,更多的將重心從連綿不絕的搞笑,轉移到塑造與豐滿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上去。從《烈日灼心》到《影》,觀眾都能看到這場轉型成果。

而《銀河補習班》本應該是鄧超自我設定中的徹底翻身之作,在口碑已經回升以後再次合作俞白眉,就是要從哪裡摔倒在哪裡爬起。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也不該否認《銀河補習班》是一部良心之作,但良心之作只能證明用心,不等於好作品。

電影的問題不在於講的問題太難,而在於主創的野心太巨。

因為有極強的表達慾望和深切的個人感受,又摻渣了巨大的翻身渴望和商業算計,最後的結果是電影有種拽著自己頭髮拼命離地的費勁感。

不可否認,片中馬皓文的理念是對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是需要深思的。正如鄧超和俞白眉努力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電影中的老馬和電影外的鄧超,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法。

鄧超至今最賣座的電影,還是喜劇,比如《美人魚》33.86億、《乘風破浪》10.46億,他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算成正比。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口碑不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8.13億、《分手大師》6.65億、《惡棍天使》6.48億。

口碑最好的《烈日灼心》打不進他個人票房前十名。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但他一直是有野心,習慣和自己較勁的演員,這本是《銀河補習班》讓人感動的地方,它所代表的現實,不僅僅屬於電影中的主人公,更屬於鄧超和俞白眉。代表一種更加腳踏實地、回到現實的創作。

可惜鄧超可能忘了,二十多歲時他就說過“我不明白,為什麼哭比笑高貴?”而在笑的喜劇無法帶給鄧超想要的電影人的榮譽感之後,他轉身找尋起觀眾的眼淚。

作為影片的主創,鄧超把這一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電影的箭靶子到底是什麼?觀眾的眼淚、票房、口碑,還是一部好電影本身。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我們一直知道鄧超是非常努力的電影人,但這種過度努力,這種過度迫切證明自己的心理,會不會反倒讓他拍不出更好的電影?

最迫近的問題是:“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截至7月19日12時,影片正式上映的第二天中午,影片票房僅為1.72億。現在最現實的問題可能是:影片票房能否破10億?

我們知道鄧超就像片中那句臺詞: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認輸。

首日1.6億口碑垮塌,百億影帝鄧超還能拿下暑期檔票房冠軍嗎?

那麼我唯一可以給出的建議就是:鄧超,放鬆一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