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公元263年,偏踞西南的蜀國被魏國所滅。蜀主劉禪投降,並隨著魏國將士來到魏國,受封“安樂公”,更是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千古名言。而曾經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的蜀漢,究竟是被誰打敗了呢?

《三國演義》中,他在第一百一十回出場,在羅貫中的筆下打了幾場仗,就在第一百一十九回領了盒飯。雖然篇幅極短,卻可以從中看出此人不俗的才能。

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鄧艾,字士載,生於戰亂動盪的東漢末年,幼時喪父,只能靠放牛來維持自己和母親的生活。雖然生活貧寒,但是鄧艾依舊熱愛學習,手不釋卷,尤其是願意研究兵法。他每每走到一個地方,都會仔仔細細地研究一下那裡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之類的,同時他也十分喜愛研究陣法。然而這樣一個刻苦努力的放牛娃,得到的卻是大家的譏諷和嘲笑。畢竟在當時人眼裡,一個放牛娃是不會有太大的出息的。

過了幾年,“學而優則仕”的鄧艾當上了郡督尉學士,雖然他學富五車,但卻沒有得到重用,原因就在於:他是個結巴。後來他又擔任了稻田守業草吏,因為業務能力優秀被提拔為典農綱紀。過了幾年,和土地打了好幾年交道的鄧艾得到司馬懿賞識,被徵召為屬官,擔任尚書郎之職。至此,小鄧終於可以好好施展才華了。

要想富,先種地。

雖然此時的鄧艾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放牛娃了,但是多年在土地上摸爬滾打的經驗使他深深地意識到土地和糧食的重要性。而且當時的魏國,由於明帝經常發動戰爭,再加上他本人有點敗家,使得他老爸給他留下的家底很快就花完了。為了解決這一慘狀,司馬懿派鄧艾去考察壽春等地的地形,作為一個從小就把考察地形當作樂趣的人來說,這次出差簡直是太讓鄧艾滿意了。

當然,小鄧同志也沒有辜負領導的期望。他經過精密的勘察,認為這些地方雖然土地肥沃,但是缺少水資源,他提議實行引渠灌溉,並寫了《濟河論》來闡明開通河渠的重要性,希望能打動領導。同時,他還主張採取魏武帝時期的屯田政策,只是把之前的民屯改成軍屯,《三國志》中記載了鄧艾軍屯的主張:令淮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用軍屯可得,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解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解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小鄧同志說得頭頭是道,提拔他的司馬懿甚是滿意,並下令採取鄧艾的屯田計劃。而他在淮水兩岸屯田引渠的做法,更是增加了當地百姓的收入。感激涕零的百姓們還專門為他立了廟,表示感謝。

能征善戰、軍功赫赫

作為後三國時代鼎鼎有名的人物,鄧艾不僅在農業方面為魏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更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不僅平定了毌丘儉、文欽叛亂,更是在滅亡蜀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此時的蜀國,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為了完成興漢大業,也是不辭疲倦地進行北伐,而他的幾次北伐基本都以失敗告終,打敗他的正是鄧艾。

255年,姜維趁魏國忙於毌丘儉等人的叛亂,發兵攻打魏國。聽聞此時的鄧艾、陳泰連忙前去指揮作戰,但此時的雍州此時的王經已經被姜維打得大敗,鄧艾見此情況,命士兵多舉烽火,擊鼓鳴角,不明所以的姜維不敢貿然前進,就撤退了對魏軍的包圍。魏軍將士見包圍圈已解除,就認為蜀軍已經無力再戰了,鄧艾卻不這麼認為,並分析了蜀軍會再回來的五條理由,而事實也正是向他所分析的那樣,第二天姜維就“復出岐山”了,而早已猜到蜀軍心思的鄧艾已經在段谷設伏,大敗蜀軍。經此一戰,鄧艾受命任鎮西將軍,進封鄧侯,並獲都督隴右諸軍事的權力。而在之後的作戰中,鄧艾與姜維這對冤家更是陷入了“鄧贏姜敗”的無限死循環中,這個循環最後也隨著司馬昭下令滅蜀而畫上終止符。

魏景元四年(263年),大將軍司馬昭下令伐蜀。鄧艾,作為司馬家的重臣,率兵三萬從狄道牽制住姜維。他將軍隊分為三路,包圍沓中,企圖一舉殲滅魏軍。而得知此消息的姜維立即掉頭引兵東走。鄧艾手下的大將王欣率兵去攻打蜀軍,打得蜀軍節節敗退。而此時姜維選擇從孔函谷向北佯動,避開諸葛緒(魏國雍州刺史)的部隊。就因為諸葛緒晚了一天沒有追上姜維,使得姜維在白水與廖化匯合,並且兩人決定固守劍閣而拒鍾會(魏國鎮西將軍,著名書法家鍾繇之子)。

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劍閣素有“天險”之稱,易守難攻,又加之魏軍一路奔波勞苦,鍾會就打算放棄攻打劍閣。而此時已經六十多歲的鄧艾,卻第一個上書給司馬昭:“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斜)徑經漢德陽亭(江油東南)趨涪(今四川綿陽),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鍾)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老驥伏櫪的鄧艾率領一萬精兵,兩萬糧草兵,從陰平到成都,一路翻山越嶺,鑿崖修橋。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將軍首當其衝,用實際行動激勵著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

過程是艱難的,結局是美好的。蜀軍死也沒想到魏軍竟然渡過了天險,而鄧艾指揮的“奇襲陰平“更是為蜀國敲響了喪鐘。

鄧艾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翻越龍門山,抵達江油,江油守將馬邈不戰而降。

在綿竹與諸葛瞻的大軍正式開戰,諸葛瞻不像他父親諸葛亮一樣謀略過人,諸葛瞻優柔寡斷,導致最後蜀軍大敗,諸葛瞻及其部下全部被殺。

得到消息的劉禪在投降派官員的慫恿下,向鄧艾、向魏國正式投降。

此戰之後,朝廷封他為太尉,增加食邑二萬戶,他的兩個兒子被封為亭侯,各食千戶。

劉備真的要哭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竟然讓一個放牛娃給滅了

第一功臣為何被關進囚車?

264年,這位文武雙全的伐蜀第一功臣在伐蜀成功還沒不到三個月時就被殺害了。這位為曹魏、為司馬家盡心盡力大半生的老臣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竟然遭到了同事甚至是老闆的猜忌和提防。作為老臣,他幾次勸諫司馬昭,惹得這位大將軍十分不痛快,加上他的軍功越來越多,官職越來越大,司馬昭是越看他越覺得不順眼;作為功臣,鄧艾身上的光芒深深地刺痛了鍾會的眼,尤其是面對決戰劍閣時,兩人之間高下立見,心懷鬼胎的鐘會和衛瓘合謀誣告鄧艾謀反。可笑的是,前一秒還“忠心耿耿”押著鄧艾進囚車的鐘會,後一秒就起兵造反了。而和鍾會一起的那個衛瓘因為害怕事情有所變動,就把鄧艾和他兒子鄧忠都給殺了,還有留在洛陽的兒子們也都被殺,妻子、孫子被髮配到西域。

鄧艾的一生,可以說是草根逆襲的典範。在當典農官時,他“值歲凶早,艾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來耙,以率將士。上下相感,莫不盡力。”領兵作戰時,他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面對少數民族大舉入侵時,他沉著冷靜,分析利弊,所提建議均被司馬師所採納,真的稱得上是後三國時期的一位全能型人才。

泰始九年,在議郎段灼與蜀漢舊臣樊建極力為鄧艾訴冤之下,晉武帝司馬炎下詔為其平反並褒揚了他的功勞,還任命其孫鄧郎擔任郎中之職。此時距離鄧艾被冤殺已經過去9年了。

作者:澈冬澈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